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践路径

2022-03-17 19:54:24王亚丽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公共政策思政政策

王亚丽

(宁夏师范学院 文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

“课程思政”缘起于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此后,在国家教育文件的指引下,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响应,推动了“课程思政”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2017年7月,《光明日报》以《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为题报道了上海高校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大思政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2020年5月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

随着政府主导的推动和高校具体化实践的推进,围绕“课程思政”的大讨论已然从各个角度展开,其中可见课程思政是在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基础上,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塑造、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的构想和蓝图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的操作层面,关键问题是如何实施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以《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为例,依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挖掘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同时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探索出《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一、《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目标及思政元素

(一)《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介绍

《公共政策分析》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与框架、方法上介绍公共政策分析的应用、实践上分析具体政策案例从而进行政策调整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政策理论的水平;引导学生运用政策分析方法对具体的政策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和分析现实政策的能力。

公共政策关注的是社会问题,围绕社会问题是如何被解决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内容。最早的政策分析是运用经济学中投入——产出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找出最佳对策。这种理性的分析方法在政策领域影响很大,建立了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因此,公共政策分析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广阔的研究领域,可以说,有公共政策存在的地方就有公共政策分析。

(二)《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目标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体现着政府的偏好和价值取向。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行为准则且影响人们进行价值选择。例如,政府制定的道路交通管理政策,是约束和规范社会成员行为必须符合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减少和避免利益冲突产生,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和关爱生命的价值取向。社会成员服从和执行公共政策,就是服从于特定的价值意识与价值取向。因此,该课程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且体现出明确的价值典范。如何将散落的课程思政元素凝练提升为课程思政目标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实施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学术界围绕立德树人展开很多讨论,本文采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教授的观点,即“立德树人的‘德’,应该是‘大德、公德、私德’之总称,与德智体美劳中‘德’的含义相同,包括政治、道德、法律,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三个方面。”[1]此观点与《纲要》中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具有一致性。依据《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元素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课程思政目标主要有:

一是理想信念层面。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利用专业课程的主阵地,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发展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是道德品质层面。社会责任感是社会成员在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计较得失后,自觉形成的以社会利益为重、对社会尽责的意识,强调处于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推动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国民教育的重点任务。公共政策的对象是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有具有的社会共性问题,有效的政策实施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社会责任行为。

三是个人素养层面,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职业素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法治是依法治理,体现的是对规则的遵守和服从,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约束个人的规则首先是理性,理性思维培养的主渠道在课堂,通过课堂内容学习和运用,建立审辩的理性思维。职业素养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是对各行业职业规范的遵从。法治观念的牢固树立不仅仅是灌输式的法治教育,更应是基于具有理性思维和职业素养基础上对于法治理念内涵从知识、感情、意志和信念层面整体认识和把握。《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内容贯穿着理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具体学习和运用分析方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同时以政策案例引申出作为政策学习者和从业者的基本理性思维和职业素养是最低要求,而对于法治理念的认知和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才是最高要求。

(三)《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元素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内容是以社会问题为逻辑起点,将社会问题演化为政策问题后,围绕政策问题的解决制定政策方案,并在政策方案的抉择和合法化后进入政策执行阶段,最后根据政策执行效果来进行政策评价,由此形成公共政策过程的完整周期,也是公共政策分析主要内容。

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和逻辑体系,挖掘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成以提升个人素养、发扬社会公德和厚植家国情怀三个层面的思政元素体系。从这三个层面出发,本课程的思政元素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审辩式理性思维

公共政策分析是“问题分析之学”,政策问题的构建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政策问题感知、搜索、界定、陈述、论证体现的是审慎辨别的理性思考过程。公共政策效果评价更是以“前—后”“投射—实施后”“有—无”等对比分析方法将审辩式的理性思维精准的体现出来,在课程内容讲解的基础上,以具体政策问题和政策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审辩式的理性思维。

2.正确利益观与法治理念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利益”是公共政策核心。一般公共政策中“利益”会具体表现为机会(高考保送政策)、收入(低保政策)、指标(购车摇号政策)、资格(住房限购政策)等。公共政策把利益分配给谁,谁就获益。未获益的人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行为,比如“寻租”“钻政策空子”的现象。以反面案例为对象深化课程内容的同时引申出“利益观”的思政元素,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处理好“公与私”“得与失”“利与义”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作为教与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不仅要深刻理解法治理念,更好的学习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而且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3.专业精神与专业使命感

公共政策代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怎么更好地增进和维护公共利益是每一个政策学习者需要具备的专业使命感。在专业使命感的驱动下,发扬求真务实的专业精神,从政策问题分析、政策方案设计与抉择、政策执行过程到政策效果评价都需要政策学习者认识到公共政策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培养学生坚定的专业精神和专业使命感。

4.公共意识与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公共”强调以公共利益出发。一般性的公共政策通过纠正市场失灵来供给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例如国防、教育、道路、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政策。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造成拥挤使用和过度消费。公共产品的过度损耗和破坏常常出现“公地悲剧”的现象。为了减少此类现象,需要民众在使用公共产品的同时提升公共意识,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只有公共意识和公共利益的意识越强,社会才能在“人人相善其群”中更加现代、更加美好。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公共意识,维护公共利益。

5.社会责任感与为人民服务

公共政策解决的是涉及大多数社会成员且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社会责任行为,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需要每一位社会公民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不隐瞒病情,不抗拒防控措施,同时能够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在具体政策分析过程中,让学生看到因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而导致政策失效,使疫情防控难上加难的真实案例,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同时,疫情防控的难度需要人力投入更多,当社会成员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减轻防疫压力,使学生自觉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6.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公共政策关注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在政策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聚焦社会发展。例如,2011年国务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至今政策落地实施10年,2011-2019年中央财政累积投入达1472亿元,覆盖29个省份1762个县,惠及约4000万农村学生。[2]从营养的贫困到营养改善,政策的实施给千万农村学生带来巨大改变,他们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视频和数据展示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公共政策实施。坚定学生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二、《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是在以专业内容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思政教育目标明确、思政元素认知清晰的前提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一般的教学设计过程首先进行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知识、能力分析);根据学情分析和课程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过程,最后进行教学评价。而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学过程设计为五大模块,首先是学情分析,在学生知识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其次是教学内容确定,包括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教学知识点、思政元素和教学重难点;第三是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恰当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程思政的课堂更具有活力;第四是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讲解的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第五是教学评价。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方案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上,其实施路径为课前+课中+课后,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主阵地优势,凸显课程思政教育功能。

(一)课前:课程导入与思政元素呈现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前时间,将案例、问题、故事、社会事件等资料发送给学生,驱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聚焦的是公共政策,现实社会中大量的公共政策形成课程素材库。所以,在授课之前,通过“雨课堂”将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课前材料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观点并能够主动意识和关注到课前资料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二)课中: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

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是课程思政的重点与难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下步骤。

1.选择核心知识点与其所蕴含的主要思政元素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课程,其围绕社会问题的解决来构建公共政策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专业内容和思政教育时间如何分配是关键,核心和重点的教学内容是教师讲解首选,往往教学内容潜在所表达的思政元素较多,在思政元素选择时应与教学内容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且呈现主要思政元素,做到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思政元素的衔接是顺其自然的且思政元素是引起学生注意和关注的。

2.找准思政元素的切入点

思政元素是从专业内容中挖掘出来的,是在授课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呈现,而不生搬硬套,这需要一个切入点。例如,公共政策效果“前—后”对比分析方法的运用与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之间的顺畅衔接需要一个政策案例。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思政元素切入点,分析政策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效果对比,不仅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意识到国家和政府在社会问题解决中所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因此,专业知识点与其蕴含的思政元素需要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政策案例则是最好的切入点,因为它不仅能实现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更能达到知识深化与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双重目标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尤为重要。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堂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教学实践所运用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辩论式教学法等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上所涉及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内化思政元素。

教学手段是师生相互传递信息所使用的媒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活动,师生花费时间成本较多且繁琐。而以“雨课堂”为代表的教学媒体的应用则大大节省师生时间成本且简单明了。以“雨课堂”为例,课前,通过“雨课堂”将预习资料和任务发送给全班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课前任务,掌握学生预习情况;课中,运用雨课堂实现点名、实时发送问题、课堂反馈等功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课后,在雨课堂上发布作业,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以“雨课堂”为教学手段,形成“课前(线上预习)+课中(同步教学)+课后(线上作业)”教学过程,有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实现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

(三)课后:线上作业与思政育人效果反馈

课后作业是教学的课外延伸,其完成情况直接反映着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通过“雨课堂”发布线上作业,明确截止时间,以任务驱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内容,同时反馈对于课后作业所包含的思政元素的看法和态度。例如,在讲解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点后,布置的课后作业是阅读“中国铁路百年发展与创新”文章,观看视频并发表个人看法。课程思政实施不仅在课堂,还在课后,课后作业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的最后一环。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各高校陆续开展在思政课程之外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活动。一般而言,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调整和设计,才能有效的达到教学和德育双重目标。不过,课程思政从提出到实践仅有短短几年时间,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模型和理论。因此,《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的实施更多依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综合来看,其教学实践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基于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和纲要要求,提炼出课程德育目标;其次是依据课程内容及其逻辑体系,挖掘思政元素,形成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思政元素体系;最后是在明确德育目标和思政元素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把握“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把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功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公共政策思政政策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新闻传播(2018年10期)2018-08-16 02:09:58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