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宝金
(开滦汇金发展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4)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现联系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试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结合。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未来如何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举措、发展要求的重大抉择、规划及方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谋略性保持一致,才能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有力的促进各项工作持续稳定高效开展。
一是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战略宣传定位,引导职工认识和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发展战略能否被职工所接受,关系着战略目标能否高效推进和平稳落地。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需要明确工作的宣传定位,即:要明确讲清企业的发展现状、明确讲清企业着眼于未来的深度思考、明确讲清战略目标远景蓝图和目标举措、明确讲清与职工之间存在利益关系。这四个基本定位,应贯彻到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引导职工持续关注生产经营状况、关心生产经营阶段性进展、关切生产经营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始终保持目标所向、功必能成的坚定信心。
二是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战略宣传方向,引导职工拥护和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内外形势、任务分解指标和员工思想状态,深入剖析目标的重要性、形势的紧迫性、问题的可能性、措施的严密性,因势利导抓好针对性教育,把职工思想行动统一到企业生产经营上来。着力做好关于企业改革的政策解读,释疑解惑、统一认识、消除障碍,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为生产经营增添政策红利。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好顺境找差距、逆境鼓士气、业绩破骄满等阶段性教育工作,提高职工正视成绩、坚定信心、防患未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是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战略宣传途径,引导职工参与和奉献企业的生产经营。利用好各类会议做好宣传,综合运用总结表彰、工作汇报、奖惩兑现、专项分析等形式,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注重培养选树生产经营方面的先进典型,深度挖掘和宣传先进经验、先进事迹,增强可信度和可学性,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先进典型影响力。用好对比的方法,将职工个人工作成效与预算、计划、奋斗等指标进行对比,与工资收入对比,激励和引导广大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企业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推动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强大的人才队伍来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选人用人标准、干部能力建设、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彻好这些要求,融入大形势大背景,着眼新格局、新趋向,有的放矢地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促进发展的作用。
一是抓好选人用人的导向引领。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倡树实绩观,着力摒除只讲发展速度不关心发展质量的问题,着力摒除只看营收利润而寅吃卯粮的问题,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进而夯实选人用人的根基。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消除年龄论,即要大胆选拨使用并宣传好尽职尽责、踏实干事、精力充沛的年龄较大干部,又要宣传具有真才实学、群众公认、岗位急缺的破格使用的年轻干部,在职工中形成靠本领晋升、凭业绩出圈的浓厚氛围。要思想政治工作中摒弃“唯身份”论的思想,打破工人和干部的传统观念,使适应工作岗位需求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让多元丰富的人才队伍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的气象。
二是明晰一岗两责的用人机制。党务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按照一岗两责的原则,都要既抓思想政治工作,又抓安全生产经营工作;既抓大局性、超前性问题,又抓具体性、专业性问题;既抓教育,又抓管理,在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的基础上,互补互助互促,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企业要适时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的轮岗、试岗,围绕“执行力、落实力、创新力”重点,强化教育与实践锻炼,不断提升把握大局、科学决策、创新应变、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
三是坚持好日常学习和集中培训。积极组织日常的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加强学习效果检测,提高学习质量。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通过老带新的言传身教,增强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适时开展专业化人员培训和全员培训,宣传形势任务、学习先进经验、重温应知应会,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针对性组织研究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信访稳定工作等前瞻性工作,发挥好调查研究、信息交流、成果展示、经验推广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努力把党务工作者打造成企业管理层决策的“智库”。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精神都是以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来促进人的行动,进而推动经济工作向前发展。在国有企业,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必须提高认识,精心锤炼,打造具有企业特点、职工普遍共识、易于激发干事创业豪情的精神铭片,汇聚起全员力量,推动企业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回顾历史,不断提炼和升华企业精神。围绕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为社会、为地方、为群众做出的贡献,深度挖掘在历史中孕育、在发展中升华的精神所在。紧扣企业实际,根据各基层单位的不同情况、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培育生产型、经营型、服务型、后勤型等不同特点的精神,把提炼的精神升华为企业共有的精神。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带头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精神境界,在组织系统回顾企业历史的过程中,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企业精神站得住,立得稳,切实让企业精神成为引领企业前进的旗帜。
二是宣传先进,不断弘扬和彰显企业精神。要在充分提炼职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把企业精神内涵化、具体化、形象化,成为具有名片意义的企业标志。同时,大力弘扬不同历史时期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让勇立潮头的改革者、新领域的拓荒者、敢于尝试的创新者、面对危险的逆行者、默默无闻的践行者成为职工的信服的学习榜样,让企业精神激励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做企业的主人。
三是展现作为,不断传承和用好企业精神。国有企业传承和用好企业精神,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跟党走。各级党组织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引导全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全面践行好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推动安全发展、国企改革、疫情防控等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国企落地见效。国有企业传承和用好企业精神,要突出解放思想,把改革创新进行到底。打破思想藩篱,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制、三项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国有企业传承和用好企业精神,要聚焦质量效益,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落实好自身发展规划,做精做强现有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红线意识,多措并举强化产业协同发展,全力提高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
思想是认知,文化是灵魂。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对企业的引领、辐射、聚力和整合作用,以强大的思想力和文化力,深促企业长远发展。
一是摆正二者关系,使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得益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凝聚力、增强企业软实力的内在需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可以功能互补、相辅相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旦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原来枯燥无味的说教就变成愉悦活泼的交流,并形成一种合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理论,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文明建设中更有作为。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借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充实其内涵,确保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并使其更具效力。
二是加快硬件建设,使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渗透。以营造现代化企业为核心,构筑共同愿景,锚定企业价值观,精准定位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目标愿景和企业标识,整合企业行为文化,提高企业文化的执行力。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突破口,坚持课题式立项、项目化管理、工程式推进,逐项推动安全文化、家文化、廉洁文化、执行文化等子文化的融合落地,打造“一主多元、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适时举办企业文化成果发布会,及时总结推广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力争推出在全国叫响的企业文化品牌。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使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合拍共振。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要认真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找出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提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要依据形势变化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升级和重新诠释,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培训载体加强企业文化宣贯和培训。要持续跟进企业文化视觉识别系统的统筹管理,加大企业标识、形象的推广推介,不间断地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引导广大职工用自己身边的现实故事传播共同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及时对标国内外优秀企业,适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文化管理经验,融入自身的文化体系,持续提升文化引领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坚持企业延伸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品牌建设就输出到哪里;实体产业发展到哪里,思想和文化就渗透到哪里,及时对新组建且符合条件的单位进行思想和文化输出,以思想力、文化力高效能支撑企业发展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