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2-03-17 18:18张兴旺
林区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荀子孟子儒家

宋 晓,张兴旺

(1.漳州市北斗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2.闽南师范大学 计算机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开创了儒家教育先河,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思想。战国时期,以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集大成者,在继承孔子德育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其思想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蕴含的育人因素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的契合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进行合理继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推动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完善育人体系,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嬗变及其特征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受到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其本质属性是社会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所关注和不断探讨的问题重心就是“人是什么”,即“人性论”。在此基础上延伸而来的就是对“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问题的讨论。可以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嬗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同认识。

1.孔子的德育思想:基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认识

孔子的德育思想与其生存的历史环境和他对人性的深刻认识是分不开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霸政之风盛行之际,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断,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本性是接近的,之所以后期产生差异,是因为后天习得的不同。孔子认为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是导致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体现了孔子对后天教育的重视程度。孔子关于人性的认识,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根基,正是基于“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断,才使得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和学习养成良好品性这一论断成立,也才使得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得以成立。孔子“有教无类”教育理念的提出,将平民也纳入可教育的范围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传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孔子在践行“有教无类”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从个人的品性修养和社会功用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目标。从个人品性修养方面来讲,就是要培养内“仁”外“礼”的君子。“仁”主要是指人的思想,是指制约一个人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人的理性认识,也包括人的一部分感性认识;而“礼”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行为表现。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坚信教育可以培养人才,主张通过“礼”来约束“仁”,而不是通过“仁”来约束“礼”[1]。孔子注重从思想品德和行为方面对人进行严格要求,如孔子要求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他认为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活动,可以让人们规范自己的思想,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都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体现。从社会功用来讲,孔子认为要培养“志于道”“忧道”的“仕者”。孔子自身对入仕有着强烈的愿望,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也不断地向弟子们灌输“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的理念,认为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为治国安邦服务,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不但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孔子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教育的本质属性——社会性的认识。

2.孟子的德育思想:基于“性善论”的人性认识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诸侯国之间战乱频仍,“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现象十分常见,“礼乐”制度彻底崩塌。孟子在继承孔子儒学思想的同时,也继承了孔子的德育思想。由于孟子寄希望于“仁政”来让社会摆脱战争,因此从道德教育的社会政治属性来讲,孟子的德育思想必然与其政治观点有着密切联系。

“性善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礼、义、廉、耻”是四大“善端”,这四大“善端”是人与生俱来的,社会战乱和“不治”都是由于“善端”的消退或者泯灭。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为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论断提供了理论支撑。“性善论”为“行仁政”提供了基础,为人们向善提供了理由,而在孟子看来,通过教育可以“养”和“扩充”这些“善端”。孟子的德育思想极为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他认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在孟子看来,教育所具备的“养”和“扩充”本性的功能,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或许是与孟子自身的成长环境有关,孟子的德育思想虽然以“性善论”为根基,然而孟子也一直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性培养的重要性,这也是孟子相对于孔子的德育思想更为深入的一个方面。如孟子认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孟子较为重视外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存心养气,也就是通过保存良心,复归自身的善端。其次,要时常进行反省内视,不怨天尤人。最后,孟子认为,完善的人格必须有坚强的意志,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练就“大丈夫”的人格。从个人层面来看,孟子的德育思想要求人们要“守礼仪”“明人伦”;从社会功用来看,要“法先王,行仁政”。其德育思想将教育提升为人类社会的必需品,同时也为人们的品德培养提供了内在依据,是对孔子德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荀子的德育思想:基于“性恶论”的人性认识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性恶明矣”。虽然荀子作出了人性本恶论断,但其更加重视“人”的作用,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些观点更是与孔、孟的唯心主义有着天壤之别。然而正是由于荀子有着朴素唯物主义,因此他更加重视人的作用,体现于其德育思想上就是对环境和教育作用的重视。荀子认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极为重要,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荀子认为,应该通过学习和教育“化性起伪”,强调人们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虽然同孟子“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观点一致,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然而荀子却明确指出,人生出来的时候是没有贵贱、智愚区别的,使人们发生重大差异的力量是教育[3]。因此,在统治阶层中,他强调“无德不贵,无能不官”,对于庶民,则要实行“礼仪之化”。荀子认为教育培养的人才标准为“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在德育方法上,荀子注重强调锻炼坚强意志,进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之,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蕴含以下特征:一是重视德育对个体的教化作用,把道德品质放在首位,主张在个人道德修养上下功夫,希望通过“修身”“尽己”“尽心”“思诚”等方式引导个体对自身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以便形成所期望的人格。二是重视德育对社会的功用,用道德信念代替宗教信仰,主张德育要面向现实,要有社会效益。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共识

1.理想人格与立德树人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是基于对人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德育理念,其在德性修养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是其德育思想所期望的理想人格。比如:孔子提出的“尽己”“推己”“言必信,行必果”的要求;孟子提出的“存心”养“浩然之气”,以成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荀子提出的“圣人”形象。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所蕴含的理想人格既有个人高尚品德修养,也有相应的社会功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4]因此,立德树人就是要“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4]。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它所要求的立德不但要立个人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私德”,更要立社会公德,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社会的德、国家的德。二者之间存在共通之处,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中的理想人格对立德树人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2.兼济天下与远大理想信念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非常注重德育的社会功用。比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学而优则仕”“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主张;孟子提出“明人伦”“达则兼济天下”的主张;荀子提出“塞备天地之间,施加万物之上”的观点。这些都是教育人们要积极入仕施展抱负,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理想的社会状态,也是对德育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取得社会效益的积极肯定。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少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5]。青少年理想信念远大与否、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问题。因此,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中社会功用层面的思想,对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有重要意义。

3.礼、法结合与法治纪律观念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除了注重从道德层面培育人的精神之外,也非常注重利用规则、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孔子主张“齐之以礼”,注重对学生灌输礼的作用,对学生“约之以礼”,并要求学生“克己复礼”。孟子继承了孔子德育思想中对“礼”作用的认知,指出要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有“辞让之心”。荀子认为德育既要注重自身的意志锻炼,同时也要有外部因素的约束,因此赞同“礼”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礼修而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德育要“礼”“法”结合,即“学也者,礼法也”,主张将德育制度化、规范化。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纪律是青少年必备素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6]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当代青少年的法治纪律观念,可以引导他们遵纪守法,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知者不惑”:不断提高青少年道德认知水平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中是非黑白、善恶美丑的认识、评价和判断[7]。先秦儒家学者对道德认知非常重视,提出了诸多道德认识问题。比如:孔子认为“知”是对道德观念、行为的认识,有了认知、认可,才会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即所谓“知德”“知礼”“知者不惑”;孟子提出“尽心”“知性”;荀子提出“知明”“识道”方能“行无过”。道德认知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青少年思想品德水平能否达到社会的要求,与其对道德概念的理解、道德评判是否得当等相关道德认知水平有密切关系。受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全球化的影响,当前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认同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加深。

2.“动心忍性”:不断引导青少年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德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们通过自身的顽强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履行道德义务的精神体现。顽强的道德意志是坚定远大理想信念的基石,没有顽强的意志面临困境时就会临阵退缩、半途而废,甚至屈服于邪恶势力,忘记初衷,放弃使命。先秦儒家正是看到了道德意志的巨大作用以及道德意志养成中所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因此特别重视引导人们在逆境中“动心忍性”,磨练成顽强的道德意志。比如:孔子认为“志于道”是人们事业和道德的根基,只有“志于道”,才能进一步“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孟子则认为在逆境中更要“持其志”,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最终才能形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荀子基于“性恶论”的人性观,提出要“化性起伪”,认为只有“志意修”,才能“德行后,知虑明”。荀子认为人们要自觉克服人性的弱点,同时抵制外部环境的侵扰,磨炼意志,坚定德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中关于道德意志养成的方法值得借鉴,这些方法有利于青少年坚定意志的形成,有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3.“礼乐同构”:不断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礼乐同构”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一大创新。孔子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育人,他认为《诗》可以让人明确志向、培养意志,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礼》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乐》可以调节人们的心情,通过道德情感感化人。同时,孔子在教授弟子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教授弟子实践技能,用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多方面提升弟子们的综合素质。孟子、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德育思想,注重内外兼修,外用“礼”来约束行为,内用“乐”来进行教化,形成“礼乐同构”的德育模式。新时代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先秦儒家“礼乐同构”的德育思想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启发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途径,通过内外兼修,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4.“知行合一”:不断引领青少年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行合一”实质上蕴含着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从不做到做的过程。先秦儒家注重“知”与“行”的关系,主张“知行合一”。也就是要将对道德、对理想的正确认知付诸实际行动。孔子极为重视实践,反对只说不做的行为,认为“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孟子、荀子继承了孔子“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指出“知”和“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荀子认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包含了对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认同、道德意志培养、道德信念坚守、道德行为养成等阶段的认知,这与新时代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紧密相连。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其自身内在的知、情、意、信、行等要素之间辩证统一均衡发展的过程。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从“知”到“行”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因素积极有效地融入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深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培养青少年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感情、磨练顽强的社会公德意志、坚定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信念、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诚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必然有其历史局限性和保守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理性思考,积极探索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与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不断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荀子孟子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谐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