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菲
【摘要】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自2020年8月-2020年9月抽取本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与无下肢病变患者各40例列为研究对象,前者为试验组,后者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经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无病 变的对照组静脉腔有快速流动性的光点,在深吸气时,CDFI有良好的充盈状态。试验组患者在超声检查时,急性血栓形成期可发现静脉管径出现明显扩张;亚急性期、慢性形成期时,管径不会出现明显扩张,但管腔会有密集的低回声,而且亚急性期、慢性期管腔内会有中等或是较强回声。CDFI没有充盈,有变细,管腔会有轨道、断流等状态的出现。试验组MGV、CFV、PTV、SFV内径高于对照组(P<0.05);試验组CDFI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可以通过影像学图观察病变情况,并通过静脉内径诊断是否有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病,如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遗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而引发此病症的主要原因为血液出现异常凝固,使其回流出现障碍所致。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难度在不断上升,不能有效满足患者的诊治要求,特别是无症状者,主要采用造影检查,但其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接受度不高,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并展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20年8月-2020年9月抽取本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与无下肢病变患者各40例列为观察对象,前者为试验组,后者为对照组。试验组男性/女性24/16例,年龄33-81岁,平均(55.35±2.06)岁。对照组男性/女性23/17例,年龄34-82岁,平均(56.05±2.10)岁。2组基本临床资料相比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本次研究医院伦理会已批准。
1.2方法
入院后,2组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应用相关仪器,调整好探头的频率,即6-10MHz,设整虑波为50Hz。对下肢的静脉血管进行观察,包括胫后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等,对下肢静脉的血管状况、形态、位置等信息进行观察与记录,结合影像学技术,观察侧肢的血运情况等。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即对比下肢静脉的内径值、CDFI值。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影像学表现
经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无病 变的对照组静脉腔有快速流动性的光点,在深吸气时,CDFI有良好的充盈状态。试验组患者在超声检查时,急性血栓形成期可发现静脉管径出现明显扩张;亚急性期、慢性形成期时,管径不会出现明显扩张,但管腔会有密集的低回声,而且亚急性期、慢性期管腔内会有中等或是较强回声。CDFI没有充盈,有变细,管腔会有轨道、断流等状态的出现。
2.2静脉内径比较
试验组MGV、CFV、PTV、SFV内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CDFI值对比
试验组CDFI值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但对于部分血栓患者来讲,其因没有明显的症状,故而会错过最佳的诊治时机[2]。目前,临床采用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了解静脉管径的扩张情况,来观察血栓情况;同时在亚急性与慢性形成期,了解管腔的回声情况,观察影像特点,以此来诊断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伟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03):560-562.
[2]孙临华,张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6):973-974.
[3]李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7):109-110.
23625011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