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蓉
(盐城新四军干部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文化统战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作用实现统一战线目标的一种工作方式,包括“做文化人的统战工作”和“用文化做人的统战工作”两大方面[1]。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以文化为平台和纽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进步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华中地区形成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局面,为争取全国性的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四军文化统战的成功实践,对于新时代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区域文化教育基础较好,知识分子荟萃,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临近的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更是聚集了大量的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新闻工作者,为华中抗日根据地提供了巨大的文化来源。华中地区尊重知识、尊重文化蔚然成风,有文化、有名望、有个性的进步士绅在当地民众中有一呼百应的威信和声望,能争取得到他们的充分信任和鼎力支持,对团结社会各阶层力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朱履先是辛亥革命耆宿,因不满国民党腐败,闲居黄桥。黄冈地区著名爱国绅士徐健吾,早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同盟会,因对蒋介石不满,隐居林泉。曾任江苏省省长的韩国钧富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是苏北士绅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拥有爱国主义情怀,对妥协投降的国民党顽固派十分不满,都是抗日救亡事业应该积极争取的对象。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吸收知识分子进入统一战线。毛泽东在《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强调:“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2]新四军领导人坚决贯彻党中央的统一战线方针,高度重视文化统战工作,他们积极延揽人才,吸收接纳大批文化人士和知识青年加入新四军,开展广泛的抗日文化运动,唤起民众觉醒,形成了文化抗战的强大洪流。
民族团结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和关键,要打败日本侵略者,必须引导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全民抗战,文化就是最好的宣传工具。“演爱国戏,做爱国人”是抗战时期戏剧工作者的座右铭,“把舞台当做炮台,把剧场作为战场”,描绘抗战,关注抗战,激发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使民族爱国意识得到空前加强,并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抱着满腔爱国热忱,冲破重重阻碍,从四面八方奔赴新四军。新四军组建之初,医学专家沈其震、音乐家任光、曾留学日本的林植夫、文化人朱克靖、经济学家钱俊瑞等一批文化人士,就在叶挺的动员和感召下参加了新四军。此后,项英、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组建江西青年抗日救国服务团、青年抗敌后援会、民族解放先锋队等抗日团体,组织大批知识青年宣传抗日,动员民众积极投身抗战。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苏北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大批来自沦陷区、大后方的文化人,纷纷加入新四军,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抗战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四军以极大的诚意欢迎这些爱国人士,各方面予以关心和照顾,形成了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1939年2月7日,新四军政治部在《本军政治工作一年的总结及今后任务报告提纲》中指出:“在全军建设中与继续向前发展中,需要成千成百的政治坚定并有各种专门技术的人才(如医务人才、兵工人才、文化人才、技术通讯人才、军事人才等)最忠诚的参加本军建设,为光荣的民族革命事业而服务。在全军中,应该爱护与尊重这些人才,努力从政治上团结他们,帮助他们了解与继承本军之优良传统,以新的态度对待新的事业。”[3]
新四军不仅在政治上关心这些爱国知识分子,在工作上也是委以重任,充分发挥其长处为抗战服务。如菲律宾归侨李子芳被任命为政治部组织部长,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医学博士沈其震被任命为军医处处长,左翼作家朱镜我被任命为政治部宣教部长,经济学家薛暮桥被任命为教导总队训练处处长,出身官宦之家、在日本留过学、在国民政府任过职的林植夫被任命为政治部敌工部长,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擅长政治宣传工作的朱克靖被任命为战地服务团团长,等等。新四军根据这些知识分子的特长安排适当的岗位,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爱国人士投身新四军和抗战事业的积极性。
在战争环境下,新四军广大指战员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即便如此,军部还是想方设法对知识分子的生活给予照顾。一般干部战士的津贴费往往只有区区数元,而发给知识分子的津贴则远高于军政人员,少数高级专家的津贴甚至达到百元以上,如军医处的高级专家每月津贴达140元,正规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每月70元,正规护理学校的毕业生每月30元,普通医务人员每月也有8元[4]。不仅如此,对一些知识分子的生活习惯也是尽力照顾,充分显示了新四军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使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更积极地投身到抗战事业中。
1937年10月,军部领导人就积极动员各方文化界进步人士来军部办教导队,办战地服务团,办《抗敌报》和《抗敌》杂志。战地服务团不仅以音乐、美术、文学、讲演等形式为武器,鼓舞士气,发动群众,还协助地方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建立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和农会、青抗会、妇抗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动员青年参军,真正成为新四军坚持敌后斗争的得力助手和开路先锋。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这些宣传文化教育机构为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40年秋,新四军取得黄桥决战的重大胜利,随后新四军先头部队和八路军南下部队胜利会师,打开了苏北抗战的新局面,不少爱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辗转来到苏北参加抗战。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文化人的作用,军部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刘少奇亲自兼任院长。紧接着,抗大五分校、华中党校、江淮出版社、大众书店等文化机构相继在盐城创办,苏北诗歌协会、戏剧协会等文化团体也在积极筹备,这些机构和团体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敌后抗日文化事业蓬勃兴起的大好形势下,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决定成立苏北文化协会[5]。1941年4月16日,苏北文协成立大会在盐城胜利召开,来自教育界、出版界、卫生界等行业以及机关、部队、地方的文化工作者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会议。苏北文化协会最广泛地团结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内的各界文化人士,运用多种形式培训文艺人才,鼓励文艺创作,有力推动了苏北抗日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加强了苏北文化界与全国各地文化界的联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和香港等地有许多文化人向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转移。为了给这些文化人提供安全稳定的创作环境,陈毅等军部领导人在军部驻地停翅港和华中局驻地汪朱集之间的卖饭曹村专门建立文化村。军部领导人经常到文化村看望这些文化人士,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创作情况,与他们探讨加强苏北抗日文化建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扩大文化统一战线,在陈毅倡议下,经与一些文化人商量,1942年11月,在文化村成立“湖海艺文社”[6]。陈毅特作长诗一首贺其成立,热情鼓励各阶层文化人士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文化村和湖海艺文社的成立,对建立广泛的苏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鼓舞军民抗敌斗志,推动抗战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特殊而积极的作用。
新四军挺进华中后,为迅速打开抗战局面,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等新四军领导人积极发挥工诗善词的文化特长,以诗文往来作为联络社会名流的桥梁。文韬武略的新四军领导人主动拜访民主人士,与他们诗词唱和,撰联作对,以文化为桥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战政策。通过诗文联谊,很多开明士绅和社会贤达改变了以往的偏见,主动靠近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扩大和巩固。
茅山地区实力派人物纪振纲,在与陈毅谈茶论道的交往中,从对陈毅个人才华的欣赏,上升为对共产党内藏龙卧虎的赞叹,转而决定全力支持新四军抗日。韦岗战斗后,纪振纲亲自带着食物和药品慰问新四军将士,陈毅也派出文工团到纪振纲的茅麓公司慰问演出。纪振纲还担任了镇句金丹四县抗敌总会会长,动员当地民众支持新四军抗战,并多次出面召集地方士绅为新四军募捐。1938年7月日军大“扫荡”期间,纪振纲组织数万民众挖毁公路,阻断日军通行。新四军对纪振纲的争取工作,影响极大,使民族资产阶级、乡村地主士绅消除了对新四军的疑虑,并迅速向新四军靠拢,为新四军在江南立足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组建之初,当地士绅、清末举人庞友兰不愿出面支持新四军。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多次与之亲切晤谈,陈毅更是亲自登门拜访,与他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地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庞深受启发和鼓舞,感到“如酒解酲,如梦方醒,如沐春风,如沾雨露”,增强了坚持抗战的信心。从此他积极参加抗战,后被推选为盐阜区参议长,在动员参军、拥军优属、借粮献枪、减租减息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盐阜地区许多知名士绅受邀与会共商抗战事宜。曾在北洋军阀政府任职的杨芷江特别擅长诗文,而陈毅又是军中儒将,两人相识后成为诗文密友,互有酬答。通过与新四军领导人的交往,杨芷江对共产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决心。1941年至1943年,在日伪军对盐阜地区大“扫荡”期间,杨芷江多次冒险帮新四军埋藏抗币、金条、银元及重要军用物资,还掩护了许多不便随军行动在杨家“打埋伏”的党政军干部和投奔盐阜根据地的知识分子。1941年7月新四军军部移驻阜宁停翅港后,阜宁县商会会长王冀英对新四军心存疑虑,在与陈毅交谈过程中,他以《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关系为内容,口占一联“读红楼,看宝黛钗调情大观园”,暗喻新四军、国民党军和地方实力派都声称抗日,实则勾心斗角。陈毅随即以“看西厢,有张孙杜斗法普济寺”为下联与之应答,王冀英听后连赞“妙对”,明白陈毅是用《西厢记》的故事,暗示假抗日必定落得孙飞虎的下场。他对陈毅的才思敏捷非常敬佩,从此对新四军甚是敬重。
新四军的文化统战工作围绕弘扬民族正气和讴歌鼓舞抗战主题蓬勃展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团结军民抗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四军的文化活动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戏剧、文学、音乐、美术无所不有,还有别具特色的秧歌舞、墙头诗,以及大量的地方民间艺术;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军事斗争、根据地建设、减租减息、征兵参军、拥军优属、部队生活和农村生活等多种题材[7]。
戏剧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情感体验给受众以教育,在新四军文化抗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南昌时期,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就专门设立了戏剧组,对民众开展抗战宣传。各支队也先后成立剧团,活动在淮北的新四军第六支队组建了拂晓剧团,淮南区则成立了抗敌剧团,皖江区有大江剧团。东北军何柱国部官兵看了拂晓剧团演出的《三江好》《放下你的鞭子》《松花江上》等以东北义勇军抗日为题材的剧目后,被剧情深深感动,表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与新四军第四师签订了互不交战的秘密协定,维持了豫皖苏地区新四军与东北军合作抗日的大局。淮剧作为盐阜地区的地方戏曲,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新四军文艺工作者来到盐阜地区后,将淮剧去粕存精,对剧本创作、舞台表演和唱腔等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新淮剧,备受老百姓青睐,创演的新剧目超过660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戏剧外,新四军中的文化工作者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团结民众共同抗日。如,中庸创作的小说《十年》揭露了国民党假抗日真内战的面目;芦芒的诗歌《人民参军》鼓励根据地人民参军杀敌;林山的墙头诗《民选》形象地表现了解放区的基层选举;音乐作品《反投降小调》号召全民出力,共同抗日;新安旅行团成员陈明创作的歌曲《一条心》歌颂了军民鱼水之情。
墙画是新四军美术工作者创作较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军足迹所至,无论是城镇或乡野,只要有墙可以利用的,即绘上墙画,用简明的绘画形象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抗战建国十大纲领等”[8]。
新四军一成立,党中央就组织和输送许多在各界工作的知名共产党员及左派进步人士到新四军和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工作,新四军军部和各部队也以华中敌占区人民及其抗日团体为后援,大力吸收知识分子。抗战初期,皖南新四军军部驻地一带,名人学者云集,进步知识分子纷至沓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时,由敌占区来新四军工作的各类专家学者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分子的加入,为新四军输入了新的血液,干部队伍的文化程度也得到很大提升。据新四军第一师1941年10月统计,营职以下干部近60%是20--25岁的青年知识分子,连队指导员中,80%左右是青年学生出身[4]。青年知识分子给新四军各项工作带来了新面貌,如开展文体活动,讲科学知识,开展文艺工作,使部队更加活跃,士气更加高涨。
新四军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创办学校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了众多具有马克思主义觉悟的人才。华中鲁艺的师生来自四面八方,既有来自敌后的抗日青年,也有来自敌占区、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拥有满腔的抗日热情,但由于各人所处环境和社会经历不同,所以在思想基础和政治觉悟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把全体学员都锻造成有革命理想的文艺战士,除了专业艺术课,鲁艺华中分院还专门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大众哲学》《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政治课程。在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和抗日民主思想的教育下,广大学员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革命信念。鲁艺华中分院和后期组建的鲁工团培养了大量文艺人才,许多人后来成为部队、地方上的文艺骨干和文艺战线上的领导干部。
知识分子来到革命部队后,他们的革命品质得到了有效锻炼,他们的知识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菲律宾华侨沈尔七、泰国华侨富商子弟陈子谷等一些党外知识分子,在参加新四军的抗战斗争中,由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油画专业的大学生涂克是从杭州艺专毕业来新四军第三支队当文艺干事的,谭震林司令员要他作曲,他就边学边干,先后创作了《白菜心》《当心鬼子来抢粮》《黄海之畔》《苏北之春》等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沈其震、宫乃泉、吴之理、章央芬、崔义田等医学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加入新四军后,很快成为军部和各级医务部门的领导骨干和技术骨干,为新四军医务工作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建立后,新四军通过创办各类学校反对奴化教育和封建教育,推行新民主主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淮南津浦路东地区1941年5月前只有中学1所,小学52所,民众学校16所,到1942年底,已猛增为中学和专科学校3所,小学271所,民众学校232所。到1944年初,华中抗日根据地已有中学124所,学生18 478人,小学5 368所,学生4.1万人,中小学生总数为1941年6月的1.2倍[10]。在恢复和开展中小学教育的同时,根据地利用冬闲,普遍开展群众性的冬学运动,对根据地人民进行政策文化教育。通过冬学运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对破除封建迷信、建设根据地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四军文化工作者深入民间,运用墙头诗、广场剧、民谣、版画等通俗文艺形式,向广大民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和政府法令政策,生活气息浓郁,深受群众欢迎。戏剧《农村曲》在淮南区上演后,观众抗战热情高涨,许多青年当场要求报名参军。阜宁文工团表演的淮剧《照减不误》反映了当时苏北根据地减租减息斗争的史实,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不少农民群众受到鼓舞,找本地的“张百万”进行说理斗争,一向顽抗的地主纷纷表示要“照减不误”,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涂克作词作曲的《白菜心》:“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打仗总是打胜仗……”歌词简单,曲调悠扬,易于传唱,对动员人民参军抗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这些生动活泼的文艺作品宣传发动下,大批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出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参军和民兵集体报名参军的动人场景。
新四军还通过创办报刊杂志,如《江淮日报》《新华报》《真理》《实践》《江淮杂志》《江淮文化》等,及时宣传中共中央指示,反映敌后斗争生活,鼓舞民众抗日斗志,巩固舆论宣传阵地。中共盐阜区委机关报《盐阜报》版面分政府版、军事版、党群版、副刊版,大量刊发地方新闻,成为鼓舞盐阜区人民抗日斗志的号角。这些报刊杂志内容丰富,语言简洁,积极围绕抗日斗争,及时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有力地推动了新四军抗战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军民的政治文化水平,粉碎了日伪的奴化宣传和企图瓦解人民抗战意志的阴谋。
新四军以文化为纽带,大力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团结了大批地方上层人士和开明知识分子,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敌后抗日和根据地建设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在统战工作过程中,这些进步人士对新四军抗战的态度由同情、理解,进而转为支持,他们主动捐钱捐粮捐物,为抗战作贡献。1938年秋,新四军一支队供给困难,茅山地区开明人士纪振纲立即出钱资助。冬季部队棉服紧缺,纪振纲组织当地士绅捐献棉衣和粮食,解了燃眉之急。1939年冬纪振纲回沪前,将茅麓公司200多人的自卫团及枪支弹药等全部送给新四军,纪振纲在上海的住所还成为中共秘密活动基地。1942年日伪对盐阜区发动第二次大“扫荡”期间,地方实力派左宇平通过自己经营的华丰商店,帮助新四军和民主政府把盐阜区农产品运销出去,同时从敌占区购回医疗物品、武器弹药等急需物资。
这些开明士绅带头响应抗日民主政府号召,促进了根据地建设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为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民主政府发起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很多支持新四军抗日的地方上层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带头减租减息,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生活负担。动员参军,壮大抗日武装,是抗日民主政府的主要任务,地方上层人士也积极响应。滨海县参议长徐岫青,亲自送两个儿子参军;射阳县士绅陈汉愚主动献田20亩,在《盐阜报》登广告征兵参军,受到黄克诚、张爱萍高度称颂[10]。他们还利用自身的社会名望和特殊身份协助新四军做瓦解敌军工作,千方百计掩护抗日干部和新四军指战员。为了争取江苏省实业保安警察队在垦区的部队和海防团,陈毅、粟裕邀请大丰公司法律顾问黄亚成、裕华公司经理孙友仁、通泰银团大丰垦区代表江显卿和花商朱孔修等人出面做工作,顺利地将驻裕华、龙王庙一带的保安警察队改编为苏中警卫团,海防团改编为海防大队,壮大了抗日力量。日伪大“扫荡”期间,在新四军工作的知名人士邹韬奋、贺绿汀、阿英一家、胡考、车载等,先后在阜东杨芷江、射阳张仲惠家打埋伏。阿英夫妇住张仲惠家长达一年半,安全度过日伪两次大“扫荡”。
抗战时期新四军文化统战的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做好文化人的统战工作、用文化做好统战工作,其成功实践为新时代文化统战工作提供了历史借鉴:一是要树立用文化为手段开展统战工作的新理念,通过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文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努力营造大团结、大联合的统战工作氛围;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阵地建设,为知识分子创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民主科学的决策环境、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1],团结和凝聚广大知识分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三是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积极鼓励文化创作,大力宣传大胆创新,强化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价值共识,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统战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