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育沃土 竹韵润童心

2022-03-17 15:34胡英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中心幼儿园
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竹韵幼儿园游戏

胡英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中心幼儿园

陈鹤琴先生指出: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及资源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幼儿教育更加顺利的发展,不断提高乡村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农村幼儿园应该不断为幼儿构建快乐的园所环境。但乡村幼儿园面临着比城市幼儿园更多的教育问题,为了帮助幼儿获取同样丰富的教育资源,习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乡村幼儿教师采用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结合真实案例带领学生快乐学习、轻松收获。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中心幼儿园坐落于深甽镇,深甽作为宁海的竹乡,周边竹木葱郁,为幼儿传承和发展竹文化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此,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指导下,我们开始思考幼儿园如何玩转竹资源,探寻竹价值,开发竹玩具和游戏,生成竹主题活动,打造竹特色幼儿园,从而让幼儿从小汲取家乡的文化营养,形成初步对家乡文化的感受和认识,进而传承竹文化。基于此,我们着眼于竹文化的匠艺精神,挖掘竹的美、趣、用、创,遵循幼儿以游戏体验为基本活动的学习方式,开发了幼儿喜闻乐见的竹玩游戏和竹主题课程,并尊重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转竹,从实践体验中感悟匠心传承竹文化,进而诱发幼儿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展与创新幼儿园竹特色活动,我们在“笋儿尖尖探竹梦”的办园理念下,不断完善构建幼儿园“竹润童心”主题活动,建设竹梦校园文化,打造“竹润童心”特色学校。

挖“竹事”,品“竹味”——让自然环境孕育幼儿的自然生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的教育不应该仅限于传统的教育手段,新型的信息教育手段不仅能够活跃幼儿教育的课堂氛围,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向幼儿宣扬一种利用新兴手段丰富生活的意识形态。因此,针对乡村幼儿园教育现状,教师需要结合当下新型的教学手段,结合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件,帮助幼儿开阔眼界,带领他们跳出原生学习环境。

提炼“竹”之核心精神 幼儿园园所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教育实践的过程,是一所幼儿园共同追求的精神风貌和教育风格。我园坚持“自然竹韵”的教育管理理念,站在战略高度,立足竹之特色,从刚柔并济的制度文化、内涵精深的环境文化、师幼双赢的教学文化以及持续发展的团队文化建设着手,认识并唱响“竹韵怡园”文化品牌,促进了农村幼儿园园所文化的形成。自古以来,松竹梅最能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而竹的自然天性和独特品格,更被文人墨客所称颂。基于此,我园结合深甽特有的地理环境,挖掘竹子品性中蕴含的教育元素,寻找竹子与教育之间的关联点,将“正直、有节、虚心、向上”等竹品质运用到幼儿园文化建设中。

再现竹之“自然”环境 对于刚刚接触学习的幼儿来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一些颜色鲜艳、人物丰富、声音多变的场景。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进入自然环境进行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幼儿感官和认知的发展。我园要求教师借助乡村这样一个天然的教育环境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自由学习,让他们在玩耍过程中感受自己所处学习环境的优美。基于此,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地域资源、空间布局、办园特色等,将“竹元素”搬进幼儿园,创设“自然”的竹文化育人环境。一是打造浓墨重彩的竹环境。走进我们的幼儿园,随处可见“竹子”的身影。玩沙区、玩水区的竹子隔断,班级家长宣传栏、走廊过道的竹板块,不同楼层的竹玩吊顶等等,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具有“竹”文化特色,以此来感染人、熏陶人。二是创设竹韵童趣的“竹”区域。为彰显“竹玩”课程的特色,我们利用整体空间,创设了“竹玩建构室”“竹趣编织区”“竹韵美工室”“竹乐运动区”“竹白创想区”“竹慧益智区”“竹悦沙水区”,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游戏,品味“竹韵”,体验“竹趣”。

拓“竹玩”,显“竹趣”——让自然资源丰富孩子的游戏体验

我园充分挖掘竹玩游戏的教育价值,构建竹玩主题活动,形成园本化的特色竹玩课程。同时,通过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努力实现“竹玩活动游戏化”和“游戏活动竹趣化”的有效融和。

班内玩:自主的竹玩主题月 “竹玩”主题月活动由主题教学周和“竹玩体验周”两部分组成。主题教学周由小班的“笋娃趣事”、中班的“笋族探秘”、大班的“踏竹寻踪”三个主题组成。以主题形式,认识竹的特点、功能,探究竹的秘密,发现竹和人们生活的关系等等。“竹玩体验周”活动由“画竹、搭竹、编竹、奕竹、玩竹”五个篇章组成,以游戏的形式,引领幼儿走近民间传统竹文化,感受竹世界的奇特神韵。

班际享:开放的竹玩游戏场 为了更好地在幼儿教学实践中发挥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幼儿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发挥出民间游戏的优势,应始终坚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紧扣他们的兴趣爱好,要求情景化创设应符合幼儿的特点,并能全方位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一是,从装扮教室出发,体现出幼儿活动及学习场所的温暖舒适性,并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产生一定的亲切感,这样方可以顺利推动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二是,幼儿教师应从整体出发来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从幼儿角度出发来准备大量的真实性、丰富性的材料。比如,教师应将自己小时候的民间游戏融入教学实践过程;借助于问卷调查等方式来鼓励幼儿家长选择并确定民间游戏;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民间游戏活动的创新发展,以便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三是,全面开展幼儿生活化的游戏工具,积极予以创新发展。

我们利用整体空间,创设了“竹玩建构室”“竹趣编织区”“竹韵美工室”“竹乐运动区”“竹白创想区”等活动区。每个活动区都具有自主性、选择性、开放性的特点,尊重孩子学习的“自然”规律。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区域和同伴,做他们最想做的事,玩他们最想玩的游戏,在自主参与中体验快乐,感受幸福,从而获得“自然”的学习与发展。

园外拓:多彩的“竹玩”民俗节 在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应积极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来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其中,通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能体现出幼儿教育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性,在具体的选择民间游戏的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其与幼儿实际生活的练习,并能从实际出发来全面提升幼儿对于生活的认知水平。具体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平时留意日常化的生活情况,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内容融入其中,旨在帮助幼儿能明确所涉及的基本生活技巧以及相关方面的内容,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考虑到民间音乐游戏以及民间体育游戏的情况,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从整体上进行巧妙设计,将其融入其中,能有效锻炼幼儿的协调性,促进智力发育,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三是,可以选择在区域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构建相应的真实环境来实现进一步感染幼儿,能引导他们来完成相关的区域游戏活动。可以选择性地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模拟居家过日子、操持家务、社交往来等生活现象,选择即兴编排方式,能全面体现出儿童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进行概念性的教学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他们更需要一些自己动手的环节,利用自己的双手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无论结果是怎样的,孩子更享受的是自己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

我们挖掘深甽本土民俗活动,开展相关的“竹玩”民俗游戏节。如:十月半是深甽特有的大型集会活动,为了让幼儿感知深甽风俗的独特性,我们将十月半搬进幼儿园,开展“竹娃跳蚤集会”,让幼儿在做做、玩玩、吃吃、买卖中,体验“竹玩”的乐趣。又如:我们将乡村运动会搬进校园,开展亲子竹玩游戏节。深入挖掘“竹玩”的功能,组织丰富多彩的竹玩游戏,让家长和孩子们在竹的世界里徜徉,乐享童年的乐趣。

润“竹韵”,成“竹林”——让自然品格滋养孩子的美好心灵

“竹韵”津校园,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 为了幼儿教育更加顺利的发展,不断提高乡村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从侧面帮助幼儿园构建一种快乐的园所环境。乡村园所面临着比城市幼儿园更多的问题,为了帮助幼儿能够获取同样多的信息资源,习得更丰富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快乐,幼儿园教师可以结合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促进课堂娱乐的开展,结合真实案例带领幼儿快乐学习、轻松收获。对于刚刚接触学习的幼儿来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颜色鲜艳、人物丰富、声音多变的一些场景,因此,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进入自然环境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幼儿感官和认知的发展。教师借助乡村这样一个天然的教育环境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自由学习,也是让幼儿在玩耍当中感受自己所处学习环境的快乐。

乡村幼儿园经过教师不断地设计、开展、推广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让孩子更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学习的快乐,借助乡村所带来的地理优势帮助孩子回归生活回到自然,也带领孩子在走出课堂、自己动手、观看动画片等安排中获得快乐。通过已经拥有的自然教学环境,幼儿们开始对课堂活动有期待感,期待能够去幼儿园和朋友们一起玩耍,期待教师带领大家进行有趣的活动。借助乡村自然环境这样一个教学背景,让孩子愿意到幼儿园去,激发了他们上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并且获得在幼儿园中独一无二的快乐。

在“竹韵怡园”文化品牌滋养下,我们将“竹”所具有的生机勃勃、奋发向上、虚心有节、挺拔凌云的品质与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有机融合,提高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组织开展师德征文、“竹韵”系列小论坛等活动,引导教师用竹子般坦诚无私、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投入自己的工作;我们还组织教师进行“竹玩”课题的研究、“竹玩”教玩具的开发、“竹玩”论文的撰写等,鼓励他们要像小竹笋般破土而出,在节节高中秀出独有的风采,展现各自的价值。

“竹香”润童心,聆听成长拔节的声音 结合陶行知教育理念对于现代化教育工作的巨大共享,特别是其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在全面推动高质量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应用及实践工作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如何从实际出发来予以创新。其中,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符合当前的幼儿教育的实践,能体现出做上教、做上学的特点。将其融入民间游戏创新发展,自然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我们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民间游戏活动的细分,以保障民间游戏活动的针对性。结合一系列符合幼儿实际的民间游戏活动,一方面能有助于幼儿积累宝贵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我们利用风情旅游小镇这一地理优势,以“我是小导游”的打造为基点,组织多形式的“小竹娃”社会实践活动。如:春游活动中,“小导游”们走进温泉,向游客们介绍温泉十二忆民宿、最美星空房车露营基地、映天池、湖心亭等旅游景点;清明节的“寻春怀古乐体验”活动中,“小竹娃”们和养老院的老人们一起春耕农作,体验劳动的乐趣。通过日常教师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及“小竹娃”系列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家乡之情,从而形成亲社会的人文素养。这样旨在培养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中的语音节律、语言和动作的协调性。

“竹色”韵童年,助力家园共育 教学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学生没能直接接触到教学资源,教师也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为学生展示大千世界。当学生升学来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学生的基础薄弱将格外明显。因此,想要促进乡村教育的振兴,教学资源的完善必不可少。我园成立家长助教团,积极吸纳整合教育资源。助教团里,有竹篾工匠,手工制作能手,美术教师,发型师,摄影师,警察,舞蹈教师等等。结合各类活动,将家长助教请进幼儿园,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如:竹玩周,篾匠爷爷来园教孩子们编织;春游,摄影师助教们带着孩子去龙宫古村采风;秋游,美术助教们带着孩子去温泉进行石头画创作、竹林写生;更有在传统节日中忙碌的能手助教们,教孩子们用笋壳包粽子、用艾草做青饺,晒笋干、做罐头烤笋等等。家长助教的融入,为幼儿园的各类活动开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幼儿就如同一粒种子,需要自然的生长环境和自由发展空间。让我们在尊重孩子自身成长规律的同时,给孩子留下尽量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把快乐、自由的童年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的生命拔节有声,让孩子们的童年开怀有梦!

猜你喜欢
竹韵幼儿园游戏
“竹韵提梁”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
竹韵自在祥瑞赋,自然风物显风华——紫砂壶“祥竹”创作谈
Outpatient telephonic transitional care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improves survival in cirrhotic patients
爱“上”幼儿园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