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解码七中办学“举重若轻”

2022-03-17 20:36:56毛道生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人启迪成都

■毛道生

成都“四七九”,是成都教育的标志性符号,是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三张教育名片的总称。

对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成都七中办学样态,我们以“举重若轻”来形容。何谓“重”,何谓“轻”,何以能“举重若轻”,可以用成都七中办学传统经验的三句话“治学严谨,启迪有方,爱生育人”来简要诠释。

一、治学严谨——举重若轻之“重”

1905年,社会贤达龚藩侯先生等借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之机,合并墨池书院、芙蓉书院,在其原址创办成都高等小学堂。1906年,改名为成都县立中学。1952年正式改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2014年加挂“成都中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都七中育人已逾百年。

1905年,是为成都七中创始年。然而,成都七中的文化渊源则可追溯至西汉。受益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名句,扬雄可谓享誉天下。为纪念扬雄,在“扬雄洗笔池”原址兴办了墨池书院,后又在一墙之隔增建芙蓉书院。1905年,两院合并后,改制为成都县立高等小学,开启新学之路。

“重”,非谓历史久远,而在于思想和文化,在于根植于人灵魂深处的信仰与准则。

“审是迁善,模范群伦”为七中校训,由原七中语文教师罗晓辉从扬雄所著的《法言》中凝练而来,而非原文引录,也非校外专家提刀代笔,由此可见七中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深刻的教育理解和七中人治学严谨、学术至上的态度,同时也可了解七中“治学严谨”的文化元素生成脉络。

“审是迁善,模范群伦” 表明了七中人追求真理、向善修德、追求卓越、服务大众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境界,而这个思想,早在建校初期就已萌生,根基深厚。成都县中的首任校长刘辛甫(尊经书院高才生、进士、礼部主事)就曾在学校的二门石墙上书写一副对联“酌古准今,阐扬学界;明体达用,陶铸国民”,其内涵与意蕴均非常深刻,且有时代穿越力。

被校友李稻葵(著名经济学家)誉为“成都七中的灵魂缔造者”的解子光校长,也是七中校友,在回答“母校教师薪火相传于我的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说:“当时曾归结为三句话:‘为学,要博雅而谨严’;‘为人,要把持住义、利之辨’;‘归到品格,则力戒浮躁、极反媚俗’。”这就指出了“治学严谨”的根源在于“力戒浮躁、极反媚俗”的价值约束。

“重”,不能是躺在已有文化上而不思“新陈代谢”的沉重包袱,犯以“老学究”培养“小学究”的错误。成都七中追溯校史是从办新学为起点,而非简单地以墨池书院为起点,其本身就昭示成都七中是与时俱进的。七中人对学校文化既“继承”,更“创新”,或用时代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或顺应时势进行补充或整合。

进入20 世纪80年代后,七中人根据“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原则,先后提出“三体”(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教育思想,“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育人价值追求,“全球视野,中国脊梁”的培养目标,“建设为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奠基的卓越高中”的办学目标,以及谱写了“七中儿女,凌云直上”的新校歌等。

学生的成长是检验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七中学子在学校文化熏染下,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去响应学校文化的感召。“七中没有超人,只有超人的意志”“选择七中,就选择了一条艰苦奋斗的成功之路”“你有多大能耐,七中给你多大舞台”“成都七中,一所让你成为你的学校”等校园名言,都由七中学子提出,直抵孩子们的心坎而得到集体认可和届届传唱。真可谓七中文化之“重”,已是厚积薄发,已铸得重剑。

二、启迪有方——举重若轻之“轻”

“举重”外显为“若轻”,方是进入教育化境。“若轻”中的“若”意味着深得其“重”的精髓与要旨,其教育智慧已由“自发”走向“自觉”。

1940年6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立夫签署教育部训令,题颁“启迪有方”四字斗方给成都县中,以表彰成都七中在全国中学生联考中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启迪”,意味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有方”,意味着“启迪”的合规律性,教师们的教育艺术和教学风格已卓然成形、运用自如。

教无定法,处处得法。在很多学校流行于推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之时,成都七中坚持不提不推“课堂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文化来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而非用模式来固化,鼓励教师形成独具特色而实效斐然的教学风格。“启迪有方”就逐渐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原成都七中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张道安曾提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非不要教师“讲”。首先应树立一个观念——教师的“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学”。其次,要明确“讲”什么和怎么“讲”。要讲学生之难,讲学生所需,把重点讲透,把难点讲清,把疑点讲明。“讲”应做到“四要”“四忌”:一要新——传递新信息,引进活知识;切忌照本宣科,人云亦云。二要精——见解精到,一语破的;切忌简而淡,冗而杂。三要明——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切忌模棱两可,纷繁芜杂。四要情——以教师之情激活学生之情;切忌精气神不足,没精打采。做到张老师所说的“讲”的四字诀“新、精、明、情”,教师的“讲授法”就进化为“启迪有方”的“启发式教学”。

笔者也对“启迪有方”教学文化做了个人诠释:文以载道,育心育德;主动参与,体验探究;对话生成,自主建构;循序渐进,张弛有度;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七中教师对“启迪有方”的“课堂”有着十分虔诚而执着的追求,把课堂教学质量视为教育人的生命。“教师最大的师德是上好课”“上好课是好教师的首要标准”“在成都七中,没有经过痛苦的磨课过程,不能成为好老师”“在七中教书,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学校领导,而是来自学生轻蔑的眼神,那种眼神,让人最痛”,诸如此类的主张已成为七中教师的共同心声。

“启迪有方”的课堂,表现为“低负担,高质量”,学生思维飞扬,情感饱满,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成为“有思想,会思考,有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启迪有方”绝不是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而是表现在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样态上。成都七中让学生在多元化社团、多样性课程、多渠道对话、多形式体验等过程中,通过比较、体验、对话、反思等过程,发现真实的自我,自己的优点特长,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人生理想,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价值观,等等,从而自觉、自醒、自励、自主地生活与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启迪有方”已成为融入七中人精神血脉中的文化因子,促进了七中办学的举重若轻。

在“江湖”上有成都七中是“游乐场”的传言,其实这是一个暗带几分褒义的贬义词,充分说明了七中孩子在老师“启迪有方”的教育下做到了“玩中学”和“自主学”两点。七中孩子“玩”的是什么?“玩”的是 “强身健体”“发展兴趣”“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服务社会”等高雅情趣的东西,而不是“玩游戏”“玩享受”“玩网游”等低级趣味的东西,那是因为他们有责任感、有高目标、有大境界!

在“宽”与“严”的问题上,成都七中从来是以辩证法来对待,绝不走极端。老校长张佐时(1941年1月到1946年2月任成都县中校长,北平师范大学的第一届教育学硕士) 就提出了“严格而不死板”“宽松而不放任” 的管理原则。老校长解子光则以“爱学生”为指导思想,恢复了对学生“敢管、管好、管细”的好传统。“管”与“理”的平衡与协调,其背后是“启迪有方”的实践智慧。

三、爱生育人——举重若轻之“根”

“治学严谨”为“重”,“启迪有方”为“轻”,为什么能“举重若轻”?这背后不是“术”的问题,而是“道”的问题。成都七中抓住教育之道,然后循道而教,故能在教育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教育之道何在?《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赋予人类生命体以尊贵性、超越性、发展性、主体性、精神性等宝贵人性,而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组织的“育人”的实践活动,因此尊重人性、遵循人性、发展人性,让人成其为“人”就是教育之道。在诸多人性之中,“爱”无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师,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是师德的灵魂,所以“爱生育人”就成为七中人的文化自觉,成为七中办学“举重若轻”之“根”。

成都七中的“爱”,不是面向“小众”,而是面向“大众”的大爱,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七任校长吴照华提出“为学”与“做人”要高度契合的要求,他抓住“国难当头”的关键,制定了“国难教育纲要”,把《国耻小史》作为向学生推荐的第一本课外图书。在“九一八事变”后,吴照华亲自在校内做抗日宣传,并组建200 余人的“学生救亡义勇军”,增设军事课程。文宗老师被尊称为“文叔叔”,也被戏称为“文疯子”。尽管年过50 岁,成果和荣誉不计其数,但文老师依然“不熄火”,以“七中人,宁愿倒下,绝不趴下”为信条,为了“金牌胸前挂,七中要为国争光”的目标,他周末和节假日都是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早期的“陶铸国民”,现今的“中国脊梁”都是把师生引向更高远的地方,即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以“爱国”为核心和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七中校园里始终是旗帜高高飘扬。

“爱生育人” 更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的点滴言行之中。被老师们尊称为“刘伯伯”的刘正平老师有很多写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分别跟踪记录学生的作业、迟到、起身看座等良好习惯养成的情况,体现了“刘爷爷”(学生爱称)的爱心呵护和耐心守候。张君亮老师抱着“要再培养一个像王小川那样的信息学人才”的目标,退而不休,放弃其他地方的高薪诱惑,继续战斗在成都七中信息学竞赛最前沿。许勇老师被学生称为“职业励志师”,无论如何都是笑眯眯地给学生打气加油,还自掏腰包为来自大竹的贫困学生张伟购买牛奶。诸如此类爱的故事在成都七中俯拾即是,处处传唱。

“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马科斯·范梅南),正因为七中人有着发自内心的、深沉的“教育爱”,把“人的培育”而非“知识的传递”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而他们自觉主动地去钻研和探究教育之“重”和教育之“轻”,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幸福而智慧地奉献在教育沃土上,让“成都七中”“七中教师”“七中学子”成为让人自生三分敬意的称呼。

猜你喜欢
中人启迪成都
恩格斯视野中人的生存方式探析
穿过成都去看你
青年歌声(2019年2期)2019-02-21 01:17:20
数看成都
先锋(2018年2期)2018-05-14 01:16:16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16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成都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6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解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学术论坛(2015年6期)2015-12-24 15:55:10
在成都
体育教学改革中人的主体性解放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0
论Н. Ю . 什维多娃语言系统中人的地位
外语学刊(2011年2期)2011-01-22 03: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