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视角下英语口译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2022-03-17 08:48
英语教师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二语口译理论

秦 艳

引言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口译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不断深化。以二语习得助推口译教学改革初步被证明是正确的道路。究其原因,二语习得与口译教学改革具有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积极意义,且二者能够相互补充。口译教学可以作为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结果,二语习得理论能够推动这种互动更紧密。从教学理论、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技术、教学评估等方面确保改革系统性和科学性,启发口译教学改革突破时空、单一学科等限制,创新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

一、二语习得视角下英语口译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

(一)推动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交流合作目标实现

二语习得视角下的口译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交际理论的运用方面。要将以二语习得为指导的交际翻译理论应用于口译教学中,发挥其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和元语言功能等。具体而言,口译教学首先考虑讲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即坚持“讲话人第一”原则,译员不能随意修饰或者修改原文,要达到最大限度还原讲话人意思的目的。在此前提下,口译教学应指导学习者学会捕捉语境等语言之外的因素,以自由的方式、扎实的语言转换功底充实原文意思。深层次而言,口译教学应融入跨文化教学,充分考虑源语言文化背景,以及将源语转换为母语或者第三语言后的语用效果,使译文更地道。另外,口译教学还应适当涉及翻译美学、翻译批评等相关内容,以突出不同语言的特色。如此,二语习得视角下的口译教学能实现推进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目标。

(二)促进学科本体和相关学科理论研究发展

在二语习得理论不断充实的背景和视角下,口译教学为本土口译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甚至教材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尤其突出二语习得中的“跨”领域、文化等的“跨度”,开展以概念化思维的理性思辨,开阔对应外语语言学科本体的研究视野,并据此践行跨学科路径,为口译教学乃至口译实践提供动力,从而为二语习得、英语教学体系、语言认知、系统科学等相关领域提供数据支持,必要时进行理论迁移,通过构建协同性口译教学模式,开展跨学科改革探索。即通过促进学科本体和相关学科理论研究发展,实现理论与教学相互促进,以促进母语语境下的口译学科和跨学科教学改革发展。

(三)助推翻译服务领域变革和产业化发展

二语习得视角下口译教学的归宿点在于以口译实践服务经济市场运营和国际交流合作等。以信息化技术为驱动,社会、经济、文化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翻译服务领域发生变革,口译市场快速发展,且呈现出产业链发展模式。我国高校设立MTI专业,培养专门的英语口译、笔译人才,并扩展到其他小语种翻译专业,借助翻译辅助技术,推动翻译市场发展。现阶段,翻译产业初步形成由客户、译者、技术、管理、教育、咨询等多因素组成的产业链,且各个环节相互依赖。因此,口译教学应在改革过程中融合智能化翻译技术创新二语习得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实践,积极推动翻译产业化发展。

二、二语习得视角下的英语口译教学现状

(一)口译教材缺乏指导性和多元性,教学资源单一

现阶段我国口译教材基本模式单一且偏倚笔译风格,普遍缺乏口语体的参考译文和评述,无法真实反映口译实践的口语体特色和译文表达的多样性。究其原因,口译教材编纂人员缺乏一定的口译经验,在选取原文和译文时,从各大媒体中选取正规大会发言或者国事热点谈判等文稿,并配有已经认可的笔译文本,或者对照原文文本的结构和问题,在用词、句型等细节之处反复斟酌,于无形中进行笔译练习,这导致口译教材中的参考译文衍变为笔译参考译文,对口译教学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加之口译教材出版行业已经将文本参考译文标准规范的语言、整齐的结构、完整的信息等奉为圭臬,导致口译教材千篇一律,与口译用词、语序要求、译文表达多样化等原则相悖,多元性缺失。

(二)口译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教学理论薄弱

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以二语习得为视角的口译教学改革须加强研究性。然而,我国口译研究与口译教学实践差异性较大,口译课程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起步时间晚,不仅研究主体单一,学科理论研究意识薄弱,而且研究方法科学性不足,导致口译研究系统性和实践性不足。从研究主体来看,高校英语学科口译教师为主要人群,而他们因承担教学任务、学校科研任务,以及口译研究可引用的实践案例较少,研究进度缓慢,主要呈现形式为期刊论文。从论文主题看,集中在“口译技术技巧研究”“口译理论研究”方面,但“口译理论研究”中超过30%专门引介国外口译理论和研究,关于口译语言转换、思维转换等微观问题的研究少之又少。可见,研究主体的单一性导致研究内容的单一性和理论延伸性缺乏。这一点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口译理论研究意识薄弱的问题,而国内口译著作缺乏,尤其是涉及口译教学研究的专著极度缺乏,许多国外的口译概论、方法论等著作也未能被系统引进国内,影响口译研究的进度,遑论跨学科研究。从研究方法方面看,我国口译研究拘泥于实验经验总结和主观推测(夏中华 2012),较少使用科学的数据调研和分析方法,且研究人员能力不足,导致研究方法不能强化研究意识。

(三)口译策略缺乏准确定位和层次性,教学模式落后

在二语习得视角下,口译应实现语际意义交换的目的愈加凸显,而此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口译策略的恰当使用。然而,现阶段的口译策略整体缺乏准确定位和层次性。归根结底,口译教学体系囿于传统英语教学体系的时间较久,成为独立专业的时间很短,教学模式还不够成熟,体现在口译课程所占份额较小,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较低。虽然口译课程的学科地位被确立,但是未从根本上摆脱笔译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等的藩篱,导致定位和地位不够明确,且相关发展形式还未得到口译教学改革立项。因此,口译行业标准、规范等与口译教学的关系还处于较疏远的状态,口译教学中运用的口译策略与口译实战中所需的口译策略还未达到契合状态,导致口译教学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用”状态。同时,口译教学模式中的具体策略缺乏相应的层次性,体现在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未能采取不同的教学计划(蒋继春、王艳红,等 2015),且教学目标未能细化;还体现在对同一学段不同水平的学生未能精准定位,“一刀切”策略使水平较高的学生未能体验真实的口译场景和市场需求,造成“自以为是”的结果,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因未能掌握有效的策略“望而却步”,导致口译教学模式落后,以致于口译人才缺乏。

(四)口译评估缺乏信度和维度,教学质量堪忧

我国当下的口译评估体系存在评价主体单一、标准简单、手段匮乏等问题,多方面体现出评估维度不足的状况,直接影响评估信度。具体而言,口译教学评估主体一直以口译教师为主,而相当一部分口译教师未受过专门培训,在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口译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时,很大程度受制于无定性的宏观评估指标和无具体量化标准的双重桎梏,以主观印象和判断力对学生的口译过程进行评价,且评价语言多泛泛而谈。教师模糊的评价导致学生对口译标准和权重的认识模糊,以致于无法弥补自身缺陷并提高自身水平。另外,虽然部分教师意识到评估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缺乏立体的评估措施,且学生主体未受到重视,其自觉认识、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未能及时同步,造成标准达不到多元化的结果。加之,现阶段教学模式单一,使口译教学评估“治标不治本”(许文胜 2016),无法促进口译教学各个环节创新发展,导致教学质量堪忧。

三、二语习得视角下的英语口译教学改革路径

(一)打造信息化、立体式教材,构建智慧教学生态

二语习得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并进行教材升级。

首先,教材编纂主体应从口译教师扩展到业界专家、学者,甚至行业内经验丰富的资深口译员等。在选取口译案例时,除了正规会议讲话之外,还应适当选取经济市场不同领域、不同场合的口译场景,且所提供的参考译文应严格遵循口译口语化原则,尽可能选取现场同声传译或者交替传译的实际案例,包括译员口译时语法、遣词方面的细节,打破以往整齐、书面化的参考译文规则,让口译教学“人性化”“接地气”,展示口译发展的活力和二语习得的实用性。其次,高校应大力推广专业型口译练习软件、虚拟现实口译场景等,及时更新在线教学资源内容,在纸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打造并普及立体式教材,最大限度实现教材开发实效性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口译教材内容应注重真实性,真实口译素材在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由教师、专家/学者、学生、教育信息化媒体组成的多要素教学系统对教学结构进行基本完善,且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能够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者进行综合考虑(陈菁、吴琼 2019),顺理成章地构建智慧教学生态。

(二)加强跨学科跨文化研究与实践,夯实教学之本

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积极作用的加强,口译教学改革须从跨学科、跨文化方面强化,且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融合,以夯实教学之本,即以理论促实践,实现“实践之本”。口译学界和译界应避免“过度误导”,正视理论的有限指导作用,认清过度夸大理论教学而导致口译人才匮乏现状的事实,采用科学的视角和方法进行多元化口译教学理论研究,尤其是对当前研究话题进行扩充。这就要求足够重视口译教学实践,以探讨口译规律为起点,对口译材料进行翻译实践,以提升对口译实践的“发言权”。基于此,应在口译教师的基础上扩充研究主体,吸纳口译行业从业人员、二语习得和翻译理论研究专家/学者,甚至口译专业优秀毕业生,为理论研究提供多元化视角和充足的案例,共同保障研究的创新性和进步性。当然,理论研究视角的多元性能够促进口译实践的多样化,促进其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总之,口译研究应融入双语转换思维和多学科知识转换思维,将不同专业学科的学习、教育等方式贯穿口译教学的各个阶段(陈刚 2011),从扩大知识面入手,激发教学者和学习者对不同专业背景知识中包涵的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和探索,并主动融入口译市场环境,拓展口译实践经验,深化对理论研究的理解,以发挥对口译实践的反拨作用,最终实现口译研究与实践跨学科、跨文化的持续发展。

(三)实施“双线混融”新型模式,优化教学思维

二语习得研究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进步,融入互联网思维和特征。口译教学改革应意识到线上线下教育的“共生”关系,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有效运用线上线下“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将新型教学理论贯穿其中,为口语教学理念和范式提供内在支撑,达到优化教学思维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前通过微信群、钉钉群或者小程序等推送口译预学内容,且针对同一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不同层次学生作出针对性选择,并标注难点,实现“以练促学”。第一步,符合口译教学实践思维,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针对性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邀请课前预习的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并讲解,以“同伴教学”引起共鸣,之后作出详细分析,并运用在线教育口译测试平台推送难度高于课前预习的练习语料,当堂反馈,以此作为学生课后反思的材料和教师改进教学的实际案例。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分为“共性”和“个性化”模块,且有效选取每日英语听力、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网、口译网等发布的各个领域的音频或视频,供学生进行口译练习。学生在完成后及时上传到教师端,由教师回复,达到“拔高”的目的(曾尚春2020);学生在认识到口译能力不足后努力提高的同时,无形中提升自身口译思维,促使思维更活跃。

(四)强化处理多模态信息能力,推进评估常态化

二语习得视角下的口译教学评估体系应综合考虑口译行业规范、专业技能、语言百科、语言文化等基础,遵循技能性、实践性、理论性、阶段性等原则,指导教学评估主体、评估标准等。首先,评价主体应从教师扩展到学生、相关专家/学者等,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反应、思维活动等因素考虑在内,必要时定期邀请口译界理论和实践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进入课堂,针对口译教学提出意见,促进教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手段。同时,结果性评价应转向过程性评价,将学生自/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并将学生自评和互评置于评估第一步;学生可以采用多模态评价模式,运用已经掌握的辨识和处理多模态信息的能力,将自评上传到教学系统,之后针对学习理念、思考过程等进行互评(戴朝晖 2019),并将意见上传。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口译练习和评价动态,对多模态系统进行控制,保证完成口译练习的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且教师严格审核评估结果,保证其评价达成共识,赋予评估公平性和有效性特征,为口译教学提供实质性参考,以评估常态化推动口译教学数据化。

猜你喜欢
二语口译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