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祥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涌入国内,对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在社会上不断滋生,并有在校园蔓延开来的趋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仅仅依靠思政理论课来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显然是不够的,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势在必行。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思政理论课要加强针对性,突出时代性,助力学生成人成才,另一方面其他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自此,不少教育专家都提出要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回归育人为本,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全面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政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既不是要在思政理论课之外增设一门思想教育课,也不是要在原有的专业课和公共课体系上添砖加瓦,而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从最终目标上看,“课程思政”应该是为了真正提高高校育人的实效,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徒有其表的表面文章。从功能定位上看,“课程思政”不是要在其他课程教学中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也不是要代替思政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是要挖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选择合适载体和形式,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在水”[2]。从具体实施上看,“课程思政”通常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多角度实施,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技能传授的有机融合,而不是随意性的牵强融合。从预期成效上看,思政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变化来呈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这里的“合格”首先是政治合格,这里的“可靠”也首先是思想可靠。也就是说,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指标一定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是知识技能水平。200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提出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责任,要深入发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梳理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技能提升的有机统一”。上述制度文件和教育政策彰显了我党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也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自觉。所有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课程学时长和受众广的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辅助推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间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英语说到底是一门语言类课程,而语言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学生接触新文化的途径之一。公共英语教材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英语教师在拓展教学中也会提及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等,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多元文化的碰撞给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带来了负面冲击和影响,政治立场弱化、理想信念滑坡、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在校园有蔓延的趋势,譬如,有些大学生盲目推崇西方价值观,追求极度自由和个人主义;有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崇尚过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视而不见。如果任由这些不良思想继续滋生蔓延,必将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也将严重挤压新时代高校英语课程的发展空间,因此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充分挖掘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观念、法律意识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帮助学校更好地完成育人目标。
英语课程既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也是多元文化的交汇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绝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语言水平,还应该引导他们坚定政治信仰,建立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换言之,在完成语言教学训练任务的同时,英语教师要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开展全过程、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内外兼修,实现技能和修养的同步提升。同时英语教师要严格遵守和践行师德规范,体现良好的敬业精神,在讲台上谈吐风雅,在讲台下关爱学生,传递满满的正能量,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实实在在的信赖感,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达到最佳的思政教育效果。
要实施有效的思政教育,就必须关注合适的话题,即切入点,找到合适的载体,即语料。目前市面上的高职英语教材大多都是介绍西方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的,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章甚少[3],直接依托现有的教材语料来实施“课程思政”是不现实的,而新教材的开发需要很长的周期,因此我们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各个单元主题和语篇中寻找“中国故事”的切入点,挖掘思政元素。以《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为例,课文介绍节选的是西方感恩节前某网站对志愿者表达感激的博客讨论,非常典型的“西方故事”,如果在拓展学习部分单纯引入西方感恩节的介绍,那就容易让学生误以为感恩是西方文化特有的,这显然与我们思政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相反,如果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读一读“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中国成语以及二十四孝的故事,想一想中国抗疫取得成功的原因,就能很好地说明感恩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一成不变的,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在最恰当的时机,遴选最合适的语料,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无论是实施语言教学,还是开展思政教育,都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高职教师要彻底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实践翻转课堂,将某些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放在课前以微课形式呈现,课上主要是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同时围绕单元主题或者文章中的某一核心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在拓展延伸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思想碰撞中寻找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4]。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外,英语教师还可以依托社团拓展英语第二课堂,对高职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以“中国节日”、“见面礼仪”为主题组织英语沙龙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检测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我们应该改进传统英语课程的评价方式,加强思政元素的考核。首先,丰富书面考试的内容。可以在考查学生英语词汇语法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适当增加文化常识和价值取向的考核[5]。比如新编实用英语1第五单元涉及气候变化的问题,期末考试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谈一谈自己能为绿色生态环境的构建做点什么。其次,丰富课程评价的方式。要推动英语课程考核评价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期末考试仍占一定比例之外,应该把提交会话视频、参与在线讨论、参加竞赛活动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甚至可以在学期末增设口语测试,引导学生在英语语言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更新观念,自觉承担思政教育的职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全面助力专业人才培养,使英语教学变得更有意义、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