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程的理论内涵构建

2022-03-17 04:05:0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礼仪儒家

邓 宇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重庆 401228)

1 礼仪课程现状

当前,诸多高校开设了礼仪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不外乎如下:对学生而言,学习礼仪有利于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促进就业;于学校而言,是期望学生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同时打造学生在待人接物上的软实力,保证学校美誉度的稳定攀升,从而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等多方共赢的局面。

因此,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诸多高校以能和国外企业公司接轨为前提编写教材。故当我们翻阅很多礼仪方面的教材时,便会非常清晰地发现大部分教材都有诸如宴会礼仪、商务礼仪、国际礼仪等内容的编排,明显具有“西化的趋势”[1]毋庸置疑,礼仪课程如此编写确实是应运而生,它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它满足了社会对礼仪人才及礼仪技能的急需。其次,它在教学上也解决了教材有无的问题,为礼仪课程的设立打开了门户,为礼仪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礼仪课程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2 礼仪课程的理论内涵构建

但是,礼仪课程发展至今,也进入自己的瓶颈期。除了礼仪“西化”这一显著特点外,还存在着礼仪实践比较充分,礼仪理论建设尚待完善的问题。从当下的教学实践而言,礼仪课程强调的是礼仪行为训练,讲究对具体礼仪动作——如坐、立、站、行等动作的分解及训练。并且,礼仪课程将这些行为动作融进相关职业场景中,以期让学生在礼仪训练的同时,去充分感受假定的职业氛围,最后达到该行业领域的职业标准。但不知为何,大多数礼仪课程在教学实践上剥离了跟理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切断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使其蜕变为单一的行为训练或者职业技能训练。比如,礼仪课程都会训练坐立站行等基本动作,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学生固然能够掌握具体的行为,达到训练的动作标准,但却无法完全明晰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人文精神,从而造成礼仪训练和礼仪精神直接脱节,形成理解礼仪精神和礼仪素养的最大障碍,导致出现礼仪训练只有形式却无实质内容的困境。

那么如何破解礼仪课程“重行为训练,轻理论建设”的问题?方法不外乎是回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典——儒家思想体系里面,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路径。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由此看来,“礼”在儒家的教育理念当中,是君子遂行其它事务的第一前提。他又指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简言之,儒家通过礼来规定所有人的身份、地位、等级,并要求序列中的所有人遵从礼的指导,遵循礼的标准,遵守礼的要求。“因此,礼的核心就是每个人要认识自己的身份,叫做明分。”[2]简而言之,礼就是不同身份、地位、等级的人在打交道时必须遵守的准则。它是为了维护统治者治理的合法性,通过制定朴素的秩序规则,从而确立起普遍的秩序共识。公允地说,礼的建立和执行是早期文明社会在行为规则上的进步,也是判断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之一。

不过,礼在儒家思想体系里,并不单纯仅仅是规则那么简单,它和“仁”有着莫大的联系。“礼”和“仁”是孔子在《论语》中论述比较多的关键词,前者出现71次,后者出现106次。两者共同构成儒家思想体系里重要的华章,是孔子构筑儒家理念世界的基石。李泽厚认为,“‘仁’是孔学的根本范畴,是人性结构的理想。由‘礼’归‘仁’,是孔子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3]在《论语》中,“礼”是对君子行为实践的明确规训,“仁”是对君子精神修为的至高境界。前者在此岸,后者在彼岸。然后两者合二为一,通过“克己复礼”,实现“天下归仁”,实现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整合统一。因而对儒家经典中“礼”的阐述必须结合对“仁”的解读。唯有仁礼结合,才会使得礼哲思厚重,内涵充盈。换言之,礼的本真在于仁,而仁的本义有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思想内核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理解,认可,故而提出这一彪炳千秋的观点。由此看出,儒家思想体系对“仁”认识是由“爱人”出发,爱是尊敬、敬重,所爱的对象——人则是不分具体的阶层。只有人与人平等,才能使“爱人”目标得以实现。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即儒家思想家对仁的规定及实践具有理想主义的特征。由于热爱思想既有现实主义的理性,又有理想主义的驱动,使得儒家会从更高的理想主义层面对儒生提出个人至家国全路径全维度的要求。对于个人,它要求儒家知识分子通过研习“六艺”,修身养性,然后渐次领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精髓的含义,由此实现自身由凡人到君子的人格跃升;于家国,它要求儒家知识分子在完成修身齐家的基本任务后,摈弃一己之私利,以超越自我的姿态,伴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完成担当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最终实现儒家“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型社会的建构。所以,对仁的认可,究其原因还在于它本身迸发出的理想主义色彩,这才是儒家理论得以被当时普遍接受并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而“仁”的一系列理念、认知和实践更是成为儒家知识分子如何尊礼、行礼、崇礼的思想起点。同时,随着国家大一统的进程,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接受并不止于精英和庙堂,它进一步的扩散于草根和江湖,从而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里不可分割的部分。

因此,在礼的实践过程中,祛除“仁”的内涵是不可思议的。如前所述,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如果没有仁的内涵——“爱人”作为行礼的基础,那么儒家所倡导的理论——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节义等都将失去依托。失去“仁”的最为显著的后果则是,礼的实践失却了最为核心的灵魂,因此哪怕准备得百分比充分的礼仪都将沦为一套烦琐无聊的动作流程,进而变为无根之木,或者事如鸡肋。同样的道理,在当今的礼仪课程中,把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优秀元素排除在外,不辨析“礼”和“仁”的内在关系,不自觉发掘“礼”的历史深意,不主动汲取“礼”的历史内涵,既有违礼仪课程本意,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资源的无视和浪费。简要地说,中国的礼仪课程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吸取养分,才能回归礼仪课程的本来面目,才是礼仪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3 结语

当今的礼仪课程应该更为自觉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资源,为礼仪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前提下,礼仪课程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点,以儒家文化中“仁”“礼”等内涵来丰富礼仪课程的理论深度,拓展礼仪课程的理论广度,构筑礼仪课程的理论厚度,从而破解前文所言礼仪课程理论不足的困境。同时,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持的礼仪课程,也能使学生更为明晓“礼”的根源,明晰为何去尊礼行礼崇礼的目的。它既为学生在礼仪课程的学习中,提供了翔实的理论解读,更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场所去实践礼仪打下了厚实的理论基础。综上所述,有了儒家文化“仁”“礼”等思想资源作为礼仪课程的理论根基,未来的礼仪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礼仪教学中的充分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软实力场域的显著标志,更是礼仪课程在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礼仪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12
儒家思想与书法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31
乘车礼仪
礼仪篇(下)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孝——礼仪第一礼
学生天地(2016年34期)2016-05-17 05:47:39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学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16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人间(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6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6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天府新论(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