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佩玉
摘要:目的 分析常见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接受规范化治疗的20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日常用药情况以及各种临床数据,分析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培哚普利使用率为12.54%、硝苯地平控制片使用率为10.82%、贝那普利使用率为21.21%、氨氯地平使用率为25.45%、呋塞米使用率为7.29%、缬沙坦使用率为22.16%、美托洛尔缓释片使用率为0.53%。用药1周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得到良好的控制,且降压药对患者收缩压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舒张压的控制效果。贝那普利、硝苯地平控制片以及培哚普利的不良用药反应非常明显,发生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的不良用药反应表现为头晕、头痛、目眩、恶心、呕吐,过敏性湿疹及过敏性皮炎等较为复杂的不良用药应较为少见。结论 医护工作人员需了解每位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治疗需求以及用药需求,掌握不同降压药的用药方式与不良反应,给予患者合理的用药指导。
关键词:降压药;老年降血压病患者;临床;药学
高血压疾病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为慢性疾病,会随着时间的推延变得更加严重,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较重,中老年群体逐渐增大,身体素质逐渐变差,出现高血压疾病可能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影响患者疾病治疗的预后,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当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较多,不同情况下对患者的用药策略也不同,因此掌握常见降压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接受规范化治疗的20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日常用药情况以及各种临床数据进行收集,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接受规范化治疗的20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196例,女804例。
纳入标准:入选病例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资料收集不全;不配合治疗;过敏体质;缺乏正常语言沟通能力或患有精神疾病;重度胃黏膜损伤、食道损伤,或伴随重度胃出血;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严格依照培哚普利、硝苯地平控制片、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呋塞米、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为患者提供合适剂量的药物,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在患者服药期间,医护工作人员需加强用药指导与帮助,鼓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服药、正确服药、科学服药,服药1周后,由医护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沟通或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患者用药情况,观察有无用药不良反应,总结相关数据。服药2周后,随访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情况,指导患者每日需测定3次血压,并做好记录,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所有患者降压药使用种类以及每种降压药的使用剂量。(2)分析患者治疗2周后的血压控制情况。(3)观察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常用降压药有培哚普利、硝苯地平控制片、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呋塞米、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其中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缬沙坦使用量以及使用频率较大,贝那普利使用率为21.21%、氨氯地平使用率为25.45%、缬沙坦使用率为22.16%。见表1。
2.2 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治疗后,患者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见表2。
2.4 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培哚普利、硝苯地平控制片、贝那普利不良反应较多,其次为氨氯地平、缬沙坦、呋塞米、美托洛尔缓释片。见表4。
2.5 降压药不良用反应类型
降压药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目眩、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过敏性湿疹、过敏性皮炎等,大多数患者的不良用药反应表现为头晕、头痛、目眩、恶心、呕吐,过敏性湿疹及过敏性皮炎等较为复杂的不良用药反应较少。见表5。
3討论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愈来愈多的人因为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抑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高血压。绝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不能完全根治,患者们很可能需要长时间服用降压药。不同降压药呈现出的不良反应和适应症都千差万别,因为每个患者体质分泌的差异,对降压药不良反应的表现也有所差异[3~4]。
降压药的作用时间长短是依据药物在血液中维持有效的作用时间来评定。短效降压药一般维持的时间在5~8 h左右。常用的硝苯地平约5 h、卡托普利约6 h。因此,一天必须服用3次,否则就不能保证有效的降压效果。这类药的维持作用时间不长,但起效作用时间却很快,如硝苯地平仅需3~15 min、卡托普利需15~30 min。遇到血压突然升高时常用这些药作为急救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维拉帕米、地尔硫等。
中效降压药在血液中维持的时间为10~12 h。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服用后能维持最低的有效血液中药物浓度在12 h以上,尼群地平也可以维持6~15 h,依那普利则可达11 h。这类药一天可以服用2次,如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托洛尔。
长效降压药要求能维持降压疗效在24 h以上。作用时间最长的是氨氯地平、培哚普利,但这些药到达稳定的降压作用时间也较长,一般需4~7 d。患者服用这些药后不要焦急,起效慢一些,并不是没有效果。长效药一天只需服用1次。为了有效控制24 h的血压,一般情况下药在早餐前后1 h服用为好,如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氯沙坦等[5~6]。
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6大类:(1)利尿剂。可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心排血量,并通过利钠作用降低血压。降压作用较弱,起作用较缓慢,但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常有相加或协同作用,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这类药物可影响血液电解质代谢,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此外噻嗪类药物还可干扰糖、脂、和尿酸代谢,故应慎用于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者,禁用于痛风患者。保钾利尿剂因可升高血钾,应尽量防止与ACE抑制剂合用,且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者。(2)α-受体阻滞剂。特点是不影响血脂和血糖的代谢。常用药物有短效的哌唑嗪,长效的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由于α-阻滞剂同时能医治前列腺肥大,对伴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更为适用。α-阻滞剂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近年来临床应用在逐渐减少。(3)β-受体阻滞剂。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慢心率。常用的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拉贝洛尔、比索洛尔。Β-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较弱,起效时间较长(1~2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但心率已经很慢、存在心脏传导阻滞、严峻心动过缓、哮喘、慢性堵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禁止服用。(4)钙拮抗剂。在降压的同时不降低重要器官的血液供给,对血脂、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已有心脑肾损害或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短效的有硝苯地平、恬尔心,中效的有尼群地平,长效的有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卡地平。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面红、头痛、心跳加快、脚踝水肿,短效药的不良反应更为显著些。(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类平安有效的降压药,它种类最多,适应症最广,对血脂和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对肾脏有爱护作用,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理想的首选药物。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能应用,但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肾功能衰竭和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以及孕妇不能服用。短效的有卡托普利,中效的有依那普利,长效的种类很多,有培多普利、福辛普利、贝那普利、米达普利等。(6)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这是一类最新的降压药,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不会引起咽痒干咳。被认为是不良反应最少的一类降压药,为“沙坦”系列,最早应用的是氯沙坦,之后有缬沙坦、依贝沙坦等。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接受规范化治疗的2000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使用情况,发现培哚普利使用率为12.54%、硝苯地平控制片使用率为10.82%、贝那普利使用率为21.21%、氨氯地平使用率为25.45%、呋塞米使用率为7.29%、缬沙坦使用率为22.16%、美托洛尔缓释片使用率为0.53%。用药1周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得到良好的控制,且降压药对患者收缩压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舒张压的控制效果。贝那普利、硝苯地平控制片以及培哚普利的不良用药反应非常明显,发生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的不良用药反应表现为头晕、头痛、目眩、恶心、呕吐,过敏性湿疹及过敏性皮炎等较为复杂的不良用药反应较为少见。综上,不同药物的病理机制以及临床用药机制有所不同,在临床医学及药学研究工作中,广大醫护人员需掌握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患者合理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药物。
参考文献
[1]佟攀峰.对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差别化降血压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9):169-170.
[2]周小理,陈英娇,周一鸣,等.荞麦降血压肽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理[J].上海农业学报,2014(6):120-122.
[3]于莹.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合理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5):42.
[4]殷江明.常见降压药药理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合理用药[J].人人健康,2016(8):71-72.
[5]贾瑞亚,阎润仙.常见降压药药理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合理用药[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43-244.
[6]常怡勇.降压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预防[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9(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