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2-03-17 14:11山东省威海市河北小学姜雪洁
天津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课文小学生内容

■山东省威海市河北小学 姜雪洁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高效地掌握语文知识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教学模式越来越受欢迎,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站在全局的角度了解整个单元的文章内容,从而更好地了解各篇文章间的有效联系。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不同于原有的单篇教学模式,其有效整合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挖掘每篇内容中的知识重点,同时还能让小学生从更多层次上了解相应的内容,使其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理解力。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展开探究。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对原有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单元为中心,围绕具体的教学主题展开,从而由一个主题扩散为多个方面,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影响每篇单元内文章的独立性,并且将各个文章的内容相互联系,形成教学上的连续性,以便于学生的能进行系统的学习。单元教学重视的是整体性的学习,而这种整体性并非简单的组合相关内容,而是重视整体性的把握内容。要做到理解课文表达的核心思想,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另外,单元教学还有较强的连贯性,其具体表现为单元之间的内容衔接,即单元训练的各个项目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单元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从而让前后两个单元之间能产生内容上的关联,以便学生高效学习。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教学目标,立足单元主题

目标要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这是学生进行单元学习的核心。因此,教师要能对整本教材内容都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在设计教学课件时确立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导学生有方向地学习。教师要先确立基本目标,如能整体阅读课文,能认识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并能与教师产生积极互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讨论并分析相关问题,提高对内容的理解力;能有效理解文中的重点内容和出现的成语等。同时,学生要能充分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并能体会其传达的深刻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与同学和教师积极互动,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能自主总结整个单元的内容主题和重点。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中《在牛肚子里旅行》时,这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并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逃脱危险。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小学生能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即牛一共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本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因此,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生有了更好的发散思维的表达机会。在学习完本课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童话故事,以此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写作能力。

(二)明确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内容

在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思考其表达的内容重点,并提出一定的问题,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因此,在对单元课文进行品读前,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小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受和疑惑等进行有效记录,并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自行找到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为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上册中第四单元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通过自主阅读了解各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内容的重点。如阅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学生了解本篇文章的内容主要跟“预测”有关,这是继《永远倒不了的老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了解整篇故事的叙事结构,并了解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目标在于学生能有效复习预测的方法,并结合相应的插图编故事,续写故事内容。基于此,小学生能自行找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单元教学。

(三)加强小组探究,体会课文内容

小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能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具体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共同学习。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课堂的氛围能被充分活跃,学生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中《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本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本课有两个特点:一是首尾相呼应;二是用词准确。通过教授本课知识,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玉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对课文里的优美语言展开欣赏,并能从中积累好词佳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中国地图,并展开提问,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展开讨论,如“谁能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并就此展开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个位置很重要,有祖国“南大门”之称。接着再提问:谁来说说你对西沙群岛的了解?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开介绍。通过这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并引出下一课的内容,让学生能主动了解《海滨小城》这篇课文,使其能在充分了解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对本单元的各篇课文都有强烈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增加课堂提问,加深学习印象

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十分有限,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学生经常出现“溜号”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课堂学习效率。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增加课堂问题,让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思考,使其保持课堂专注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中《古诗两首》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提高学习的专注力。如“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而本单元的内容主题主要是自然景观,而小学生的学习通常依赖具体的形象。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结合相关内容,从网络中搜索相应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使其能顺利地理解相应的内容。教师可以分别展示葡萄沟、日月潭、黄山奇石和庐山瀑布等景观的图片或食品,让小学生能对课本内容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搭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进而让教师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全面地分析学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对课堂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分析和研究,让教学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教师的提问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调查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问。第二,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教学提问在实践展开的过程中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了解自身未来改进的方向。但是很多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对学生较为严格,态度也较为严厉,这就导致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的提问反而成了对学生的惩罚。很多学生畏惧提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调整教学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引导为辅,让学生首先确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在此之后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教学工作在实践展开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通过这种方法,让课堂提问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挑战和惩罚,而是一个能力有效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引起关注和重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五)及时拓展教学,实现温故知新

所谓温故知新是指学生能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并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完善知识体系,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及时扩展教学,将两个蕴涵相同教育因素的单元整合,一方面自然丰富课程内容,降低教学的枯燥感,另一方面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他们会对所学新知识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在前后联系综合分析的过程中构建知识链条,真正做到夯实语文基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两首》一单元与《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单元合并教学,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即“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教师将课文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能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领悟语言知识的奥秘,《观潮》到《暮江吟》的延伸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观看”景象的过程中感受到《暮江吟》诗人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借助现代文章体会古诗的意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温故的过程中实现知新的目标。

(六)寻找外部联系,丰富单元内容

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期间还要积极地寻找单元主题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即同类型文章、实际生活事件等,在此基础上实现综合教学,保证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使他们能自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也能提高综合语文素养,为未来学习与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课外资源的重要性,不仅灵活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搜索相关资料,还应该用心观察生活、利用生活,这样一来不仅能大大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学生思考欲、表达欲,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他们的核心素养,进而达成预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组织创造性交际活动,如演讲比赛、手抄报制作大赛、主题班会等,真正做到将寻找单元主题与外部因素之间联系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能在兴趣的基础上搜索生活小故事、积累名人名言。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深化对主题的认知,能了解到单元主题不仅仅是对多篇课文的概括,更是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社会行为、一种道德思想,能主动寻找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并积极与双方沟通,更深层次、多角度地理解知识,也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生活,最终在学习中养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自然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七)前后对比训练,实现读思结合

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前后课文之间的对比,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对单元教学主题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为学生拓宽思维空间,让他们能在读思结合的前提下完成各项课堂学习任务,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除此之外,对比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在对比过程中不自主地结合生活实际、社会现实思考问题,从语言文字中寻找思想道德因素,并通过课内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互动明确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个人品质,为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陶罐与铁罐》两课时,教师可以采取前后对比的方式展开教学,首先在讲述《守株待兔》故事过程中自然渗透“不要心存侥幸,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去创造美好、获取能量”的道理,而在讲解《陶罐与铁罐》的过程中则应重点讲解有明确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前后两篇文章虽然核心思想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即要求学生掌握自我提升的策略。期间教师可以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守株待兔中种田人想要走捷径,在树桩子旁边等待,但是他并没有白捡到兔子,将其与第二个故事中陶罐的性格进行对比。陶罐十分谦虚,能看到他人的长处,也明白自己的短处,最终成为出土文物。在前后对比中,学生更能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只有对自身产生明确认知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努力方向最终才能取得成功,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对比教学中,学生能扩大思考范围,通过对不同事件过程、结果的分析提高学习能力,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单元整体式教学,教师能将风格不同、教学任务不同的文章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不同文章间共同的主题内容将其有效联系,并以共同的主题为出发点设计教学任务。在这种模式下,小学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单元的主题,并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单元整体式教学,为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文小学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背课文
主要内容
我是小学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