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颖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1)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让人们更好地享受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互联网+”理念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生产力由旧动能向新动能转变的重要力量。新媒体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有效融合便是突出代表,让创意产业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桎梏与约束,走上了产品与服务数字化,服务深度交互化,科技、文化、创意等产业高度融合化的新道路,让内容表现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呈现更加富有现代感,从而通过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增强文化软实力。
新媒体指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成熟,使得移动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成为海量信息进行互联互通的新平台,由此诞生了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和抖音短视频等能够实现更有利于信息互联互通的应用[1]。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要载体,拥有数据性、互动性、超文性本、虚拟性、网络性、模拟性等6个特征,实现了信息互动的扁平化,即信息不再与用户产生绝对的交流隔阂,而是人人皆为信息的互动者。
创意产业在概念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文化创意产业;另一种则是指运用创造性智慧进行研究、开发、生产、交易的各种行业和环节的总和。创意产业是服务行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加强,在消费领域中追求精神需求满足而衍生出来的新兴产业[2]。该产业强调通过文化资源、艺术资源、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来实现社会的高速进步以及经济的高品质发展,该产业推崇个人创造力,鼓励创新精神,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注重信息传播呈现的效果和信息内容的高附加值。
新媒体自身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使消费者愿意接受新媒体,新媒体艺术更是对文化创意产业起到促进作用。
由于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意的本质在于文化,因此评判其效果高低的标准在于产生的传播价值的高低。相较传统文化产业模式相对比较固定、同质化比较高的基本特征,创意产业则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特点。一方面,新媒体艺术作为新时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结晶,如今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传播成本最低、传播效果最好的渠道,通过精准化匹配,可以让内容定点投放到基于兴趣爱好需要的用户那里,从而避免了因供需不配对而带来的经济价值损失风险。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通过信息传播路径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溯源,更有利于排查作品抄袭和侵权行为,从而起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
创意产业有三大特征。一是面向未来,即通过想象力的发挥来让人们提前感知未来的生活;二是回顾过去,即将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呈现出来的文化精神财富通过当代技术,以当代人的视角生动具体地展示出来;三是更加有效地传达当今社会的价值理念,让人们对现实有更加全面理性科学的认知。其中,新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对民族文化的再创造已经成为文化保护切实可行的举措之一,因为新媒体艺术可以实现传统文化数字化的保存,让传统文化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且通过全民化的转发达到更好的传播效应,最后用创意产业的带动挖掘文化中的价值,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文化创意行业创造出来的商品或服务,要么是带有高附加值的文化属性,要么是带有前瞻性的科技属性,过去的文化创意主要依靠创造者的名气来打造个人品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新媒体艺术的推动下,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覆盖面更广,生产制造成本更低,而且打破了过去手工作坊式的营销形态,可以走上规模产业化营销之路,从而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的融合,成为文化内涵、文化内容、文化思想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可以起到良好的行业聚集效应。
体验经济是指消费型社会成型之后,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性,而是更注重其与个性爱好、心理品味等方面是否吻合而形成的新兴经济形态。这也是服务类型行业从注重功能向注重用户感受转变的体现。这其中,体验指的是商家用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这是因为有形的功能性诉求会在短时间失去,而无形的良好体验却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持久的记忆。而新媒体艺术作为新时代下新技术、新应用、新知识的集大成者,其信息交互、虚实结合的特点,具有提高受众参与感、代入感的作用。
美学经济指的是向潜在的消费者提供具有美学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起到增强商品文化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审美愉悦感并最终创造价值效益的经济形式。新媒体艺术的使命就是让艺术平民化和生活化。而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则为那些致力于文化传播的工作者提供了相对公平、包容的创作环境,有利于通过更贴近大众化、流行化的产品与服务来实现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丰收。
科技是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才是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最关键因素。综合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实情,凡是创意人才得到了充足培育,那么该国的创意行业就会得到持续性的繁荣发展。为此,我国要从创意产业长期发展的宏观战略层面出发,重视人才建设,加强与创意产业相关联的专业建设,通过师资、财力、物力的投入让高校创意教学水平不断与国际接轨。另外,在创意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加强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的思想意识能够与时代发展同步,同时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引导,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使学生获得新的认识。学科交叉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并且体现了科学综合性发展的趋势。
新媒体艺术作为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的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产品和服务创新之中。在新媒体艺术数字化升级过程中,要积极组织相关企业举办或参与国内外的主题活动,在同行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取长补短,在综合对比下不断提升自我水平。要重点培育核心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新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的快速融合,让产业链实现由旧动能向新势能的转型升级,实现传播内容、传播方法、传播渠道的有效拓展,让产业附加值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要加大创意产业衍生品的开发力度,让创意产业链的内容输出得到扩大,让创意IP的影响力在衍生品推广中实现最大化,尤其是要让创意产业的内容符合新媒体艺术的传播特点,从而实现两者有效融合,达到“1+1>2”的效果[3]。
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近现代时期出现的重要文化主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折射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日渐趋同,所以剖析新媒体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认识创意艺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拥有国际化视野,就越能让自己与世界保持同步。创意产业归根结底是对民族文化、民族思想的再利用,是与最新科技潮流的相互结合。中国创意产业要在国际同行中保持自己独有的优势,就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理念相结合,让民族艺术与世界前沿化发展相融合,才能真正碰撞出具有视觉冲击力、思想感染力的好作品。
创意产业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必须转变原有的传播方向,积极拥抱互联网,才能够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价值[4]。要将媒介素养教育当成创意人才的终生学习课程,以学生事业理想和工作兴趣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对媒介信息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创造能力为着眼点,既追求效果的最大化,又保持自我鲜明的创造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