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红荣,巩兴晖,张洪波,任冲锋,王妍
(长安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启动,各高校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使高校建立起基于学习成果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提升专业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1-2]。学科竞赛一直被认为是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成果的有效体现,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载体,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3]。
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因其较强的专业性,在高等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4-5]。不同的学科,教指委对于竞赛活动的要求不同,高校校级管理机构,如何根据不同学科进行竞赛组织和管理,建立科学、规范和系统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对学生各类竞赛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和科学指导,引导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健康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学科竞赛的重要作用,为学校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中加分添彩,成为高等学校教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989 年由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 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和签署了《华盛顿协议》。协议主要针对本科工程学历资格互认,确认由签约成员国认证的工程学历基本相同,并建议毕业于任一签约成员认证的课程的人员均应被其他签约国(地区)视为已获得从事初级工程工作的学术资格[2]。
2006 年,为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部牵头正式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并组织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07 年8 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的通知》的精神,教育部正式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并确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各分委员会,由教育界专家和企业界专家组成,成员均由教育部聘任。其中教育界专家由教育部各相关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2007 年12 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定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16 年6 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1-3]。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高校踊跃组织并参加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学科竞赛,通过比赛、获奖,展现学校在专业实践教育方面的成果,体现高校人才创新与实践培养的质量,以期给同行专家、学科评委留下深刻印象,为将来的专业认证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各高校对教指委主办的学科竞赛越来越重视,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随着各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学科竞赛在学校逐渐普及和广泛开展,校、院两级对学科竞赛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6]。为全面提高学校学生素质,提高竞赛水平,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激励广大学生、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并专门成立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各项竞赛的组织工作,负责各项赛事活动的协调管理[7-8]。以期对学校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取得良好的推进效果。在《管理办法》的指导下,大量教师参与到学科竞赛的指导工作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作品,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管理办法》在学科竞赛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还有待于提高。具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目前各高校由学校教务部门和学院(系)共同组织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学校专门成立竞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副组长为教务处处长,成员主要分布在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和实管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校各项竞赛的组织工作,负责各项赛事活动的协调管理。学院(系)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培养相对稳定的学科竞赛负责人及指导教师,确定每届学科竞赛的负责人和竞赛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竞赛的具体执行工作。这种管理组织结构在形式上看似完美,但事实是,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只有兼职的一两位教师真正从事赛事的指导工作。对于各教指委主办的学科竞赛工作没有全盘的、系统的、长期的规划,仅仅能够完成当年比赛对参赛学生的指导工作。在工作内容层面,对于学科竞赛的宣传、组织协调及赛事培训培育工作很少去做。
学校只制定了相应的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但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亦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办法,导致:(1)学生的参与面不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没参与过任何一项学科竞赛活动。(2)学生对评判标准存疑。根据全国竞赛的要求,每所高校能够参加国赛的队伍有限,对于推荐参赛作品的流程没有详细的指导意见或办法,部分作品只是根据项目负责人对赛事的理解进行作品推荐工作,学生对推荐作品的合理性存疑,影响学生参赛积极性。(3)缺乏约束机制。学科竞赛是需要教师、学生积极投入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双方积极参加,认真对待才能做出好的作品。目前学校的竞赛活动都是师生的自觉行为,如果遇到一方中途弃赛,竞赛工作就可能半途而废,导致不良的影响后果。(4)管理缺乏评价环节。目前学校的竞赛活动包括:项目申请立项、组织实施、结果评价三个环节。不同的环节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学院重视申请立项数,项目负责人重视组织实施,学校重视项目结果。而对于项目结果的评价都不够重视,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项目结题书中,很少深入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欠缺更深层次的考虑,不利于学科竞赛的持续改进。上述原因最终导致学科竞赛活动的作用大打折扣。
强有力的经费支持是学科竞赛的基本保障。各高校的经费预算基本上保持不变,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支持费用并未出现明显的提高。通过更加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制度,能够为学校精准支持提供合理依据。
竞赛的经费主要包括:报名费、材料费、打印费、邮寄费、差旅费。其中(1)报名费:因为各高校承办成本的提高,报名费逐年增多。预算报名费可以根据上届费用进行110%~120%进行预算,细化报名费预算。(2)材料费:材料费用是保证参赛作品质量的保障。根据选拔出来的作品,细化材料费预算。(3)打印费:根据上届提交材料,可以按照130%~150%进行预算,细化打印费预算。(4)邮寄费:根据快递邮寄报名材料、作品等的费用,可以根据邮寄报价进行预算,细化邮寄费用预算。(5)差旅费:差旅费是项目实施的支出大头,根据当年国赛举办地,参加教师、学生人数,提前查询住宿、差旅费用,细化差旅费用。通过各项经费预算的细化,可以给学校竞赛小组提供合理的经费支持依据,学校可以根据经费预算针对不同的学科竞赛进行经费支持,达到精准支持。
各高校都明确了学生获奖的奖励政策,对于教师的奖励和激励政策不明确。一方面,因为现阶段高校的各项政策都倾向于科研成果奖励,对于教学活动,大多数老师都是以不出错作为自身的考核标准。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成果的获得亦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得到的奖励与科研奖励相差甚远,教师更愿意在科研方面付出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指导学科竞赛被大多数老师作为公益性活动,指导学生获奖最大的作用是职称评审中可以作为加分项。综合上述情况,根本原因还是教学成果奖励和投入不匹配的原因,希望能够通过广泛调研,制定更加合理的鼓励、奖励政策,提高教师参与本科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使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做好教学实践指导工作。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学生“第二课堂”指导现状,是考核学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普遍性和获奖情况是有力的支撑材料。目前,在学校竞赛工作中,竞赛管理的主体是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实施学科竞赛“学科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建立学科专业发展和学科竞赛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提高学科竞赛质量的有效保障。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科竞赛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障。根据高校竞赛活动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目前的状况,急需建立竞赛项目分类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1)项目分类管理制度。学校竞赛活动内容各种各样,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需求进行分类管理。目前学校根据竞赛主办机构把竞赛分为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教指委、国家一级学会竞赛,省教育厅及其他部委竞赛两大类。各高校应该在大类的基础上,进行广泛调研,根据学科或比赛形式进一步细化,进行再分类,根据不同竞赛类型和内容,达到精准支持。(2)奖励约束制度。激励与约束有着不同的功能,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目前各高校以奖励获奖为主,对比赛的约束不足,建立激励与约束互补的竞赛管理制度体系势在必行。建议建立合理的制度,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竞赛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随着各高校对教指委主办的学科竞赛越来越重视,参加全国学科竞赛的高校越来越多,学科竞赛趋向于专业交叉、学科互融,对指导教师具有的知识结构要求更高。这样就形成专业指导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与比赛学科知识交叉之间的矛盾。
通过搭建学科竞赛孵化平台,促使相关学科的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密切互动,在功能上实现不同学科竞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学科竞赛孵化平台的建立,一方面,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指导教师、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资源实现自由共享,为学科竞赛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横跨多学科的学科竞赛孵化平台,便于相关学科的技术经验交流,为学科竞赛人才贮备提供实践基础。
因为国赛承办能力的限制,每个高校能推荐参加国赛的作品有限,多数学生不能参加到国家层面的学科竞赛中。建议形成有品牌效应的校内选拔赛,以校赛为抓手,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达到实践教学环节全体教师参与,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辅导,全体学生受益,实现“三全育人”。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的责任。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已经认识到,通过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是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结合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科竞赛作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环节,在各高校逐渐普及和广泛开展,校、院两级对学科竞赛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项目分类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及强力的监督制度,让学科竞赛的管理和组织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才能真正让学科竞赛成为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