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闲暇时间思想及启示

2022-03-17 20:55孙全胜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闲暇异化工人

孙全胜

(中国政法大学 法治研究中心,北京 102200)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提高了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人们的闲暇时间并没有随之增多,反而陷入更忙碌的劳动中。人需要通过闲暇时间摆脱社会关系和他人的纠缠,保持独立人格,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进行选择和活动,尽性地追求娱乐生活,实现自由个性,获得独立且高层次的发展。

一、闲暇时间和劳动时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让人们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忽视了精神生活的追求,导致精神匮乏,引发了闲暇时间的异化现象。闲暇时间是劳动时间之外的时间,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提升自己,以更好地从事劳动。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一)闲暇时间是劳动时间之外的时间

首先,马克思在考察劳动时间中提出了闲暇时间。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中,批判了私有制导致的异化劳动,提出了闲暇时间的概念,要求消除异化劳动,恢复劳动自由自觉的本质,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人的时间是由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组成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中的‘闲暇时间’‘生活方式’和‘自由时间’三个概念组成了西方消费主义批判的时间逻辑。”[1]其后,马克思进一步探讨了消除异化劳动的路径,并探讨了劳动时间对于人的彻底解放的意义。马克思虽然强调劳动时间的重要性,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也比较了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区别,肯定了闲暇时间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认为闲暇时间的获得是人能够解放的重要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这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保障。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闲暇时间将大大增加,人们将从沉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

其次,马克思强调要保证人的劳动时间。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是人为了维持生存及劳动力再生产而进行的物质生产的时间,人可以凭借劳动时间获得维持基本生活资料的工资。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工资一般是以月或年为单位计算的,而在现代社会,人的工资越来越多地按照工作日为单位计算。人的劳动时间是人们用于劳动的时间,基本是按工作日计算的,一般是一周五天,一天八小时。“我把工作日的这部分称为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2]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时间不是无限扩张的,而是有限度的,不能像机器一样不停地重复劳作,人的体力和精力的限制让人无法永远不停地工作。人需要休息,伦理道德也主张保障人的休息权。人不仅为了生存而工作,也有获得自由和尊严的需求。人除了工作,还会进行家务和义工活动,还会进行社交、追求爱好、不断学习新知识,这些劳动之外的活动需要人有清醒的头脑和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非常强调劳动,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应该保证人的劳动时间,因为劳动提供的是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但劳动不是人生活中的全部,人应该追求劳动之外的生活。在技术水平不高的社会条件下,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不断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让工人重复着枯燥的劳动,使他们不能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抽身出来获得自我发展。闲暇时间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保障,让人更好地休整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最后,马克思强调了闲暇时间的意义。马克思认为,闲暇时间是人在劳动时间之外、不受他人限制、可以任意支配的时间。随着生产力和技术的进步,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资本主义社会让人们有了很多闲暇时间,但人们仍承受着沉重的体力劳动。社会主义需要提高技术和生产力,给人们提供充足的闲暇时间,如“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3]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发展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多闲暇时间,为人们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总之,马克思分析了闲暇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关系,认为虽然劳动时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闲暇时间对于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闲暇时间可以促进人发展兴趣爱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的统一

首先,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能够协调。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成了异化劳动,让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分离了,可实际上,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并非一直是分离的状态,两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达到融合。人可以在劳动时间内获得快乐,也可以在闲暇时间内强化劳动素质,提升劳动技能。马克思认为,人过多地从事劳动,被劳动时间占据,就没有闲暇时间从事精神娱乐活动,反之亦然,因此,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在量的方面是对立的,两者存在矛盾。资本主义用劳动时间占据了工人的闲暇时间,让工人从事着沉重的体力劳动,难以休整和追求精神生活。劳动之外的生育时间应该是工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为了资本增值,资本家不断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挤压工人的闲暇时间,让工人不得不做着重复的劳动。工人的劳动是异化的,让工人成了劳动的机器,不能独立思考。“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4]我们要用制度保障人们的闲暇时间,严格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避免对工人的盘剥,为人们追求精神满足提供时间保障。

其次,闲暇时间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时间能够决定闲暇时间,只有充分利用好劳动时间,人类才能进步,但人类不能一直被劳动时间占据,也要扩大闲暇时间,因为闲暇时间是劳动时间提高层次后的时间状态。必要的劳动时间能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让人们用机器代替人工,用更多闲暇时间从事精神活动。人们需要消除异化劳动,利用闲暇时间发展精神娱乐,让短暂的人生有更多精彩的回忆。人们也可以在闲暇时间发明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劳动时间的缩短,为自己争取更多闲暇时间。

最后,闲暇时间和劳动时间能够融合。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让两者能够融合起来。工人可以在劳动时间自由地创造,为劳动技术的提高做出贡献。正如木桶盛水能力是由最低的那块木板决定的,人类社会也是由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决定的,而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形式,因此,劳动时间能够决定人类社会发展。“实现未来社会美好闲暇生活,需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社会生产力。”[5]劳动时间能够提供物质财富,为科技创新、生产效率提高提供条件,为人类提供更多闲暇时间。而闲暇时间的技术改造也能缩短劳动时间,人经过闲暇时间的休整可以更好地劳动。闲暇时间可以推动人们更好地交往。独居生活固然能够让人保持自由意志,但也会让人与人保持敌对和猜疑,集体生活可以促进人们交流和沟通,打破人与人的敌对和猜疑状态以及人的攀比和好胜之心。因此,人需要闲暇时间以更好地劳动和交往。

总之,闲暇时间是劳动时间之外的时间,二者辩证统一。社会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

二、闲暇时间对人自由发展的价值

马克思研究时间是为了给人类解放指出路径,他认为,时间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6]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在人的生命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劳动时间为人类提供物质财富,是人进一步发展的保障,闲暇时间是人追求精神生活的必需,能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保障。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为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权利提供了保障,并推动人向高层次发展。

(一)闲暇时间可以推动人的高层次发展

首先,闲暇时间是人自由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马克思认为,在人的发展中,闲暇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充裕的闲暇时间能让人从事宗教、艺术、文学等活动,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7]闲暇时间越多越能让人有精力独立思考,进行科技发明、文学创作,越能提高人的个人素质和个人能力。人的自由发展需要时间保障,而劳动时间并不一定能让人获得愉悦,即使自由自觉的劳动也不过是创造了物质财富,让人实现了劳动那方面的本质。人固然具有社会关系的本质,需要进行普遍交往,需要集体劳动,但人也需要独立思考的时间,需要独处反思自身,而闲暇时间给了人这个机会,让人可以感受独处的乐趣,可以自由地思考和创造。“日新月异的科技和不断提升的生产劳动水平,使得人们的劳动时间缩减,闲暇时间增多。”[8]社会交往并非是全然有意义的,一些社会交往只会浪费人的时间,让人变得盲目、盲从,没有独立人格,不能独自做出判断和选择,而闲暇时间能让人坚持个人意志,避免无意义的社会交往,独自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需要提高劳动效率,缩短劳动时间,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发扬自己的个性,彰显个人的能力和价值。

其次,闲暇时间能保证人更好地劳动。马克思认为,劳动代表着快乐和自由,应该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劳动中感受到压抑而不是幸福,应该去除异化劳动,恢复劳动的自由本性。“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发达的资本关系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和趋势。”[9]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才能成为人的第一需求,人才会在劳动中得到完全的快乐。这种劳动能体现人的自由本质,人们在劳动中不再感到麻木和痛苦,而是感受自由自觉创造的快乐,这种快乐让人们对劳动欲罢不能,一刻不劳动就会难受。那时,劳动创造世界和社会的基础作用得到恢复,人在劳动中获得自信,感觉通过劳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在闲暇时间充足、没有人为约束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劳动和社会关系的本质得到充分展现,人的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将消除私心,成为完全利他的人,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完全交付于集体,实现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融合,在这种融合中,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最后,闲暇时间能实现人的类本质。充足的闲暇时间能够让人回归社会关系的本质,有精力去进行人际交往,让人与人建立普遍联系。马克思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与人也是普遍联系的,人是群居动物而不是独居动物,人要团结起来而不是分裂。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在社会关系中人可以获得安全感,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达成自己的目的,人的生命也被这各种关系所制约,进而使人在社会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人是不能离群索居的,必须进行各类社会关系的维系,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是类存在物,必须寻找同类别的协作才能更好地生存。社会关系有好有坏,坏的社会关系会限制人的发展,但人无法脱离社会关系,注定一辈子活在社会关系中。西方主张人是独立自主的、有个人意志,试图超越社会关系,让人有独立意志、实现个人人权,实际是违背规律的。社会关系对人很重要,但处理社会关系是需要时间的,必须提供足够的闲暇时间让人处理社会关系。马克思要求恢复人的社会关系本性,而闲暇时间能够为人本性的恢复提供保障。“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它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10]

总之,劳动时间具有强制性,是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占据的,而闲暇时间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能促进人进行社会关系的处理,结成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以便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发展。闲暇时间能够让人得以休整,能够推动劳动和自由相融合,让人在劳动中发挥自由意志,在闲暇时间里改进技术,提升劳动效率。人在闲暇时间里,可以摆脱社会关系和他人的纠缠,保持独立人格,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进行选择和活动,尽性地追求娱乐生活,实现自由个性,获得独立且高层次的发展。

(二)闲暇时间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首先,闲暇时间可以让人自我发展。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这让资本家无视道德伦理和工人的身体极限,不断强迫工人进行高强度的劳动,不断榨取工人创造的物质财富,不断压缩工人的闲暇时间,让工人担负着沉重的体力劳动。工人在异化劳动过程中过着悲惨的生活,生存质量极端低下,生活状态极度野蛮,处于麻木、冷漠、暴戾的生活边缘。工人已经被压榨成了机器,只是像动物一样活着。“像贪得无厌的农场主靠掠夺土地肥力来提高收货量一样”。[11]马克思认为,人应有保持生命力的时间,也要有进行精神活动的时间。劳动不能体现人的全部尊严,人的身份和尊严是需要通过劳动之外的活动体现的。人要在闲暇时间里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本质,思考形而上学的问题,让人生变得诗意,能够超脱肉身的枷锁,变得高贵而灵性。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和科技高度发达,人才能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其次,闲暇时间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马克思认为,人的生活质量是与闲暇时间成正比的,闲暇时间是人全面发展的保障。“劳动是活的、塑造形象的火;是物的易逝性,物的暂时性。”[1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做了批判,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摆脱奴役的手段。共产主义社会能够让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让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融合起来,实现人的类本质和自由自觉活动的统一,让人成为自由全面的人。人会充分地进行社会交往,恢复自己的社会关系本质,成为完全有价值的人。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能让人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培养爱好和兴趣,人的生活质量会极度提高,会没有痛苦,只有幸福和满足。

最后,闲暇时间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人要成为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有闲暇时间进行学习。人才也是有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人才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飞跃,要缩短人才的继承期和衰退期,延长人才的创造期。延长人才的创造期才能更好地解放人才。人才的发展要突破体制障碍,避免人才埋没和人才浪费。要打破权威、建立宽松自由的环境,为人才创新提供足够的闲暇时间。人才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深厚的人文情怀、坚实的专业基础、勇于创新的精神。而这些都需要闲暇时间来培训。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是互动性的,是超有机的世界,是活跃的人类互动关系的体现,是纯物理行动的展现,承载着社会实践的政治意义和象征价值。闲暇时间具有外在历史和内在心理两个维度。闲暇时间彰显人的社会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和社会方向。不同历史阶段,人的闲暇时间理念是不同的。闲暇时间能成为突破社会秩序和精神枷锁的动力。闲暇时间的心理学维度是外在的经济因素等造成的。时代的变迁会让个体角色改变,也能改变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关系,进而使个体获得主体地位。闲暇时间理念的发展,能让人把握自己和实现人格的完善。

总之,闲暇时间对于人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能促进人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是人们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需要深度探索马克思的闲暇时间思想,思考闲暇时间的意义和实现路径,分析闲暇时间和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提高技术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以保障人的自由发展。

三、增加闲暇时间,推动人的共同发展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五种形态:原始氏族社会、古代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农奴制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提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人的发展三阶段。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人们承受着沉重的体力劳动,难以有闲暇时间。资本主义社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生产中大量使用机器,解放了人的双手,让人有了更多闲暇时间,可以自主地追求兴趣和爱好,但过度的消费主义也导致了闲暇时间的异化。因而,需要合理利用闲暇时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闲暇时间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增多的

马克思认为,科技在推动人类社会形态演变和人的自由发展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铁器的使用就推动了人类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把人类的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科技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劳动时间,让人有更多闲暇时间。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13]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短暂的生命不能只用于吃饭、睡觉和劳动,还需要追求自我价值和精神的实现。短暂的生命如果只用于劳动,那和动物整日捕食没有区别。人需要缩短劳动时间,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劳动时间是为了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科技会解放人的身体,让人不必再从事沉重的体力劳动,这是因为机器会代替人从事沉重的体力劳动,人们只要从事脑力、创造性的劳动。科技会将人从基础性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培养、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人可以自由全面地发展。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方便劳动创造,节省额外的劳动时间,让人从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反思自身。例如交通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人们的通勤时间;机器的使用代替了人们从事沉重劳作;家电的使用节约了人们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人工智能让人们搜集资料、购物的时间缩短。人们要增加闲暇时间,就要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闲暇时间需要平等分配,坚持共同发展的原则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形态的演变就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打破了封建贵族的特权,但没有完全解放人类,而是让人陷入了对物的依赖关系之中。资本家占有了一切生产资料,对工人实行了剥削,凭借雇佣劳动获取利润,压榨工人的闲暇时间。“但是他们一谈到他们的特殊策略——抹杀阶级斗争,那就糟糕了。”[14]资产阶级通过暴力手段夺取了政权,在夺取政权后,立马采用异化劳动,剥削工人和农民,与所有人民对立,让人民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没有很多闲暇时间,一直从事沉重的劳动,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能够有基本的自由,能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实现自己的劳动和社会关系本质。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消除异化劳动,消除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对立,让私有制转化为完全的公有制,提高人的素质,消除人的私心,让人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获得身心的解放,实现自己的类本质。

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也采取了一些合法斗争,争取到了一些权利,如8小时工作制、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等基本的保障,但这是资本家为了让工人继续生产剩余价值做出的妥协。为了平息工人愤怒的情绪,资本家与工人妥协,只是为了继续压榨工人的剩余劳动,这虽然比封建社会的压榨强很多,资本家也比经常使用暴力的奴隶主文明很多,但资本主义剥削仍是不人道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提高了,资本家获取了利润,但工人仍过着不富裕的生活,社会的贫富分化仍然存在。政治和资本的结合强化了全球化,加强了警察力量。“从劳动的实践属性上看,劳动仍是一种紧张活动。也只有在去除了强制性的紧张活动中,人之为人的本质才能得到确证和提升。”[15]资本家有责任帮助工人树立劳动信心,而不是随意打击工人的自尊。资本家在劳作中要适当地放手,鼓励工人自由创造、自主探索、自主求知。资本家需要提供工人自由发展的闲暇时间,为了工人的发展,不仅要尊重工人的情绪和情感,而且要尊重工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必然要被无产阶级用暴力消除,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推动闲暇时间和劳动时间更加融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必然会发展到共产主义阶段,解除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实现人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劳动会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让人们的工作形式更加多样。人们也可以采用灵活的工作方式、工作时间和地点,改变过去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很多工作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会议可以采用视频的形式,工作时间也是完全自由的,每天工作时间不必达到8小时,每周的休息时间也不必是周六、周日,而是根据心情和情况自由选择休息时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工作都不再需要固定的场所和时间,而是在网络上就可以开展。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工作环境更加轻松舒适,人们的工作更加休闲化和轻松化,工作也不再是人们的负担,而成了一种享受。很多工作已经不要求员工穿统一制服,而是可以随意穿着,早已取消了“以老带新”“团建”等落后的控制方式,大家的工作状态也是讨论式的,可以随意躺着、坐着进行工作,工作中已经没有了形式主义和等级观念,而是大家平等地协商,不再需要看领导的脸色。工作场所也应设咖啡厅、健身房等各种减压地。人们的工作强度很低,很快就能缓解工作带来的疲劳,工作压力也很快就会消除,让人们的闲暇时间和劳动时间结合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了更多闲暇时间,可以愉悦地工作和生活。

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劳动者从事的大多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这些工作枯燥乏味,除了给工人赚取一些工资外,并不能促进工人身心的发展。这些工作压抑了工人的创造力,让工人痛恨机器和资本家,最终会导致工人奋起反抗。这些劳动是异化劳动,注定是要被消灭的。我们需要努力为人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人们的工作和他们的兴趣、天赋达到最佳的契合点,鼓励人们按照兴趣从事多种工作,根据自身的情况参加工作。生命是十分宝贵的,因而存养生命就变得非常重要。这种传统的对“大同社会”的追求就类似于我们要建立的中国梦,然而,较之异化力量而言,所有时代的国家力量都显得很渺小。

(四)消除闲暇时间中的异化现象,合理利用闲暇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必然会消除异化,扬弃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提高了生产力,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利用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让人们可支配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资本主义并不是完全美好的,而是导致了一些闲暇时间的异化。人们并没有在闲暇时间追求高雅艺术,而是陷入了迷茫和堕落,人们在闲暇时间的生活并不是健康的,而是异化和茫然的。政府要积极引导人们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建立更多的休闲设施和场地,加强图书馆、公园、咖啡馆等设施的建设,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公民,让人们可以在闲暇时间从事多样的精神活动,获得全面发展。政府应该积极开展兴趣班,让人们可以培养多元的兴趣,主动放下手机、电脑,不过分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自觉抵制低级、庸俗、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和活动,培养高尚情操,让人们在闲暇时间获得全面发展。

随着全球化,中国也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这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也导致过度推崇消费主义,产生了很多异化现象。这需要一方面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也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固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而且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人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增加生活品质,追求幸福感和安全感。这需要大力引进现代科技,提高生产力水平,缩短劳动时间,增加闲暇时间,让人们体验多元的生活,获得自由意志。“有了充足的闲暇时间,人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兴趣、获取知识、拓宽视野,从而走向全面发展。”[16]中国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保障人们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而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大力发展生产力,能够尽快提高劳动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多闲暇时间。我们要实现的是人类解放,而不是政治解放。我国要大力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推动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的融合,消除异化闲暇时间和异化劳动,恢复社会关系的本质,让工人自由地利用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只有共产主义社会,工人才能完全占有闲暇时间,才能恢复自己的本质,积极地劳动和休闲,才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个人只有把自我的自由建立在国家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多闲暇时间,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总之,马克思提倡给予人们更多的闲暇时间,让人在闲暇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也要大力提高生产力,缩短劳动时间,增加闲暇时间,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猜你喜欢
闲暇异化工人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人在何时最清醒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闲暇拾笔寄娱情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基层关工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