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庭宇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伴随互联网技术融入和人工智能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状况呈现出新特征,思政课也显现出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正在倒逼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思政课作为高校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中央和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政策性文件,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譬如,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及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思政课的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定位等方面的改革方向和创新指南。新时代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时代,到底“新”在何处?为何要在“改”字上下功夫?
借党中央和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高度重视之东风,顺势而为地开展思政课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已成为重要思路。通过梳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表现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更加关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思政课教学方法改进(譬如,翻转课堂)、互联网技术融入思政课、思政课质量提升标准和考核等方面。既体现了学者们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广泛关注和学术担当,又意味着思政课踏上了新时代改革创新的轨道和阶段。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学术成果阐述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困境与路径,贡献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思路参考,但其观点难以“深入人心”。从逻辑上讲,从实践上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需要理论认同,亟需首先做到知其然的感性认知与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知相统一,才能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成员对思政课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为此,有必要简要谈谈“为什么要进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问题。这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方面,“改”的必要性源于思政课的政治属性,肩负着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重要使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亟需思政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提供智库服务,增强大学生对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形塑自身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价值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自觉,并从行动上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另一方面,“改”的紧迫性源自于思政课的育人属性,扮演着引导和帮助人们统一思想观念、凝聚教育力量的重要角色。面对多元化世界社会思潮涌入,对大学生的信仰和价值观造成较大冲击,思政课需要解决好亲和力不显著、针对性不到位的问题,扮演好宣传、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角色,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懂得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健康体魄、人文素养、热爱劳动的全面发展人才。为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结合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和属性要求,在坚持思政课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根本任务和理想信念等鲜亮底色不变的前提下,重点探讨如何从信党听党(前提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问题,希冀能提供有益的学术建议。
“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条方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从建国之初的《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再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我们党长期致力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始终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要求全党上下抓思想政治工作,为发挥“党对思政课的全面领导”这个优势创造有利条件,将党的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这个最大优势转化为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领导优势。
一方面,亟需提升各级高校党委和教育部门对思政课的思想认识。“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首要问题。通过梳理总结,有“三有”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顺应时代潮流的弄潮儿、复兴大任的担当者、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重要表述。各大高校要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尤其是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的动员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自信守好思政课这一主渠道和主阵地指引思想政治方向,有效保证以新思想培养人、新理念引导人,培养好党和人民事业的后继之才。同时,“为谁培养人”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问题。就研究对象而言,“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个目标问题,而“为谁培养人”是一个考察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心中是否有党”“心中是否有国”“心中是否有民”的政治导向问题,事关党的执政之基、民族复兴的未来走向。加强思政课建设,各大高校要坚持密切关注党的教育政策、系统钻研党的思想理论,以“四为”①为导向,引导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更具自主独立性的“90 后”“00 后”坚持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1];要帮助他们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中贡献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力量。
另一方面,亟需各大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推进思政课育人体系的创新发展。就高校的主要职责来看,主要涉及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赓续弘扬、服务社会、对外交流等方面。这里所讲的“大思政”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将“育人”与“育才”做到有机统一。而对于育人格局来讲,就是各级党委一体化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专业队伍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体制机制,使思政课建设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做到协同化,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职责发挥来讲,校党委书记、校长应率先垂范,做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的带头人,密切联系思政课教师。而思政课教师队伍,应保证队伍齐整、素养较高、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师资力量。既要选派优秀思政课教师到学生处、团委等部门挂职锻炼,增强思政课的政策研究和运用能力,又要选派其他非思政课队伍中的优秀思政工作骨干,解决思政课队伍短缺问题。除此以外,还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从横向关系来讲,要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组织机制,建立高校党委领导下的专门化思政课建设项目,由专业化教师进行思政课的案例分析、专题解读、集体备课和研讨,积极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规律与经验,并组织思政课教师深入各个专业的其他课程挖掘“思政元素”,并针对思政课的成效进行连贯跟踪和分析研究。从纵向关系来讲,要处理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衔接问题,重点处理好与高中思政课的有效衔接,着力破解与中小学阶段思政课内容的重复性问题。譬如,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大学生课堂应不同于小学阶段的故事性启蒙教学、初中阶段的活动性体验教学、高中阶段的知识性认知教学,而重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专题教学,使大学生形成爱国、爱中国共产党和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转化为报效国家的自觉行动。
思政课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引领作用无可替代,教师的责任重大,亟需扮演好思政课的播种者和施肥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就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直接关照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主导者,其思想意识、人格魅力、综合能力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此,我们必须在支撑思政课教师的育人真情、教学热情、干事激情方面下足力气。除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人格等教师核心素养要求外,应从选人用人工作、综合能力素质、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入手,为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而蓄力勃发。
第一,要处理好思政课教师的选人用人工作,提供一个“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平台。有信仰是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基本条件,讲信仰是思政课教师遴选、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的首要标准,要思政课教师“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3],首先要关心和尊重思政课教师的主体地位。现阶段,大多高校面临思政课教师较为紧缺的困境,迫切需要他们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校风学风建设方面发挥决策与咨询作用,但不宜忽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各大高校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分层分类的激励关爱机制,既要在工作上提倡融洽和谐、友善互助、公平正义的校园生态,并通过党团工会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表彰大会、讲座培训和沟通谈话等方式,让思政课教师感受到组织和集体的温暖。又要在生活上建立健全福利关爱制度,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解决思政课教师的家属工作、子女入学、住房环境等实际需求,为思政课教师专心专注讲好思政课提供更加稳定的生活基础。其次,在丰富、务实的福利制度之外,要做好思政课教师的选拔任用工作,建立和完善思政课教师的科学选拔任用机制。要畅通思政课进出通道,让善于任教、喜于任教、敢于任教的优秀人才到合适的岗位尽显才能,尤其是要让较高的政治素养、强烈的学科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思政课教师成为师资队伍的核心力量,确保高校拥有一支政治素养较高、专业素养较深、人格素养较好的优秀队伍,有力地确保思政课的政治性和方向性、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思政课教师的任用工作机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破除“大学生思政教育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专有工作”这一狭隘思维,应全方位、全过程地考虑思政课程设置,使思政课主体参与实现“全员化育人”的队伍联动,有力地协调教学与科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与日常思政的关系,为思政课教师的过硬本领得到充分发挥提供条件。当然,也需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考核机制,严格考核思政课教师是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政治立场,坚决守住政治底线,敢于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作斗争,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第二,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为思政课教学供应“理论营养”。沈壮海教授认为,思政课教师的能力素质“最直接地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样态、成效状态,决定着能否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滋养出真善美的胚芽”[4],虽然学术界从技术层面来谈如何上好思政课,但也需要认识到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的正气、底气和勇气离不开教师的学术功底支撑,唯有学术研究供应思政课教学,方能使思政课有生命力、吸引力和针对性。如果说前面提及的“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一种工作要求层面的知行合一,那么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的能力则是工作执行层面的知行合一。从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来讲,要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体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历史渊源、理论内涵、逻辑框架等方面弄懂悟透,并结合中美贸易战、全球变暖、疫情防控等国内外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为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提供内容丰富、逻辑缜密、主题鲜明、问题针对的思政课教学课堂,为大学生讲清楚我们党为什么能、中国梦为什么能实现、中国制度为什么优越等重大问题提供科研支撑,使大学生消除思想困惑、增强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从思政课教师的实地考察调研来讲,只有踏实地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现场调研,躬亲于事获取第一手材料,去丰富和验证学术观点,为思政课教学所传播的理论和道理提供更加鲜活的人物、事件等案例。这不仅坚守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统一的原则,还使学术成果写在中国大地、思政课堂之上,从而增强了教师自身所讲授的思政课教学的自信和底气。
第三,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为大学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5]这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制度层面来讲,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的年度评议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将教师的师德师风评价贯穿选人用人各个环节,并根据师德师风监督机制的反映情况作出考核评价。若出现师德师风问题情况,以“零容忍”态度对待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以“一票否决”的方式作出师德师风考评并依照党规法规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做到以儆效尤。从教育层面来讲,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处理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发展党员及配齐建强党务工作队伍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理念信念教育和党员的使命担当引导和督促思政课教师恪守良好的师德师风;同时,为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要营造高尚高雅、向善向上的师德师风,通过大学官方新闻网站、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及“两微一端”的新媒体等平台,开展以李保国、黄大年、钟扬为代表的先进人物的榜样教育,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将高尚师德和优良师风贯穿于立身修身的个人生涯,治学、教学、育人等职业生涯,使优良师德师风之“盐”融入思政课教师日常的教书育人中来。
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其目的在于开发与唤醒大学生的知识运用与创新创造的潜能与意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6]。传统思政课教学往往是以知识训练、知识积累、知识考查为内容的教学模式,但对于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大学生代际特征新变化,亟需实施思政教育的“课堂革命”,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旧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第一,推动师生角色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扮演好思政课教学的“导演”,悉心研究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扮演好大学生的科学知识“传授者”、视野“开拓者”、正确价值观“引导者”、心理健康“顾问”等多个角色。进一步讲,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感、过硬的知识素养、高超的授课艺术,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领大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同时,也要求大学生扮演好思政课教学的“演员”,作为“导演”的教师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互动意识,帮助他们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课堂中认识真理、掌握真理、崇尚真理,使他们由以往可爱的“观众”、勤奋的“记录员”转变为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参与者。
第二,完善高校思政课教材的编写。思政课教材作为教师与大学生互动交流的直接依据,但目前存在过分注重政策宣传、意识形态灌输及对大学生需求的观照不足等问题,亟需对思政课教材的内容编排、话语表达、语言表述和风格展现作出有针对性地完善,做到党的意识形态教育与立德树人有机统一。意识形态性是思政课教材的本质属性,旨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让大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践行的思想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大学生的学习烦恼与生活困惑,从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入手来考虑思政课教材的编写方式。鉴于如今在校大学生人群创新意识强、热衷多元化、自主性强等主体特征,需要看到他们反思批判能力弱化、集体主义意识弱化、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吃苦耐劳精神不足等问题,亟需充分关注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理想观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政课教材。当然,对教材编写问题的考察难以短时间内面面俱到,但可以考虑从“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路出发,充分融合大学生的主体特征、事件案例、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书本话语转化为学生话语”的参考示范,从而使思政课教材成为大学生喜欢读、易吸收、较实用的优秀读物。
第三,优化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教材编写专家组对思政课教材的修订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示范,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中特”)为例,2015 版毛中特以“先总后分”逻辑来分别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论与各理论成果,2018 版毛中特则以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等三个逻辑来编写教材,更加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思政课教材的与时俱进,这给我们思政课教学设计带来了一定启示。我们应更加紧扣马克思主义与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与世界关系、立足时政热点问题尤其是大学生所关注的全面从严治党、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变暖等敏感话题,思政课教师应结合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功利思想等问题与基础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家国情怀、彰显担当作为,使思政课的意识形态要求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实现入脑入心。当然,思政课教学离不开载体这个中介,犹如“巧妇”无厨房工具同样难以做出“美味佳肴”。“00 后”大学生作为网络原著民,思政课教师应借助微信、微博、腾讯会议、学习通、“B 站”等新媒体平台与他们“同台演奏”,以在线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所需所困、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题分享、思想交流“圆桌会议”等方式,走进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吸引大学生的互动参与,使思政课教学的引导日常化、时间自主化(譬如视频回看功能)、载体网络化。
第四,思政课教学评价标准的优化与实施。对于大学生的思政课学习与实践的考核,首先要建立思政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的“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通过增加对学生调研报告、心得体会、师生互动等实践教学效果的过程化考核,打破以往对学生期末成绩的单向结果性考试,实现思政课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统一。”[7]当然,大学生作为评价对象,也是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主体之一,可以考虑建构以大学生的自评、大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制定过程考查与最终评定、知识测试与日常考核统一的评价标准。思政课教学的评价不能局限于以大学生考试分数、“出勤率”和“抬头率”这种量化的数据作为评价参考,而要以大学生的评价促使教师更加关注理论问题、现实问题、自身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可以让大学生对思政课话语表达、话语内容、话语交往、话语载体等方面进行优良中差这种等级评价,还可以让班级内部探讨并匿名给出思政课教学的意见建议,但目的在于“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需要注意的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也要让大学生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解和体会教师的教学难处,要避免“生尊师卑”的不良现象,而是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集知识教育-价值引导-学业管理一体化的“服务型”思政课教学为目标,针对教师素养、课堂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收获等思政课教学的技术性层面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使思政课教与学有机统一、充分协调、互促互进。
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八个相统一”是对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的凝练和总结,既是对思政课教学特点、内容和方法的科学认识论,又是针对思政课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运行难以长效、学生参与难以全员等实际问题而改革创新的方法论。前面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这个问题作了相应的回答,其中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类似农户将思想种子播下大学生的心田,但也离不开相应的农活工具和装备,缺少这些事物或工具不够先进势必影响劳动的效果和质量。所以,亟需积极把握和探索思政课教学的科学规律,通过对“八个相统一”的梳理与总结,为高效思政课改革创新至少提供了三个方面的策略。
第一,科学把握思政课教学方向的基本原则。思政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讲政治是首要原则,价值引领是落脚点,注意思想的多元性是关键,亟需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就政治性与学理性而言,亟需将政治功能作为不变的首要原则,这关系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成败。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均不能动摇对中国制度、道路、理论和文化的自信及不能忘记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又要下足思政备课的功夫,善于在思政课堂用学术话语、教学话语“讲政治”,用“浅入深出”“深入浅出”的学理观点去为学生解疑释惑,使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奋斗观。就价值性与知识性而言,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获得“是其然”的感性认识,还需要上升到“所以然”的理性认识,关键在于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性与知识性。譬如,思政课教师讲到“中国道路”,亟需从自身国情、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经验教训等多个维度去阐释中国道路为什么对的问题,但不能仅仅停留知识性层面。还需要从价值观层面,正确引导大学生要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的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为担当复兴大任而砥砺奋进。就统一性与多样性而言,思政课教学的统一安排、统一要求是为了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认识趋同、步调一致,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容忽视的,不能企图“一张药方治好百病”。我们在坚持思政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前提下,需要针对现阶段在大学生头脑中渗透的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要以引导大学生尊重与铭记英雄、崇尚民族气概、传承革命文化,注意个别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做到思政课教学的方向批判,在守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的前提下,鼓励和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在思政课教学园地中百花齐放。
第二,准确把握思政课教学主客体关系。一直以来,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元问题”。良师益友作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恰好跟“灌输性与启发性”的“主体-客体”关系、“主导性与主体性”的“主体与主体”关系对应,有助于我们认清过往的忽略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单主体论”、忽略受教育者客体性的“主体间性理论”等论断,澄清思政课教学的主客体关系。首先从“主体-客体”关系来讲,思政课教学作为意识形态教育,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灌输”的主体角色,大学生是作为知识接受的客体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亟需避免单向的强塞硬灌,必然要考虑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与剖析,从而在灌输与启发的共同发力中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站在思政课教师的角度,将前人的间接知识传递给大学生的这个过程是灌输,而通过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逻辑印证,推动大学生认知的升级过程是启发。一般而言,科学理论的“入脑入心”中的“入脑”就是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是一个使大学生由他律转化自律的过程,而“入心”要求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犹如老年官兵与青年官兵的相处不能以俯瞰的角度、老者的资历去教育青年官兵,而要以同等地位、设身处地的立场去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对此,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坚持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主体-客体”关系的重要原则。思政课教师要为大学生做好敢于与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的示范者,以精湛的教育技能、强大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始终保持理解学生、平等交流、循循善诱等交往方式,就会触动大学生的心灵,使理论灌输变得灵动、大学生的思想创意变得可爱。同时,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吸引与触动,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与教师形成同频共振、情感共鸣的“主体-主体”关系,使灌输与启发的由外而内演变成主导与主体这一由内而外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了“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关系的辩证统一,为思政课教学的“入脑”与“入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第三,科学把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操作方法。“八个相统一”蕴含三个操作层面的方法,其逻辑关系是理论性与实践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建设性与批判性,分别对于思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与服务党的意识形态等现实任务。除了理论性与实践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统一外,还应从言传的课堂教学领域拓展到身教的课外领域,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教育模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使思政课贯穿大学生整个求学生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梦教育、“四个自信”教育等内容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性工程,使立德树人切实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高校思政课教学所承担的任务是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立德树人,但受到各种错误思潮涌动的干扰与挑战,意味着思政课教学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来正面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又要帮助他们旗帜鲜明地与错误思潮作斗争,厘清错误思潮的精神实质、挑战与根源,通过比较与鉴别、批判与建构、辨析与廓清,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对于处理好思政课教学的建设性与批判性关系,要从建设性把握好思政课教学的学科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服务)、思政课教师队伍(坚持用“六个要”②打造教师队伍)、教材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思政课教材)等核心要素,这些问题在前面有所提及,并且要处理好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等关系要素亟需进一步建设,形成思政课的关系要素与关系要素的建设合力;要从批判性角度把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批判具有极强的主体选择性,跟主体的认知力与选择力密切相关,要求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共同认识与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增强是非辨别力、做好时代之问,破中求立,讲出更有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政课。
注释:
① 这里的“四为”是指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② “六个要”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