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区视野下的古九州名实演变状况探析
——以“徐州”为中心

2022-03-17 21:25
宿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名实政区名号

胡 振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安徽淮北,235000

“九州”一词,最初是古人对自己生活区域的概称,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化,由宽泛的地理所指进而变成明确的行政区划,最终成了中国的代名词。古九州的名称与组成,目前见于史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最著名的《尚书·禹贡》就把当时所认知的天下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部分,即禹贡九州。与《禹贡》相比,《周礼·夏官·职方氏》的九州系统中就没有徐州和梁州,而是以并州和青州替之;《尔雅·释地》中则无青州与梁州,而新有幽州与营州;《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中则把梁州改为幽州。总之,古“九州”的组成名称,当不过这十二个。这十二个古州,在历史政区地理视野下的称号之名与辖境之实的演变过程中,至今或消亡(豫州、梁州、雍州、幽州、营州、并州),或沦为区县级的三级政区(冀州、兖州、青州),仅有三个成为地市级的二级政区(徐州、扬州、荆州),继续拥有较大的知名度。笔者兹以徐州为中心,考察其在历史发展中的政区名实及演变状况。

1 “徐州”政区名实的萌芽与初成

先秦时期,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人们生活居住较为分散,彼此间联系远不及后世之密切,对天下的认识也只能流于泛泛,只能依据地表上的高大山脉及宽长河流来大致划分地理单元以便于生产生活。古人开始以保持各地理单元内部自然环境的相似性为标准,找寻在自然地理中具有特殊位置的山川作为分界,逐渐形成了“九州”思想。但因当时国家建构尚未完善,根本无从谈及政区,此时的九州可谓有名无实。最早的《尚书·禹贡》中载“海、岱及淮惟徐州”[1]148,仅在地理层面上泛指泰山以东至海、以南至淮河的广大区域为徐州之域;《尔雅注疏》言“济东曰徐州。注:自济东至海。”[2]2614这片土地地域广大,地形平坦,土壤湿润,经过简单开发后较为适宜农业生产,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1]148《释名》亦解释道:“徐州,徐,舒也,土气舒缓也。”[3]21因而这片区域也在西周时作为优质土地分封给姬姓诸侯,使“徐州”一词开始与政区产生一定的联系:“泗上为徐州,鲁也。”[4]125但这时的九州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统辖关系,其与真正的行政区划还相去甚远,把它“看作是以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为表征的政治地理格局”[5]是比较恰当的。春秋战国时期,徐州之名还曾脱离了九州的概念范围,“齐宣王与魏襄王会徐州而相王也。”[6]1845这里的徐州就显然不是最初九分天下语境上的徐州,而明显指具体的某一个地方。《史记索引》曾解释道:“徐音舒。齐邑,薛县是也,非九州之徐。”[6]1522这就一定程度上使得“徐州”带有了原始的政区意义。

秦朝统一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确立郡县制的地方行政制度,九州制的概念并没有在国家政治制度中得以运用,直到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朝廷把全国划分为十四个监察区,除首都地区外分设十三刺史部,以六条问事,刺史部依上古典籍中的州名,监察地方却不能插手地方政务,徐州才具有准地理政区的概念。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及后世学人的整理归纳[7],徐州刺史部监察东海郡、琅琊郡、临淮郡、楚国、泗水国、广陵国,北临泰山、南及长江,东濒大海,其地域范围大致为今山东东南部和江苏中北部的广大区域。东汉时期,《续汉书·郡国志》言“徐州刺史部,郡、国五,县、邑、侯国六十二”[8]志第二十一:2358,其下监察东海与广陵两郡,琅琊、彭城与下邳三国。其中下邳国为临淮郡更置,彭城国为楚国改置,泗水国省入广陵郡,兖州城阳国省入广陵国。与西汉相比,徐州刺史部的范围大致没有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两汉及新莽时期地方或设刺史,或立州牧,名号与秩禄因一时之需要几经反复,终于在汉末中平五年(188年)因镇压黄巾起义的需要而实行了以朝廷重臣担当地方州牧的做法,州牧掌握军政大权,地方军阀也纷纷充任。这就使得我国由秦代确立的地方两级行政制度逐步转变成三级,徐州也得以正式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政区视野下的徐州初步形成。而九州中的其他各州也同样经历了政区意义上的名号与实辖由无到有、由萌芽到初成的相似发展过程。

2 “徐州”政区名实的模糊与混乱

汉末三国时期,地方征战不休,各地政区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三国志》中地理志的缺失给后人准确考订三国时期的州郡所属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据《三国郡县表补正》所载,魏文帝曹丕时徐州部辖下邳郡、彭城郡、东海郡、利城郡、琅琊郡、东莞郡和广陵郡[9]329-339,辖境在南北方向上已有所缩小,但变化较东汉时期不大。西晋统一后,徐州的政区范围变化不大,“州凡领郡国七,县六十一”[10]卷十五:290,元康年间亦只是析分原境,多出兰陵郡、东安郡、淮陵郡、堂邑郡等。但随着西晋末年大变乱的到来,政区设置空前混乱,徐州的称谓之名与辖境之实亦变得十分复杂。“元帝渡江之后,徐州所得惟半”[10]291东晋所辖之徐州仅余江淮间一部,在此基础上,又向南划分实土,在原吴郡的海虞北境侨置了郯、利城、祝其、襄贲等七个侨县,又沿江设置了南东海、南琅邪、南彭城等多个侨郡,统属侨置的南徐州管辖,同时又设置顿丘郡,归属北徐州管辖。这时出现了南北徐州两个政区名号,后随着晋末北伐的部分成功,淮河以北的原徐州故土得以恢复,但原江南侨置之徐州依旧长期存置未废。“义熙七年,始分淮北为北徐州,淮南但为徐州”[10]292。宋明帝时淮河以北故土又失,便把淮河南岸之地的原南兖州、豫州的钟离、马头加上秦郡的顿邱等地析分出来,“立新昌郡,置徐州,还治钟离”[11]693,使之成为抵挡北朝南侵的第一道防线。齐、梁时亦以该区为北徐州,南徐州则于江南辖数郡未变。南梁大通元年(527年)时,“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以涡阳内属。……置涡阳以西徐州”[12]48,辖领南谯、汴、龙亢、蕲城、颍川、临涣、蒙郡之地,但不久又复失于东魏,改为谯州。南陈时江北之地尽归于北朝,南朝再无有北徐州、西徐州之名号。此外,北朝政权在占有原徐州之地时,也对徐州的名号进行了争夺,同样置有徐州、北徐州和东徐州。《魏书·地形志》载,徐州“领郡七,县二十四”[13]1708,分别为彭城、兰陵、南阳平、北济阴和蕃、沛、砀这七郡;北徐州“领郡二,县五”[13]1715,分别为东泰山郡和琅琊郡;东徐州“领郡四,县十六”[13]1718,分别为下邳、五原、临清和郯郡。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徐州政区之名实十分混乱,东、南、西、北徐州之名号在南朝北朝各有出现,或相继,或并立,所辖地域之实复杂多变。但从总体上看,以“徐州”为名的政区辖地在南朝范围内拓展到淮南西部与江南东部,在北朝范围内拓展到今河南东部与安徽淮河北部,且治所逐渐固定在彭城,即当今徐州市之地。而九州中的其余各州,在这一时期也几乎俱经同样的过程,“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14]42,各政权争立古州,侨置滥置,一方面造成了政区名号辖地的模糊与混乱,另一方面也使得古制中“万里之州”的地位极大降低,人们对经籍之中九州的崇高敬意也遭到削弱。

3 “徐州”政区名实的重构与演进

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即着手整理地方行政,撤并南北朝时遗留下来的大批滥郡,此时徐州的各处诨名之地悉尽更名重置,仅保留原北朝之徐州作为地方一级政区,下辖十一县,彭城、蕲、榖阳、沛、留、丰、萧、滕、兰陵、符离、方与,治于彭城。此时徐州辖区面积大为缩小,以彭城为中心,东不及海,南北狭长。大业初年,隋炀帝仿秦朝古制,变州为郡,徐州之地为彭城郡所辖,此时徐州政区之名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短暂的消失。唐朝建立后州制恢复,贞观元年(627年)时朝廷又以山川形便为原则,把全国划分为十道监察区,使“道”作为准一级政区存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划分十五道,监察诸州。徐州属于河南道监察区,北至泗水上游的滕丰几县,南至淮河北岸,辖泗水、汴水控扼重地之彭城、符离等七县。“天宝元年,改徐州为彭城郡,乾元元年,复为徐州。”[15]1000期间,徐州还曾短暂归于都督府所统,境内各县也经历数次的析废与增置,但总体上变化很小。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地方上节度使掌握大权,渐成一级政区,从此以后,州作为政区概念,下辖诸县,再也没有成为地方一级政区。元和年间,徐州的符离、蕲县二地又被割置建立宿州,徐州辖境进一步缩小,南向不再延及淮河。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繁,徐州作为军事要地,为武宁节度使所辖驻,备受重视,但其政区所辖之实地范围变化不大。

入宋以来,朝廷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之害,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政区设置也有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形成一套复式路制,路下辖州。“徐州,大都督,彭城郡,武宁军节度。本属京东路,元丰元年割属京东西路。”[16]1422除继承了唐朝后期存留下来的五个县外,又设置了宝丰监与利国监。北宋之徐州并未升格为府,周围又有南京应天府与淮阳军,其地位有所下降。金人入主中原后,仿照北宋政治制度,徐州转隶山东西路之下,依旧为二级政区,但评级为“下”,且辖区再次缩小,北部滕、沛二县改属滕州,徐州仅隶彭城、萧、丰三县(后升萧县厥堌镇为永固县,属徐州)。这一时期黄河改道南流,开始流经彭城城下,肆虐无常,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减少,这可能是导致徐州辖境变小的原因之一。元代首创省制,在政区设置上层级变多,个别地区甚至可达“省—路—府—州—县”五级政区,徐州隶于河南江北行省之归德府,行政级别下降成为第三级政区,“元初归附后,凡州县视民多少设官吏,至元二年,例降为下州。”[17]943在旧时徐州所领的几县中,丰县改属济宁路,永固县合并至萧县,彭城县合并为州属,仅存一萧县属州统领。由此可见元代徐州人口凋敝,地位级别也随之大为下降。元末农民起义烽火波及于此,朝廷对徐州开始重视起来,至正八年(1348年)曾升为徐州路。但随着此地红巾军被朝廷镇压,徐州军事政治地位随之降低,徐州路存在不足五年就又降改为武安州。

在这七百余年的政区演进过程中,九州中的其他各州亦在政区上普遍经历着级别与辖境上的下降与缩小,乃至在实存政区上的名号都出现了消亡。如兖州,由隋代时下辖十县的一级政区变成元代时辖四县的三级政区;如梁州,唐德宗时改为兴元府;幽州,辽时改作南京,此二者作为实存的政区名号在后世再也没有出现。

4 “徐州”政区名实的稳定与继承

明朝建立后,开始逐步对元代层次繁复、辖境广大的地方政区进行改革,改路为府,以承宣布政使司统府或直隶州,基本形成地方三级行政制度。而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扶持家乡,拱卫帝都,给南京划分大片土地,首次把黄河北岸、淮河与长江南岸的地区置于一个高层政区的统辖之下,创设一个面积广大的南直隶。徐州也从原中都临濠府的下属州变成了“直隶京师”[18]626,升级成为直隶州,重新成了二级政区,下辖丰、沛、萧、砀山四县,面积较元代有所增加。《读史方舆纪要》称徐州“冈峦环合,汴、泗交流,北走齐、鲁,西通梁、宋,自昔要害地也”[19]1388,拱卫着南直隶的北大门。入清之后,清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地方,防止叛乱,把明朝的南直隶一分为二,又对其面积较大的几个府重新进行了划分,缩小府域。但徐州却没有被切分,名称上反而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为徐州府,面积上也延黄河两岸向东南有所扩充,于府治设铜山县,增邳州、宿迁县、睢宁县。这样徐州府在辖境上更趋向于沿河而立,显然使得地方在治理黄河水患、维护运河南北畅通上更加便利。

辛亥革命后,民国北洋政府确立了省、道、县三级的行政制度框架,在原清朝行政区划基础上废府立道。1912年徐州府被废,改为徐州道,等级为二级的“要缺”,1913年又升为一级的“繁要缺”,更名为徐海道,面积虽有所增加但徐州的政区名号却短暂消失。民国南京政府时期规划行政督察区,徐州未作为督察区出现,直到1945年,析铜山县城厢置徐州市,由省直辖,徐州才重新恢复了其政区名实。新中国成立后,又设徐州专区(后改徐州地区),与徐州市并立,二者辖地略有变化。1983年,地区撤销,原徐州地区辖境整体划归徐州市所管。2010年徐州市政区在进一步调整后下辖五县五区,俨然成为淮海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5 “徐州”政区名实的演变特点及原因

作为古代九州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最初仅作为一种自然地理单元的概念而存在,用于指代“海岱及淮”间的广大范围,并无行政区划的含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建构的不断完善,徐州开始与分封的诸侯国产生联系,亦成为某地具体名称,带有国家行政的色彩。汉武帝时依古州名设十三刺史部,监察地方,逐步使得徐州成为地方上的一级行政区,政区意义上的徐州,名与实方始相配。东晋南北朝时,天下大乱,政区设置无序繁杂,徐州实土在北,却于淮南、江南侨置,甚至拥有实土,南北朝廷争设东、南、西、北徐州,也反映出徐州作为古州在名号上的正统价值。隋唐以降,徐州逐步从一级政区下降成为二级乃至三级政区,所辖之实土面积也大大缩小。明清至今,徐州政区之名号与实辖趋于稳定,实土逐渐固定在今以徐州市为中心的苏北皖北一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政区意义上的徐州名号与实辖的演变历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带有政区意义的名号从无到有,州之所指由空泛的地表标识演变为有明确治所、边界、范围与层级的行政区划。二是政区所辖实土范围由大变小,从最初西汉时监察三郡三国的广大区域到元代仅辖一县,后虽有扩充但总体上而言政区辖地仍是极为缩小了。三是政区级别由高至低,从最初的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下降到二级,一度还沦为第三级政区。第四,政区治所比较固定,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一直就稳定设置在今地级市徐州所辖范围内。

徐州政区名实演变的几个特点,也是我国古代高层政区演变的集中反映,其原因既来自宏观上维持国家行政安全稳定的需要,亦受到徐州本身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首先,政区概念的从无到有,是国家创立形成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它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代表着文明的发展程度。其次,分裂时期南北诸政权滥置州郡,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区级别的降低与面积的缩小,这其中固然有对疆域扩展、分州析郡、慰重将帅、安置士族和政权间争高等因素的考量[20],但统一后并未恢复古制,表明了朝廷对古州制的崇敬之情逐渐淡化,政区设置更加贴近统治需要,降级缩域成为传统高层政区演变的必然趋势。第三,徐州政区内的主体及中心城市徐州城,在该区域内具有十分巨大的经济与文化优势,这使得政区治所在区划内变动的可能性变得很小,也使得宋金以后渐趋衰落的黄淮地区保留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基点,其在该区域的重要地位无出其右。加之徐州自古就是四战之地,宋末后又有黄河流经,水陆交通都十分便利,从周边地理形势上看较难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故朝廷不能也不愿废弃这一政区,其政区名号与实辖除特殊时期以外一直都得以保留。

总之,徐州政区的名实演变,是我国古代高层政区名实演变的缩影,其背后体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层级由两级向三级乃至多级的循环更迭,更蕴含了大一统与中央集权的建国立制思想。对地方政区名号与实辖演变历程的梳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对地方史的研究,也对现今行政制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猜你喜欢
名实政区名号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耦合与失衡:闵行政区变迁中的上海城镇化进程(1958—1992)
江苏省政区图
论“广东音乐”的名实之变
I’m Nobody! Who Are You?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
“髦(猫、毛)儿戏”名实之辨
试析公孙龙子《名实论》
隋唐之际王世充郑国政区管窥
《植物名实图考》在山西刊刻流传述略
“名号”中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