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丹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对人类丰富精神生活起着很大的作用,认真地感受理解音乐,对一个人的人格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重视艺术教育的今天,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成为每一位在校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要求单一声部音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本文的合唱教学是基于课外合唱教学基础上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区别于专业性的合唱训练,目的是通过合唱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中国的合唱艺术可以说是音乐领地中最年轻的家族。黄自先生于1933 年写的清唱剧《长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后很快传遍了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合唱团体,业余合唱也十分活跃。1958 年上海音乐学院肖白、王久芳、王强、张英民等创作的《幸福河大合唱》,荣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比赛一等奖。60 年代初期问世的《长征组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瞿希贤等作曲家改编的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阿拉木汗》《乌苏里船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都成为我国合唱经典之品,深受人们喜爱,同时还有大量创作合唱歌曲和套曲,使我们的合唱舞台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音乐课程标准》中写道:“演唱歌曲是中小学生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演唱歌曲是基本的教学内容,是我们在音乐课上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有表现力的演唱。表现是学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可以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感受多声部音乐感觉,培养与他人合作演唱的能力,培养集体意识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合唱教学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情操 合唱艺术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讲究的是人声之间的和谐,是美的传递。它以丰满柔美、整齐合一的声音带人进入音乐的美妙情境。古今中外有不少不朽作品,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无疑是对美的感知,感受到了艺术的美,得到了熏陶。每一次作品的聆听和演唱,都能得到情感上的升华,是精神上的享受。合唱实现了以美育人的效果,点燃了学生们心里对音乐感知的火花,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体会到了合唱的魅力。
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列宁夫人有一句名言:“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以替代的重要形式。”合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意识,在演唱中,让学生树立相互合作、相互鼓励的意识。使学生们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能只想自己,要大家声音统一,整齐划一,通过集体的合作,合唱出的效果才是最完美的,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合唱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首先在听觉方面。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听觉训练。对一首新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应是从听觉感受开始,对音乐的感悟与欣赏,理解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和声概念的建立,从听觉中感受和声的魅力。其次在演唱方面。演唱是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合唱教学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在演唱姿势、音准、节奏、呼吸方法等方面都进行规范的学习。通过音程的模唱练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通过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抒发歌曲中的情感,避免了喊唱等问题,通过自身对声音的控制,感受音乐的美。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庞各庄第二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田园风格的农村小学,学生大多在上学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对于音乐接触很少,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各不相同。课堂合唱教学时,多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班级的合唱教学与专业的合唱团训练不同,主要针对的是全体的同学,不是专业挑出音乐素质较好人员组成的合唱团。
教师能力需提高 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合唱教学的水平是音乐教师综合能力的展现。在我国的小学中,合唱教学所占的教学时间比有限,所以学生对于合唱的学习不够深入透彻。在课堂中,想要教授一首完整的合唱歌曲,在时间上和教授策略上是具有挑战性的。很多教师为了减少麻烦,对于教材中的合唱曲目有的只选择齐唱,并没有完整地完成二声部的教学。因此,音乐教师要想很好地驾驭音乐课中的合唱课程,对于合唱教学的教学技能仍需加强,教师在对于合唱教学方面的知识技能还应提高,应主动多学习、多探索。
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合唱训练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声音要干净柔美。首先对于演唱的姿势要进行要求,良好的姿势是唱好歌曲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唱歌状态,身体站直,挺胸收腹,面带微笑,要用一个积极的状态去演唱。其次对于演唱的呼吸法也要进行教授,有了正确的呼吸是有好声音的基础。教师可以形象地讲解呼吸方法,让学生在模仿中体会。好的声音,简单用四个字描述就是轻声高位。要引导学生小声、轻声演唱,声音圆润,自然地发出。
多样的教学方式 合唱的基础训练是枯燥乏味的,音程和声的训练一味地重复练习,必然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多样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真正爱好,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课堂中可多进行小组式学习,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始演唱前,做一些放松运动,同学之间互相捶捶肩,伸伸胳膊,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有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饱满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去。教师的授课语言幽默风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音乐环境的创设 学校所处的音乐环境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知,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的音乐环境,广播时应多播放高雅音乐,播放一些名曲,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到多种形式的音乐,感受艺术音乐的魅力。每月可进行一次音乐主题的板报展示,让学生了解著名的作曲家、演唱家,以及名曲的创作背景,这对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帮助。
合唱是一门高度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合唱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合作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够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期望可以通过努力得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合唱教学的培养方案,从而促进农村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发展。为更好地推动农村学校的合唱教学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