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研究引方向。2020 年起,新城实验中学成为语文课标组三省三区“区域推进基础教育‘新教学’”项目实验学校,拂晓党员工作室参与项目研究,紧跟语文教学的前沿。在市级、区级课题“真实学习理念下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通过合作研修,探索大单元项目式学习策略,形成和发表论文案例十余篇,面向课标组专家、实验区分享交流,让深度教研常态化。
不只在“做”中“学”,更在“做”中“思”,“做”中“创”,通过探究真实问题,获得新的认知,收获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更有价值的学习体验,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项目化学习已成为回应变革期待的重要抓手。
语文新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强调以任务为导向,注重开展项目式语文学习。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确立大主题,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与挑战性任务,提供学习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初中语文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
确立项目主题与目标 语文项目式学习可以在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拓展探究综合学习等方面进行设计。进行项目式设计首先要基于本文解读,明确核心教学价值,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境,由此确立项目式学习主题与目标。
创建问题情境与挑战性任务 面对问题情境和挑战性任务,学生往往会激发探究欲,在合作探究中,主动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科认知更扎实,学生的高阶思维被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更突出。
提供学习资源与混合式学习环境 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的学习资源将更为丰富,学习时空更为宽广,学习反馈更为及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下资源,也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项目式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进行过程性评价 在语文项目学习中,有学习的过程,也有最终成果的呈现。教师应开发过程性评价工具,既评价学生的思维力、表达力、创造力等,又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组织协调、人际沟通等能力。
本次实验的对象是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26名学生。为排除语言能力本身的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实验前所有受试对象参加一次词汇测试(vocabulary test)。难度是大纲中规定的英语专业四级词汇。将成绩排序后,按照第一名进入受试组,第二名进入对照组,依次类推,两组的成绩经过t检测无显著差异。受试组和对照组各有13名学生。
驱动性任务设计:引发兴趣和调动高阶思维 例如,在语文、历史、英语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走近屈原》的设计中,教师最初设计的驱动性问题是“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后来改为“屈原为什么值得被纪念”,并设置挑战性任务“如果屈原生活在启蒙运动的法国、贞观之治年间的中国、当今社会的中国,他可能分别会有怎样的结局”。前者指向的是知识,而后者指向的是能力,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关联起来,引导学生运用高阶思维,运用语文、历史跨学科视角,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分析、综合、评价,因而挑战性更高。
情境任务创设:真实性和挑战性 例如,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项目式学习《爱在细微处,真情最动人》中,创作刊物《采撷》是项目任务,创作校刊班刊的情境任务真实而富有挑战,最终发表出版并在全校师生、家长范围内宣传,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完成任务的过程涉及整体规划、管理协作、搜集资料、语言建构与运用等多方面能力的考验。
评价设计:优势发现和引领导航 项目式学习的评价主要是表现性评价,重视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既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判,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正向引导和激动作用。同时,重视项目学习开始前与学生的沟通,师生一起制定和完善评价表。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认同感和期待感,激发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热情,并引领学生学习过程的行动方向。
学习资源提供:必要性和适切性 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将为学生建立支点,要先全面搜集学生可能需要的资料,然后根据资料的重要程度、对学习过程的作用大小等进行取舍,尽可能将最适切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从完成任务的需求出发,在创造性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里,发挥小组优势,自行查找资料,更多地展示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主动权和主体地位。
方案设计及过程管理:精细化和开放式 设计项目学习过程也被形象化地称为绘制项目地图,它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体现项目结构化、可拓展性的特征,项目过程设计中应该确定项目阶段、项目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习资源、过程评价及技术支持等。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真实性、任务式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真正“探究”和“活动”起来,让学生的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助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文/舒晓玲)
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真实学习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生可以在一定的真实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通过“做”来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真实学习主要通过设置具体的活动或恰当的情境来完成,活动和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基于此,在具体的拓展课堂——楹联文化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真实学习的形式,具体的教学活动分五个阶段:项目活动确立、项目任务设计、项目实施过程、项目成果展示、项目评价反思。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一般比较短小,精警深邃,并包含深刻的思想内容,同时又有对仗的艺术美,读来铿锵有力,易于记忆。对联既可明心言志,又可咏物抒怀,可歌可泣,文白相间,雅俗共赏,历来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不少对联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为背景材料,在学习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对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楹联文化的拓展课程教学中,教师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任务一:说说生活中的对联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你知道哪些对联小故事?你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对联吗?
任务二:我来对对子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书法展示、用学生姓名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学会基本的对仗方法,学会自主、创新、推理、演化。
任务三:激发创作灵感 对联课堂是养育创作灵感的殿堂。上对联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文字表达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能力。创作对联时,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作品构思、修改、质疑、探究,形成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对联课对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智慧提升都有帮助。
任务一:说说生活中的对联 活动一:说说自己生活中出现的对联。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同学分组讨论思考: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到过对联呢?如春联、婚联、寿联、挽联、名胜联、行业联、书画联等。请同学们在课后找到各种类型的对联各一,请其他同学猜猜看这是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出现的对联。活动二:说说古人生活中的对联小故事。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起源于繁荣发达的唐诗之后,相传是由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首创的。当时有在门口挂桃符板压邪驱妖的风气,孟昶就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作“春联”。到了宋代,楹联已经盛行起来,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古往今来,不少名人大家都有得意之对或是与对联相关的小故事,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以上台表演的形式说说古人生活中的对联小故事。
任务二:我来对对子 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仗,对仗又可分为工对、宽对、借对和流水对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才会写出较好的对联。在向同学们介绍过对联的形式特点之后,进行具体的实践练习。
活动一:我来对对子。老师给出题目,学生来答。形式丰富多样,先是两字一联,逐渐增加字数。接着给出缺字联,请同学填字,反复斟酌哪个字更好,由此体会对联的美感,体会传统文化中汉字的丰富内涵。活动二:我来出对子。学生给出题目,学生来答。形式同样丰富,先是两字一联,逐渐增加字数。学生总共分为两组,一组出题,一组答题,轮流进行,积分高的一组获胜。
任务三:激发创作灵感 对联以工整的对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书法,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瑰宝。对对子更是我国古代文人接触诗词时最先学习的一种文学形式,至今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中蕴含的美感与古诗词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学生分组来创作一联对联,请其他组与老师赏析打分,可以探讨如何将这一联写得更好。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项目化学习需集文本阅读与实践活动为一体,强调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这样的项目研究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对于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挑战,但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任务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有效率的课堂,从创新走向提高。
(文/王佳蕾)
单元整体教学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在新课改后采取的重要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单元教学将一个单元视为一个整体,并且将单元作为基本教学单位,在真实理念下,用整体性观念来确定教学目的,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步骤,思考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文本重难点和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理解。
每个单元都具有整体性,组成单元的每篇课文自然也具有该单元的共同性。因此,在实施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将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几篇课文的共性上,揭示单元内课文和课文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单元教学的关键在于平衡和处理好整体中“大”与“小”的关系。所谓“大”,就是以单元为单位,从大的角度、大的视角,统筹全局,明确大目标,以避免在教学各篇课文时出现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问题。“小”,就是围绕大单元课文的整体教学目标,设计好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从小处着手,多维度各个击破,最终达到整体目标。
以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桥》《穷人》和《在柏林》三篇课文为例,从单元整体入手,统观全局,分析教材,将单元教学目标定位为:会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初步了解小说情节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体味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语言,感知人物形象;初步了解小说的特点,理解小说的虚构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试用仿写练习的方法,将单元内所学题目、结尾、情节安排等技巧学以致用。教师基于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在单元目标认知深度上的定位是“初步了解”小说知识,把握小说阅读的三个核心要素,认识到小说与生活的关系。因为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强调“面”,而不强调“深”,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阅读,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之后进一步学习小说奠定坚实的基础。
单元教学中可以尝试多种课型相结合,例如,《桥》和《在柏林》是两篇微型小说,前者情节完整且有突出的自然环境描写,后者无明显的情节但处处有社会环境的暗示,这两者的不同正体现了短篇小说不重情节完整性的特点。但同时,两篇小说都有与众不同的人物,都有能够引发读者想象的结尾,都有内涵丰富的标题。所以,可将这两篇小说放在一起解读。教学活动设计的任务一为: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找出两篇文章中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环境的特点;让学生感知《桥》在自然环境描写中所渲染的紧张氛围,学习短句和单句成段的表达效果;指导学生学习《在柏林》暗示社会环境的语句,为后面理解人物和小说主题奠定基础。任务二为:运用人物描写来表现两个与众不同的老人,两篇文章中各有一个“老汉”,让学生任选一个结合语句说说其独特之处;让学生品析描写的语句,把握人物形象;知道“一个”与“整体”的关系。
在每单元的课文中,如何处理各篇教学顺序呢?应该要努力抓好单元阅读的整体训练,要设计好教学的课型,确定单元内容的教学顺序。
自读课文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自读课文不可放弃,也不可改变其定位,将它变成讲读课文。同时,根据课型确定单元内容的教学顺序。从课型的角度来说,我们常设整体预习课、单篇精讲课、多篇联读课、拓展阅读课、写作练习课、综合活动课等课型。
(文/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