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三维思考

2022-03-17 02:52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谱系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

江 冰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1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形成脉络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2]。”历经磨砺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历史条件与时代主题,形成了一系列的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不同历史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寻求解救中国于民族危难、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开始孕育、萌芽、生长出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许多各具特色的革命精神,主要有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古田会议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大别山精神、吕梁精神、红岩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3],在这个历史时期,我们无数革命先烈怀揣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打造了精神谱系的最初红色底色,这红色的底色是以红船精神为源头,以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创新、奉献等为精神品质的。

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彻底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赓续红船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的实际结合,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构筑了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精神成果,这些精神成果不仅有红船精神首创延续,更有那个时期特有的不甘与自强、创新与探索,也使得我们的精神谱系更加光彩夺目。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锐意改革,面对各种风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发出时代最强音,形成了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新元素,成就了这个时期的特区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精神成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注入新的内容和时代色彩,延续发展了我们党的精神谱系。

当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创新突破中,中国制度、中国模式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世纪挑战中迸发出耀眼的魅力,也就是在这样的全方位的突破创新中,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赓续有了新的时代延展与意涵深化,增添了新的时代元素与内涵,如伟大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精神成果,为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鼓足了精气神。

2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从与生俱来的自然人属性到承担社会职能的社会人属性,教育发挥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传递三方面的功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的根本使命“立德树人”[4],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教育与四史教育紧密结合,融入我们的课程思政建设,并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地推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打通课程建设与百年“精神谱系”的勾连节点,实现四史学习教育巧妙融入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能够更好的发挥育人的效果。

1)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融入可助力课程思政中的价值引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灵魂是理想信念,是一条贯穿精神谱系始终的红线。理想信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也事关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如今我们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加强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的引导教育。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资源,这些丰富的育人资源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的历史观和政治观,有助于青年学生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深切地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制度的优越性、理论的创新性,进而进一步坚定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在感悟党的百年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的实现中帮助学生体会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青年学生要成为有用之才就必须锻造这个优秀品格,进而敦促学生科学地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实践的价值,感知奉献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地发展紧密联系。课程思政中将这些精神完美的融入其间将能够极大地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正是我们未来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国之栋梁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这样品质也将助力我们的人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2)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有助于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民族,只有建立并拥有足够的自信,才能享有坚定的精神支撑,获得前进的强动力,真正拥有安身立命的资本,迈向美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形成史可以说也是一部“四个自信”的形成史。

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民族复兴,近代无数的仁人志士在选择什么发展道路以及发展方向上进行了艰辛探索,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前途与命运问题,无论是义和团、洋务运动、戊戌变化还是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到了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部精神谱系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在百年党史学习中我们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而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和本质,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以及道路自信最终都是通过文化自信得以彰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部分构成,承载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组成部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成就了这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特有文化,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资源。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培育和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既离不开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离不开党史文化的深植厚培和丰富滋养,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用百年党史夯实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5]。从某种角度上看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形成史也是一部“四个自信”的形成史。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史不仅可以体会我们党艰辛的奋斗史,而且可以体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魅力,进而坚定我们的“四个自信”。

3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三维思考

1) 提升教师挖掘与运用精神谱系思政元素的能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把包括专业课程在内的各类课程中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把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价值使命和理想信念教育,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让受教育者求技与求道相融合,实现大学教书育人的使命。如何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素养等都将受到教师的极大影响。教师只有真正了解这些精神,了解这些精神谱系背后蕴含的理论、实践以及历史价值才能真正发挥这些精神谱系在助力课程思政中作用。第一,加强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提高教师挖掘这些精神谱系中蕴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感悟要义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述可以说是我们党在历经百年奋斗而得出的伟大判断。过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未来的新征程中依然需要,我们的课程要提升育人的高度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将这些精神谱系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课程建设中指导课程,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分析与解决遇到的问题。第二,提高教师实现精神谱系中思政元素形象化的能力,提升精神谱系教育的形象化程度,使得课程思政更加接地气,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第三,拓宽教师的历史视野,提升将精神谱系教育放到大历史观中与课程思政建设融合的能力。学会将精神谱系所蕴含的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涉及的相关领域与曾经辉煌的中华文明史以及近代屈辱史的纵向对比,将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初心使命这条主线紧紧贯穿于相应的课程思政中,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的自觉度,坚定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的决心。

2) 打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载体,提升融入的吸引力。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虽然是精神层面的凝练,但每个精神都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且表现层面各异,包括人物、事件、会议、地域等多个方面,因此将这些形式各异的精神通过一定的对应载体予以表现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中,不仅可以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广度还能提高课程思政感染力,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完成全景式教育。第一,根据精神谱系涉及的事件、人物、地域、会议等不同表现,开展相应校园文化的建设。比如通过相应的建筑、雕塑、宣传栏进行相关内容的呈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根据精神谱系相关联的百年党史实践中红色纪念馆、英雄人物、革命事迹,在特定的日子以开展红歌会、红色革命经典诵读、革命经典故事宣讲等活动,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精神谱系。第二,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打造相关精神谱系内容的网络文化。利用微博、微信、抖音、易班等线上移动教育学习系统平台开展精神谱系内容与课程相关资源的融合教育,同时带领学生从伟大的历史实践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发挥聪敏才智,根据精神谱系相关内容开发网络原创作品,寻找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力量之源,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第三,打造浸润式的实践载体,增强学生体验感,比如开展与之相关联主题的特色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特色社团的组织、相应党团特色活动。

3) 完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机制,保障融入的持久力。课程思政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单靠某个部门或某个学科无法完成,他需要全方位、全部门通力合作,形成相对协调一致的育人体系,这样才能形成育人的合力。因此,从教学、评价等角度构建相互支持的机制,实行全方位引导,保证精神谱系教育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第一,在课程整体规划中,将精神谱系的相应思政元素资源从课程目标、课程理论、课程实践等全方位的融入到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中。教学过程中不仅理论层面做到精神谱系思政元素的自然呈现,特别是精神谱系的精髓的融汇贯通,起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关键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样才有助于课程思政的达到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且在实践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将精神谱系的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思政实践建设环节设计中,力求和理论融入形成一个良性闭环教育效果。第二,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思政元素尤其是精髓要义融入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中,形成多元化评价机制。在评价体系中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以精髓要义为要素串联起整个课程思政评价要素,注重过程评价以及实效性。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以及现代人才的需求特点,突出对青年创新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评价。

猜你喜欢
谱系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神族谱系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