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路径研究①

2022-03-17 05:03
关键词:工匠思政院校

康 卉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6)

伴随着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方向转变,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职业教育时,多次提到应大力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不仅为职业精神,蕴含的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等内涵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树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够为推动高职育人工作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一、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内在逻辑

工匠精神本质是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现代社会可以解读为创新进取、追求卓越、品质和服务至上等,要求职业人体现严谨态度、专业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1〕。高职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将职业精神培养当成是重要教育任务,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的同时,使学生树立敬业爱劳、求实创新、踏实肯干等核心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价值观、职业观。在2021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实现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工匠精神蕴含的劳动、创造、服务等精神元素,都可以成为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落脚点,用于培养学生高尚职业操守、积极奉献精神等。从思政教育层面来看,工匠精神包含的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是新时代建设者应当具备的精神,需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分析、讲解,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培养敬业、创新、无私奉献的新时代建设者作为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职业价值取向,展现了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其中蕴含的追求卓越等品质将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高职院校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工匠精神,体会践行工匠精神对社会建设的意义,能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获得职业认同,树立良好职业道德,达到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2〕。

二、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的难点

现阶段,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结合面临诸多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在各类职业、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培育方面陷入困境。把握结合难点,能够为探究二者有机结合路径指明方向。

首先,在国家实施教育改革前,基础教育偏向于理论教学,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学生习惯以“分”取胜,对工匠精神等概念缺乏深入认识。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高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行业是否有“前途”,功利心较重,在实践活动中内心浮躁、思想不稳,容易将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以外的区域。缺乏对专业、职业的足够热爱,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未能完成基本职业规划,毕业后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始终难以领略工匠精神〔3〕。

其次,高职院校教师大多从学生到教师,专业领域涉及的社会实践有限,缺乏足够的思想体悟,在高职学生培养方面也容易出现偏重理论、技能学习的情况,缺乏对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的足够重视。在思政教育方面,部分专业教师会进行“填鸭式”教学,缺少与学生间的积极互动,难以引发学生对爱岗敬业等精神的情感共鸣,导致优秀精神文化的传播遭到阻断。

最后,思政教育长期以来偏重于理论,而工匠精神的传承偏重于技能传授,也给二者结合带来了困难。高职院校未能从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只能重复性作业,缺少沟通交流,逐步远离人文精神,难以根据人的需求进行工艺、技术创新研究。现代职业教育尽管注重产教结合,但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实践中容易忽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难以帮助学生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终导致思政教育目标无法有效达成。

三、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路径

面对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结合的难题,需要认识到二者结合为综合性课题,需要从多角度着手探索二者有机结合的路径,为工匠精神和人才的培育提供全方位保障。

(一)协同创新思政教育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当前职业教育体制的建议受到广泛的关注。对于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各学段劳动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匠精神包含劳动、创新等精神元素,能够助力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正如思政教育需要从小抓起一样,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从源头着手,通过搭建系统框架全面提高学生、教师、教育界、社会对工匠人才培养的重视。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实现中小学、高职等育人单位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通过一体化衔接削弱功利思想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发育特点,应做到潜移默化渗透工匠精神。如小学阶段应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在劳动教育中传递刻苦进取、精益求精等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中学阶段应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知,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观看优秀工匠纪录片,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高职思政教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着力点,应强化学生思想教育,打造特色精品课程,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两方面渗透工匠精神,引导学生从社会价值角度认识到工匠精神传承的重要性,主动践行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等使命担当,引导学生形成崇高职业理想〔4〕。

(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国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将工匠精神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高职院校是职业人才、大国工匠培养的主要场所,应将工匠精神渗入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等相关课程,通过加快课程思政建设突破思政课局限。不同于思政课,专业课、实习课能够从专业、实践角度出发,增强思政教育的可操作性,通过发挥课程优势加强育人理论和实践结合,切实向学生传递守正、创新等匠德和匠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要从顶层高度加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在教学目标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目标,明确隐性传递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课程特点提炼相应的文化元素,顺利实现学生思想观念的引领。如在讲授工程学课程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国家在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引入国家著名工程案例,促使学生在每一次创新突破中产生强烈自豪感,对专业、职业产生深刻认识。围绕目前技术瓶颈展开分析,与学生讨论如何突破瓶颈,能够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深层思考,从前人经验中体会一丝不苟等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做到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完整融合,形成系统的职业观念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三)完善思政育人体系

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的突出位置,要求狠抓教学、教材、教师建设,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和传承好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在探索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路径时,需要完善现有的育人体系,首先在内容层面增加职业道德、刻苦钻研等精神内涵的知识,如通过介绍袁隆平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帮助学生体会伟大的工匠精神。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层面应引入先进手段,如情境模拟、虚拟现实等,再现真实工匠生产的场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讨论等活动,由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等方式深刻理解工匠文化,从中获得启示。高职院校在课程评估方面,在加强课堂上学生态度、行为等各方面表现考查的同时,可以结合社会反馈、实践成绩等对学生工匠精神进行综合评价,督促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形成较高职业素养〔5〕。高职院校在传递工匠精神方面,应对师资队伍进行优化。推行双导师制,强化青年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和工匠精神考核,并邀请企业名师进行把关,组建教学开发团队,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创新精神等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奠定扎实基础。

(四)构建工匠实践体系

为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确保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高职院校需要实现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有效对接,完成工匠实践体系打造。在2020年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陪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以工匠精神为指引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给予学生与劳动模范、优秀校友等工匠人才接触机会,安排学生采访优秀工匠,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认识及学习到的知识解读访谈内容和结果。通过拍摄短视频、情景剧等方式探寻和揭示工匠精神,与同学分享感悟和成果,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工匠精神内在逻辑。在协作育人模式下,围绕企业用人需求、岗位作业规范等设计实训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实践技能锻炼,渗透法规意识、团队意识等各种教育内容,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帮助企业选拔人才。此外,高职院校应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的职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技能比赛等活动,根据实践成果加强学生工匠精神考核,将表现优异的学生推荐给企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高素质职业人才。

(五)塑造校园工匠文化

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工匠精神为职业灵魂,是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的象征,需要正确理解和引入职业教育,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印象。而工匠精神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思政教育一同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并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在高职校园文化塑造中,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通过板报、广播等形式介绍各专业领域匠人故事,宣扬工匠精神价值。为加强舆论阵地打造,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各项演讲、辩论等活动,聘请行业精英到校与学生交流,通过现身说法使学生获得强烈的职业认同感,确保精益求精、爱国敬业等精神能够渗入学生的脑海中。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强化线上宣传途径运用,如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等文化宣传片,开通论坛引导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学生学习、工作积极进取的动力。

四、结语

作为新时代职业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育大国工匠,能够为强国梦想的实现奠定扎实基础。高职院校在探索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结合的路径时,需要使各阶段思政教育改革保持协同,为与工匠精神融合奠定基础。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全方位实现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融合,从工匠实践体系构建、文化环境塑造等多个角度采取措施,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职业观等,形成优秀的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工匠思政院校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