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琴,汪潇恒
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在中国整体变革中,积极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密切交流,既有冲突,也有融合,为武术现代化传承与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武术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全息载体,拥有健身、养生、修心、育人、审美多元文化功效,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理应承担,也能够承担起新时代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更高层次需求,承接构筑中国精神的重要任务。
然而,今天国内武术传承与发展却面临诸多困扰。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运动项目强势挤压已成学界共识;各级政府不断推进武术“进校园”,“说明武术还没有‘进’去”[1];武术赛事弄虚作假、恶意炒作事件常曝于社交媒体;武术跨文化传播中仍存在文化误读现象。这些问题为武术发展带来新挑战。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传统既有精神财富的意义,也是沉重的包袱和前进的阻碍”。只有正确处理文化陈旧与开新、精华与糟粕的关系,才能发挥其正面价值。因此,武术发展必须“立足根本,凸显特色,返本开新,调适多元文化差异,实现向自身文化的多元路径推进”[2],才能在文化全球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前行,构筑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中华民族拥有5 000余年文明史,武术与其相伴而生,并融合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兵学等理论精髓,形成了代表中华文化形象的武术综合体。这也是武术文化传承不衰,并凸显其顽强生命力的根本缘由。但事物是矛盾的、辩证发展的,凡是具有两面性。在武术融合传统的多元学科理论知识后,其虽构筑武术繁荣发展的根基,同时也使人们难以驾驭和把握其内在的特质。伴随着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学校武术、艺术武术、军事武术等概念的提出,很容易让武术习练与研究者对其产生认知上的误区,武术究竟是什么?武术最本质的内容是什么?武术文化精神又为何?诸如此类基本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和解决,很可能会导致人们在传承、传播武术时发生偏差,甚至偏离其本应遵循的发展主线,其最终结果是不可想象的。质言之,从文化角度看,现实中的武术形象仍让人难以捉摸和把握,存在文化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源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前进与发展。故而,立足全球化视野,审视武术国内外发展现状,明确武术的文化定位已刻不容缓。众所周知,不同地域环境、经济水平、文化特点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对不同区域的武术形成与发展有深刻影响。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武术中“南拳北腿,东枪西棍”是最好的诠释。故而,武术的文化定位既要考虑不同地域武术拳种地域特征,也要兼顾武术的民族底蕴,不能丢掉武术的本土特色和核心精神。这也就是说,武术的文化定位首先要凸显地域特征,在此基础上还要挖掘武术核心精髓,彰显蕴涵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推进武术不断前进的内核支撑。在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中,为使武术免于淹没在多元化文化激荡洪流当中,亟须加强民众对武术的文化认同。同时,还要深入挖掘并呈现武术的本土特色,还原其应有面貌,避免武术与异域文化交流中失去自身个性,秉持“留本质、去杂质”的开掘原则。今天,面对全球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厘清武术特色,区别武术与中华文化之间的不同,这方面工作仍须推进,否则会将武术与中华文化等同,引发武术文化虚无等现象。
技术是武术发展中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但武术技术也是一个难以说清的问题。习武者经常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你不问什么是太极拳或八极拳,便知道如何习练,如何展现太极拳“松肩、沉肘,绵延不绝,阴阳互动”,抑或是八极拳发力的“炸劲”。但是,一旦具体说明太极拳的技术特色,或者是武术特色技术,就不知所云。其实,“武术技术特色”和“武术特色技术”概念不同。前者阐释武术技术的“整体、中庸、协调、刚柔”等特色,后者则强调武术的某些技术较具特色。定位武术特色技术就是要正确解读武术技术特色。然而,在当前已有129种武术拳种中,每种又有不同的套路与功法体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形容武术技术体系再恰当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庞大繁杂的武术技术体系,阻碍了武术技术特色定位。例如,“体育化”的竞技武术形式,使其与体操项目区分不明。竞技武术既有武术技法,又包含跳跃、翻腾等技术因子,使得武术特色定位不明确,技法归类出现问题。“竞技武术到底还是不是武术?”成为学界普遍的疑问和批判。
从武术运动形式提炼具有鲜明特征的武术拳种符号和标识,构筑与创新武术技术体系,实则是解决武术技术散乱的重要手段。武术技术讲究后发先至、以柔克刚、以慢打快、以静制动的技击思维,与“唯快不破”“一招精吃遍天”的域外武技柔道、跆拳道、拳击等遵循唯力学原理的技击理念区别显著。就武术本身而言,不同拳种乃至同一拳种的不同流派,技术特色也相差甚远。此正如李小龙所言:“假如有几名不同派系的武术家在看到一场街头混战时,一定会得出不同的意见。”[3]这也说明不同武术流派孕育不同的武术技击思维。如山西形意拳、河北形意拳风格特点与技术特色均不相同,“陈、杨、武、吴、孙”各式太极拳风格特点也相差巨大。另外,武术流派在宗法制度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门派歧视与交流屏障,门派间甚至门内斗争激烈,“传拳不传功,传功不传诀”“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外姓人不传”“男女有别、拳传己家”等狭隘思想根深蒂固,地盘意识和门户观念致使各门派弟子极力维护本门派的江湖声誉和独门秘诀。可见,武术技术繁杂、门派保守主义、规范标准缺失等,也引发不同拳种门派的技术猜疑、派别斗争、门内争论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技术的特色定位。
世界汉学大家孔汉斯认为:“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可以成为21世纪的带有普世性的伦理,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基本理念。”[4]所言“普世性”伦理实质就是武术的“本然”,定性武术为普世性文化实不为过,尤其区别于西方技击术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拳种。这些拳种饱含中国哲学思想与健身理念,受到世界各国民众青睐。然而,竞技体育思潮使武术发生“体育化”转变,以符合体育项目特色、发展特征、思想模式的表达方式来审读自身,不能全然表达武术技术的本源面貌。武术本源,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实践学问,其是以“一阴一阳之谓拳”的哲学话语,将“刚柔、动静、进退、开合、虚实、内外、上下、左右、前后、高低、长短、收放、含挺、顺逆、起落、轻重”等对立范畴纳入阴阳之道,形成区别于西方“竞争”体育追求“自强”“超越”“力量”等技术理念。武术的“应然”挖掘应充分运用其独特的身体言语和运动形式培育本土思想,落实到习武人、社会群体的身心发展切实需求中。如有些习武者习练传统武术终极目标,本就“不是为了获得极强的技击技巧,而是为了提升自我的人格”[5]。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以西方体育文化的种种要义来审视武术”[6],导致关于武术研究陷入“西方式论释”话语范畴,以西方理论来解释武术,用西方研究方法视角审视武术,使其失去“应然”面貌。依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国武术应该以身体实践写意国族文化,消除文化自卑,在全球思想文化激荡下实现文化基因的塑造与传扬,彰显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与凝聚力。
在传统哲学精神孕育下,使武术超越一般的体育范畴。习武练武亦为用肢体体悟、意念感知的文化行为,其“意象性、体悟性”把“求真、求实、得道、格物、致知、崇德”进行深刻诠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武术崇尚君子坦荡情怀,若以小人思维加以解读难免出现“同而不和”,由此引发当今所谓的“武术大师”假借武术之名制造虚假武术。如“闫芳太极”“隔空打牛”等事件发人深省。而“徐雷约架”事件则使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性饱受质疑,其实质就是不能正确解读武术的本质。事实上,武术兼顾身体表达与意念流露,其所展现的精神意念均可通过科学来解释,绝非玄之又玄的荒谬之谈。同时,在武术师门中极度崇拜现象严重,师徒传承中尤其严重,所谓“一徒不可二师”“师命不可违”即为形象反映。按拳种、地域分布、技术特点划分众多拳种流派,以及武术与哲学、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如“太极拳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即‘坤坎离巽震兑艮’八卦的外化,步伐上的‘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外化”[7],均凝铸了武术的广博宏大与些许神秘之形象。加之近年来武侠电影、小说中的技法之玄妙、功力之高深,也催生出当今人们对武术的误读与盲目崇拜。极度崇拜、复古泥古使徒弟奉师父所传为金科玉律,虽然助推了社会温情,但也包庇了江湖义气。事实上,虚假武术与武术误读均可用武术的“整体性、协调性、包容性”特质作解。就整体性而言,几乎每个拳种都把站桩作为最根本的练习方法,有些拳种还强调“入门先站三年桩”,终成“周身一家”的整体协调能力;就协调性而言,太极拳强调“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言出了武术人追求协调的真谛。据此,武术严格遵循力学原理,遵照科学解读,只是以中国思维在人的肢体语言中进行着独特表达,而全然不存在上述所言虚假武术和武术误读现象。
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武术特色定位,要明确其为何而生、去向何处,据此阐发武术特色优势。武术不仅是一种运动形式和身体锻炼手段,更为重要的是,武术高层旨归是以肢体练习为基点,将“孝、悌、慈、仁、爱、和、敬、忠、信、诚”等宗法伦理,凝成道德准则服务于社会构建,助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及国家繁荣。正如阮纪正先生所言:“武术本来不是竞技”[8],它是一种文化的衍生品,是一种融审美、健身、养生、修身、育人为一体的方法论。武德文化氤氲下的武术人,行事处事以群体为先、以集体为重、以道义为准绳、以家国为首要,凸显出浓厚的武德风尚与中国精神。武术“生成”的根本实质就是一种“育人、塑人”的文化诉求。而武术“去向”问题,实际就是武术价值的走向与发挥。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使命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及国家繁荣,其实质已然上升为国家政治高度。这已在享誉世界的太极拳等武术拳种的推广中得到验证,武术价值的优势凸显及去向不言而喻。太极拳展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合”“中庸”“谦逊”“柔胜”“包容”的精神理念及处事思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的歌诀赋予太极拳“天人合一、人人和谐、身心合一”的武术和谐理念,“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深刻描述又赋予了太极拳“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柔和运动态势。虽说武术文化、技术体系繁杂不一,人们仍须借助这一特质,去开发武术项目的优势特色,在保持各地域武术文化的本土性及价值的基础上,助力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性发展。
随着儒家文化对中国武术持久渗透,使中庸理念深植武术当中,如处理人人关系“遇强不惧,见弱不欺”;处理身心关系时“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均表达出“中庸、和合、包容”思维模式。武术特色发展姿态应秉承“求同存异、兼蓄并包、博览群家的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指导”[9],在和而不同中寻觅发展道路,挖掘武术弘扬中华民族独特秉性的内在机理。具体言之,表现为处理人际关系持“与邻为善、协和万邦”的姿态;处理外来文化持“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姿态;处理世界文化发展持“和谐共生、崇尚和平”的姿态。正如武术谚语所言,“打得宽不如交得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回顾过去,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体委为打造传统体育,重点推广武术,对体系繁杂、种类丰富的各家武术进行整合,于1957年使武术成为全国性体育赛事的竞赛项目。这正是以兼蓄并包的姿态,简化武术技术、保留武术特色、标准武术特征最为有力的例证。武术发展至今,仍需要处理好中国武术文化内蕴的几条对立关系,即族群武术文化的多源性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同根性的关系;族群武术文化的多流并进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发展的关系;族群武术文化的多样性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统一性的关系。“厚德载物”的胸怀和包容兼蓄的思想共同作用,武术才能沿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主线获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风格各异、种类繁多的武术特色才能生生不息,而这种理念也成为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逻辑原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0]的问题。武术只有立足于国家文化特色与国家战略定位,才具有其发展合法性基础和合理性解释。中国武术的道德文化与精神价值,不仅能够助推高校思政有效实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还能从中小学等基层来落实“培育人品、塑造人格”的根本诉求。《周易》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要先壮大自己、充实己身,才能通达“打练平衡”“技艺兼优”的至高之境,其“在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1]。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武术核心定位,就是要始终将文化育人思维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推广上应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多样共存、和谐共生、合作共赢、交融共享、繁荣共进的发展理念”[1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中国特色文化。由此,武术之育人文化思维,就能真正涵养习武者“中庸、和谐、辩证、整体、谦逊、自强、自律、诚实、忠诚、勇敢”优异品质。用辩证眼光审视东西方体育的关系,二者并不存在优劣与对错之分,只是在各自文化背景下用彼此本土化解读方式来认知身体观。充分发挥武术特色育人的优势,就要以“舍己为人”“点到为止”“修己安人”“中庸和谐”等道德认知为本,实现武术人“内在的精神追求比实际的技击技巧更重要”[13]的崇高旨归。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理念,均表明中国古代先贤就已认识到创新对事物发展的重要性。而武术文化发展特色更应秉承革故鼎新的基调,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新文化、新理念,获取新的发展与生命力。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武术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武术遵循“自强不息、重视道义、点到为止、和合共生”等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不断地适应现实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源源不断地向武术内涵中注入新鲜血液。为此,把握武术特色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既不能全盘照搬西方文化,也不能生硬模仿前人智慧,而是要批判地看待武术的精华与糟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14]具体言之,武术以道德修养、品质塑造为重要精神诉求,授徒传技过程中要强调武术德育文化思维,如形意拳的“三传”武德规范指出,“为国为民者,尊师尊长者,作仁作义者,可传”[15]。
中国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谚语。武术产生并发展于不同地域环境中,风格各异,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与思想情感。武术的价值传扬使各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及价值理念得以延续,情感价值得以流露与表达。东西方文化碰撞与激荡下,武术的价值挖掘与特色推广应秉持多元化、包容性的姿态。就价值挖掘而言,不仅要阐发武术的本体价值,使其永葆传统文化魅力;还要挖掘其在全球范围内民众都接受的普适性的文化价值,使其在文化激荡中传递中国能量。就技术推广而言,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其他各部门协同配合,制定合理方案,挖掘地域武术文化本土特色;活化供给渠道,发挥好社会组织作用,从基层推广传播武术特色内涵;多渠道推广传播武术,做好竞技武术、校园武术、社会武术、休闲武术等武术形式的发展。就武术文化推广而言,要始终以武术文化、中国文化作为推广重心,多元化推广武术之育人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修身功能。细言之,可将武术的育人价值落实在为塑造人“尊师、重道、诚信、友善、和谐、包容”[16]等优异品质。将武术谚语所言“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潜移默化融入当代习武者的身心和谐发展中。这些育人价值与文化涵养应当内化为武术的精神内核,外显为武术人的言行举止。综上,武术发展不能单只脚走路,不论其文化挖掘、技术提炼抑或是自身的特色定位,均要实现多条腿走路,定位特色优势,弥补劣势,使武术特色价值传播实现最大化。
中国武术融摄了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医学、兵学、美学、文学等精髓,形成了文化内涵丰富、技术体系庞大的特征。然而在全球多元文化激荡的时代背景下,武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多元理论融合遮蔽武术文化和繁杂技术体系阻滞武术技术是中国武术特色定位主要困境;要推广与发展武术须遵循挖掘本源:厘清武术的“本然”与“应然”、清除误区:破解虚假武术与武术误读和优势凸显:突出武术的“生成”与“去向”三个内在逻辑。要解决困境,在态势定位上要秉承兼蓄并报的发展态势,在育人定位上要坚定育养人性的文化思维,在格局定位上要履行推陈出新的创生基调,在模式定位上要奉行多管齐下的发展模式。唯有如此,在文化激荡的当今社会武术才能永葆活力,成为中国文化名副其实的“形象代言”,承接传承中华文明、普惠中国思维、造福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