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雷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选编了闻一多的诗《红烛》。《红烛》是该单元的精读课文,一线教师只有在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置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
然而,根据笔者的调查,一线教师对这首诗把握得还不够。原因一:这首诗以前没有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师对这首诗比较陌生。原因二:目前比较少关于这首诗方面的文本解读论文。基于此,笔者尝试解读闻一多的《红烛》,希望能让一线语文教师更加深入地把握这首诗。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往往是“总分总”的过程。下面,笔者先初步总体对《红烛》进行解读,再逐节进行解读,最后再次进行总体解读。
要想初步总体解读一篇文章,最好的方法是先研读标题。四川师范大学的李华平教授提出了“打开天窗法”,指“读文先读题”。把握标题有利于把握文章。李华平教授认为,标题作用之一就是帮助读者“知体裁”。体裁就是文体。读者可以根据标题以及阅读经验去推断文体,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原文进行判断。把握文体非常重要。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教学要以文体为终点。”当然,把握文体不仅仅要把握“一类”文体,更要把握“二类”文体(亚文体)。
从标题和内容来看,《红烛》是一首诗。诗歌的特点是抒发情感,读者要注意作者运用意象去抒发情感,还要注意意脉(作者情感的变化)。但仅仅看出《红烛》属于诗歌是不够的。事实上,《红烛》是属于诗歌中的二类”文体——咏物诗。咏物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作者往往融情于物。咏物诗的标题往往是所咏叹之物,比如虞世南的《咏蝉》、贺知章的《咏柳》。从标题来看,“红烛”就是诗人所咏叹之物。“红烛”其实就是“火红的蜡烛”。标题的表面含义是写“火红的蜡烛”,深层的含义是描写具备“红烛精神”的自己。写“红烛”就是写自己。读者在阅读这首诗的时候,要由物及人。
《红烛》共九节,在诗歌的前面还有一个引子,引用了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原意是表达对爱情的忠贞。诗人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奠定了不惜牺牲、无私奉献的感情基调。
第一节使用了呼告这一修辞手法,具体说来,是比拟呼告,诗人把“红烛”当成人,直接与它对话。诗人强烈地抒发了对“红烛”赤诚精神的感叹,并且反思自己是否也具有这样一种品质。
第二节,作者提出了一个疑问:“红烛为何要牺牲自己的躯体,才能发出光芒?”诗人一开始觉得红烛耽误了自己,实质是自己青春时期的困惑,“小我”与“大我”之间的挣扎,选择个人利益还是国家利益的内心矛盾与挣扎。
第三节,作者经过反思,推翻了原来自己的第一个回答。作者认为:红烛并没有耽误自己。因为红烛生存的价值本来就是为了燃烧。诗人认为,“大我”比“小我”更重要。国家利益比个人利益更重要。
第四节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并且使用了五个感叹号,抒发了强烈的感情。红烛燃烧的价值在于:烧破梦、烧沸血、救出灵魂、捣破监狱。这里有四个意象,分别是梦、血、灵魂、监狱。世人在沉睡,诗人独醒,诗人要唤醒人们的爱国意识。世人虽然有血,但并不热血,所以诗人要烧沸他们的血,让他们不再冷漠。世人虽然还有灵魂,但灵魂被禁锢,所以诗人要救出他们的灵魂。监狱的特点是阴冷、肮脏、封闭、残酷、禁锢,正如当时的社会,所以诗人要捣破监狱。
第五节,从第四节的热烈转为忧伤。诗人感叹红烛发光的时候,就是泪流的开始。比喻诗人要为国家做出贡献,要牺牲自我利益甚至生命。
第六节,诗人自问自答,询问红烛为何伤心流泪。在这个设问句中,包含了诗人的同情、惊疑、思索。“哦!我知道了!”诗人经过思索后得出了答案,连用两个感叹号,表达出明白红烛伤心原因后的喜悦。这里如果换成句号,则少了这种强烈的情感。“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阅读诗歌不仅仅看诗人写了什么,还要看诗人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语义的角度来看,这句也可以表达为“是风来吹你的光芒”。但是改句的表达效果比不上原句。“残风”“侵”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风是残忍的风,“侵”是侵犯、侵害、侵袭、侵占、入侵、侵虐,都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由物及人,这里比喻黑暗势力对诗人的侵害。“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流泪是结果,但是原因不是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是担心不能为世间创造光明。正如诗人担心的不是个人利益的得失,而是担心不能为民族、国家做出贡献。
第七节,诗人运用联想,由红烛的泪联想到脂膏。红烛的泪不会白流,有助于培育出花儿,结成果子。正如诗人的努力不会白费,会有机会获得新生的力量、革命的成果。
第八节,“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有教师以为这里的“因”是“因为”的含义,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符合语境的。“因为你创造光明,所以你灰心流泪”,两者之间并不构成因果关系。其实这里的“因”是“动因”的含义。“动因”就是动机,也就是做某种事情希望达到的目的。这句诗应该理解为“给世界创造光明是你的目的,灰心流泪却是你的结果”。诗人先说结果,强调红烛的伟大。红烛是因为高尚的目的去燃烧自己,却得到了灰心流泪的结果。可是,即使是这样,红烛依然燃烧自己。比喻诗人牺牲自我的精神,是诗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
最后一节,诗人再次引用,和前面的第一节的引用相照应。“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红烛燃烧自己,不计较收获,只是默默地实干。只要去干,就有希望。诗人也没有把握战胜黑暗势力,但诗人并不屈服。诗人无法把握结果,但是可以把握自己的努力。这也是诗人的自我勉励。
阐释循环理论认为,“整体与局部的理解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一部分只是初步总体解读《红烛》。逐节解读有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总体解读《红烛》。
首先,这首诗中出现了大量的意象。这些意象包括诗人的心、火、灰、光、梦、血、灵魂、监狱、泪、残风、脂膏、果子、花儿、红烛等,但其核心意象还是红烛。诗人托物言志,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其次,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包括引用、呼告、托物言志、设问、排比、反复、比喻、倒装等。这些手法有助于诗人感情的表达。最后,诗歌的感情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化。意脉是赞叹、困惑、明白、感伤、困惑、明白、安慰,经历了“四扬三抑”。
文章先是借助“打开天窗法”初步总体解读《红烛》,然后逐节解读《红烛》,最后再次总体解读《红烛》。经过这样“总分总”的解读,希望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