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侠,雷经发
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战略,旨在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同时,为构筑中国力量提供大环境支撑。“铸魂育人”目标提出后,“课程思政”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使命,通过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把富含中国能量、蕴含中国智慧、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思想向当代大学生展示和传授,在多元化发展的国际环境下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汇智聚力。但也要看到,目前“课程思政”与国家的战略部署的要求、与“铸魂育人”目标的需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完成使命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课程思政的客观性和实践性出发,用发展的眼光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达到更好地服务国家“铸魂育人”目的。
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实现“铸魂育人”,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会贯通,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从而形成思想政治课程和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格局。
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2012年,“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被正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正式提出“课程思政”,要求各类课程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工作,深入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到人才培养各类体系之中[3]。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4]出台,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2020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5],在国家层面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21年,《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6]和《关于推荐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通知》[7]文件出台,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论、教学和实践研究的全面推进,构建全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和互相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课程思政建设涉及所有学科、课堂和教师,不同学科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的张力不同,不同课堂承载力不同,不同教师融汇综合能力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成为阻碍课程思政发展的“软阻力”。目前,个别学校和教师或多或少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存在顾虑或误解,更多的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没有把课程思政里的故事讲好,导致一些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意义和作用认知不够。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师能力,增进学校间的相互交流,形成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格局显得尤其重要。国家人才培养的基石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战略决定着接班人问题,要从国家层面部署课程思政工作,要全面认识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我国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具有时代、文化、专业、地域、院校等各种特点的课程百花齐放。鼓励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主要目的在于:一方面,各种特色课程富含独特的价值意蕴,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扩大思政育人的价值覆盖面;另一方面,当今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信息网络化时代到来,西方一些国家价值渗透,当代青年价值观趋于迷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更好地适应当代青年学生价值需求多样性变化。有机融合思政育人价值覆盖面和多样性,不仅能发挥各种专业课程独特的优势,而且可以深入地向广大青年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育人思想。
不同层次、地域会出现一种或几种特征的课程思政融合现象,兼具各自的地域、文化、专业、院校、教师特征。如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区域,课程思政较为突出表现在文化特色课程中;在各民族聚居区域,课程思政突出表现在民族特色课程中;在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专业特色、院校特色和教师特色较其他院校表现得更加明显。推动特色课程思政建设,须加快课程思政改革,突出课程思政的时代性和文化性,突出院校和教师特点,汇聚各类课程的形式和载体,提升特色课程思政的软实力,全方位促进课程融合,为展现课程思政的独特魅力提供不竭动力。
课程内容是否能够吸引人、打动人是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对课程资源的内涵挖掘尤显重要,挖掘各级各类课程资源内涵,让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育化”为生产力,是展现课程思政育人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百花齐放的课程文化和兼容并包的课程发展中,我国的课程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课程理念兼具开放性和包容性,课程思政建设内涵挖掘的基本遵循理应也是兼容并包。一要梳理出可挖掘利用的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的丰富,呈现出不同专业门类各自具有的知识体系、科学脉络、教学要求和价值体系;课程的文化形态也极其多元,既有政治、经济、历史,也有科技、自然、艺术等;课程的载体和呈现形式也各具不同,线上、线下、实习、实践和观摩等涉及专业学习需要的方方面面。课程资源的底蕴深厚,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人文历史底蕴,又学习了国外先进技术知识,具有中国时代特征。二要树立兼容并包的课程挖掘理念。在多元化思想交流时代,多种文化相互兼容、激荡,孕育出中国兼容并包的文化理念,正是这种理念,促成中国各种课程文化的百家争鸣、和谐共存;在兼容并包的文化理念下,越来越多的课程思政项目、课程思政课程得以开花结果,充分展现了思想政治育人的社会价值。
在对课程思政成功经验科学总结和评估基础上,明确不同办学特点学校的优劣势,更好地确定今后课程思政重点发展方向,助力课程思政建设。
对课程思政实践效果进行梳理,有利于明确课程思政方向,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梳理近年来课程思政的成果,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一是推出了一批试点院校和试点项目。如上海市教委遴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等20个学院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二是搭建了多样化的交流和共享平台。如天津市2019年开展全市课程思政网上集体备课,集中研究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三是创建了多样化的课程合作机制。如武汉大学“六院士同上一门课”;四是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课程和活动。如复旦大学打造“治国理政”课程,组织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授为大学生授课,加强对学生人文科学精神的塑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对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梳理,可以确定课程思政对推动“铸魂育人”工作有着独特的优势所在:一是资源优势。课程思政中蕴含着丰富育人元素。近现代革命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抗洪精神无不深深地蕴藏在各种课程中;二是政策优势。课程思政的深化有国家政策支持。从2004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国家的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折射出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三是人文优势。课程思政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国自古就有“兼容并包”“融会贯通”等教育思想,为课程思政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四是育人需求优势。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有助于推动课程思政走深走实。伴随着社会网络化和网络社会化进程加深,加快课程思政建设尤显重要。
课程思政建设涉及各类高校、教师和课堂,因此,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发挥学校、教师自身特点和优势,摸索出合适的发展方向,确保最大化实现课程思政的效果。
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有三个关键因素需要备受关注:一是学校层面。学校是课程思政的组织者,学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推进力度。课程思政的政策是否宣传到位,保障是否能到位,课程思政所带来的效应广大师生是否能真正了解,“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否有区别,这些都需要从学校层面去开展工作,将每一个环节都理顺,将师生关心的每一个问题都讲清;二是教师本身。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在于教师,难点也在于教师。能否感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有机融汇入课程育人全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育人水平;三是基层实践。因不同学校、专业的特点不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坚决不能搞“一刀切”和“齐步走”,要发挥各级院校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基层教育实践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要把握好课程思政建设中学校、教师和实践三个关键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注重课程思政政策的宣传引导,消除教师和学生心中的重重疑虑,为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不仅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要求,而且是“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顶层设计的具体实施。
各专业课程涉及门类广泛、层次众多、体系丰富,课程思政建设须从专业性、层次性、阶段性、科学性出发进行顶层设计,对课程思政进行整体布局和科学统筹。课程思政的根本意义在于落实“立德树人”,实现“铸魂育人”。推动课程思政决不能把眼光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应结合专业发展的背景、当前我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未来国家发展人才需求,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去谋篇布局。将高度的德育自觉性作为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定位,从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社会主义的向心力,服务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大局的高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有责任、能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因而,即使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课程,也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提高育人维度,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培养有高度、有情怀、有“温度”、能担当的高质量的人才。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和素质,恰当选择教学方式来进行有效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因材施教必须充分考虑受教育客体的特点,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最大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少部分教师一方面忽视青年学生在接受能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专业教学中简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搬硬套,导致青年学生难以消化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甚至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说教味很浓,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故事不生动,课程受众不乐于接受,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广度。应区分不同类型的课程受众,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不同群体的接受程度和价值需求,重视对课程思政实际效果的评估,采取差异实施、精准推进,根据不同特点的受众采取不同的课程思政模式和方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格局。
我国教育课程既包括以中华民族的绵延不断的传统知识,也包括富含科技时代元素的当代知识。课程思政推进的重要意义在于培养社会主义的新人,其思想精髓在于“铸魂育人”。因此,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除课堂教学以外,还需拓展网络、新媒体等新领域,搭建多维、多角度的课程传播平台和载体。“课程思政”是一种观念、理念,像盐一样人人需要,但又不能光吃盐,而是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研究课程的传播形式和载体,加大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度。
课程思政承载着“铸魂育人”重任,其任务是凝练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理解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大义,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目前,一些地区和高校的课程思政还停留在对文件信息的表层解读,更别说在深耕细作上下足功夫。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做人做事道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这就对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知识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关键要转变一线教师的思想、思维,让一线教师明白“铸魂育人”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去思考、去挖掘课程里本来就有的教育元素,巧妙地融入教育教学,把专业课上出温度来,教育和感染学生,而不是两张皮简单、直接、生硬地照搬。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能否进行深层次的价值挖掘将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精度。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助力“铸魂育人”走深走实,就要深刻领会国家统一实施这一战略的意图,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充分整合力量和资源,不断进行路径创新,全面提升效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和推动课程思政实践中展现出强大力量和独特魅力。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铸魂育人”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五育”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必须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教育人、培养人。
十九大成果要进课程思政。十九大成果进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十九大精神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有效融入的前提是全覆盖式学习,有效融入的重点在于开展主题宣讲,有效融入的关键环节是落地落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课程思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共同认可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价值,要深入挖掘人文课程、专业课程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与课程连接点和契合点,帮助大学生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程思政需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开展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日用而不觉”,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落实在实践上,切不可“一口吃个胖子”,要从大学生关心的切身问题中、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困惑中循序渐进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于小事中落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进课程思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智慧,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汲取思想伟力,深刻把握内涵精髓。加强组织领导,深刻领会精神内涵。切实做好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七一”等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和学习研究,组织专题研修、培训和交流分享。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力量,开展集中学习、集体备课,完善教学教案,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更富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加强机制建设,打造协同育人氛围。打造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建团队,共同挖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蕴含的丰富元素,实现价值塑造、知识转化和能力提升的深度融合。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是课程思政建设最本质的东西,必须站在国际战略高度,认清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牢牢牵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用发展眼光讲好课程思政故事。
课程思政要打好“网络牌”。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最前沿,要善于用好网络渠道、网络资源,打造网络亮点,营造网络正能量氛围。首先,用好网络渠道。应变“网络猛如虎”为“骑在虎背不怕虎”,加强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技术手段的运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施教育。其次,用好网络资源。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要想整体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深入寻找课程思政切入点和融合点,打好课程思政团体仗。再次,打造网络亮点。打造一批兼具独特人格魅力和幽默风趣语言特点的课程思政“网红”,可以引领当代大学生走向正确的价值彼岸。最后,营造网络正能量氛围。良好的氛围是育人的基础。
课程思政要打好“文化牌”。只有知识的文化基因才能真正滋养青年学生的心灵。用满含内蕴的地方文化、时代文化、专业文化和实践文化启迪学生心智,让课程思政充满文化活力和底蕴,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首先,用好地方文化资源。探寻地方文化资源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契合点,将鲜活的地方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其次,用好时代文化资源。2021年9月,抗疫精神被党中央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这一伟大精神理应融入课程中,引导青年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再次,用好专业文化资源。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而每一种专业文化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发展轨迹和专业领域范围内所公认的杰出贡献者。要深入挖掘专业文化资源,凝练专业思政因素,找寻易于接受的课程思政方式。最后,用好实践文化资源。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第二课堂、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等都能发挥育人作用,课程思政要善于利用这些实践文化资源,在实践中培育大学精神,塑造青年的品格。
课程思政要打好“青年牌”。社会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就好比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把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也不会对[8]。课程思政工作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扣好至关重要的第一粒扣子。守住了青年,就守住了祖国的未来。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一些国际敌对势力和非主流政治势力不断制造事端,利用各种消极落后、错误极端思想侵蚀、腐化当代青年,企图与党和人民争夺青年阵地。当前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工作尤显重要。相关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窗口、主渠道,应当增强自身牵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前打好“预防针”,增强青年学生的“免疫力”,提升当代青年的“抵抗力”。
着力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9]。加快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和重大举措,也是高等教育实现“铸魂育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快打造“中国力量”特色课程思政典范。高校加快构建课程思政建设,要将专业学科的优势转化为课程思政教学优势,不断形成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力量”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价值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劳动和美育教育等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打造学生真喜欢、很受益、最难忘的课堂。深入梳理课程专业资源,打造具有中国气息的特色课程思政课程,以专业课程品牌建设为中心,集各方资源突出一批特色课程思政典范:一批示范高校、一批精品项目和课程、一批教学名师和团队、一批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加强高校间合作和共享,在“做”上下足功夫。一是做大做强课程思政示范高校和项目。依托示范高校和项目成熟的教育和教学资源优势,把示范高校和项目做成推进各高校间交流与合作、服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平台;二是做深做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研究示范中心。充分挖掘课程内容潜藏的思想政治元素,在讲义编写上下功夫、在授课形式上下功夫、在知识点的考核设置上下功夫,找到教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契合点,推动课程教学内容的转化和提升;三是做好做优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应加强高校间相互交流,学习教学名师团队的评价标准、评价依据、考核标准、成效评估,打造真正的“课堂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助力我国育人事业的发展。
“课程思政”建设的受益主体是青年学生,需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价值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课程思政方法。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是专业课程,深挖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思维方法,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效植入课程内容,达到教学育人的效果。在哲学、历史等学科,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引入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自觉践行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在经济、管理等学科,要加强学生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素养;在教育等学科,要引导学生“立德树人”,做“四有”好老师,将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提升全民素质的责任感;在工学、理学等学科,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加强学生工程伦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不同的价值需求有不同的思政方法。要充分考虑目标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关切内容,在课程思政课程设计之前详细分析学生的价值、观念、心理和需求,巧妙融入每一门课、每一堂课的育人职责、育人资源和育人元素,精准而有针对性地呈现出对其有吸引力的课堂内容。根据不同学生需求精准选择课程的路径和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恰当的路径和方式会让课程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深深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如在一些本科院校推出品牌“工作室”:上海大学顾晓英工作室系列品牌课,讲大势传大道;一些专科院校则采用其他方式: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课中课”教育教学模式。无论何种路径和方式,只要充分关注和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点,凝练课程的文化基因和价值,挖掘课程活动特点和优势,将其转化为课程思政具体而生动的有效教学载体,就可以提升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