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龙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东莞 52380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实施精准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然而,在“三个全覆盖”与“应助尽助”的资助政策下,目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面临资助对象界定模糊、资助方法运用笼统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要依托大数据,加强资助对象精准界定、方法运用、政策执行与体系健全,成为其在“十四五”期间深耕教育公平的当务之急。
1)实现教育公平的政策要求。学生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后,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由“保障型”向“发展型”、“经济资助”向“资助育人”的战略转型[1]。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开放性、灵活性与多元化的公共属性要求教育资源公平投射给每一位学生。但事实上,部分学生受到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面临失学、辍学等问题。为了践行教育公平的政策要求,高职院校需将“应助尽助”落到实处,而精准资助工作无疑是落实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之举。
2)提升学生工作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采用规范化的评选制度、合规的评选程序以及透明公开的评选结果[2],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实现对贫困生进行精准资助,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工作程序与步骤,从精确识别到精确帮扶,再从精确帮扶到精确管理,必须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既要保证资助工作的方向正确,又要确保精准育人工作有效落地。基于此,高职院校要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必须加强落实精准资助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3)推动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实现个人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一脉相承,通过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够获得知识扶贫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效果,而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实施精准资助,搭建了贫困学生从受教资本到职业技能获得的“彩虹桥”,进而为其利用知识改变贫穷状态创造条件,最终推进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进程。“造血式扶贫”的关键在于贫困学生的精准识别,利用“奖、助、贷、补、减、免”等多位一体的资助手段,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获取职业技能,提升就业水平,养成劳动致富的价值观,最终达到扶贫的本质目的[3]。
1)资助对象的界定相对模糊。当前,高职院校在实施精准资助方面,还面临着资助对象界定相对模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国家层面,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与扶贫力度的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界定标准不断提升,与之相关的贫困学生界定阈值也有所变化,不同区域无法形成稳定而统一的贫困学生评判标准。即便利用大数据建立精准资助的准线,但受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高职学生的跨区域求学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对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界定依旧比较模糊。在院校层面,精准资助一般依托大数据平台按照“自主申报—民主评议—院校审核”的流程进行,自主申报与院校审核环节并未严格限定资助对象的贫困标准,民主评议作为对资助学生贫困情况开展等级界定的关键环节,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以助学金为例,通过班会形式,根据学生申报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在校表现确定资助等级,评级过程的主观性使资助对象认定缺乏精度。在学生层面,部分学生在自尊心与新环境的影响下,内心敏感,情感脆弱,容易产生“贫而不申”的现象,而在每个专业或班级贫困学生名额既定的情况下,为了完成资助工作,又会滋生“申而不贫”的现象,进一步降低了资助对象的精准性。
2)资助监管的手段较为滞后。具体而言,一是高职院校运用大数据建立了“奖、助、贷、补、减、免”的资助体系,但是每一种资助都是按部就班进行,忽略了高职学生临时困难的资助渠道开拓。即便会对因病、因灾致贫的少数学生发起捐款资助,但实施方法的可控性与规范性相对较弱,资助程序冗杂,不仅滞后于资助需求,还存在监管方面的真空带。二是当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精准资助虽然从“物质保障型”向“育人发展型”逐渐转变,但过度强调物质资助,忽略了对部分贫困学生因原生家庭长期的经济拮据所形成的意识的监管和疏导,导致精准资助与树德育人脱离。三是感恩教育的缺失,部分学生“等、靠、要”思想滋生,抵触校内的勤工助学项目。
3)资助政策的执行趋于僵化。当前,高职院校针对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工作,资助政策执行僵化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的相关材料是随同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的,在学生收到文件后,对其中的文字介绍与专业术语把握不到位,很难全面理解政策内容与申请流程,使学生的申请材料不能及时准备,甚至错过生源贷款或信用助学贷款的时机。与此同时,贫困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承担者一般为辅导员,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了解只能依赖数字校园中收集到的学生校园卡用度情况。加之部分辅导员将学生资助视作一项工作任务,缺少对资助精神的内核解读,机械式地按资助流程运行,缺乏灵活变通。
4)资助体系的构建比较薄弱。首先,高职院校借助大数据初步建立了精准资助的“申请—评选—审核—资助”流程,但部分院校忽略了“育人”的本质目的,未将按劳分配或感恩教育纳入资助体系,容易使贫困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其次,在资助职能机构的设置上,高职院校并没有针对信息时代的数字化特点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无论是贫困学生的评选认定,还是统筹管理,均缺乏体系化的运作,使得资助体系的认定环节缺乏公开公正性。最后,高职院校各类奖助项目缺乏完善的配合体系。当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面临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众多资助项目的选择,出于扩大学生奖助覆盖面的角度,在落实精准资助时会加上“二选一”的限制条件[4],如“申请助学金后便不能申领奖学金”的规则,使得部分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在获得助学金的情况下,无法再次申请其他奖励。
1)细化数据采集,精准界定资助对象。一是在宏观层面,细化精准资助的条件,规范贫困认定的流程,完善贫困资助的方法。利用大数据搭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贫困认定模型,划分贫困学生认定阈值,形成权威性的贫困学生评判标准。二是在学校层面,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将消费终端、数据平台、云端系统、通信媒介结合,全面收集并处理学生各方面的消费数据,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同时利用智慧数据平台,对贫困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状况、收入来源等进行综合考评,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实际消费水平,实现资助对象的精准界定。三是利用大数据将资助与育人结合,通过网络教育、网络沟通、在线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从主观层面避免“应申不申、应助未助”现象的产生。此外,利用建立的贫困学生信息库,灵活分配每个专业或班级的贫困学生资助名额。
2)强化数据监管,精准采用资助手段。首先,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因病、因灾受贫的资助体系,利用当前便利化的信息传递渠道与一体化的全员监管体制,强化资金监管,提升精准资助方法、路径的可控性与规范性。此外,简化资助过程,将助学金及时发放到学生手里,从而在第一时间提供有效帮助。其次,将监管与教育结合,不仅在资助前期利用大数据对贫困学生经济状况进行审查,还应在贫困救助资金发放后,对贫困学生资金的使用加以监管与反馈,穿插感恩教育与劳动教育,提升精准资助的社会价值,促使精准资助由“物质保障型”真正向“育人发展型”转变。最后,严把贫困学生的二次申请关,结合前一次资助资金的使用去向,将校园卡充值情况与大额消费情况结合后进行审核和监管。
3)优化数据运用,精准落实资助政策。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多渠道、多方式精准落实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利用大数据与信息化,强化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精准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升资助政策的可操作性。例如在信息分析环节多考虑数据处理一体化、数据分析可视化为资助对象认定带来的便利,而在信息收集环节则将数字信息与纸质信息结合,并增进二者的转化,从而提高资助的精准度[5]。另一方面,在精准资助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通过建立以学生自主申报为主体、辅导员引导申报为主导、班干部公平审查为主力的评议体系,完善工作机制与职责,优化数据采集与处理,加强内核解读与落实,摸清班级内不同区域、不同个体的受助需求,实行分档资助。例如调整高职院校贫困生申报平台的起止时间,优化平台采集的数据节点,为贫困学生申请材料的办理设置充裕的时间。
4)深化数据整合,精准调节资助体系。一是整合贫困学生的数据信息,在“申请—评选—审核—资助”的流程上延伸“育人”与“反馈”两个环节,将感恩教育与资助结果纳入资助体系,利用感恩教育塑造正向价值观,通过数据反馈监督贫困资助的效果,从而推进资助育人的社会价值实现。二是根据数据整合需要,设立专门的协调部门,统筹管理精准资助的学生信息,并与财务部门、各班级辅导员对接,使相关数据安全、高效地传输于各个职能机构中,促进各资助环节的有序对接和高效运转。三是优化资助体系各个项目之间的合理搭配。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公平之下,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空前提升,各类“奖、助、贷、补”等资助项目日益增加。为了达成贫困学生精准资助的目的,要制订各资助项目的申请规则,一切以精准助学为目标,使资助资金效用最大化、资助项目之间配合更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