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祖奎,李性苑,石修堂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多媒体是集文字、影视、动画、声音、图像等于一体的综合传媒技术,可以将大量的信息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传递给信息受体.因此,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增加信息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成为未来教学的常用手段和必然趋势.为了实现多媒体作品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性化和特色化,多媒体素材制作和应用课程教学变得日趋重要,我国高校已经广泛开设这门课程,该课程是本科院校的通识课程之一[1].多媒体技术实用性广泛,多媒体素材制作和应用课程包含的内容也宽泛.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本门课程所学内容需求不同,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对本门课程所教授的软件及偏重点也有所不同[1].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促进学生灵活并触类旁通的应用多种软件的技能是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多媒体素材制作和应用课程最基本的要求[2].多媒体素材制作和应用课程在凯里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已经开设7 年,教学过程中发现阻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问题.笔者通过重新构建课堂教学的相关要素,并改进教学方法,将自己的教学想法在探索中转化为教学现实.
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学习状况及对本门课程知识掌握的情况,笔者在最初的多媒体素材制作和应用课程教学中发现如下的问题.
问题1:学生对软件应用一般能照葫芦画瓢地完成任务,但对一些软件功能没有完全理解,应用不灵活,也有文献反映过这种现象[3].
问题2:多媒体素材制作和应用课程要学习多种软件,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不能保证对软件的每个命令的功能都进行讲解与示范,软件中一些简单的学生通过自己摸索能快速学会操作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但部分学生把课后学习当成了负担,对于课堂上一些没有讲解到的知识细节课后不愿再花时间学习.
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笔者针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试探性的改进,对考核机制也进行了调整.
生物科学专业的部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原理不感兴趣,更关注的是对软件的操作使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材施教,笔者对课堂教学素材来源进行调整.以往教学过程中所用的图片和影视资料来自网络,而运算和绘制矢量图的数值数据资料由教师提供,调整后的部分课堂教学素材由学生利用周末自己采集并加工获取.结合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特点与学生学习需求,设置以“校园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采集课堂教学所需的素材.各组学生用手机拍摄动植物照片,为本课程用Photoshop 软件加工和处理图片提供原始素材.用手机拍摄植被斑块,为课堂用CAD 软件绘制地图提供底图素材.以植被斑块为单位,在每个斑块内设计若干个小样方,统计小样方内所有植物种类和数量,这些数据资料为课堂操作SPSS 软件和Excel 进行数据分析及绘制矢量图提供数据素材.用手机拍摄动植物视频,为课堂用会声会影软件编辑视频提供素材.
由于课堂素材都是学生自己采集的一手资料,体验过程增加了学生对素材的情感渗透,实践认知和情感渗透增强了学生对素材属性及素材运用目的的理解.相较于来自网络和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学生对自己采集的素材更熟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由于学生融入实境采集到所要的数值数据,情感因素的投入使学生对素材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深刻,学生应用数值数据在SPSS 软件和Excel 上进行数据计算和制作矢量图时,明白数据资料的来龙去脉及含义,情感因素能从心理上优化教学[4].体验方式获取的素材为课堂教学构建了更加合理的要素,提高了素材的趣味性[5].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体验中得到激发,体验式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将知识理论迁移到实践并用实践检验理论认知[6].课堂教学主导,辅以课外实践的教学方法为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构建了平台.
以往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解完毕后学生课后练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分离状态.教学方式改进后教学全过程对每个软件使用实行教师讲解和演示操作与学生练习同步化,即教师每讲解一个知识点后立即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操作练习,防止教与学分离,将知识点在课堂上各个击破,减少了课后遗忘知识点的情况,不留下疑难点,当场解决疑难及操作不畅等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和分析过程中.课堂教学教师不但对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目标精细精准化、任务具体化,还对重点内容进行形象化的讲解,比如:讲解CAD 软件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图层的含义至关重要,我们将图层形象化的比喻为“玻璃”,绘制图的过程就是将同一属性的内容绘制在同一层“玻璃”上,不同属性的内容按照属性类别分别绘制在不同的“玻璃”层上,然后将多层“玻璃”(图层)重叠在一起就可以看到绘制的全部图层内容了.形象的比喻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透彻性,让学生快速理解图层的含义,学生控制好图层后对CAD 软件的应用就快速超出了照葫芦画瓢的能力,学生可以绘制出自己想要的地图,这就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他们就愿意花更多的课余时间琢磨绘图技巧.
在学期期末,举行本门课程作品比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校园生物多样性”为主题,作品内容包括本门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成员制作好的图片、视频、矢量图和表等,将成果导入PPT,学生小组选派一人展示并解说本小组的作品.学生通过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将多个软件知识交叉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实践中归纳的基础知识融入理论演绎,鼓励学生尝试并制作出原创作品.每个小组PPT 汇报5-8分钟,呈现作品的原创性和闪光点,同时注重集体成果和个性独特风格的展示.小组汇报完毕后每个小组给其他小组打分并讨论作品中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亮点和作品制作的不足之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交流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辨和批判思维,深化和升华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之前用期末试卷考试成绩作为期末最终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现重新构建课堂教学元素并改进教学方法之后考核机制也作出如下的调整:按照小组之间互评得分占50%,教师给小组打分占30%,教师给个人平时打分占20%,给出每位学生的最终成绩.考核机制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本着学生学以致用为目的,不以考试为导向评学,兼顾团队协作精神与个性风格的培养.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不但掌握所学软件的多种功能,并且对相似的软件有触类旁通的能力.与从网络获取素材相比,学生亲自采集素材的量非常有限,但这并不影响对软件的操作,对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也没有影响.素材的内涵与功能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能才是关键.
本课程需要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比如:SPSS 属于统计学范畴的分析软件,在学生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F-检验和t-检验分析时,对数据需要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要求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本课程的教学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