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发玲,李一凡
(1.延安大学 图书馆,陕西 延安 716000;2.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在当今数智时代,大学图书馆服务基础和服务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信息服务创新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学图书馆从收集知识信息至将有效信息传递给各用户这一传统的服务理念转向现代数字信息化模式,改变了以前重藏轻用的管理模式,现在提倡以读者为中心,高度关注图书的实际用途等办馆理念,其办馆思想更加具有灵活开放性,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的专业化治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和变革;计算机等高科技在现代大学图书馆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服务管理创新的一个有力支撑点,办馆质量的高低主要依据信息服务质量来衡量。现代大学图书馆坚持将人文关怀作为其服务的核心,满足高质量个性化需求,将丰富的情感因素倾入到为图书馆工作中,为图书馆工作赋予新的生命力,提升图书馆现代化服务能力与水平。从当前世界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趋势来看,国内大学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适应性,尚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大学图书馆主要是为了满足保存及传承人类文化成果的社会需求而产生。图书馆学界著名学者刘国钧曾表示,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诱导的方法促使人们阅读以致社会上人们都养成读书的习惯。人类文明史在长期不断演变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了的无数历史知识遗产与先进文化理念,通过多种馆藏借阅方式而得以完好保存,通过长期开馆阅览方式得以持续传播,使得伟大的人类文明成果得以世代传承,这即是图书馆一直存在下去的最高使命。大学图书馆系统是现代社会几乎所有图书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一个社会信息公共和服务共享体系形成中将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是一种重要生产要素,是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战略资源。当代图书馆服务是在接收“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服务的延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强烈的竞争环境促使大学图书馆高度关注其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衡量图书馆服务的一个新标准是能否为读者节省时间。大学图书馆服务应更多赋予其知识价值性,本质使命是提升人类文化素养,为人类提供高效的知识传播途径,提高人类对知识的易获得性,进而促使人类实现高质量精神生活。
大学图书馆中保存着从古至今丰富的人类文化知识财富,但这些文化知识财富需要人们积极主动的利用自己特有的大脑去研读和获取,才能够实现财富的传承。现代数字网络技术可以将现代图书馆系统的各种馆藏、读者需求和馆内工作相关人员要求有机结合,实现了三维一体模式,转变了查找资源的方式。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读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到丰富多彩的文献资料,及时的的热点新闻资料。因此,在日益发展的网络时代,服务创新成为图书馆服务展现存在价值的必经之路。
大学图书馆不断发挥着其特有的教育职能,为读者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有效知识服务,开发及拓展读者的智力资源,提高读者获取文献的效率以及提升他们阅读利用文献的能力,能够充分激发读者对于文化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育人和科学研究的价值。
在世界人类历史发展与历史进程活动中,图书馆无疑是目前保存全球人类文化知识内容最直接便捷、最科学完整、最实用全面及最好的方式途径,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广泛使用信息的有效途径,人们能通过因特网在世界图书馆信息系统中自动搜索到相关馆藏文献以获取知识,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利用文献的现有研究来提高科技水平和专业文化素养。大学图书馆自身的主要社会价值则是通过对发挥人类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来实现的。
1.促进文化传播
社会信息资源主要在图书馆馆藏资料中记载。大学读者主要在大学图书馆中获取各领域丰富多彩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实现文化资源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图书馆实现了文化资源的高效收集,收藏的文献资源日渐丰富,通过对文化资源有条理的收集整理、有序的处理、合理扩充,使图书馆的文化资源得以有效传播。现代图书馆对读者的开放模式,对于人类知识文化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直接作用。
2.推动社会教育
开放性是现代图书馆服务的一大特色,这使得广大群众能够相对自由的获取到所需信息,促使社会教育能够具备一个公正和公平的良性运行模式,任何读者都能够享受同等的图书馆服务,这为推进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好了铺垫。同时,大学图书馆利用讲座、演讲等方式使得读者知晓获取馆藏资源的便利通道,对于读者们宣传馆藏资源以实现图书馆极大程度的开放性,激发读者学习知识文化的浓厚兴趣。
3.保护与开发文化资源
现代大学图书馆利用高科技实现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型理念,使馆藏的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以及个性化的特点。尤其在现代文化同化现象严重的大背景下,大学图书馆将文化资源集中保存并对其有效开发,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如大学图书馆开发、创建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数据库,使纸质文献得以较好的保护与传承,并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快速推广与应用。
大学图书馆借助多种高新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搜集与整合并将其有效传递给所需读者,读者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及创新,使得现有知识信息不断演变更新,因此知识信息的附加值始终在持续增加。通过增值服务,读者不仅能够从知识信息中实现阅读的需求,而且能够以现有知识信息为基础实现创作需求。与此同时,读者在创作过程中将会提升社会及经济效益,以实现知识信息增值。
图书馆服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现代大学图书馆的读者较杂,各行各业的人员都会在图书馆进行查阅资料,这些人不仅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认知维度,而且拥有不同层次的文化水平,他们致力于研究的领域有一定差异,这致使他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大径相庭。为读者提供高效率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兴起,读者的信息需求在质量以及数量层面有了巨大的升华,大学图书馆必须转变其信息服务理念以适应社会的新需求。如今大数据网络信息环境迫使图书馆服务转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接受以及应用新颖的主动服务模式,积极主动的去深入了解各类别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针对不同类别的用户提供具体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同时,大学图书馆必须树立合作与共享的理念,信息服务不能够拘泥于现有的馆藏文献以及本市区的图书馆,而应该将目光聚焦于新颖的网络平台,突破地域以及区域文化的限制,实现与其他省市图书馆的高度合作,建立一个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平台,以便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更高效的优化配置。
在确保传统信息服务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大学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现有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数字化信息服务共享模式。利用便利的互联网条件对所需信息进行搜集整合,使读者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检索和阅览所需资源;通过对读者进行深度的培训使其充分精准地了解和掌握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式方法。
1.查阅信息自助化
传统大学图书馆是一种阵地式服务模式,其信息服务受到时空约束,被动等待服务。在传统服务模式下,人工查询实现图书借阅以及信息查询是图书馆的主要模式,所有的信息服务“以馆藏为中心—有什么资源提供什么服务”与“以馆员为中心—有什么样馆员提供什么服务”。在应用大数据网络管理平台之后,图书实现自主借阅,或大学校园内部读者可通过登录校园网进入本校数字图书馆页面便能够快捷的查询到其所需信息,实现了查阅信息的自助化。
2.参考咨询数字化
参考咨询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中最具技术性的服务方式,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由于新颖的互联网技术被应用于数字图书馆服务中,数字图书馆凭借网络可以轻松获取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对各种层次的咨询需求得以满足,不再拘泥于某一个时空范围内,使得参考咨询服务能够隔空实现。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上的相关留言,以及微信、电话咨询等数字化的参考咨询都将会被数字图书馆所接收,快速满足用户个性化参考咨询需求。
3.知识服务个性化
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向用户主动推送他们在页面浏览过的相关信息需求,这种个性化数字信息服务是其展开信息服务过程中采取的主流方式。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精准化的信息,提高了用户选择、查询以及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这也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终极目标。大学图书馆馆员应定期撰写的一些相关文献研究,将当前时事热点与本校相关专业研究相结合,深层次的剖析文献资料,以快速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4.电子信息多样化
数字图书馆使得图书馆的资源已经突破“馆藏”的限制,其内部收纳了丰富多彩的电子化信息资源。大学数字图书馆是读者获取其所需数字信息的主要渠道,用户通过手机、iPad 以及电脑等电子终端,利用网络科技进入数字图书馆APP或者图书馆相关页面链接后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馆中纳入的数据库、电子刊物等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将会映入眼帘,用户还可以对所需信息通过查询关键字的方式获取到多种多样的相关信息,甚至页面会推送一些更深入的信息,使得用户获得更加多样更加全面的信息,以便拓展用户思维以及更深层次的解决用户所遇到的问题。
5.用户培训网络化
在互联互通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今天,大学图书馆的用户早已不再只是本校师生,数字图书馆服务针对的用户或将是全国甚至全球的读者。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使得各种活动便捷化、低成本化。相较于线下组织的图书馆相关培训活动,很多用户更倾向于利用网络直接进入相关培训链接页面完成自我培训服务,即节省了用户时间也高效率的完成了图书馆服务工作。再者,近几年全球疫情来势汹汹,没办法将各用户集中到一起进行线下培训,这就必然对图书馆服务网络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1.加强硬件设备建设
在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硬件设备是图书馆进行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前提。计算机具备这些功能,主要包括信息高度集中存储功能、很强的计算能力以及速度。因此,大学图书馆应该将精力集中在硬件设备的建设,提高硬件设备的基本资金投入,以致于更顺利的在数字环境下开展信息服务,为高质量信息服务提供物质基础。
2.提升馆藏文献质量
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将会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一个质的改变,以前大力提倡的“物理馆藏”将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将会从单一的静态实物收藏向网络资源的动态收藏以及虚拟收藏转变,这使得读者能够高效率的获取到更多信息。当前,能够充分体现数字馆藏文化资源服务的内容质量优劣的评估指标是各大学图书馆拥有的信息化数字资源。将过去在图书馆网络中开展的封闭式数字化图书资源服务转变为能够积极主动的数字化网络服务,在大学图书馆有限的图书资源总量中,尽可能让信息化数字资源来补足传统文本文献资源的不足。在进一步弥补高校文本资源利用不足状况的基础上,大学图书馆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开发数字化信息资源上,通过建立互联互通的大学数字图书馆使各种图书信息资源不再拘泥于某一个单独的馆中,而是能够实现馆与馆间的互利共享。例如在不同大学的图书馆中可以实现将纸质文本文献转化为一种数字化形式的图书文献资源,然后与其他大学的图书馆或者其他地方的文化机构共同利用与分享。
3.建立学科馆员队伍
在信息社会中,作为信息资源的管理者、组织者与传播者,信息检索利用的导航者和教育者,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信息素养。新信息服务对馆员提出了既能通晓现代图书情报、外语、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能力,也要熟练掌握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这迫使大学图书馆必须尽快的去组建具备学科专业素养的工作团队。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工作者中的重要成员,图书馆对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高度关注,他们必须深度了解馆藏资源,具备快速、准确、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够对读者做出全方位的了解与分析,深度剖析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促使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更加全面更加主动。
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在现代大智移云技术推动下,其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已从过去简单、机械地的借书还书、查阅文献资料的物理场所发展到现在的学习讨论、信息传递与思想交流、文化凝聚与传播、智慧聚集与价值提升平台,不仅需要收集和储藏文献资料,更要对各种文献知识进行整合、加工、精准快捷地推送至教学与科研一线。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图书馆不仅要注重外延式发展,实现馆间资源的互联共享,更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内涵价值,构建智库型决策服务平台。基于价值链管理视角,从保障教学与科研,营造文化氛围,到服务学者、学术、学生的现实、个性化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育人与科学研究价值,促进文化传播,推动社会教育,保护与开发文化资源,提升社会服务价值,优化配置知识信息资源,实现服务价值增值。
大学图书馆需要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科学研究方式的改变,直面师生阅读需求和习惯等带来的挑战,加快从文献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从靠资源和数据驱动向场景牵引和用户价值提升转变,及时挖掘用户使用需求,创新面向用户需求驱动的大学图书馆资源组织与服务模式。实现从传统服务模式向智慧服务模式,从浅层信息管理到深层次的知识服务,从单一物理阅读场所向多元文化知识信息载体,从数据和资源驱动向场景和用户驱动等方面转变。坚持立德树人为引领,以深厚校园文化底蕴为积淀,加强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从战略视角推动学校发展智库建设,提高高端知识服务价值,提升学校整体的社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