产前筛查在优生优育中的地位或必要性

2022-03-18 01:48:05萨寿存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唐氏产前检查出生率

萨寿存

摘要:目的:研究产前筛查在优生优育中的地位或必要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孕产妇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采取专业产前筛查。比较两组唐氏综合征患儿检出率和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结果:观察组唐氏综合征检患儿出率为6.40%,高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为0.40%,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检查当中,采取专业的产前筛查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唐氏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提高患儿检出率,降低患儿出生率,在优生优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较高的必要性。

关键词:产前筛查;优生优育;地为;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很多胎兒由于母体等因素的影响,在出生前可能患有21-三体综合征,即唐氏综合征,该病可能造成60%的患儿在胎内早期流产。即使能够存活和出生,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多发畸形、生长发育障碍、特殊面容、智能落后等情况。此外,患有该病的患儿容易合并其它畸形或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较低,各种感染风险都比较高,白血病发生率也会增加[1]。此类患儿在存活到成人期后,可能在30岁后就出现老年性痴呆的症状。此类患儿不符合优生优育的原则,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因此,应当尽早通过产前检查筛查出此类疾病,及时予以终止妊娠,进而保证优生优育。基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孕产妇500例,研究了产前筛查在优生优育中的地位或必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孕产妇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孕产妇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为(28.35±3.12)岁,孕周在10-22周,平均孕周为(15.57±2.63)周;观察组孕产妇年龄在23-37岁,平均年龄为(28.42±3.09)岁,孕周在10-21周,平均孕周为(15.48±2.69)周。两组孕产妇比较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为单胎妊娠孕产妇,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孕产妇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有明显的妊娠期合并症的孕产妇,有明显指标异常的胎儿及孕产妇,临床资料不全的孕产妇,不同意参与研究的孕产妇。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孕产妇采取常规产前检查。询问既往病史情况,推算孕产期结果,定期接受常规产科检查、糖尿病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孕产妇采取专业产前筛查。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进行专门的唐氏综合征系列产前筛查,主要包括胎儿B超检查、血清标志物筛查、无创产前DNA检测。孕11-13周孕早期,测量胎儿颈背透明物。孕14-20+6周孕中期,对母体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采用AFP+β-HCG的二联检查方案。筛查结果将1:270作为分界值,如果风险率达到1:270以上,则为筛查高风险,如果在1:270以下,则为筛查低风险。如果检查结果为筛查高风险,还需要采取脐静脉血细胞检查或羊水细胞检查,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孕12-24周,采集孕妇静脉血,对血浆中胎儿游离DNA进行检测。孕妇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要求按时完成各项检查,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无误。如果系列筛查后结果显示高风险,应当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进而得出更为明确的诊断结果。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唐氏综合征患儿检出率和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处理,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的形式,代表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用t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产妇唐氏综合征患儿检出率和出生率对比

观察组唐氏综合征检患儿出率为6.40%,高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为0.40%,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前筛查一般是指唐氏筛查,其全称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该项检查能够通过对孕妇血液化验,检测血清当中游离雌三醇、绒毛促性腺激素、甲型胎儿蛋白等指标水平,并根据孕妇的孕周、体重、年龄等,对胎儿患有神经管缺陷或先天愚型的危险系数加以判断。产前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缺陷的患儿,尽早终止妊娠,避免缺陷患儿出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在产前筛查过程中,单一指标普遍存在局限性,例如仅检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或只进行胎儿颈背透明物测量,可能存在较高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无法达到理想的检查准确率。因此,在产前筛查当中,需要根据孕妇不同孕周,利用多项指标综合检查,进而保证检查结果准确无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率[2]。此外,还需要注意核对孕妇的孕周,可通过早期B超检查结果加以确定。如果初步的产前筛查后,发现患者为高风险,还要继续进行后续更加专业强化的检查,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同时追踪随访直至终止妊娠或胎儿出生。但是需要注意,无论何种筛查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达到100%的准确率,都会存在一定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因此在筛查前需要尊重孕妇知情权,取得签字同意后再进行检查。

综上所述,在产前检查当中,采取专业的产前筛查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唐氏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提高患儿检出率,降低患儿出生率,在优生优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较高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郭庆雪.唐氏综合征系列产前筛查对优生优育必要性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3):133-136.

[2]施芳莉.唐氏综合征系列产前筛查对优生优育必要性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142-145.

2543500511245

猜你喜欢
唐氏产前检查出生率
No.5 2020年出生率创新低
出生率创新低,都是压力惹的祸吗?
妇女之友(2021年12期)2021-12-15 08:27:37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6:34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用人单位能否限定女职工产前检查次数
北方人(2017年18期)2017-10-10 03: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