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实践分析与改进建议
——基于对北京、上海、天津708 份样本的调查

2022-03-17 11:48:08张建伟王光明
关键词:手册素质评价

张建伟,王光明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是由“学校与家庭联系手册”演变而来。“学校与家庭联系手册”实质上是“学生成绩报告单”。20 世纪90 年代初,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评价,实行了“学生评价手册”,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代替了原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价。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评价手册”又逐步被《学生成长记录册》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取代[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然而,目前针对小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并不多见。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五育并举”的新要求。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将“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任务。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2021 年3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3]将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界定为五方面,即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那么,目前《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使用现状如何,是否仍需改进,值得深入研究。

为查明《手册》使用现状,采用自编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使用现状教师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手册》的使用、保管、效果等方面。2019年4月-5 月对北京、上海、天津的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08 份,其中北京205份,上海224 份,天津 279 份。再利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手册》进行文本分析,并对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显示,《手册》本地特色鲜明,在实践中得到一定认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现行《手册》使用特征

北京、上海、天津现行的《手册》彰显了各自特色。北京《手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集中体现在“我的自画像”“我的日常锻炼小计划”等版块的设计上。上海《手册》过程性记录详实,突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新要求,具体表现在“社会实践情况记录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情况记录表”和“课外阅读情况记录”等。天津《手册》体现了具体的学科知识能力要求和形成性评价。

此外,三个直辖市现行《手册》的使用情况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一是内容设计认可度较高。八成以上小学教师对于各地现行的《手册》内容设计比较认同。二是具备一定的效用认可度。六成以上小学教师对本地现行的《手册》效用比较认同。三是教师是主要保管者。六成以上的《手册》由教师统一保管。四是集中填写较普遍。五成以上为教师每学期期末集中填写。

二、现行《手册》使用存在的问题

《手册》的使用体现出一定的实质性成效,同时还面临着由于改革不彻底而暴露出的一些新问题,尚需研究和改进。

(一)评价维度异地差异明显

目前,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照指标方面,大部分省市遵循《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5 个维度进行评价或是在此基础上略有调整。如北京现行的《手册》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实践活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审美素养、个性发展七个方面进行评价;上海现行的《手册》包括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社会实践情况、各门课程学习情况、体育健身情况以及艺术、科技等校园文化活动情况、课外阅读情况等方面记录。透过评价内容,可以发现各地《手册》的评价指标设计存在差异。

(二)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差异

在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涵盖了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社会实践接纳单位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但是,在实践中各地评价主体所占的比重不同。按照填写的页数统计,北京的《手册》中85%以上都由学生填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填写部分约占12%,小伙伴评价和家长评价之和约占3%;而上海的《手册》中教师填写比重位居第一,占比约54%,学生自我评价位居其二,占比约27%,家长评价占比9%,同学评价和社区评价各占比5%;天津的《手册》中教师评价位居第一,占比65%,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位居第二,各占比14.5%,伙伴评价占比6%。可见,评价《手册》的主体呈现多元差异,其中教师填写比例相对较高,学生填写比例相对较少。

(三)评价过程性记录不充分

在《手册》实际使用过程中,过程性评价涉及很少或落实不到位。《手册》一般只用于学期末和开学初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只有上海使用了《成长记录手册》的名称,强调了《手册》的记录功能。但是,被调查的上海教师反映,《手册》存在集中填写且过程性记录不充分的现象。

三、《手册》存在问题的成因

透过《手册》使用存在的问题,挖掘其背后的成因,可以将其归结为编者的理念、评价的主体、教师的评价素养和学校的组织设计等几方面。

(一)编者方面:编写理念亟待更新

《手册》的内容设计难以反映出众多学校对《手册》的编写期待,如在宏观设计上体现国家意识和新时代要求,在微观设计上体现适切性、发展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客观性。

(二)学生方面:主体性发展的历史缺位

小学生在《手册》使用过程中大多处于被动地位,呈现出强烈的被评价意识而失去自我的特征[4]。加之教师和家长都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结果,造成小学生在传递《手册》的过程中承受着较大压力。此外,在《手册》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教师评价和掌控管理占主导,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自我管理及自我评价的实现。

(三)教师方面:评价素养的匮乏

教师评价素养匮乏主要表现为评价态度不积极,评价观念相对落后和评价方法单一。大多数教师填写《手册》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且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只关注终结性评价,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未能认识到“过程”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此外教师的评价方法相对单一,普遍倾向于量化评价且评价结果趋向“高位平均”,对于质性评价涉及的评语填写,缺少沟通、协商和对话。

(四)学校方面:组织设计的滞后

实践中,很多学校对《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尚未建立健全学校关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尚未充分激发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主动性,组织设计相对滞后。

四、《手册》的改进策略

针对调查中发现《手册》使用存在的问题,《手册》编者、教师、学校、家长等相关主体应在准确领会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全面改进《手册》的编写和使用。

(一)编写中突出“五育并举”要求

《手册》内容与时俱进,需要编者及时更新编写理念。2018 年9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申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把“劳”纳入全面发展要求,明确了新时代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再次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推进评价改革,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同时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因此,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体现“五育并举”的新时代育人目标,覆盖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对于《手册》研制者来说,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要求及时更新手册内容,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 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列出的新举措以及2021 年《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针对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的重点内容一并融入新《手册》的指标框架制定中,力求从研制编写方面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二)做好基于学生个性培养的科学评判

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目标,关键要做好基于学生个性培养的科学评判。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具有不同的自然能力或潜能。先天差异和后天培养的不同,造成每一个人在不同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与弱势。2014 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提出,“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个性教育着眼于人的个体自主性,它致力于增强人的个体意识、能力与品质[5]。因此,评价标准在体现全面性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多样性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个体间互补,而且有助于创新火花的迸发,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持续助力。教师应注重创新时机的把握和创新精神的保护,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点拨学生的创新方法、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6]。例如,北京的《手册》在个性发展维度版块呈现了“我的爱好”“我的杰作”(用绘画或照片方式呈现自己的作品)“我的进步”等内容,值得肯定和推广。小学阶段的《手册》要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情况,评价学生个体具备的优势素质,而非优势素质或者不具备的素质能够达标或合格即可。例如,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如果一个学生有一两项素质非常突出,而且其他素质均达标,那他的综合素质就是“优秀”的;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任何优秀素质,而且也没有“问题素质”,那他的综合素质就是“合格”的。对于学生的优势素质,采取“正向评价”的方式,看其达到了多高的水平;对于学生非优势的素质,则采取“反向评价”的方式,即达标即可,陈述评价结论时可以不提[7]139-143。

(三)以自我评估为着力点发展学生主体性

弥补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历史缺位,就要以学生的自我评估为着力点发展其主体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8]厄尔的学习评价主张“评价即教育,评价即学习,评价即改进”,认为人会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会根据外界反馈信息不断自我调整。当学生参与评价时,能从评价中学到新东西,通过反思、评论、发现、检验、参与和理解等实现“共建知识”,最终形成评价、教育、学习、改进两两相连的四面体关系[9]。因此,评价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家长要扮演好引导者和促进者的新角色,帮助学生开发元认知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提出问题并争取自己所需的帮助,从而促进自身发展。首先,《手册》的保管由学生本人负责。在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预留时间组织学生了解本学年《手册》的要求和标准,明确标准强调的内容与技能以及学校对他们的发展预期。其次,在《手册》的设计中也要相应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评价和展示内容占有更大的比例,赋予他们更多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例如,北京的《手册》在思想道德版块、学业成就版块、身体健康版块和审美素养版块都设有“我知道”“我做到”栏目,并列出一些选项供学生选择。最后,也是关键所在,即让学生成为目标的掌控者。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完成了哪些任务,达到了哪些标准的要求?你满足或超越了哪些标准?在哪些标准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你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得到了足够的协助或者指导?你认为哪种协助对你最有效[10]?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我评估,帮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反思,不断成长。

(四)以学业述评为抓手推动过程性评价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要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是关键,也即是要以学业述评为抓手推动过程性评价的科学实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要求,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学业述评不仅针对学生的学科成绩,还应涵盖学生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各方面的表现。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述评时,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全过程的综合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当下的表现,又要放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激励和引导为主,体现出个性化述评[11]。教师应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师要具有过程性评价意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并适时指导、组织学生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7]91。在科学评判的过程中,为推动过程性评价落地,教师和学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思想层面要寻求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育人价值的共识,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改变以往终结性评价只显示最终的学习结果、比较不同学生成绩的做法。将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从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探索学生发展状况,衡量学生的成长进步,加强过程中的反馈和指导,使学生在经常性的评价活动中受到激励、得到发展。第二,在管理层面,学校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做支撑,高效的运行机制做保障,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落实全员育人,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第三,在实施层面,学校要开展对全体教师科学评价的培训和指导。明确每一位成长导师的工作职责,要求教师定期与其负责的相关学生谈话,浏览学生的成长记录、计划和反思,点评并提供支持,深入具体地做好过程性评价。

(五)发挥技术优势以激活活动形式创新

《手册》实施情况不理想,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技术屏障的存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涉及多元评价指标的操作、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多元评价方法的使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评价过程,因此必须借助技术优势来激活活动形式创新。首先,突破纸质版《手册》记录不全面、填写不及时等过程性记录的障碍,尝试在传统纸本内页加印二维码,实现纸质版《手册》与电子平台的链接,拓展《手册》的使用空间。其次,借助微信、微博、QQ、抖音等多种媒介来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典型事例和个性特长等内容,形成良好的分享、交流和互动氛围,使多元主体的评价有扎根的空间,使反馈交流实时化。此外,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采集与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区块链技术等增强评价的可追踪性,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例如,徐州市云龙区构建了“大数据支撑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做“动态评价”,学生和家长可随时查看,“过程评价”将贯穿学生的整个小学期间。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借助该校“糖堂APP 软件”开发了“艺术电子成长档案”,包括一件音乐作品、一件美术作品、一段校外展演视频等6 个项目。学生上传作品后,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可以进行点评,打破了测评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测评的常态化。未来,要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在展示、评价、反馈等交互行为中的积极作用[12],助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科学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手册素质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美食修炼手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孩子(2009年1期)2009-01-22 08:34:30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