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育视域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22-03-17 07:48:46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智慧大学

郭 芬

(中原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00 )

一、引言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了新时代教育工作,明确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1],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2]。2020年5月,教育部要求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强调“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3],指明高校课程思政的前进方向和基本参照。2020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4]。2022年伊始,教育部长怀进鹏要求教育系统积极探索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治理标准[5]。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而人文性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6]。基于智慧教育视域,以新时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为《综合教程》)为例,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新作为。

二、高校智慧教育特征

我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7]。高校智慧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达到空间结构的灵活调整、随堂资源的实时储存、个性服务的精准有效,在定制信息推送和资源共享、交互方式高效、泛在式学习融合和个性化学习支持等方面提供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重塑教育教学形态。(1)教学环境。不仅涵盖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等物理空间,同时也包括网络平台、空中教室等虚拟空间,智慧教室是目前高校建设相对完善、技术较为成熟的智慧教学环境;(2)教学方法。结合智慧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形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探究式、混合式和翻转课堂等多形式的改革;(3)教学资源。囊括教学需要的所有资源,其中包括指导类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和微视频等,考核类资源如资源题库、作业库等,辅助类资源如影视作品、通识学科知识集、国内外名校公开课、电子参考书等,搭建具有智能性、自主性、交互性等特点的云平台,方便师生实时交流互动、共享信息;(4)教学软件。包括设备控制、教学管理、课堂互动、数据采集分析、智慧教学工具等[8]。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进行全程管理,满足教学质量督导和评议的管理需要,通过处理已收集的感知数据,运用大数据及数据分析技术,为师生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5)教师理念。智慧教育视域下教师应具备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熟练掌握并使用智慧教学软硬件设备并贯穿教学全过程,有效提高教学效果;(6)学生学习。智慧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开放、自主和多样的学习范式,线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泛在的学习环境,改变了学生单纯依靠纸质书籍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个性化、差异化日渐明显,智慧教学的多元化、可视化评价可获取客观精准的学情分析和实时评价,为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提供帮助。

三、智慧教育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在智慧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构建了富有智慧、协作探究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也影响和改变着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内容和目标,促使“教学更个性化、管理更精细化、育人更科学化”[4]。基于信息化视角,提炼、整合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和育人功能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训练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用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和完善学习策略,打造契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学英语金课。现以《综合教程》为例,探讨在智慧教育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1.拓展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必备内容”[4]。教材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重要的支撑材料,教师以知识要点为基础,拓展课程知识隐性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品格,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环节中。《综合教程》每个单元均由主题阐释、Text A讲解、Text A课后练习补充、Text B讲解素材、Critical thinking and presentation素材等五部分组成,蕴含着厚重的爱国情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共通的价值理念。在智慧教育视域下,教师运用音频、视频、动画等多模态形式呈现思政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英语世界的文化和内涵的同时,更多地解读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1)正确的人生观。在《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的“Z世代与教育(Generation Z and Education)”的主题拓展中,教师课前通过教学云平台——池馆APP推送电影《花木兰》(Mulan: Loyal, Brave, True and Devotion),让大学新生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奇青年英雄。课上播放小视频“Generation Z: Transforming the System”,分析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Gen Z新生代所特有的创新能力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意愿,结合习近平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A Ceremony to mark the centenar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的重要讲话,鼓励学生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为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花木兰的忠(loyal)、勇(brave)、真(truth)、孝(devotion)非常契合习近平对当代青年的殷切希望;(2)正确的价值观。《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压力与幸福(Stress and Happiness),教师结合文本内容,播放习总书记为人民谋幸福与他的轻松时刻(How Xi Jinping pursues happiness for people)视频,劝勉学生培养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的含义;(3)正确的生态观。《综合教程》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与人类(Animals and Humans),组织学生观看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的视频讲话,感受物种灭绝速度日益加快、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以及生态系统急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结合《论语》中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儒家自然观点,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本规则就是敬畏自然”生态理念的认识,这些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能够很好地达到润物无声、思政无痕的教育效果。

2.彰显课程育人价值,教学活动契合培养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实现全育人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可依照单元主题设计,提供充实的思政素材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达到立德树人的思政要求,完成语言和文化的教学培养目标。

以《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三单元为例,在智慧教育视域下,开展培养方案个性化、资源推送智能化、教学活动智慧化、教学环节互动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和教学反馈即时化等一系列步骤,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等主要教学环节,利用学习云平台完成教学活动。(1)课前准备。基于智慧教育支持下的课前准备不仅涵盖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备课环节,还包括基于平台的教学互动,如学情分析、预习测评、教学设计等。本单元主题是社交媒介与创新(Social Media and Creativeness),课前教师通过池馆APP随时发布视频资源和重点难点,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浏览池馆、拓展阅读、收听音频、观看视频等方式提前预习、自主学习和在线讨论,教师可实时了解和统计学情状态。在“美国关于社交媒介调查报告(Global Social Media Research Summary August 2020)”的报告中,通过图表形式详尽列出全球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如全球社交媒介的普及率、包括微信和微博在内的在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社交媒介使用人数和活跃率、增长最快的社交媒介、使用者对媒介广告的反应等调查信息,学生全面了解全球社交媒介的整体情况;(2)课堂教学。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在介绍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我国外交部官员的Twitter和Facebook账号时,适时讲解“Twitter diplomacy"”或“Wei-diplomacy”等新鲜词汇,通过展示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Twitter上的英语“原创推文”,在拥有85.9万粉丝的背后,体现的是他10年如一日、日均推文超15条的坚守精神。在分析和阐释生词环节时,提醒学生对比中文语言特色和英语传统表达的区别,比较和反思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如“potential(有潜力的)”一词,可结合抗击新冠疫情,补充解析“Internet services such as online education, medical consultation and remote-office facilities have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said the report, adding that the number of online-education users now exceeds 380 million”。引导学生切身感受我国抗击疫情所彰显的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优势以及舍小我为国家的民族优势。在拓展课文内容中,智慧教育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展现分享、探究学习、随堂检测和总结提升提供了有力技术的支撑[9]。播放视频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A Brief History of China's E-commerce War,从时间的角度叙述中国电商的发展历史,以及如京东、拼多多等各大电商平台的竞争,直至近两年直播电商的繁荣,让学生客观和清醒地认识我国电商发展与兴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3)课后反思。传统课堂留存与教学相关的数据非常有限,学生听课信息和数据会随着课堂教学或讨论的结束而消失。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线系统里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条动态的更新、每一次社交互动、每一个在线阅读的页面都留下相关的足迹[10],并生成出数据轨迹,留待课后的反思和评价。智慧教育“利用松散耦合的数据收集工具和分析技术,研究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学习表现及学习过程的相关数据,进而对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实时修正”[11]。教师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可借助信息技术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开展课后讨论与反思活动,利用China Daily网站等优质网络资源,以结对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与讨论在商业中使用社交媒介的优势与不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解读和即时反馈,在互动中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促使课程思政效果的最大化。

3.开展课程项目探究,教学要求侧重思辨能力

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强调交际的有效性是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要求。《综合教程》每个单元都有重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Critical Thinking and Discussion和Critical Thinking and Presentation部分。在“Z世代与教育(Generation Z and Education)”中,随着手机和Kindle等电子设备兴起,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阅读。书店虽还是大家购书的主要场所之一,但更多的95后或者00后更喜欢在书店选定想要购买的图书后,去网络上找到相应的电子书来阅读。读书已成为年轻人社交的一种形式,读书会、读书俱乐部兴起,在社交媒介上,人们更愿意通过“聊书”建立朋辈关系。Critical Thinking and Discussion部分要求学生进行思辨讨论,列出电子书(e-books)的优缺点,符合学生群体实际情况,思辨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有话可说。思辨能力不仅体现在语言流利、表达清晰上,更体现在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说服能力。通过视频素材讨论人们如何使用社交媒介时,利用在线交流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同一主题下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升思辨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esentation部分鼓励学生基于单元所学主题内容和多元网络手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和开展头脑风暴,智慧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云资源库和校园网教学资源库以及外语学习的服务平台。“中国与世界(China and the World)”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与单元主题相结合,以“你最想向外国友人介绍的中国习俗”为题进行项目探究和小组展示,旨在帮助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学生以3~4人一组为单位,发现项目学习线索,提出研究问题,如“你会展示哪种习俗(What custom will you present?)”“习俗何时举行(When is the custom practiced?)”“为什么会有这种习俗(Why is the custom practiced?)”“这种习俗有哪些值得介绍的内容(Are there any other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the custom?)”“为什么认为外国友人会对这种习俗感兴趣(Why do you think that foreigners would find this custom interesting?)”;其次,小组每位成员分别梳理这些问题的主旨内容,领会他人的意图和态度,进而通过思辨讨论组织主要观点,列出小组展示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s)和支撑观点(supporting ideas)并根据优先级排列;最后,教师在总结时通过对优秀范例的点评,肯定学生合乎逻辑的判断和表达方式,分析范例中给出的原因如何支撑观点,以及讨论选取哪些表达方式和观点融入小组展示中。

4.倡导自主学习模式,教学环境实现智能多元

传统教学大多是教师依托纸质教材,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文本知识。智慧教育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移动终端学习平台的迅速叠代,英语课程教学的方式和媒介发生巨变,课程内容更多、更广泛地呈现在智慧教育搭建的互联网平台上。《综合教程》为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移动终端学习平台,开启智慧教育视域下语言学习的多感模式,将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更多地融入课程思政中。

在智慧教育视域下,高校基本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和教学环境的智能多元化,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接入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智慧教室扩充了线下网络课堂知识的无限可能,有助于学习模式的革新和教学环境的多元。(1)丰富教学活动。智慧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和便利工具,池馆APP学习平台还能实时把控和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精准的数据分析便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习进度或及时调整教学活动。通过开展线上讨论、答疑活动、小组任务等,让学生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初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2)创设学习情境。池馆APP根据学生需求,实时上传涵盖主题概念和内容的视频资源和学习重点难点,便于学生及时准确地把握课程进度;(3)组织学生讨论。智慧教室一改传统多媒体教室桌椅固定的空间布局,可根据教学模式随时调整座椅布局,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通过多媒体设备提供的视频或图文并茂的阅读素材进行课文导入,如围绕“Three Ways Social Media Encourages Creativity”设计课堂活动,当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对社交媒介如何调动人的创造性”的主题进行讨论与分享时,智慧教室中移动的桌椅和便利空间方便了学生展开讨论和教师实时关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移动学习终端把疑难问题上传和发布到班级讨论栏中,并显示在教室的白板或大屏幕上,便于师生展开讨论。

四、结语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担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历史使命。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全育人的核心所在。智慧教育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炼、整合了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和育人功能,体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要求,打造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学英语金课,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和为争取国际话语权储备人才的新作为。

猜你喜欢
思政智慧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