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县第三实验小学 谢炳康
数学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思维与意识,小学数学教师基于此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应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与习惯上下功夫,以此带动其思维发展。数学课程本身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逻辑性,其特点决定了学生要凭借正确意识与良好习惯学习数学知识,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意识与数学习惯的重要性。而从学生角度来说,无论发展数学意识还是形成数学习惯,都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经历按部就班、由表及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对应教学中,应摒弃传统近乎拔苗助长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探究新的策略。文章根据人教版教材应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意识与习惯的培养提出了“培养过程慢下来”“督促过程快起来”两个主要观点,说明了“知识慢呈现”“阅读慢速度”“过程慢体验”等次级策略。
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中,郭元详教授写道:“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艺术,只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循序渐进,才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成长和发展。在郭元详教授的启发下,笔者通过“让培养过程慢下来”培养小学生数学意识与习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意识与数学习惯的策略,笔者基于“慢下来”尝试,针对培养过程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小学生心智与思维尚未成熟,这使他们对新知的接受速度较为缓慢,教师在课堂应放慢知识的呈现速度,为其提供充足对思考和反应时间,使学生充分经历接收和理解的思维过程,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学习,使其在“接收-思考-反应-理解”过程中形成数学意识与习惯。而《论语·为政》有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紧密相连、前后相关,一节新课的知识既是对旧知识的拓展和温习,也是为衔接更新的内容做铺垫,因此,基于温故知新原则,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打造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课程节节相连,让学生在“温故”中放缓“知新”的脚步,形成数学意识、养成数学习惯。在此期间,由于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将知识直观呈现,为学生慢慢观察、思考提供支持,教师也可以将现代化教育手段应用进来,让温故知新在现代化教育技术支持下展开。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为案例,下文将对“知识慢呈现”中学生数学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展开具体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中,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编排规律将“笔算乘法”知识点划分为“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两个模块。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展开学习,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 的乘法”笔算算式与“0 乘以任何数依然等于0”算式,使学生对其展开细致观察、分析计算规律,再出示因数中间或末尾含有0的乘法算式,启发学生结合观察结论推理新算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由此放慢学习新知的脚步,回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数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数相乘,所得之积就写在哪一位数的下方,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将多位数前一位与一位数的乘积加上进位的数”计算规则,回顾“进位”知识点,迁移理解604×8算式中多位数不同位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的笔算过程,在“慢猜想”与“慢计算”中得出4832这一正确答案,实现对知识的慢掌握,增强迁移学习与逻辑推理数学意识,养成温故知新的良好数学习惯。
阅读并非语文课程的专属,小学数学课程活动中,学生同样要经历阅读的过程,通过阅读理解数学概念、理论、定义与题目,以此为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奠基。但是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并未在阅读环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而是一带而过地解释他们所读内容,此时由于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学生无法通过阅读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也因此制约了其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与良好阅读习惯、应用习惯的形成。所以教师对学生数学意识与习惯展开培养,可以立足于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过程慢下来,传授给他们数学阅读的正确方法,使其在阅读中加深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思想,形成优秀数学意识与习惯。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学中,“线段 直线 射线”小节涉及多个概念:(1)线段有两个端点。为了表述方面,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如线段 。(2)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直线除了可以用“直线 ”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 。(3)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如射线 。教师在对照线段、直线、射线图讲解概念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绘制线段,并在Word 文档中以不同颜色、大小的字体标记主要信息,如用黄色加粗字体表示概念名词——线段、直线、射线,用红色斜体字体标注线的特点——两个端点、没有端点、一个端点,用绿色的突出显示记好标注数学符号——线段、直线等。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放慢阅读教材概念的速度,养成圈点、勾画、标注的数学阅读习惯,在“发现符号→应用符号”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增强其数学学习效果。此外,针对阅读数学题目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关系,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数学题目阅读的指导。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小数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数学应用与解决问题意识,教师可设计“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巨作《最后的晚餐》是当今世界上最珍贵的壁画之一。这幅画长8.85米,高4.97米,要在壁画的四周装饰一条金边,30 米长的金边够吗?”等题目。在学生着手解题之前,先引导他们对题目展开细致阅读,圈点有用信息,如“长 8.85 米”“高 4.97 米”“四周”等。学生通过慢读全面挖掘题目关键信息,更准确地把握各信息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灵活地运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适当创新混合运算方式,由此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解决问题意识,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逐字逐句阅读并分析问题的良好数学习惯。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实践和观察的过程。于是,小学数学教学培养数学意识与习惯,教师可以放慢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以“动手实践”“动身收集”为主题,组织学生慢慢完成数学实践与数据分析学习任务,使其细细感知与数学习惯、数据分析相对应的数学意识与习惯。
1.慢慢动手,在做中学,形成体验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针对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设计“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课时目标,确定“增强空间意识、几何直观意识,形成动手操作、对比分析等创新学习习惯”数学意识与数学习惯培养目标,制定“回归生活,动手实践”培养方案,“慢体验”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如三阶魔方、纸抽盒、牛奶盒、粉笔盒等,学生对实物展开观察,在头脑中建构长方体与正方体几何形象。
(2)教师向学生提供纸板、木棒、壁纸刀等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监督下仿照实物、根据头脑中的几何形象搭建长方体与正方体模型。
(3)基于实物与模型,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展开观察和描述。
由此,学生真正经历几何观察、空间想象、图形建构过程,融学于做,在观察、制作长方体与正方体过程中体验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等数学思想,形成创新学习体验,空间意识、几何直观意识随之建立起来,动手操作、对比分析等创新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2.慢慢收集,缓缓分析,形成意识
数据收集、统计与分析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接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难度开始加大,但也正因为统计学习难度在不断提高,学生更易通过数学学习提升数据分析与统计意识,形成在数学学习中主动收集并分析数据的优秀习惯。有鉴于此,教师进行统计与概率教学,应放慢学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避免一味地追求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盲目生成分析结果,重视数据收集的准确性、针对性、细节性。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分析所在城市本月气温变化情况”为主题设计“动身收集,分析数据”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收集气温数据、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使其根据表内数据与图中信息分析数据、说明气温与天气的变化情况。
如此,学生在分析数据之前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缓冲,将统计数据与分析结论与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通过慢慢收集、缓缓分析深化数据分析意识,提高统计学习能力,自然而然地养成在数学学习、解释生活现象中主动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数学习惯。
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为追赶课时进度,部分教师为未着力启发学生思维,而是更习惯于直接灌输知识,这是影响学生数学意识与数学习惯发展的关键。因此可以说,增强学生思维水平的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与习惯的根本目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与习惯,应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思维,打造“思维慢启发”的教学环境,适当放慢学生的思维活动速度。比如,在教学中设计项目化、互动型、开放性、质疑纠错型学习活动,基于项目任务、互动话题、拥有开放答案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质疑的题目等组织课程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利用启发性问题和提示启发学生思维,以此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及其本质的思考。学生互动意识、发散意识、质疑意识、互动习惯、独立思考习惯逐一形成,使其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意识与数学习惯的培养,说到底是让学生用更健康、更正确的新意识和新习惯取代落后、缺乏积极意义的旧意识和旧习惯的过程,而在新意识与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旧意识、旧习惯会为其带来持续的干扰,由此形成了“21天效应”。心理学认为,如果一个人在连续的21天中不断重复相同的动作或想法,就会将该动作或想法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因此《行为心理学》中以“21天效应”解释一个人形成、巩固新习惯或新理念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基于“21天效应”,心理学家将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1~7天阶段、7~21天阶段、21~90 天阶段。在1~7 天阶段中,人们的习惯表现呈现“刻意”“不自然”特点,要频繁提醒自己,在7~21天阶段中,习惯表现特点逐渐变为“刻意”“自然”,虽然要通过意识控制保持习惯,但已经可以减少自我提醒的频率,到了21~90天阶段,人们的习惯表现便会完全呈现出“不经意”“自然”特点,不再需要意识控制与自我提醒,习惯真正形成。立足“21 天效应”,小学数学教师遵循学生心理与思维的一般发展规律培养其数学意识与习惯,应抓住“1~7天阶段”这一提醒学生保持正确意识与良好习惯的重要过程,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提醒,让督促过程快起来,让学生以新意识、新习惯取代旧意识、旧习惯的过程快起来。
于是,为保证“快督促”的施行,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动态监督与管理模式,让动态监管衔接课堂内外活动。在课内“快督促”中,教师应先建立长远的数学意识与习惯评价机制,再对学生课堂思考、学习、活动、交流等表现展开“快评价”,在每一教学环节结束后,都及时指出学生在意识与习惯层面存在的问题,刻意督促他们总结经验、自我反思、尽快改正,尽可能在数学课堂以最快的速度帮助他们辨别正确与错误的意识、区分积极与消极的行为。此时,虽然学生表现出来的数学意识与习惯较为不自然,但已经在逐步形成健康意识与良好习惯,所以教师在课外“快督促”中,可以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在电子教学平台上传学生动态成长档案,提出指向意识与习惯培养的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一边在课外实践活动督促下更快实现持续学习、拓展学习、迁移学习,一边自主查看成长档案,在档案中客观评语的督促下改正错误学习意识与习惯,意识与习惯之花快速盛开、茁壮而茂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意识与数学习惯,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日积月累、静待花开的过程,是在监督和提醒中扶摇直上的过程,是“慢”与“快”结合的艺术。小学数学教师应有目的地让培养过程慢下来,有针对性地让督促过程快起来,改变快节奏的教学方式,转换慢频率的督促方法,既让学生沉浸在温和、放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也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强化小学数学学生数学意识与习惯培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