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陈倩荣
近几年,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研究已经逐步引起语文教学界重视,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以“驱动性问题”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在语文学科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间铺设通道,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使阅读教学区别于一般的课外阅读且不局限于研究阅读课型和策略研究,成为支撑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平台。依托“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力图让学生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提出议题、筛选整合确定议题、小组合作解决议题、汇报分享等多个环节,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再辅以多元评价,高质量的项目化教学指向语文学科的本质,催生学生语文素养的生长,推动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处。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受到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重视,从教材中我们也看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新增“快乐读书吧”,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除此之外,每一册教材中都有两部名著作为指定阅读书目让学生阅读,在名著导读上加大力度。
整本书阅读也不是只要学生手中有书,能自主默读就算完成,在阅读内容层次变浅且日益碎片化的当下,我们的阅读逐渐缺乏深入的思考,只是停留在表面甚至很容易带入被动阅读的状态,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开始成为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重点,笔者对此也进行了创新实践——项目化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希望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一定的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途径,在保持个性阅读的同时,推动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思考的持续深化,能力的逐步提升。
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缩写PBL,被翻译成“项目化学习”或“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它是指学生在某个时间范围内通过研究并解决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进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化学习重点指向学习目标,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合作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项目化学习的目标是完成最终产品,在此过程中把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划分为一系列的任务,利用问题驱动学习小组互动互动、自主探究,从而实现深度认知和能力迁移。
而整本书阅读是以书中所描绘的生活世界为真实的情境,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鼓励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有个性化的体验并能自由表达,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样的阅读目标与项目式学习的核心要素相吻合。因此将整本书阅读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和理论,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增加阅读的动力,让学生从虚假化、碎片化、浅表化的阅读走向真实、完整、有深度的阅读,最终实现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项目化学习和整本书阅读两者之间有着较大的联系和较多的沟通,利用项目化学习和整本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能起到的效益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在阅读展开的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都会得到有效提升,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好情感基础和能力基础。
开展整本书阅读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引入即将阅读书籍的相关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进一步展开整本书阅读教学作好铺垫,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自由阅读,精选与整本书相关的书评文章帮助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或者是观看与整本书相关的影视作品等。例如,进行《唐诗三百首》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中有学生参赛的节目片段,让学生在感受同龄人对诗词的热爱的同时被感染和触动,同时了解诗词的周边知识;通过线上形式向学生推送胡晓明博士的文章《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让学生了解唐诗的背景和宏观层面的知识;通过线下向学生推荐阅读《半小时漫画唐诗》,通过图文并茂、风趣幽默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唐诗的发展史,引发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如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名著导读,要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大部头”的古典名著,尤其是阅读《红楼梦》这样一类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的书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作品,从而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整本书的故事内容有一个较为初步、感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书籍就更加水到渠成。由于原著远离学生的生活,对作品背景的了解局限,加之原版作品的语言理解起来有难度,都会造成学生理解作品的障碍,因此,在学生阅读完整本书后,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和刘心武品析《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电视节目,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新证》《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等书籍,通过名家的点评,层层剥笋,逐步理解它们的深刻内蕴。在这样通过多媒介的学习和了解下,相信会有很多学生逐渐爱上名著,开始自己阅读路程上的探索,使他们的整本书阅读开启新的一扇窗。
教师在书籍筛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收集的素材需要注意趣味性,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要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保证学生愿意阅读,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其次教师在阅读素材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教育价值性,也就是说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收获到什么,可以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是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等,最后,教师在阅读素材选择的过程当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操作空间,可以给学生筛选出一批阅读书材料,学生选择其中的一本,这样学生选择阅读素材学生更愿意去阅读,也更愿意深入地探究分析,为以后的阅读开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保障。
项目化学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因此开展项目化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探寻和确定一个有价值的驱动性问题,以真实问题为驱动,使学生开展真实的阅读,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各种能力和品质,思考和回答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是真实有效的阅读体验,学生综合运用阅读方法,获得对知识的认知和运用经验,提升能力,生成素养,进而推动整本书阅读发展的同时,实现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度阅读。一是可以根据人物塑造进行提问,如阅读《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时,设置问题“你可以将书中的人物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吗?”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书中许多人物都有着类型化的特点,虽然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但行为和性格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二是针对文本叙述特点进行的提问,如指导阅读《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时,可以提出“爱丽丝是疯子吗?”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辨,得出文本语言荒诞的特征,进而出示文本中的三个片段,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三是针对文本主题的深层理解进行的提问,如研读《骆驼祥子》时提问:“变成走兽,是不是祥子的错?”从而深化主题,进行个性化解读,最终锻炼思辨阅读、创意表达。
在不同角度的驱动性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可以聚焦人物进行研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生命的思考,这样就是阅读摆脱了浅层、表象的状况,将整本书阅读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语言运用、审美鉴赏、思维能力以及文化传承的提升和发展。问题的驱动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有重点、更有焦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是相对而言较为薄弱的。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则会导致学生的阅读流于表面,并不能汲取深层次的养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提高和知识储备扩充所能带来的影响和帮助微乎其微,而设置不同的阅读问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展开的过程中目的性更强,更深入地挖掘阅读文本素材中的价值内涵,进而感触更多、收获更多,教师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合理地设置驱动型问题。
确定项目主题后,学生就可以根据兴趣进行分组开展项目化的学习。一是设置完成阅读卡的项目式任务,阅读理解难度不大的书籍,意在锻炼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思辨理解、创造性表达的能力,例如,在阅读《中国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设计阅读卡,可以制作“人物名片卡”,内容包括:人物的姓名、出自哪个故事、性格特点、原文中对他描写的摘抄、我想对“他”说什么等信息提取类的填空,通过类似的卡片制作让学生在完成阅读卡的同时,对自己的阅读进行思考、总结、提炼和升华,提升整本书阅读完成的质量。
二是在阅读难度较大的古典名著时,可以进行分阶段的项目化任务布置,如在读《红楼梦》时,可以尝试制作人物名片,内容可以涉及人物姓名、别名、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外貌特征、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由于红楼梦中人物关系众多,还可以设置绘制任务关系的思维导图的项目,厘清众多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扫清阅读障碍。随着文本阅读的不断深入,可以逐步提高项目难度,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学生通读完小说后,设置项目为绘制一张“取经地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但必须是基于文本内容的前提下进行,是阅读这本书的思路图,同时也是读整本书的信息梳理的呈现。
三是设置趣味性强的课本剧表演任务,比如在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根据对人物或不同故事的喜好进行分组,进行课本剧的创编,学生在基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剧本的拟写,进而设计道具和服装,学生在完成排练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入阅读文本还需要对当时的历史知识有了解,这就是阅读的面有了拓展,进一步延伸了阅读的边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需要注意项目化活动在实践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趣味性,也就是说,学生更愿意参与活动,这样就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学生在阅读展开的过程中会更加关注阅读素材的内容,集中注意力地分析与项目办活动相关的内容,对阅读素材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然后对阅读素材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升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更多。
项目成果的评价,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项目成果的评价应从不同维度进行,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能力等,都是需要考查评价的范畴。在评价手段上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项目化学习评价中,学生在完成项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计划的制订、互助合作的情况、成果汇报的分工和完成都可以纳入评价的内容中。
1.呈现思维导图,学生根据阅读经历展示思维导图,可以针对整本书情节的梳理,向同班同学推荐;可以针对整本书的阅读体会绘制思维图,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且朗读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还可以通过一本书的阅读,围绕书本的主题扩展阅读的范围,通过思维导图做一个阅读主题书目的推荐,营造整个班级良好的阅读氛围。
2.多维度展示项目成果。除了分享阅读经历和感受之外,可以针对本小组研讨的项目做全方位的展示。例如,以感恩为主题的项目式阅读,除了分享读书感受之外,还可以围绕着感恩的话题,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由社区出示评价意见,或展示自己在家中为父母做的事的过程图片或视频,或和同学们分享关于感恩的小故事。让项目式阅读的外延得到延伸和扩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势,搭建交流、分享、评价的平台,如通过班级公众号,让学生自主报名进行分享,由家长和教师共同完成公众号的内容筛选、整合和校对,对推荐内容进行把关,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读后感,谈阅读体会,朗读精彩片段等板块进行阅读分享,学生之间互相看到大家的经历,了解阅读书目,这样可以从侧面激发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作品的热情,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同时,利用网络创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总之,立足于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能打通课内外、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多种媒体之间的互动、对话,实现阅读在深度、广度和效度上的提升。通过项目化推进的整本书阅读,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消极意义上的读者,而是一个积极的领悟者和知识的建构者,在体验阅读乐趣和意义的同时,让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