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华
(三明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绿色交通指在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建立起来的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强调城市发展的“绿色性”。绿色交通空间不仅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兼顾休闲、健身、游赏等城市景观建设功能。依据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范要求,公共设施以市政管网、照明用具、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为主,还可增设导视系统、公用消防设施、人民防空设施、灯火管制及警报设施、交通标识等。通过对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可快速实现城市景观发展。
绿色交通空间依据交通方式可分为步行、自行车、公交、轨道交通四大类,因此绿色交通空间公共设施主要围绕生态环境和社会效应优先级的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空间展开相关设施弹性建设策略研究。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空间公共设施(管网设施、照明用具、环境卫生设施、导视系统、交通标识等)建设现状存在如下问题: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城市需求因素的不断变化,常规设计下的公共设施必然会因其功能固定化而呈现一些局限弊端。例如绿色交通共享技术使原有的停车设备越来越无法满足停车需求而成为城市垃圾。此刻的公共设施因功能不完善而孤立无效,无法适应大众需求而将面临更新与淘汰。如何实现更高的使用价值,将成为景观设计师的一大挑战。面对城市形态聚集、道路生态绿色化发展趋势,交通空间公共设施设计必然要向多样性、生态化循环方向发展,以更突出的价值实现更为稳固的长久生存价值。
因绿色交通便捷低碳,使得公共空间常常成为人流量相对密集之处。无论是居住在周围的居民,还是上下班的乘行者,都表现出对交通空间的熟悉程度。一到周末城市绿道与自行车道更是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首选。通过与过往行人及相关管理人员交流发现,大部分使用者除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外,会期盼在这仅有的接触空间中能看到代表本土文化特征的特色设计。因此,公共设施除担负起使用功能外更需担负起地域特征艺术表达作用。常规的公共设施因批量生产而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共性,如何将地域特色艺术有机表达在公共设施中,将有效实现地域文化定制走进大众生活的建设目标。
设计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形式表达上均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设计的产物需顺应不同时空、地域、人性等社会因素影响。绿色交通空间随着社会发展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各大城市开始出台提升城市街道对步行和骑行友好性的相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行网络具体细化。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原有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式已无法实现社会建设需求,已建成的绿色空间相关设施因其功能的不完善而无法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已有四十余座城市相继出台关于慢行交通系统的专项规划或街道设计导则,还有二十余座城市将发展慢行交通作为城市规划建设重要环节。可见,社会对绿色交通建设需求已十分迫切。
伴着城市智能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各项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趋向于科学精准、规范化,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交通、环境都在积极推动智能技术的全面应用,并就传统基础设施智能改造提出新的建设规划。城市绿色交通空间以人为活动载体,呈现人数庞大、群体多样、时间跨度长、空间丰富等特征,如何实现绿色交通空间公共设施智能化建设是赋能传统绿色交通形态的创新之举,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要求。
绿色交通空间常见公共设施分为以下几类:交通系统(警示牌、路牌、护栏、停车场等)、公共卫生系统(垃圾桶、垃圾处理站、公厕等)、公共照明系统(沿路各式照明灯)、公共信息系统(信息屏、导视牌、广告牌、告示牌等)、公共活动系统(车道、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每一类设施均以基本功能满足为设计依据,构成的造型、素材、色彩等基本元素均围绕着设施功能展开设置。
随着社会时空需求的不断推演变化,单一的设施功能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变化需求。例如:2022年2月随着福建泉州疫情的爆发,周边城市在利用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核酸检测时就体现出对公共设施防疫功能的迫切需求。此时的消杀功能是伴随城市需求而获得。此外,从城市公共空间视角和建设维度的发展历程看,公共体系还承载着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特殊功能要求。而绿色交通空间又以满足休闲、健身、游赏为目标进行功能设置,每一个使用群体对空间的公共设施建设均有应急安全、便利置物、实时充电、智能体验、无障碍设置等要素需求。每一个社会个体存在功能需求和释放意愿,如何实现在绿色空间中既满足需求又有效释放个人身心压力,相信这样的设施会为社会大众所期待。
当然,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演变,使用群体也在不断发生需求变化。如何将更多便利功能进行有机组合,如何满足大众显性、隐性、变化需求;如何将设施功能多样化设置,这些弹性功能都将成为绿色交通空间公共设施多元化、持久性设计的建设依据。
地域文化是地理区域和空间范围的文化,它是民族的血脉,更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城市空间中重要组成的绿色交通更是一个物理性与社会性相融合的空间产物,它不仅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还担负着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使命。因此,挖掘城市地域自然与人文资源,将其盘活并展示于绿色交通空间设施中是有效激活城市特色魅力的方式。
公共设施建设除遵循功能需求外,还应通过文化表达支撑其社会需求后劲。从公共设施现实诉求入手,将大众熟悉且富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归类整理,由繁化简,变简为标志、符号化,并将这类代表性强的信息进行主题定制,借助交通线性空间延展于城市公共空间设施中。符号定制可将地域特征突出的本土材料进行外形、色彩、肌理元素的融合,从城市文化特征中协调公共设施实用性和社会性的有效表达。并配合节假、民俗活动日将地域活动信息多维视角盘活,例如福建顺昌每年农历七月十七日都会进行齐天大圣祭祀、民俗表演活动,将大圣符号元素与欢庆活动展示于当地绿色交通空间信息屏、导视牌、广告牌、告示牌等设施中,在优化设施宣传影响力的同时能极大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诸如此类民间活动众多,地域文化特征典型且富有代表性,能有效杜绝城市追风建设问题,更能打造具备城市特征的文化弹性设计。
绿色交通空间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取决于它能为人民提供了什么样的人性需求,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普通赞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参与、保障的“积极老龄化”日渐为社会所重视。“适老性”设计除体现在社区、养老等机构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享受适老设计带来的好处。作为城市休闲健康的绿色交通空间更应将“适老性”设计作为建设义务和责任重视起来。[1]此外,积极增强社会情感体验也将有效柔化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之间的体验感。通过打破传统冰冷、沉闷的钢筋混凝土、不锈钢等材质,赋予自然变化的亲肤绿色界面,丰富视觉变化感受的同时提高触觉亲切感。还可依据不同年龄群体生理、心理、习惯特征设置便于实现拆除、移动、重组的公共设施,从需求角度增设设施的功能温度。例如:改变传统休息坐凳固定位置、高度设置模式,依据群体身高特征可实现简易重组、阶梯式、嵌套式等变化设置;针对老年人、儿童及行动不便的群体,以其现实性需求为依据进行设计,真正从使用性与实用性的融合满足他们的需求。[2]通过细微的视觉、听觉、触觉综合建设,在情感上引发大众共鸣的同时有效实现绿色交通空间公共设施的弹性设计。
构建绿色生态智能空间是城市发展需求,它彰显着城市发展空间形态的有机元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关注并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更多景观规划师通过实践,将海绵城市、垃圾分类、雨洪生态环境生产活动落地实施。随着城市慢行系统大量推行,多地纷纷展开建设活动,如《2021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上海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长沙市“一圈两场三道”两年行动计划(2018—2019)》《深圳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工作方案》等条例都在加快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厦门、桂林等旅游城市也将绿色交通系统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有效推进当地经济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除绿色空间形态建设外,使用率极高的公共设施不但肩负着生态建设责任,还担负着高效使用义务。运用智能化手段将大数据技术与交通设施功能有效对接,通过实时呈现地域空间的定位、提示、天气、车次、动态等相关信息,可以从多方面满足出行人员对信息的多方面需求。此外,还可将风电、光纤等新能源进行设施功能优化组合,将生态无污染建设到每一个角落。对生活污水、雨水资源通过再利用,将科普活动有效化。尽设计共融之能,展绿色生态之意。
绿色空间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所,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态智能共融化建设,将有效推进城市综合效能的实现,因此,绿色生态智能建设将直接影响着绿色交通空间设施的生态弹性建设,值得全社会进一步大力推广。
绿色交通是城市环境友好建设的发展方向,是空间向合理、生态、集约的高效体系。具备弹性设计功能的交通空间公共设施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建设需求,是突破传统设计方法缺陷的有效改善方式,更是为社会变迁与未来发展空间留下调整余地的有效假设。弹性的公共设施为不变的绿色交通空间注入了更多的变化生机和活力,它是形式与功能创新的高度融合,更是有效丰富精神文化表达的良性建设。弹性设计的进程是对未来发展的关注过程,每个城市建设者都有责任从长远的发展、统筹、全局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