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国
(池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当属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乡村振兴大旗下,如何规划好乡村、如何建设好乡村,是摆在每一位决策者和建设者面前的难题。如何把握农村的发展规律,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去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提出发展对策,引领乡村振兴全面落地,真正让乡村建设展现新风貌新气象[1]。在此视阈下,审视周馥家族对家乡建设的积极作为,探析其济世情怀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文化的源流及其社会影响来看,释、道、儒等诸学并流中,总体而言,儒家思想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历代文人们深受其影响,对中国人的人格精神影响深远。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圣人孔子如是说道。孟子也说,人性本善,以仁义为道,人人皆可成尧舜。孔孟诸子及其后世追随者们,他们都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虽然屡次受挫碰壁,却从未后悔放弃。历代的知识分子大都在读书伊始,便效法圣人,树立了拯救苍生的宏大志向,将个人的成功与天下的兴衰紧密结合。强烈的道义感,炽热的家国意识,将文人们早早地挌置在“齐家”“治国”的人生轨道上,催促着他们成长,召唤他们不畏艰辛,奋勇向前。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农村是社会形态的主体。无论小家庭,还是大家族,公认有出息的人主要还是读书取得功名的学子。传统的中国人读书,学而优则仕,货于帝王家,协助治理天下,这便是入世。
入世入流后,到中流显露真本色的,当属文人的济世情怀。自古有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有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有人“素怀济世之略,经纶天下之心”,有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传统文化是义务本位的,特别看重群体与社会。人生在世,忠恕圣人之道,当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心忧天下,为国为民。
济世情怀是中国文人与生俱来的品德素养和人格精神。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培养了文人们的济世情怀。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彰显了儒家的胸襟和道义,即为世人确立精神品格、为民众保障生活安康、为后世传先贤之道、为天下百姓谋求永久和平[2]。
优秀人物的言传身教,强化了文人们的济世情怀。不论世情如何,正直的文人们从来都没有放弃忧患,放弃希望。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后世作出了表率,他们的言行举止、文字篇章无不溢满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家国意识、济世情怀,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基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能历经种种磨难而以能重展勃勃生机,中华文明能绵延几千得而生生不息,文人们赓续不绝的济世情怀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馥(1837-1921)字玉山,号兰溪,安徽建德(今东至县)人。诸生出身。咸丰末年,因避战乱辗转到省城安庆。同治元年(1862)春,李鸿章组建淮军,周馥机缘巧合,深得李鸿章赏识,即招至幕下办理文案。从此,他跟随李鸿章督办军务、经办洋务长达三十余年,诸多赞誉,深受倚重。一路从候补知县累迁至两广总督,终成一代封疆大吏。
周馥为后人关注研究,不仅是其一介文人的成长传奇,更为人称颂的是其兴旺发达的后世家族。在20世纪的百年间,周氏家族发展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汇、文商政学艺多行业并起延绵长久的大家族。自周馥以下,周家的能人如长江之浪,前后辉映,灿若群星。2017年中纪委网站以“六世书香,百年家风”为题专门介绍其家规家风。
周馥从小深受儒学影响,一直崇尚儒学,因为儒学将个人、家庭、社会作为三位一体的人生目标。周馥认为人不能独立于家庭与社会。随着人生目标的逐步实现,将“公”这个点逐步从内心外移,达到“克己、葆家、兼济天下”的境界。在周馥看来,读书的目的就是传统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分阶段且相当明确的人生目标。基础就是修身,使自己强大;初期目标就是齐家,家庭稳定和睦;中远期目标就是走出去,治国平天下。
周馥认为君子之道当“眼觑千古之上,心契造化之微”,这是告诫后世子弟为人处世从小要树立大格局,格局大,方可做大事,方能成大事。周馥的说法与孔子的“君子不器”有相通之处。气量大,格局大,境界就自然高了[3]。周馥以后,周学熙、周叔弢、周一良等子孙,做事、做学问,几乎都体现出了这一点。
自周馥以下,六世书香,家族兴旺。周氏家风核心要义十六字:崇儒尚德,培心正业,清慎开明,勤俭乐济。其家训概括为六条:培心地,积阴功,祛隐恶,瑞家范,谨言语,慎举动[4]。我们选取一个小视角:从周氏家族对家乡的公益行为中看良好家风家训的精神内涵和实践印证。
周馥曾协助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办理外交、治理地方水患等方面,对当时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水利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周馥及其子孙后代情系桑梓,关注民生,为家乡建设和发展尽心尽力。周氏家族在家乡的公益活动呈现出体系化持续推进的态势,影响深远。
周馥认为:“故行善以能兴学、教人为上,周济孤寡次之。”[5]周馥发达之后,行善的境界也高人一筹,他不仅着力解决当下之急,更重视从根本上解决“穷根”,那就是教育兴学。俗话说:有文穷不长,无文富不久。所以周馥及其后人,不仅从物质上帮助乡人,还试图从风气上、素质上去教育人,以期得到彻底地改善。
2.1.1 捐办“研经书院”,拓展基础教育 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天下稍为安定,建德县令路坯(今西安市周至县人)会集地方乡绅在鹫台山(即南门岭)始创“研经书院”。清光绪四年(1878年)周馥首倡,捐银万两,每年取其利息以资助家乡俊秀之士。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朝廷诏谕各府、州、县开设学堂。次年研经书院改称为“南门岭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学堂更名为“南门岭高等小学”。民国9年(1920年)周家为高等小学捐建教室、自修室,学校所需基金大半为周家捐助。至1939年,侵华日军入侵县城之前,“南门岭高等小学”一直是本县“最高学府”。
1922年,周馥四子周学熙以原敬慈善堂为基础创办宏毅学舍,振兴家乡教育,培养人才,造福乡家乡人民。学舍设有三个班级:为普通预科班、补习班、英文专修班。对本县学生学杂费、伙食费等一概不收。当时学舍还设有图书馆、宏济书药店等,并在城乡还开办五处义学,进行启蒙教育,影响至今。
1946年秋季,周学熙次子周志俊回到家乡,与徐有樵等人在宏毅学舍旧址开办“至德县私立敬慈学校”。董事会管理学校,颜惠庆(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为名誉董事长,许世英、周志俊等为常务董事。董事会聘请校长,经董事会同意,校长聘请教员。1947年2月学校正式开学,所有费用都是由周家按时由青岛等地周家工厂资金中汇来,由上海的“至池兴济会”的负责人吴曦春具体办理。由于办学经费充足,设备齐全,教师水平也高,教学质量出色,学校发展很快,家乡很多贫苦孩子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2.1.2 创办职业教育,育人育才并举 1910年9月,周学熙在县城后河(今东至县葛公镇近郊)捐资兴办蚕桑讲习所,从当时丝织业发达江苏无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过来传授蚕桑种植与养殖技术,指导学员们掌握桑树苗的培育、移栽、修枝、施肥等技术,向女工传授采桑、育蚕、成茧等方法,自此全县蚕桑种植、养殖范围和规模逐步扩大[6]。
1922年春,周学熙从梅城南门计家那里购买一块菜地,创办秋浦商业传习所。教员是从外地聘请的,讲授商业技能。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毕业后,录用并派遣到周家的启新洋灰公司和京师自来水公司等新式企业工作。由此看出,一百年前周氏家庭就开启了先集中技术培训后劳务派遣“以工济农、产学结合”的扶助模式。
2.1.3 修整文庙县志,护佑学风文脉 周馥于1891年独捐大洋一万一千二百元重修文庙,光绪十七年(1891年)八月开工,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完成,周馥于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作“重修文庙记”叙其事。1924年5月,周学熙独自捐资10万两白银,重修文庙大成殿,1925年3月落成。周学熙手书“大成殿”三字匾额,当时秋浦县政要和乡绅、学子,一时蜂拥而聚[7]。
周馥曾在清光绪年间就有重修《建德县志》的设想,并与乡贤张意堂、徐范庭等人商议此事,大家都认为有重修之必要,但当时周馥因事务繁杂而未付诸实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德县乡众多乡绅齐心协力,终于促成修辑县志。周馥也深感自己应尽一份心力,便开始组织人、物、财等资源帮助纂修县志,嘱付次子周学铭担任总修,以自己芜湖别墅为修志公办场所,寒暑几度,终于功成。此一义举及时保护了东至县地方文化根脉,让历史昭示后来。
2.1.4 重视家风赓续,秉持书香传家 周馥重儒学,兴义学,崇儒尚德,重家风传承。后周学熙承父志在家族内办“悫慎精舍”,设师古堂,务必“使本支子弟,藉文字为观摩,所以增学问之风也”。周馥家族六世兴旺,书香百年,其重要因素就是其家风家训精神已深入子孙血脉,还能自律自新自强[8]。
1909年,周学熙决定帮助家乡开发乡村荒山,推广植树、种茶、栽油桐。他在县城南门外坡地上修建农林公会会所,开辟试验场二十多亩,后来扩展八百多亩的林场,遍植茶桐,带动全县大量种植松杉、茶桐。这期间所有公会人员和引进树苗的费用都由其个人出资。
1922年,周学熙在家乡县城开办了秋浦电灯厂,县内用电力照明首开先河,极大地方便城内外各机关和附近人家用电。后来敬慈善堂将电灯厂全套设备捐献给尧渡商会,归商会经营,继续聘请万鸿年机师开机,经营至20世纪30年代末才停。
同年,周学熙在家乡东流镇创建秋东利济趸船公司,聘请安庆人夏寅周管理公司事务。参照望江县华阳趸船码头的建造情况,购置大趸船,在江岸与趸船之间建栈道挑板,两边设立铁质扶栏,以方便客旅通行。
周学熙在家乡兴办蚕桑试验场和讲习所后,为推广蚕桑种植,增加百姓收益,在南门岭创办“第六工厂”,工厂所有的厂房和设备,皆由周学熙出资购置。做到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在本地完成,培养了熟练工人,实现传统工艺工厂化运作,这是最早的“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
周馥在《负暄闲语》中要求子孙“行善以能兴学、教人为先”。自己做好榜样,捐资兴建本县文庙,成立“乐济会”,接济本族及亲戚中的孤寡人员;用“李友堂”田地收入“专周济本支子孙、孤事与都举,断不可使已成之业废弛中缀,致负孤寡之望。”周馥认为:“心为一身之主,身为一家之主。培心地即培家本也。人生世间,百物受用有尽,惟此善根受用无尽”。正所谓:德为寿相,善为福根。
1909年,周学熙在家乡捐办县医院,并设诊所。1914年,建德县改名为秋浦县,周学熙接着兴办秋浦医院,并增加了四处诊所,另设医学传习所和医学研究会,培养中医人才。医院设有内、外、妇、儿科等常见病科室和中药房,经常免费为学生和附近百姓施医舍药。
1946年春,周馥之孙周志俊捐资在家乡梅城村(今梅城小学旧址)创办至德县仁惠诊所(后改称仁寿诊所),聘请上海等地医护人员7人坐诊,每月拨活动经费600余元。抗战胜利后,上海医护人员陆续返沪,周志俊又聘请本县王友梅医生担任诊所主任兼医师,并招收5名学徒,边培训边工作。该诊所为敬慈小学的学生免费诊治,周围的老百姓来看病也只收挂号费,免收诊费、医药费。新中国成立后,诊所一直运营,经费仍由周志俊资助,直到1966年9月,周志俊受到“文革”冲击,资金冻结,诊所不得已才停办。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周氏家族六代书香,百年家风不坠,积德以固本,厚德载物。
周馥在《周氏家规》中要求,周氏子孙重赒恤,“宗族之众,贫富不一,岁时庆吊往来馈赠,在通情意,不在礼厚;其中间有极贫者,遇婚丧不能尽礼或孤寡不能自营,族人当称家有无,量力资助。如此作事,必获善报,而家风归于淳厚,后人亦皆仿而效之矣。”
在《周氏家规》中,周馥将勤俭放在重要位置,指出“耕读之家勤俭尤为首务。必须饮食有常品,衣服有常式,室庐有常度,男女早作晚息,必有定时。若子弟溺于骄奢,用度无节,必致事蓄无资,渐入邪路。族长父兄应时加教导以警戒之。”该家规有正面要求,有反面惩戒,不过是让家族子弟恪守一个“勤”字。周馥家族人才济济,没有一个走向邪路,勤俭家风应是重要的因素。
作为封疆大吏,周馥给儿子分家的财产有限,但他自己及其后人对族人、家乡舍得捐款投资。1920年,周学熙在在家乡梅城南面购买10多亩土地,修建敬慈善堂,扩大往年在家乡所办的善举。周学熙亲自担任敬慈善堂堂长,聘任堂董一人,负责管理周家所设置的教育、医疗等慈善事业。1922年,敬慈善堂新楼舍建成,开始广泛开展各项公益事业。
自古以来,中国人信奉:勤俭可以养德,积善必有余庆。
周馥在《负暄闲语》“待人篇”中写道:“人未有不望子弟贤而富贵者,教之不得不严。然严不如化,化亦不易,终不如啬其用而苦其力之易入也。……苟欲子弟成就多,遗之财乃所以败之也。”周馥告诫儿孙要仗义疏财,他信奉“贤儿多财损其志,愚儿多财益其过”。周氏家族尚德精神也体现在“善”行上。
1924年初,周学熙回到家乡参加重修宗亲祠堂,他利用运输建筑材料的便利,捐款修建韩家滩洋灰坝(地方俗称洋灰摆),保护河岸。河坝有3米高,总长接近千米。现遗址尚存,这是早期水泥建筑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
1933年秋,为了与民方便,已退隐的周学熙决定捐款修建家乡的铁佛寺洋灰大桥。他从唐山等很远地方运来钢筋水泥材料,请曾在石台县建桥的上海中华建筑公司负责工程师建设。在乡绅檀荫华、徐嘉鱼协助下,新桥于次年春季落成。这座七孔桩柱式板梁桥是东至县最早的一座板梁桥,桥长75米,宽4.5米,高8.5米,在桥南端建有一亭,供行人小憩。周学熙将新桥命名为“万善桥”。该桥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仍然完好无损,可见造法科学,质量精良。
周氏后人兴修水利,行善便民,一次次义举赢得了当地百姓好口碑。春秋有情,上善若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可以说,一个家族家风传承有多远,这个家族就会风光有多久。周馥家族良好的家风指引了一代又一代人树立了开拓上进的精神风貌,其家训中前两条“培心地,积阴功”自然传承,后世子孙情系家乡,勤俭乐济。这种品格契合了中国人传统的入世、经世、济世的人生情怀。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乡村仍有积极的时代价值,启发颇多。
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已吹响了,乡村振兴大旗如炽。我们回头审视东至县周馥家族家乡公益行为,启示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乡村振兴需要再造新乡贤精神。这些人“从乡土中来,到乡土中去”,其乡土情怀、道德品行令人尊敬,还有新知识、新技能和新视野,可以回乡传播新文化、新观念、新思想,可以引导舆论、宣传发动、凝聚人心、共襄大事[9]。
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曾提交了《关于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建议》,他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积极培育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这既是历史文化传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现代化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城市化,中国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二元化的城乡结构。乡村依然是中国重要的生活空间,传承着中国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模式,积淀着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精神品格。乡村的传世家风、家规家训、朴实的人文情怀,在千百年岁月变迁中,依然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周馥家族在家乡做了那么多的公益事业,固然与他们的经济能量有关,更与他们精神品格有关,也与当地乡贤同心同向、共建家乡的情怀有关。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国家机关的政策指导和财力支持外,还有大量的公共性事务和公用建设项目需要大家参与进来,尤其需要新乡贤们聚合过来,凝心聚力,一件件事,一代代人,出资出力,引领指导,为乡村建设锦上添花,共筑美好家园。
周馥家族致力于家乡公益事业几十年,建设项目繁多,但在落后的旧社会,虽然展现出他们积极的济世情怀,但多数事项只能治标,解当时之需,没能产生更大的整体效应和持续效应。他们的初心是善良的,境界是高尚的。在那个时代,他们没能、也没法做到更为宏大地规划、指引、组织与协调,这在当前乡村振兴建设中更需认真面对和思考的。
70多年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针对中国乡土社会的自身特点和内生机理,提出工农“嫁接”,实现乡土重建的思想。这种思想既不是对西方式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传统的迷恋与回归。而是巧妙地将工业文明和乡土社会统一起来。正是这种独到之处使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显现出高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在时代的不断印证中彰显出不凡的价值[10]。
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国家建设和发展已进入稳定持续协调的发展状态中,城市反哺农村已成共识。2021年8月1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难点,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持久着力点。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全面推进乡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村伦理道德、倡导精神文明,提升群众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挖掘、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突出乡村特色,打造积极向上的文化业态。根据文件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建设中,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把乡村道路、绿化环保、文化体育等全部公用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到统一规划中,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努力建设好生态和谐、文化共融、永续发展的美丽乡村。
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是要建成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升级版的新农村。规划非常重要,对发展路径论证,进行最优设计。科学编制乡村体系规划,把“整治”和“建设”相结合,在地方政府主导建设之外,把更多的类似周馥家族的众多新乡贤新能量引入乡村,按照选定的发展路径一项项设计,一件件建设,系统推进,驰而不息,确保乡村振兴和建设发展更美好、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