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燕
散文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欣赏散文,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在离开昆明四十多年后写的一篇散文,文中写道:“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极多”而美味的菌子,卖杨梅女孩子娇娇的叫卖声,使“我的心软软的香香的”缅桂花,莲花池小酒店小酌的情味,等等,这一切“琐细事物”都氤氲在昆明的雨季里,自然、温润而美好,成为作者难以忘怀的记忆。
汪老“淡而有味”的语言自不必说,在散文的情感和构思方面,也大有值得称道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多方面努力以求得学生对文本更好的理解。
学生在阅读散文时,会有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我们要尊重学生这种宝贵的个性化的感受。学生的理解多数是与文章情感吻合的,当然有时会与文意相去甚远。当这种感受背离文章主旨时,可以适时引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课堂上,我正带领学生欣赏雨中的缅桂花,感受“普通人身上的美”——人情之美时,有一位特别有个性的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房东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才给各家送去一些。这是有心为善,根本不值得感动!”他的发言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纷纷发言反驳,多是从课文的“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中找到“大概”“乱摘”“时常”等词语加以反驳。但这位同学不为所动:“说到底,还是怕自己的花被别人糟蹋才看似主动实则被动地送花!”这时有些同学也游移不定了。
我想了想,说:“那咱们帮房东出出主意,看有哪些办法可以防止别人乱摘”。同学们又来劲了:“可以写个警示牌:禁止摘花!”“可以随时看管,有摘花的厉声喝止!”“可以树下拴只狗吓退摘花的人!”……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看着一张张兴奋的面孔,我问:“大家的点子真多!那么在所有这些办法里,你更喜欢哪一种做法?”学生安静下来,那位提出疑问的同学主动起来回答:“老师,我明白了!我更喜欢房东的做法,因为房东的做法考虑对方的感受,让人感觉暖暖的,更有人情味!”我笑了,邀请他朗读后面两句话,他深情朗读:“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不是怀人,不是思乡,那其中到底包含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然也就领悟了。
汪老曾说:“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昆明的雨》就是这样一篇写真、善、美的文章,当学生由于年龄、阅历、个性等不能感知到美好的时候,老师的适时引导,就可以使学生“扩展、丰富对世界和他人的认识、理解;通过认识和理解,可以关照自我、触发或启迪对自己在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汪老曾写道:“我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反向推之,通过文章看似平淡的文字,我们可以细细揣摩作者“克制”的感情。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写道:“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然后作者重点写了在莲花池边酒店与友人小酌的情味。
“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透过这些文字,我们感受到了安宁静谧的氛围,感受到了俩人心灵相通的默契,感受到了美好的诗意。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木香花,有什么用意呢?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境下木香花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或营造美好的氛围吗?结合作家的一些经历和文章,我们也许会有更深的认识。
材料一:1939年,19岁的汪曾祺离开故乡高邮到昆明,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一直到1944年,近6年不见亲人。
材料二:我的舅舅家有一架木香花。木香花开,我们就揪下几撮,木香柄长,似海棠,梗蒂着枝,一揪,可揪下一撮,养在浅口瓶里,可经数日。
木香亦称“锦栅儿”,枝条甚长。从运河的御码头上船,到快近车逻,有一段,两岸全是木香,枝条伸向河上,搭成了一个长约一里的花棚。小轮船从花棚下开过,如同仙境。
前几年我回故乡一次,说起这一段运河两岸的木香花棚,谁也不知道。我有点怀疑:我是不是做梦?
——汪曾祺《木香花》
读了以上材料,我们深刻感受到,汪曾祺对故乡高邮的木香是多么情有独钟,对木香花的记忆是多么深刻,作者在当时离乱的年代,作为“久客的游子”在昆明看到熟悉的木香花思乡之情估计也是油然而生吧!而40年后,作者回忆这个情景的时候,恐怕多多少少也掺杂了对第二故乡昆明的思念。也许正因如此,作者才说:“40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去理解文中的“淡淡的乡愁”,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一些,会读出更多的情味。
其实,在一部分作家的作品里,相同的人物或情景多次在不同的文章中出现,实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人和物的深刻印象或某种情结,我们对此了解得越多,对作家作品的情感把握就更到位。
品味情感之后,有学生又提出疑问,文章题目是“昆明的雨”,但很长的篇幅在写昆明的各种菌子,写昆明诱人的火炭梅,写昆明白而香的缅桂花。只是到文章末尾两段,才有一小段直接写雨的文字,这是不是跑题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它涉及到了文章的整体构思。作者虽然很少直接描写雨,但仙人掌倒挂着还能开花,菌子随处可见,火炭般的杨梅,雨中的缅桂花,这不正是昆明的雨滋养的吗?这不正是昆明雨季最具代表性的景或物吗?清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雨之精神写不出,用什么写呢?汪老巧妙地以雨中的景、物、人写之。细细品来,倒真是有点古人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这不由让人想起齐白石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一听这名就感觉很难画,蛙声怎样通过画面传达出来呢?但当看到这幅画后我们不由得佩服齐白石绝妙之至的构思:画上两边是山涧,中间是河水,远方是几个山头,水中画了六个顺水而下的蝌蚪,青蛙妈妈在山的那头,让人仿佛听到了远处山涧里的蛙声。同样,汪老在写昆明的雨时没有直接写,而是通过雨季各种典型的景物来写,表现对昆明雨季的喜爱和思念,使得文章“形散神不散”,可谓与《蛙声十里出山泉》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