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琼, 凌富亚
(贵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国青年》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于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青年》办刊环境异常艰难,被迫于1927年10月停刊。1939年4月16日,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推动下,《中国青年》在安吴复刊,从第2期起迁至延安。毛泽东亲自为刊物题写刊名,胡乔木担任主编。《中国青年》自复刊之日起,便承担着“动员青年参加抗战”[1]的重要任务,刊载了大量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动员青年参与抗战的文章,充分调动了青年投身抗战伟业的积极性,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青年的重要平台。
卢沟桥事变之后,侵华日军大肆烧杀抢掠,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随后,同属法西斯阵营的德国和意大利也在世界各地点燃战火。因此,《中国青年》在开展青年宣传动员时,及时报道国内外形势,引导广大青年认识到“法西斯”的真实面目及战争的本质,以此唤醒青年的抗战意识。《中国青年》复刊后的第一期便刊载了《当前的抗战形势与青年的任务》专论,详细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情况,指出敌后游击战吸引了日军大部分兵力,使其不能自由抽调,从而促使抗日战争“已进入对敌相持的阶段”,而在新的抗战形势下,全国各地青年“必须千百倍的提高抗日的积极性,坚定抗战到底的决心。提高争取胜利的信心”[2]。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中国青年》密切跟踪战争形势并实时报道,发表了《八路军“百团大战”战报》《“百团大战”九月份在晋察冀的胜利》等文章,详细介绍敌我双方交战次数、俘虏日军人数、我军占领据点情况等,鼓舞我方抗战士气。《中国青年》还十分关注世界反法西斯形势的发展。丁浩川的《怎样认识国际情势》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地反法西斯斗争的情况,深入分析了国际形势,其认为“法西斯侵略势力虽然剑拔弩张气焰熏人,但是和平势力的日益团结,愈趋巩固,不仅是遏制法西斯侵略的要素,也是日本军阀直接的威胁”[3]。1939年9月,苏联进攻波兰,《中国青年》随之在第10期刊首发表了《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讲演提纲(毛泽东)》和《苏联进军波兰是正义的革命举动》2篇文章,指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已进入第二阶段,“中国,苏联,各国人民解放运动,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应组成坚固的统一战线,用以对抗反革命的统一战线”[4]。通过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使广大青年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并非在孤军奋战,进而坚定了青年人对抗战必胜的信心。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青年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早在1935年12月20日,共青团中央便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号召全国青年不分党派、性别、年龄、职业,到工人、农民、商民、军队中去,建立抗日救国组织,实现工农军政商学各界的大团结。《中国青年》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青年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先后刊载了毛泽东、朱德、张闻天、任弼时等领导同志的文章,反复强调“全国知识青年学生青年一定要同广大的工农军队结合在一块,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成为一支强有力的军队”[5],以此引导青年人了解革命形势,认清建立青年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此同时,针对国民党利用“三青团”欺骗和控制青年,破坏青年统一战线的阴谋,《中国青年》坚决予以揭露,明确指出中国的青年工作存在根本不同的两个方向和两条路线,“一个是革命的,进步的,民主自由的,为中华民族与中国青年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另一个是反动的,倒退的,压迫青年的,是使青年走向腐败、堕落的,是危害中华民族与中国青年的”,而只有“实行不分信仰、不分党派的自愿结合的原则,才是真正统一战线的道路”[6]。《中国青年》的广泛宣传激发了全国青年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救国热情,促进了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总结经验教训,指导青年运动是《中国青年》的创刊宗旨之一。1939年《中国青年》复刊时,就把“发挥各进步青年团结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边区战区敌后方以及军队里的青年运动的宝贵经验,使全国青年运动迅速展开与进步”[1]作为复刊的五大任务之一。鉴于此,《中国青年》及时关注全国各地青年运动开展情况,积极总结工作经验。例如,《成都青运检讨及今后动向》总结了成都青年运动失败的原因,探讨了国统区青年工作方针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晋察冀边区的青抗先》认为晋察冀边区创造了农村青年工作的方法,“突破了狭隘的作风,大力地发展青年的组织,建立了起积极作用的抗先,扩大了民主作风,锻炼了乡村青年应用民主的精神”[7];《冀南抗日青年营的创立》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南抗日青年营通过向富户借粮解决饭食困难,通过献枪、借枪、造枪解决枪支困难,“号召家里有枪的新战士,带枪入伍……并招请工人来造枪”[8]。此外,青年营还进行了集中改编,统归军区领导,实现了正规军化。在《中国青年》复刊期间所刊登的341篇文章里,涉及各地青年运动开展情况的达38篇之多,可见我党对青年运动的重视。通过总结经验发现,青年运动的成功开展主要得益于三个要素:一是领导,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领导能够帮助青年建立武装队伍、提高文化水平,使青年可以迅速成长;二是精神,青年人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敢于同日寇及汉奸等一切反动势力进行坚决斗争;三是组织,青年组织的发展可以壮大青年力量,改进工作方法,使青年运动由散乱走向统一。这些经验教训不仅为各地青年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也为中国共产党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提供了参考。
1936年11月1日,为把共青团改造为广大青年的抗日救国组织,中共中央做出《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特别指出:“苏区与红军中的青年团,必须把教育和训练青年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9]308为了执行培养青年的任务,《中国青年》发表了大量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文章。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传播马列思想。为把中国青年培养成共产主义事业的后备军,《中国青年》刊载了大量宣传马列思想的文章。如《李卜克内西小传》《〈唯物史观〉》《怎样从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等,这些文章既有关于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生平事迹的介绍,也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阐释,促进了青年人对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与认同。二是普及文化知识。《中国青年》经常刊载符合青年人年龄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如《怎样读书》《怎样写通讯》《宪法常识》《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古中国的故事》《卫生琐谈》等,通过对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边区青年的文化水平,培养更多抗战人才。三是教授军事技能。具备基本的军事知识是青年保家卫国的重要保障。基于此,《中国青年》十分注重教授青年各种战地技能。1939年至1940年间,《中国青年》连续推出4期《战术常识问答》,内容涉及战时救护、武器介绍、化学品和毒气的种类、危害以及防御方法等。这些文章有很强的实战意义,对于增强青年对战争的认识、提高青年的军事技能有重要作用。
特色栏目是报刊编辑策划的重要内容,通过精心创设和经营特色栏目,可以使刊物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增强宣传效果。抗战期间,《中国青年》围绕动员青年抗战主题,通过创设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栏目开展宣传报道,使宣传方式更加契合青年生活,提高了刊物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中国青年》的栏目设置十分丰富,包括《编者的话》《小论坛》《战地青运报告》《读者信箱》《青年文艺》等。其中,《读者信箱》是最具特色的栏目。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抗战进程和前景成为青年读者最为关注的焦点。鉴于此,《中国青年》特意设置《读者信箱》专栏,采用与读者问答的方式,及时回应青年关切的问题。1940年4月,一位四川青年致信编辑部,控诉国民党在国统区的黑暗统治。《中国青年》随即在《读者信箱》中回复道:“民主政治是实现长期抗战过程中的需要,少数人的多方阻挠,不能延缓它的进程,我们深信中国还是要在进步的大道上向前迈进。”[10]这一答复明确了长期抗战的方向,增强了读者对中国抗战前景的信心。
《中国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动员青年的重要舆论阵地,还根据青年热爱文艺的特点,开辟了《青年文艺》专栏,通过刊载诗词、戏剧、音乐等文艺作品增强青年的阅读兴趣,以宣传抗日救国理念。如在《“九一八”之歌》中,以歌曲的方式赞颂了东北青年奋勇抗战的壮举,并号召全国青年团结一致:“打倒日本法西斯蒂恶魔!在地狱里,建造起天堂;从战争中,夺来人类的和平!”[11]充分发挥了音乐对青年的激励和感染作用。新体诗《一个礼赞》采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日本帝国主义比喻为毒蛇,将延安化为抗战斗士,“你是/四万万人/命运唯一肩负者/手中有巨剑/斩杀了东岛毒蛇”[12],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和坚信抗战必胜的决心。《中国青年》设置的《读者信箱》和《青年文艺》等特色栏目,使其宣传方式更加新颖、生动,达到了吸引青年的宣传效果。
新颖的栏目设置是媒体吸引读者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权威、可靠的信息源才是媒体公信力和生命力的源泉。信息源的“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二是专业权威性”[13]18。在信息杂芜的战争环境下,党中央领导人和青年运动领袖是最可靠的信息传播者,《中国青年》通过刊登他们的文章来保证信息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动员效果。
抗战期间,《中国青年》发表了大量党中央领导人的文章,如毛泽东的《五四运动的二十年》,朱德的《青年要学会打仗》《中国青年当前的任务》,张闻天的《对〈中国青年〉的希望》,叶剑英的《献给中国青年》等。党中央领导人一直关心青年的成长与发展,赢得了广大青年的信赖,因而他们的文章对于动员青年抗战具有积极作用。1939年5月,五四运动20周年,《中国青年》连续两期设立“五四特辑”,专门邀请毛泽东等领导人撰稿寄语青年。在刊发的20多篇文章中,尤以毛泽东的《在延安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的演讲》一文影响最大。文中指出,设立五四青年节的意义就是“要使全国青年知道现在的形势……一定要把全中国的青年团结起来,一定要把全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一定要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倒”[5]。该文刊发后,迅速引发全国青年的热烈反响,许多青年通过《读者信箱》栏目表达对毛泽东观点的认同和拥护。《青年与儿童》《抗战青年》《西北青年》等刊物纷纷转载这篇文章,进一步提升了动员效果。
中国青年运动领袖也是《中国青年》的主要撰稿群体,胡乔木、刘光、冯文彬、王学文等都发表了大量文章。其中,胡乔木早在抗战初期便担任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为推动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光与胡乔木共同主编《中国青年》杂志,并担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是大后方卓越的青年运动组织者和领导者。这些青年运动领袖长期从事青年工作,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提升了刊物的公信力,增强了对青年读者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动员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共情叙事,指的是深入受众内心,充分考虑其情感和思维,将叙事内容和其体验、情绪、遭遇、诉求联系起来,从而“使叙事者与受众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达到理解与沟通,并在情感上和精神上产生共鸣的心理现象”[13]60。《中国青年》通过对沦陷区青年苦难遭遇和全国各地青年奋起抗日情境的描述,给读者带来悲痛、激扬的阅读体验,提高了动员效果。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摧毁中国抗日的有生力量,对中国青年采取屠杀、凌虐、奴化等交替使用的政策,给中国青年带来了深重灾难。因此,展现沦陷区青年的悲惨境遇,最能激发青年的仇敌情绪,从而坚定对敌抗战的决心。1939年7月~12月,《中国青年》先后发表《敌人怎样奴化沦陷区的青年》《日寇压迫东北青年的新花样》《后方青年的苦闷及出路》《苦难中的东北学生》等文章,描述了日军残害中国青年的情形:“他们使用灌煤油,灌辣椒水,吊打和压樌子之类的酷刑,如果能熬过四次毒刑还没有口供才释放出狱,经过这样刑讯的人,虽幸而未死也要变成残废。”[14]画面感之强,冲击力之大,但凡有爱国之心的青年读到此处,无不为骨肉同胞的悲惨遭遇痛心落泪。这些文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众的仇敌情绪,为号召全民抗日奠定了情感基础。
在民族危亡之际,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中,谱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1939年5月,《中国青年》报道了青年学生何志辉放弃安定的家庭生活,毅然加入东北抗日联军的事迹,并强调何志辉仅是千百万青年中的一个:“联军中的青年战士,他们都同样的为了祖国的自由,忍痛离开了自己的快乐家庭。他们对自己、对民族、对革命事业,都抱着坚强的信心与决心!”[15]慷慨激昂的文字,充满正气的言语,将个人参与抗战的选择与民族大义融合在一起,唤醒了青年读者的民族使命感,达到了动员青年参加抗战救国的目的。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16]217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了精神动员的重要性。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青年》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动员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抗战必胜”的信念在广大青年中生生不息,成为激励青年投身抗战事业的动力源泉。1940年2月,冯文彬在总结青年运动的成就时说:“中国的青年,特别是在敌后方和战区的青年……他们已经有数万人,英勇地参加军队,为国家民族贡献了他们的血汗和生命。”[17]不仅如此,青年人还活跃在生产建设的各个领域,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事业,“试看华北在政治工作中、军队中、生产阵线中,到处是青年站在最前线,县长和专员最大部分是青年”[18]。广大青年在《中国青年》的积极动员下踊跃参与各项抗日救亡事业,成为前线杀敌和后方建设的生力军,推动了全民族抗战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青年》是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推动下复刊的,作为各地青年团体的最高领导机关,该会以“团结西北和全国青年,建立不分阶级、党派、民族的青年统一战线”[19]264为宗旨。《中国青年》围绕这一宗旨开展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青年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意识基础;通过揭露国民党“三青团”的真实面目,为青年统一战线的发展扫除了障碍。1940年6月,《中国青年》全文转载《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等十团体上蒋委员长书》,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团结、压迫残害青年的事实,言词尖锐,有理有节,是“一篇击退国民党反共高潮的战斗的檄文”[20]157,充分表达了广大青年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决心。在《中国青年》的广泛宣传动员下,各地青年抗日救国的责任意识被充分调动起来。凯丰在《创刊一周年感言》中说:“一年以来,各方面都有不少的发展,这是令我们欣喜的。尤其是在对日态度方面,广大的青年已经了解到,要做卫国的开路先锋,为国家民族争取光荣的自由与独立。”[21]《中国青年》的广泛宣传不仅巩固了青年统一战线,而且促进了青年抗日救国运动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全民抗战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中国青年》积极帮助青年成长成才,通过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使青年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成长为有现代意识和爱国精神的新青年;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党抗日方针,提升了青年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增进了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归属和政治认同。《中国青年》复刊时发行量只有3 000份,由于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动员和鼓舞广大青年抗击日本侵略者,同时还关注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实际问题,先后刊发了《后方青年的苦闷及其出路》《论青年的学习》《论生活习惯》《恋爱与结婚》等文章,因而受到青年人的欢迎,最高发行量一度曾达到3万份。无论是在抗日根据地,或是在国统区,甚至在部分沦陷区,都有青年读者争相传阅。在《中国青年》的广泛宣传下,许多青年认可并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抗战期间,他们纷纷涌入延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培训。据统计,从抗战开始到1943年12月,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青年共4万余人[22]365,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青年中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
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传达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在困难重重的战争背景下,《中国青年》以“动员青年参加抗战”为己任,围绕战时青年的所思、所想、所需,帮助青年了解抗战形势,激发他们参加抗战的积极性,提升他们抗日救国的能力,为青年的成长成才,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