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宇 梁中颖 许子琦
一、积累运用(24分)
活动一:中国文人喜欢借用植物寄托情思。小悦的班级开展主题为“草木缘情”的阅读积累活动,请你帮助小悦完成以下积累卡片。
1.古诗文积累卡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2.好词积累卡片(4分)
活动二:学校文化节准备举办“国风市集”活动,请你和小悦协助老师完成以下筹备任务。
任务一:修改宣传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你想穿越时空,当一次古人吗?那就请大家轻移莲步,到文化广场有趣的国风市集逛一逛吧。A.我们的市集占地约两亩左右,共有十个摊位。B.闲逛市集,你会不期而遇身着古装的翩翩少年与豆蔻少女,他们是市集里的摊主。每个摊位陈列着琳琅满目、古香古色的物品,有精美绝伦的国风文具,有独具匠心的传统工艺品,有脍炙人口的鲜美小吃……C.市集上设置了活动体验区,有射艺演武场、投壶游戏圈、拍照打卡点组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如果你想在市集上挥金如土,尽享繁华,那么只要你尽情地施展才华,答对国学知识题目,就可收获元宝,成为腰缠万贯的富人。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下午四点,我们将恭候大家的光临,我们将与有荣焉!
3.文段中加点词使用得当的选项是( )(3分)
A. 轻移莲步 B. 独具匠心
C. 脍炙人口 D.与有荣焉
4.文段画线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任务二:为摊位命名
5.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古诗文名句为素材,为其中一个摊位拟一个文雅而有意蕴的名字,并说明理由。(4分)
示例:悦来小阁
理由:这个名字出自于《论语》中的名句“近者悦,远者来”。寓意着这个摊位凭借精美的货品与热情的服务,使近处的客人享受购物的愉悦,远方的客人慕名而来。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题。(19分)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不知其旨也( ) (2)教然后知困( )
(3)学学半( )
7.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严师为难(尊敬)
B.师逸而功倍(安乐,闲适)
C.又从而庸之(平庸)
D.相说以解(同“悦”,喜悦,高兴)
8.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分)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分)
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善 待 问 者 如 撞 钟 叩 之 以 小 者 则 小 鸣 叩 之 以 大 者 则 大 鸣 待 其 从 容
10.请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甲、乙两文分别教授了什么学习方法?(2分)
(2)甲、乙两文分别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题。(10分)
材料一:
呵护生命共同体需新“治慧”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中国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的优异答卷,充分展现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与作为,其背后蕴藏的治理智慧和经验,正可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有意义的“治慧”启迪。
②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局高度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环保与民生需求相生相成的动态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
③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必须坚持系统观。生态系统治理和保护涉及方方面面。从中国近些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看,在生态治理的路径和方法上,既要推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做加法,也要推进减污降碳做减法;既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护和修复,又要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既要着力解决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突出环境短板,又要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只有在治理实践中坚持科学、系统的方法,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
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必须以法治化、可持续眼光统筹擘画。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是我们的追求目标,生态文明大计却非一日之功。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系统监管和全过程监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撑。在坚持法规制度的刚性约束的同时,也要形成社会风气的柔性引导。只有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皆不偏废,才能调动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⑤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中国在做好国内工作的同时,积极筹备《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倡议共同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充分展现了全球生态治理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实践证明,国际社会只有携手并进,才能更好地守护人类的美丽家园,全球生态文明之路方可行稳致远。守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守护人类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选自“半月谈网”,2021年10月11日,有删改)
材料二:
云南省林草局动植物处副处长杨华表示,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长,近30年间,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头左右。
而与此同时,由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护区内的森林郁闭度大幅度提高。统计数据显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88%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森林郁闭度的提高,导致亚洲象主要食物野芭蕉、棕叶芦等林下植物逐步减少,逐渐演替为野象不可食用的木本植物。
亚洲象的可食植物日益减少,致使象群逐步走出保护区,来到农田村寨取食,易取食的高能量农作物让亚洲象的食性随之改变。而近年来人们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亚洲象对人的惧怕感减少。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象群频繁走出保护区、沿着农田向外迁移的现象。
(选自“人民网”,2021年6月18日)
材料三:
为缓解人象冲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西双版纳等地为亚洲象建设了食物源基地,也就是“大象食堂”。人们在离村寨较远、大象会经过的区域,种上大象喜欢吃的植物,比如野芭蕉、竹子等,让大象不用进入人类村寨,就能填饱肚子。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8月12日)
材料四:
(张立,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国亚洲象保护与研究工作。)
主持人:大象吃了农民的农作物,该怎么对农民补偿呢?
张立:我们的政策是通过生态补偿,就是政府出钱购买农业商业保险来帮助老百姓。1998年,云南出台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条例,包括当时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也说,这个补偿由政府来承担。从2009年开始,每年中央政府投入在由大象造成的农业损失和人身伤亡的保险补偿金额上,都超过了上千万,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很多的。
主持人:您现在在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负责哪些工作呢?
张立:我们做了很多社会工作,比如我们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读物,让小学生能够了解大象。再通过他们告诉自己的父母,遇到大象的时候不要去追,不要去围观。我们还跟科学院的勐仑植物园合作,用红外相机监测大象。在它们经常出没的村口,设置声光电的预警预报设施。当红外相机拍到有大象出没的时候,就会将信息通过喇叭或手机的APP传递给村民。2015年到现在,有预警系统的村寨周围,没有发生一起人被大象踩踏致死的事件。如果把这个设施推广出去,结合我们的自然教育,对缓解人象冲突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
(选自《青山志·对话·张立》,2021年6月23日)
11.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3分)
A.材料一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我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局面,再从三个方面论述为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需要新“治慧”,最后发出国际社会携手守护生态的倡议。
B.材料四中张立提到的云南在1998年出台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条例,就是材料一以法治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典例。
C.我国积极面对“大象迁移”事件、为缓解人象冲突出台多种措施和方案,全面展现了材料一第⑤段所说的“全球生态治理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D.材料二中所提到的“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长”可以作为材料一第③段“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必须坚持系统观”的论据。
1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象群北移的可能原因: (3分)
13.近期“野猪伤人”“野猪进城”事件频发,同时多地出现因私自猎杀野猪而获刑的案例,请借鉴上面的材料,谈谈如何才能缓解人猪冲突,达到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目的。(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题。(17分)
得胜归
刘舒宁
①剪草机“轰——”一声响起来之后,草坪旁的大楼一阵开窗户的声音。草帽下的春泥咧开嘴笑了,莹白的牙齿在阳光里闪亮。
②窗户陆续关上,铝合金窗框拉动的声音在剪草机的轰鸣中弱小却尖利。春泥的耳膜被巨大的轰鸣撑满,心里却仿佛奶奶做鞋子时牵着棉线的锥子扎进浆得梆硬的鞋底,再一下穿过厚厚的布层扯出。
③他的兴奋裹挟着一些心虚,毕竟噪音打扰了大楼里警察们的工作。但莫名的兴奋却鼓荡着他十八岁的心房。虽然只是在公安局院子里剪草,但他感覺自己有点像警匪片里协助破案的群演,或多或少和心目中的英雄有了微妙的联系。
④春泥抬头看了看面前还没剪的草坪,露珠们顶在草尖上,清晨柔嫩的太阳在草坪上铺出一片粼粼的金光。春泥想家了,想起和爷爷躺在老家屋后的草坡上,淡淡的阳光裹着他们……爷爷手里的唢呐碰落了露珠,他举起挂着露珠的唢呐眯着眼:“一滴水就是一个太阳哦!”
⑤一滴水就是一个太阳,这一大片草坪有多少个太阳啊!爷爷不认字,可他却像个艺术家。
⑥在老家,爷爷的唢呐和他带的锣鼓班子名气很大,早些时候十里八乡的红白喜事都少不了爷爷的锣鼓班子。小时候春泥常常跟着爷爷的锣鼓班子从这村走到那村、从东庄游到西庄,春泥爱看爷爷他们替做红白喜事的人家吹奏时的热闹场面,怀念主人家款待锣鼓班子的丰盛美食,更怀念爷爷手把手教他吹唢呐的时光。可是爷爷不在了,春泥把唢呐包好放在行李里,想爷爷了,就拿出来摸摸看看。
⑦剪草机的轰鸣并没有影响春泥耳朵的敏锐,他的思绪被一阵高亢的唢呐声打断了。那熟悉的声音让他心头像过了电般猛颤了一下,他撒腿向唢呐声响起的方向奔,跑了几步才赶紧折回头关掉机器。
⑧拐过办公大楼,春泥看见一个中年男人捧着一面锦旗从大门向办公楼这边走,后面跟着几个吹唢呐和打镲的人。办公楼里很快涌出人群来,大多是办事的群众,也有几个穿警服的工作人员,大楼上的窗户又一扇扇拉开,不断有人探出头来向下看。
⑨春泥站在人群里,唢呐声像刚揭了盖子的笼屉蹿出的蒸汽,熏得他心里一汩一汩的热流攒动。
⑩那群人进了办公楼,春泥还站在大楼的拐角处出神。爷爷教他的第一支曲,也是春泥最喜欢的。他打小不知道听爷爷吹过多少遍哦!春泥的心里仿佛有青草芽儿一棵棵冒出来,伸展腰肢,直着脑袋向上,它们一棵攀过一棵,层层叠叠,闪着粼粼的太阳光。
{11}一上午,春泥一边哼着唢呐的调儿一边干活,心里拱着一股劲儿。剪完草坪,春泥才摘了草帽一路小跑着进了大楼里的卫生间。
(未完待续)
354150058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