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学科课程建设初探

2022-03-17 19:04杨庆华高祥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教育 2022年32期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

杨庆华 高祥旭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北京市于2017 年对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新的高考方案,新方案凸显高考改革和普通高中课程建设、高校教学改革的紧密联系,选择性教育思想和高考评价标准、多次考试、多种录取方式得到有效落实。与新高考方案相适应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结构,更新了教学内容,给出了学业质量标准,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为学校物理学科课程建设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是北京市朝阳区引进的优质资源校,学校实施“自觉教育”,以“自觉的现代人”为培养目标,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的顶层设计加以落实,以主体性教育铺就学生自觉成长的通道。构建更加适应和助力学生自觉成长的物理学科课程体系,是物理学科组的使命担当。为此,我校物理组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导向,以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了能够满足我校学生特点、以落实国家课程为基础的、旨在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课程体系。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课程建设规划

基于课程性质清晰课程理念 一是课程性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高中物理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二是课程理念。设计多样性、有特色的物理课程,为学生提供必备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建立趣味性、选择性的物理课程,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发展需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注重课程评价的多元性和有效性,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倡导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基于核心素养明确课程目标 首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一是物理观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二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三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四是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其次,课程目标。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如下:掌握终生发展和应对社会挑战必备的物理基本知识和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理解科学的本质,遵守科学伦理和道德规范。

基于学情梳理课程建设思路 一是学生发展水平。新课改下,物理学科属于选考科目,以2020 年入学的新高一学生为例,全体学生高二上学期结束进行合格考试,79%的选考学生,参加等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学考班级2 个,选考班级6 个。为了更好地成就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课程,按照学生今后专业发展倾向,将学生分为“理工倾向的学生”“人文社科倾向的学生”“对物理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三个层次。课程建设将围绕“格物致知”的课程主题,以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为导向,构建分层分类课程结构。二是物理课程建设思路:分层分类框架课程群结构,充分体现“结构多元,尊重选择,激发潜能,差异发展”的特点;调整充实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学科基础更加扎实,兴趣爱好得以满足,潜能优长充分发展”的特点;创新优化课程实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高度整合,学科本质得到突显,学习体验更加具身,评价作用充分发挥”的特点。

学科课程构建的核心主题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将继续学习基本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为此,我校物理学科课程建设的核心主题为:以物理实验为基础,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以物理思维为主线,引导学生透过物理现象看本质、运用物理规律解释世界、运用物理思维探索未知、在探究中坚定科学信仰。

以物理实验为基础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那些灿若星辰的科学巨匠们,几乎都是实验大师。物理课程建设应重视加强实验教学,开发实验课程,建立专用实验室,突出物理学科的特色,以实验教学促进物理学科的整体教学。

以物理知识为载体 物理学中的一系列概念和规律,是人类上千年来对丰富的物理现象进行高度抽象概括形成的。这些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大厦的基石”,是基础类课程建设的重点。基础类课程应在国家课程基础上,依照学情,做好整合,做好国家课程的特色化实施。

以物理思维为主线 物理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物理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物理思维是学生探索未知的重要途径,课程建设应站在如何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高度,依据学生认知的发展,合理构建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以落实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课程结构规划

物理课程体系 物理课程建设旨在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欲望,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阶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物理学习建立在对物理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探究兴趣的基础之上。在物理课程体系上,按3 个层次立体分层: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升能类课程。一是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通过对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突出社会、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中的物理现象。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物理学的知识、规律,形成物理学习和探究的基本方法。二是拓展类课程——学生自主选择。是对基础类课程的拓展延伸,要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迁移应用过程以及渗透在课程内容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提升物理知识、方法的建构和探究能力。三是升能类课程——面向具有学术潜质的学生,适合部分在物理专业领域有一定优势和成就的学生进行定向学习。注重研究水平和创新意识,为拔尖人才搭建成长平台,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中的问题出发,突出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及时吸纳现代物理发展的新成果,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

物理选修特色课程群 选修课程有五大类,各类课程群开设课程如下:学科素养类:《高中物理学法指导》《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跟着物理学家学物理》《电影里的物理学》《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援助课程》;能力发展类:《大学物理先修课程》《高中物理原理与方法》《物理竞赛课程》;实验探究类:《物理DIS 探究实验》《物理趣味实验》;实践活动类:《中科院物理所公众科学日》《职业探访体验》《物理研究性学习》;生涯指导类:《初探物理学术前沿》《揭秘高校物理专业》。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倾向等自主选择学习。

物理课程设置及安排 绘制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课程结构图谱,充分体现“结构多元,尊重选择,激发潜能,差异发展”的特点,使学生的物理观念、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等物理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课程群的实施

根据我校高中物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如下: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与选择课程内容 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各模块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根据课程菜单了解相应课程具体内容,进而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自主选择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结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重视提升物理教师自身的课程研究能力 教师应当具备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的能力,这是本课程方案成功实施的关键。教师要重点思考以下问题:如何理解物理核心素养?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什么样的物理选修课程内容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如何开发、整合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何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能力。

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物理学习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其目的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评价采用主体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注重客观全面地诊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强烈的自立、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发展鲜明的个性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时有效反馈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与自主反思,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让核心素养落地课堂课程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改革,随着课程改革发展和“双减”政策落地,减负提质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目前物理组正在做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实践研究。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精确制定教学目标,使得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与学的评价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教学评一致性中的教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目标的指导活动;学是指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种种努力;评是指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以监测学生的目标达成。而教、学、评一致性就是指在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之间的匹配程度。而这种一致性又可以细分为:学、教一致性;教、评一致性;评、学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既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自然也是评估教学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物理学科的课程建设应以物理实验为基础,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以物理思维为主线,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物理学科的课程建设还在不断完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实验课程的开发设置还不够,物理实验建设亟待加强;部分课程内容还需落实;课程实施方案以及评价体系有待细化。

猜你喜欢
物理学科核心
只因是物理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不是教物理的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