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色资源对高校党史学习特殊价值研究

2022-03-17 11:31邓雪梅王枭旋邹学荣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红岩党史重庆

邓雪梅, 王枭旋, 邹学荣

(西南大学 1.国际学院; 2.教育学部; 3.国家治理学院, 重庆 400715)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1]是党史学习的重要着力点。重庆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的奋斗历程,再现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鲜活的面容,是青年学生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的资源基础,是重庆高校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的生动教材。挖掘重庆红色资源蕴含的特殊红色基因,探索其高校党史学习的内在价值,对于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养青年学生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青年学生智慧、砥砺品格,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有着固根铸魂的特殊价值。

重庆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和中国共产党大后方的领导中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沿阵地,又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志士仁人与国民党反动派在著名集中营中殊死搏斗的所在地,形成了以主城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为主线,并串联整合渝东北、渝东南、渝西北、渝西南的红色资源格局。

一、红色资源的主要形态及特点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老一辈志士仁人、革命烈士留下的丰富红色资源,承载着独特红色基因,记载着光辉的红色历史。明晰重庆红色资源的形态,发掘其特点、优势是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资源基础。

(一)红色资源的主要形态

1. 重庆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

重庆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分为伟人故里、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墓碑(群)、烈士陵园、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等7种形态。

伟人故里(居)有曾家岩50号与“周公馆”、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和三厅旧址、聂荣臻元帅故居、刘伯承元帅纪念馆、赵世炎烈士旧居、杨闇公旧居、冯玉祥旧居、沈钧儒旧居、老舍旧居、特园等。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有桂园(重庆谈判)、红岩村(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统战中心)、《新华日报》民生路营业部(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机关报、统一战线联络点)、“六五”隧道惨案旧址(重庆大轰炸)、渣滓洞(关押屠杀进步人士)、白公馆(关押屠杀资深革命志士)、松林坡遗址群(11.27大屠杀)等。遗迹有红三军司令部汉葭旧址、南腰界红军司令部旧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旧址、解放军二野司令部旧址、黄山、南山陪都遗迹等。墓碑(群)有石壕红军烈士墓、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及墓、重庆“三三一”惨案烈士墓、库里申科烈士墓等。烈士陵园有歌乐山烈士陵园、张自忠将军烈士陵园、万州烈士陵园、彭咏梧烈士陵园等。纪念碑有步云桥烈士诗文碑林、解放碑、万县惨案纪念碑、邹容烈士纪念碑、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等;革命历史纪念馆有史迪威博物馆、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重庆市博物馆、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红军第4军长王良的“贤良阁”等[2]。

重庆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是后人能够直接感知的实体,具有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最直接、最感性的特点,因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是红色基因的物质载体。

2. 重庆红色资源的精神形态

重庆红色资源的精神形态是物质形态及非物质形态承载的革命精神的有机统一。红岩村凝练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渣滓洞、白公馆承载了革命志士与黑暗势力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二者构成了红岩精神的主体。红色资源实物与红色精神是统一的整体。

非物质的红色资源主要集中在艺术、文献、口头传承等3种形态上。艺术形态包括毛泽东《沁园春·雪》、蔡梦慰《黑牢诗篇》、叶挺《囚歌》、陈然《我的“自白书”》、郭沫若《屈原》、罗广斌等《红岩》、阎肃《红梅赞》等。文献形态包括《新华日报》《挺进报》、碑文、电报、抗战文献等。口头传承形态包括周恩来统战艺术、刘伯承丰都之战、杨闇公传奇、郭沫若与《屈原》等。革命历史的口头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红色资源的精神形态。红色资源的物质与精神形态是红色基因的载体,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重大的现实价值。

重庆红色资源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共同承载着以“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以及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情操的执着追求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人格”为丰富内涵的红岩精神。“红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红色资源精神丰碑的奠基石。“瑞金、延安、红岩,在革命斗争中是三位一体”[3],这是郭沫若对重庆红色资源在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地位的肯定,他的肯定是符合实际的。

(二)红色资源的特点

1. 重庆红色资源主题集中

统一战线主题包括桂园、红岩村、曾家岩50号、周公馆、郭沫若故居和三厅旧址、特园、《新华日报》营业部、大轰炸隧道惨案旧址、张自忠烈士陵园、解放碑等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题的实物旧址,还包括《屈原》《虎符》《艺术春秋》《芳草天涯》《台儿庄大捷记》《抗金兵》《岳飞》《第一忠臣》等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红色资源集中反映了重庆作为陪都对抗战胜利的贡献,体现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及成就。

狱中抗争主题包括渣滓洞、白公馆、歌乐山烈士墓、松林坡遗址群等集中体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志士仁人与黑暗势力不屈不挠斗争的遗址。白公馆的地牢、脚镣、手铐,渣滓洞的审讯台、铁锁链、竹签、辣椒水、老虎凳等刑具和曾折磨死300多名烈士的书面记载是体现革命志士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不屈抗争主题的实物。《囚歌》《我的“自白书”》等千古绝唱是“政治犯”抗争主题的精神再现。

2. 重庆红色资源空间相对集中

重庆红色资源空间相对集中在三大区域,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题的红色资源主要集中在渝中半岛,而体现革命志士仁人与黑暗势力抗争主题的红色资源主要集中在沙坪坝,空间集中降低了开发利用成本,便于党史教育基地建设。

3. 重庆红色资源客观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

《重庆谈判》《周恩来在重庆》《报童》《叶挺将军》等影视作品,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真实形象,实现了红色资源客观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烈火中永生》《江姐》《红岩》《烈火红岩》等影视作品在荧幕、舞台上真实再现江姐、许晓轩、陈然等革命志士的狱中抗争;一曲《红梅赞》真实地再现了革命烈士“三九严寒何所惧”的视死如归;特别是《红岩》小说整整影响了一代青年,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面不改色、心不跳”——江竹筠形象深深印入很多青少年的脑海中。正是红色资源客观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促进红岩精神的红色基因传承经久不衰,扩大了重庆红色资源的影响力。

二、挖掘重庆红色资源的特殊红色基因

红色资源最大的价值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传承是价值实现的路径。重庆红色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红色基因价值的特色,这是高校党史教育重要关注点。“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永远怀念革命先辈,“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4]是重庆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所在。重庆红色资源承载的红色基因与全国是共同的,但又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重庆红色资源空间分布主要在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一线,时间节点主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共产党人狱中抗争是两大主题,挖掘重庆红色资源的红色基因价值,特别是特殊价值对于高校党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庆“统一战线”红色基因的特殊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驻守8年,高举抗战民主旗帜,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政治民主和抗战胜利以及战后中国光明前途作出了卓越贡献”[5],肯定了重庆统一战线红色基因的特殊价值。

“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6],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党的重要任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7]。党的统一战线制度、政策、文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重庆是大后方统一战线建设实施的主战场。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延安党中央的权威、维护毛泽东的核心地位,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是统一战线的主要内涵。这一统战红色基因对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宽阔胸怀及其能力,锻造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有着极其重要的特殊现实价值。

(二)重庆“狱中抗争”红色基因的特殊价值

“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百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8]。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先烈为新中国作出的牺牲,渣滓洞、白公馆留下许晓轩等共产党人与黑暗势力抗争的血迹,松林坡留下杨虎城等烈士英魂,烈士墓留下三百多位烈士铮铮铁骨。“面对死亡我放声大笑”气吞山河,“三九严寒何所惧”荡气回肠,“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萦绕绿水青山。这是一曲风云激荡、灵魂凝铸的英雄史诗,这是一群信仰坚定、威武不屈的志士仁人的心灵超越,这是一种穿越时空、光照千秋的红色基因。正是歌乐山无数革命英灵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的绝对忠诚,不怕流血不怕杀头的精神积淀而成的特殊红色基因,激励新时代大学生自觉培养坚定政治信仰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三、聚焦红色基因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特殊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庆的光荣革命传统,熔铸了崇高的红岩精神,是激发和凝聚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9]正是重庆红色资源蕴含的“统战”“狱中抗争”、红岩文化等红色基因对于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同心同德迈进新征程”“升华理想信念”“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特殊价值。

(一)传承红色统战基因促进高校师生同心同德迈进新征程

维护延安党中央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绝对领导、维护毛泽东权威是“统战”红色基因的精髓。统一战线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统战红色基因传承必然要求在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反对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任何现象,严肃政治生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两个维护”,强化问题导向和实践砥砺,以史见今育人,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组织“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红色基因,对于高校开展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的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团结、同心同德、顽强奋斗意识有着固根价值。

传承独立自主、又斗争又团结、在斗争中求团结的高超斗争艺术红色基因。针对“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讲政治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10]等消极现象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学习党的统一战线史,坚持在批评中求团结,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培养大学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确保大学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传承统一战线的红色基因,铸牢高校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基因中,成为中华民族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团结抗战的制胜法宝。传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红色基因,对于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以史为鉴的实证价值。

(二)传承“狱中抗争”红色基因,升华高校师生理想信念

歌乐山、白公馆先烈们遗传的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信念的红色基因,对于培养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筑基升华的价值。

先烈们遗传的面对敌人屠刀宁死不屈的红色基因的内在基础就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在高校开展学习狱中抗争史,对于大学生继承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红色基因,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精神,强化实践砥砺、凝练气节、锤炼风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有着锻魂升华的价值,推进青年学生深扎信仰之根、淬炼理想之魂,自觉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梦建设者。

(三)传承红岩精神,锤炼大学生“忠诚干净担当”

红岩精神蕴含的以维护党的权威、对党绝对忠诚、严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为最高价值的红色文化基因,对于培养大学生对党的忠诚、“两个维护”的意识,自觉抵制西方纷至沓来的腐朽意识,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突出固根铸魂有着锤炼忠诚的价值。红岩精神蕴含的不惧威逼利诱、拒腐蚀永不沾的红色基因,对于培养大学生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强自身修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廉洁自律有着锤炼干净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红岩精神蕴含的不惧严刑拷打、不怕杀头、勇于担当的红色基因,对于培养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承担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有着锤炼不推诿、有担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四、探索高校传承重庆特殊红色基因的现实路径

全国3000余所高校,3600余万在校生是红色基因传承的主力。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持之以恒地推动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师生的血脉,内化为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要求探索红色基因传承的现实路径。

(一)明晰传承红色基因的内在功能

明晰传承红色基因的内在功能是高校党史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传承红色基因维护核心功能要求坚持在大学生中开展“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的政治认同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政治智慧功能要求坚持在大学生中培养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智慧;传承红色基因净化功能要求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传承红色基因品格功能要求凝练大学生“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提高道德修养;传承红色基因规范功能要求推动大学生强化法制意识、遵纪守法;传承红色基因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求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传承红色基因团结功能要求培养大学生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广阔胸襟。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塑信仰、强固精神、砥砺品格,自觉用正确思想、优良作风、良好导向、正面典型持续激荡清风正气,让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植根于红色基因的沃土中,优势长存、根基永固!

(二)推进重庆红色基因传承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

强化必修课、选修党史、加强“大思政课”是推动重庆红色基因传承进大学课堂的重要举措。党史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的时空支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党史为发展逻辑的;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也涉及相关党史内容。因此在思政必修课程教学中强化党史教学是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规定学生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选修一门,高校应在编写这四门课的教材时将重庆红色资源承载“统一战线”“狱中抗争”等红岩精神的红色基因纳入其中,在选修课中强化党史学习教育,以提高学生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重庆红色资源承载的革命志士仁人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是鲜活的思政课素材,高校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挖掘典型事例、历史人物、感人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高校的“大思政课”,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回顾重庆统一战线取得的成就、狱中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倾听历史回声中坚定信仰信念,砥砺奋进。同时高校应在理、工、农、医、文、史、经、法、哲、教育、管理、军事等专业课中贯穿立德树人的主线,嵌入红色基因传承,真正善用“大思政课”推进红色基因内化为大学生的信仰,引导大学生争做红色基因传人,立志成为忠诚党的事业、为国为民奋斗终生的战士。

(三)完善红色特色思政课进高校运行机制

2020年9月21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旅委、团市委、重庆大学、“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红岩特色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在重庆大学正式启动。红岩特色思政课先后走进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邮电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25所学校,惠及师生3万余人,网络直播点击量超过60万人次。红岩特色思政课以多样化的文艺表现手法,用当代师生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向市内外广大师生生动地讲述红岩历史,将红岩精神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中传播。建议进一步完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教委组织、高校作为教学主体的红岩特色思政课运行机制,提高师生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性,让他们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推广重庆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做法,在全国开展红色特色思政课进高校活动,以促进思政课守正创新。

(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信息化

借鉴学习强国App成功经验,推进智能手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与党史学习、红色基因传承深度融合。建议由教育部思政司与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组织专家总结“红岩联线”和部分高校开发“红岩精神代代相传”学习App的经验,组织开发红色基因教育传承App,投放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实现在微课堂随时开讲、微信圈定时推送、微视频定时展播,让大学生将党史学习、红色基因传承“电子书屋”随身带。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年红色根据地”等专业网站,促进高校党史教育、红色基因传承进专业网,聚焦主题,提高实效。

(五)注重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创新

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高校党委要全面统筹党史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精心组织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在清明节、“1127”“331”等特殊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参观“大轰炸”遗址,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在重庆的罪行;组织学生参观桂园、周公馆、红岩村、新华日报旧址,感受周恩来等人在重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艰苦岁月;参观渣滓洞、白公馆、烈士墓,感受革命志士仁人狱中抗争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让学生在红色资源中体验红色基因的精髓。通过创新党史学习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猜你喜欢
红岩党史重庆
重庆客APP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红岩英烈张文端:潜伏在敌营中的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