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快速血检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3-18 00:48:08李凤灵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4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李凤灵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快速血检技术在输血检验期间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输血检验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分别用盐水法,卡式微柱凝胶检测和凝聚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比较三组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应用凝聚胺技术和卡式微柱凝胶检测的患者,检验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盐水法,凝聚胺技术阳性检出率为15%,卡式微柱凝胶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7%,均高于盐水法的3%,检验结果准确性更高。结论:临床应用卡式微柱凝胶检测技术进行交叉配血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略高于凝聚胺技术,但凝聚胺技术过程更加简单、便捷,快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反映出血液特点,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从而达到促进患者输血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快速血检技术;输血检验;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5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急救措施,应用较为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疾病、不同科室患者,除作用于意外伤害出血及手术外,在缓解患者贫血、增强血浆蛋白水平、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等方面也有着较好的效果。传统输血检验方式在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所以本文将其与新兴的凝聚胺检验技术进行了研讨、对比,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输血检验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其中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39.05±2.63)岁。分别用盐水法,卡式微柱凝胶检测和凝聚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然后对三组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实验具有可行性,患者入院后对病情有基础认识,并对治疗方式、药物无过敏反馈,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并签署、本次实验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

1.2方法

本次实验采取分组对比方式进行。

一组为盐水法,步骤如下:首先,为患者实施交叉配血实验,分别取供血者、受血者各4mL静脉血,经离心得到红细胞,添加盐水试剂,制成4%的红细胞盐水悬液。其次,备好两支试管,标明主次,主测加入一滴供血者红细胞悬液和两滴受血者血清、次侧加入一滴受血者红细胞悬液和供血者血清两滴。摇匀后,3500r/min转速进行离心处理15s。

二组为凝聚胺技术检验,步骤如下:首先,备好两支试管,一支试管滴入配好的供血者的4%红细胞悬液一滴与受血者血清两滴,滴加R1LIM液0.65ml,另一支试管滴入配好的受血者4%红细胞悬液一滴与供血者血清两滴,滴加R1LIM液0.65ml,摇匀。其次,各滴入凝聚胺溶液2滴摇匀,3500r/min离心15s后,轻晃试管,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如果有凝集现象出现,继续滴入悬浮液摇匀,60s内可以散开凝集,则为非特异性凝集,倘若无法散开,则为特异性凝集[1]。

三组为卡式微柱凝胶检测,步骤如下:取凝胶抗人球蛋白微柱卡,标注主测和次测。将供血者红细胞配成0.8%红细胞盐水悬液轻轻滴入主测微管中,再加25ul受血者血清。将受血者红细胞配成0.8%红细胞盐水悬液轻轻滴入次测微管中,再加25ul供血者血清。将已经加好反应物的凝胶卡放入37℃孵育15min。取出凝胶卡立即用黛安娜水平离心机离心9min观察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实验的检验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交叉配血中,有83例三种方法都无凝集,3例三种方法均凝集,12例盐水法无凝集,其余两种方法均凝集,2例只有卡式微柱凝胶检测凝集。

应用凝聚胺技术和卡式微柱凝胶检测的患者,检验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盐水法,凝聚胺技术阳性检出率为15%,卡式微柱凝胶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7%,均高于盐水法的3%。详细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从以往的输血治疗资料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在确定血型之后,便直接为患者输送血液,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治疗环境、血液的采集与保存都会影响最终治疗效果,所以很对患者都不可避免地会避免地会出现异常反应,使得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严重时甚至会诱发溶血性不良反应,威胁患者生命[2]。总的来看,输血治疗的关键在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就本次实验而言,①盐水法操作简单、检验迅速的优点,可以让患者盡快知晓检验结果,所以临床应用时间较长,但由于其对不完全抗体的检验灵敏度低,所以局限性较高,只能用来检验A、B、O血型。②卡式微柱凝胶检测法属于近年来新推出的一类输血检验方式,利用凝胶的空间位阻效应,用于交叉配血实验的微柱凝胶中含有球蛋白抗体,该技术结合抗人球蛋白法,在检验不完全抗体抗体方面有较大优势[3]。其操作简便,不需要洗涤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均较高,结果亦可长期保存。但其检测需要特殊仪器,且耗时较长,故其局限性同样较高。③凝聚胺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略低于卡式微柱凝胶检测技术,但其操作简单、效率高,耗时短,可操作性也更强。其凝聚胺自身带有正电荷,溶解状态时,能够与血清中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相结合,进而降低红细胞表面电位、中和电荷[4]。

综上,凝聚胺技术和卡式凝胶检测技术各有优劣,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从而达到促进患者输血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淑芬.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8):144-145.

[2]刘金荣.分析在输血检验技术中应用低离子凝聚胺的作用及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100-101.

[3]谢会君.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大医生,2019,4(3):50-51.70.

[4]王丽.采用盐水法接合柱凝集法检测ABO疑难血型的临床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0(S1):70-71.

1214501705277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规范化疼痛护理措施应用于骨科脊柱患者的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5:30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09:54
小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43:53
分析微型种植体应用于口腔正畸矫正的疗效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9:57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美容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3:48
试验分析钾硅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