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陶 珍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物理学科是研究物质一般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是一门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学科。无论是原始的农工商劳作,还是轻便、快捷、蕴含高科技的现代化航空航天制造,都与物理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我们应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劳动教育素材,结合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农业生产劳动、现代科技劳动的认识和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劳动技能,使他们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科学的劳动,提升劳动素养。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中心论点。可见,劳动方式的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方面的劳动教育内容,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阐述,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适时向学生强调。例如,在教学“做功改变内能”时,可向学生介绍,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取暖和烘烤食物,第一次学会了“摩擦生热”,用“钻木取火”的方式获取火源。在教学“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时,可向学生介绍,人类通过劳动的实践,学会了用“滚动”代替“滑动”,制造了各种带轮的运输工具,建造了很多伟大的工程,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在教学“大气压原理”“杠杆原理”时,可向学生介绍,为了获取洁净的饮水资源,人类学会了利用“大气压原理”“杠杆原理”,从深井中汲水。古代的人类很早就发明了各种提水器具,如埃及的链泵,中国的桔槔、辘轳和水车。在教学“内燃机原理”时,可向学生介绍,在17 世纪末期,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出现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工业,替代了以人、马、牛为主动力的手工业……可见,人类因生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劳动方式,由原始简陋、笨拙的体力劳动逐步过渡到了优质、便捷的机械化劳动。正是劳动方式的不断更新、变迁促使科学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
这些劳动促进科技进步的事例,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文明,没有劳动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这样,就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美德,立志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铸说:“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为了生存,人类在劳动中不断地获取大量知识和技能,这其中蕴含了人类寻求进步与发展的聪明才智。千百年来,有无数位科学家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卓越的成就是他们刻苦钻研、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持之以恒的信念和不畏艰难的优秀劳动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知识都与科学家勤于科研的事迹紧密相连,教师应有选择地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一课时,可以给学生介绍“天眼之父”南仁东的事迹。为了给“天眼”选合适的位置,南仁东付出了十多年的时间,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分析了上千张卫星地图,跑遍了大江南北,每天风餐露宿,实地考察了上百个地区,终于使“天眼”的选址有了着落。在教学“核能”一课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感人事迹。1958年,年仅34 岁的邓稼先带着一群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开始了核武器的研究工作,中途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前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邓稼先没有被困难吓倒,依然坚持自主研发。他晚上备课,白天给年轻人补习专业知识,有时上完课竟站在黑板前累得睡着了。为寻找一个关键参数,他带领研究人员进行了上万次的方程式推算,计算用的纸堆满了几个仓库。他们克服了沙漠地区冬天寒冷、夏天酷热极端恶劣环境的影响,于1964 年10月,研制并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了整个世界。
科学家们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现了他们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刚毅、勤俭、吃苦耐劳的优秀劳动品质。正因为具有这些优秀品质,他们才能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作为教师,有责任通过课堂教学,把科学家们的事迹讲给学生,使这些优秀品质在学生身上发芽、生根,传承下去,让物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成为提升学生劳动品质的重要途径。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对生活中的生产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活中,很多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劳动技巧、技能,都需要懂得相关的物理知识。
一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生活中很多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式,在物理教学中都有介绍。例如,在学习机械运动知识时,通过速度测量实验,学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在学习质量和密度时,学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液体,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杆秤、台秤测量物体的质量;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学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试电笔鉴别零线和火线,这样,在家中如果遇到断电情况,学生也可以做出简单的判断。学生学会使用多用表测量电阻、电流、电压,可以为简单的电路维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劳动技能。生活中的很多种劳动,都离不开物理知识的指导,懂得相关的物理知识,可以使生产劳动更科学、更合理。例如,站排集会时,可以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把排站齐。在家中挂相框时,为了挂正,可以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知识,自制一个重锤线来进行辅助。在煮食物时,有人误以为火越大食物熟得越快,其实不然,因为液体沸腾后,还会继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却保持不变,火大只能加快水的蒸发,不会缩短食物熟的时间;学生掌握这一知识,可以有效指导家人合理用火,节约能源。厨房及卫生间的下水道,时间长了经常会发生阻塞,找人维修不但费钱还耗时;如果学生掌握了连通器的工作原理,在水池中放一些水,并用皮塞(或抹布)堵住进水口,用力快速按几下,利用大气压强产生的推力,就能轻松疏通管道。栽培植物时,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蒸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妈妈经常佩戴手镯,如果取不下来,可以套上塑料袋或涂上润滑液、肥皂水,减小手镯与手间摩擦力即可轻松取下。
三是指导学生减少或避免意外伤害。学习物理知识,懂得一些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尽量减少或避免意外伤害。例如,雷雨天气,不要在空旷的田地劳作或打伞行走,不要在大树下避雨,避免被雷电击伤;雨天如果发现有电线落地,千万不要踏入其区域,应及时报警,避免有人误入,发生“跨步”触电事故;夏季气温过高,不要给车胎充入太多的气,避免车胎因温度高气压增大而发生爆裂;炒菜时,如果发生油、气燃烧,要立刻关闭燃气阀门,及时盖上锅盖或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火会因缺氧而熄灭;如果是电器起火,千万不能马上泼水救火,要先关闭电闸,避免因水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如果有人发生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可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治,其物理原理是救治者从后面抱住患者,用力冲击患者的上腹部,令患者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给气道一股向外的冲击力,促使异物排出。
以上做法可以看出,物理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能掌握更多正确的劳动技能、技巧,为将来参加生产实践、社会公益性活动以及从事职业劳动做好准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研究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劳动,它需要脑力和体力并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要认真组织、指导学生上好实验课,为学生创造劳动实践的机会,并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劳动合作意识。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每个分组实验,教材只是给出大体的思路,具体的细节步骤、环节都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完善。同时,实验器材的安装、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最终结论的获得,都需要实验小组有合理的分工,有相互默契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完成。例如,“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分组实验,需要画出小球平抛时的运动轨迹,如果要提高实验效率,最好能有3 个人默契配合。一个学生负责在轨道的某一高度多次释放小球,另两个学生负责在竖直纸板上移动水平档板,寻找小球下落位置,每次移动都必须保证挡板的水平。可见,每一次实验都需要组内成员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同时还要团结、合作,这样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实验任务。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手脑并用,亲历劳动过程,真正体验到了动手操作带来的劳动快乐,感受到了劳动合作的重要性。重视实验课、上好实验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组织实施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实干精神,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劳动育人目的。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教育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需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物理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动手制造学具,鼓励他们完成一些课外的小实验,在实验和制作中,大胆实践,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培养劳动创造力。
一是指导学生自制学具。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废弃资源,如矿泉水瓶,拆卸下来的小型电机、废电瓶等,这些物品都是学生自制教具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变废为宝,指导学生制造出个性化的学习器材。这样,不仅可以补充教学资源的不足,也可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发展创造性的劳动能力。
如教学电流的磁效应时,我们指导学生用干电池、导线和铁钉等废旧器材制作电磁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探究失重现象时,我们指导学生利用矿泉水瓶、锥子、水、细绳等器材,制做水压力演示器,观察水瓶失重时,水对瓶底产生的压力为零的现象;学习电动机时,我们指导学生利用电池、磁铁、漆包线、曲别针等器材,自制电动机,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学习气体压强时,我们指导学生利用废弃的饮料瓶、气门芯、胶塞、电工刀、小型气泵、水箱等器材,制作、发射“水火箭”。
教师指导学生研发和创造教具,可作为物理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这会给物理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二是鼓励学生做课外小实验。教师可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带领学生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并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中分享。这项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也能为学生今后进行的创新劳动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流体压强现象后,我们布置了关于气压方面的小实验活动,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评比。有些学生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纸飞机、风筝,一起比谁的飞得远、飞得高;有一个学生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扣在盆景中,使瓶口刚好被浸没,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水不会一下流出来。一名男生的小实验展示令人印象深刻,他拿着装有水的杯子和两个长吸管,问同伴:“谁能利用吸管把水取出来?”一名学生抢着上台,把吸管插到水杯里,用嘴一吸就把水喝到肚子里了。“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这名学生笑着又问,有几名学生上来试了试都失败了。这时,只见这名学生拿起两个吸管,把其中一个插进水中,用另一支一端对准前一个吸管管口,用力一吹,插在水杯里的吸管上端口,立刻喷出大量的水雾。接着,这名学生讲述了其中的原理:“放在水中的吸管上方气体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水沿着吸管压上来,喷了出去,这就是生活中喷雾器的原理。”“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吗?”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我可以试试”,一个学生来到了讲台,他把两个吸管插在一起,将一端插进水中,另一端用嘴一吸,然后迅速用手指堵住管口并弯到杯子外的水面下,松开手指,水顺吸管流了出来。该学生解释道:“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只是看到父亲常用这种方法给鱼缸换水。”“这是虹吸现象”,教师顺势给学生详细地讲解了其相关的原理。
通过指导自制学具与鼓励课外实验我们发现,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不能只是“学而不用”,要“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活”。引导学生适当地参加家庭劳动、社会劳动,会让学生因获得劳动成果而感到满足,同时又能体验到劳动创造的价值,享受到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总之,物理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积极探索将劳动教育渗透到物理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