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骕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2022-03-17 01:45苏永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国民思想文化

苏永明,齐 静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38;2.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 310001)

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庵,江西新建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文学家及教育家。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他是科举时代的秀才、早期的洋博士、马列主义的小学生,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中国近代植物学奠基人之一。毛泽东称之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同时,他又是一位国学素养深厚、精通古诗词的文学家和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思想深邃的教育家。胡先骕终其一生投身于科学研究与教育文化事业,自美国留学归国后,陆续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学府任教,并于1940-1944 年出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在当时的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为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胡先骕历经私塾、科举、新式学堂、出国留洋,丰富的求学路途以及思想文化强烈的冲突与反差,激发了他对于国民教育的重新定义、思考及展望。胡先骕十分注重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将“如何教授大多数人民以最低限度之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与国际情形之知识‘视作’今日之迫切问题”,期望通过教育改造国民的意识形态、提升国民的素质[1]415。鉴此,本文拟对胡先骕国民教育思想进行深入阐述,希冀推进人们对胡先骕国民教育思想的认识,探讨其对当代的重要启示。

一、国民思想政治教育

苏格拉底曾经把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胡先骕亦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针对当时教育制度普遍效仿西欧的教育现象,认为彼时的教育“对于个人德性之修养,或处世接物之道,从不知注意也,对于本国世界及世界之文化,素无所容心也。”[1]414因此,他提出“道德救国”的教育理想,十分注重人性和道德修养提升,渴望从“根”上扶正“国苗”,通过教育使他们从思想观念上、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上,不断改善、不断提升,一步步塑造思想健全、素质卓越的新国民,实现国民改造与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

胡先骕主张“人心之改造,端为要途”[1]415。这里的“端”即人的品格、修养,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改造之要旨”中,胡先骕也提出把“培养高尚人格”作为首要任务。他反对“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教育观,认为其“虽尽量介绍欧美之思潮,然于欧西文化之精粹,并无真确之认识,哺糟啜醨,学之而病”,因为它不合时宜,亦不符合我国民族特点,如若硬要“张冠李戴”,这种“新教育反使人格教育日趋破产”[1]415。胡先骕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重视教育,特别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及德行修养所起的作用。而其骨子里所包含的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驱使他将对道德的重视贯穿于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深刻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繁荣能够直接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对于如何提升国民思想政治水平,胡先骕认为“不可以过于标准化”[1]415。但鉴于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实践范围,在不同的实践范围中受到不同的教育环境影响,加强思想政治与经济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等方面“施加”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具有高水平的人格素养,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胡先骕指出:“人为政治经济与社会动物,此三者乃生活不可缺之要素。”[1]415因此,“对于政治经济与社会原理,皆须有相当之认识,对于政府之法令,有不可少之了解”,此外,“对于国际政治,时代思潮,亦须有最低限度之认识”。这一方面可以“充实人民之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保证“人民能行使民权”,另一方面又可以更好地促进人民“协助政府施行其国策”。只有国民思想政治与经济教育素质提高了,“社会始能改进”,国家方能进步,“真正之民主政治,方能实现,而不至变成腐败与专断式之官僚政治”[1]415。

二、国民职业技能教育

胡先骕心系国家、民族与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将促进国民德性修养提升、传统文化传承与认同等贯穿其教育思想的始终。早年所受的儒家传统文化熏陶促进了他的家国情怀。面对西学的“入侵”,他高呼:“吾原始之华夏民族,五千年来,与其他民族杂居于广袤之东亚大陆,互相争斗,互相冲突,互为婚姻,互相交换文化,几经混合,始形成今日之伟大中华民族”[2]360。他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全盘西化,主张“以卓越之科学哲学眼光、用冷静之头脑、大无畏之精神、热忱之努力,以谋吾族身体之改造、思想之改造,切不可囿于现行制度,尤不可惟他人是则是效”[2]362。同时,胡先骕以生物学家的眼光剖析中华民族,从生物学构造到文化发展,系统而适挈其要地痛陈中国教育危机,敏锐地察觉到教育变革将成为必然并积极探索教育救国之路,力求通过教育改革增强国民的文化自觉与民族认同。

在国民教育的改造构想中,胡先骕提出“国民教育职业化”[1]421。他希望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教授民众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从而改善人们的生计问题。在胡先骕看来,国民教育的推行,不仅仅局限于对青年学生的教育,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工人、商人、农民等普通民众进行施教,以提升他们的技术、技能,从而达到改善生计的目的。民生得以改善,进而可以使普通民众的子弟均接受良好的学业文化及技能教育。为此,胡先骕提出应将百分之八十的初级学校设在农村,另有百分之十附设在工厂。同时,为增加这些工农子弟的谋生技能,除教授他们书算之外,还要增加他们的谋生之道。为此,胡先骕还提出,应当成立不同类型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以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国民教育职业化。

如何完成不同类型学校的设立以及多样化课程的开设?胡先骕认为,首先要构想能否建立一些专业性高、实践性强的专门院校,如设立具有示范农场的农业学校,有针对性地向农民普及一些基本农业知识,教授他们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尽可能扫除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困难。再如建立工厂附属学校。一方面,工厂的工人可以实时获得基本理论知识、习得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工厂的职工子女也得以就近入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其次,应当站在长足发展的角度审视教育,抱着积极的态度教授那些短期内与谋生无关的知识与技能,以期为将来的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做准备。再次,从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考虑,应当大力推广函授教育,并根据学员实际学习情况评定成绩,颁发相应的毕业、结业证书,以促进就业。最为重要的,“办初级农业学校,此类教师,不但有优良农业知识与技能,且学校须有相当规模之示范农场,以为农民借镜之资,并能辅助农民以解决农业上种种困难问题”“对于工人子弟之教育或工人补习教育,则当以学校附设于工厂,使生徒除书算外能就近学得本业之实际技能”[1]421。在乡村,胡先骕主张经常举办各种农业讲习班。他认为乡村教育与农业推广及农业金融机关密切合作,将是推广乡村成人教育的良好形式。此外,他还鼓励人们在从事职业之外,应有一门副业,以保证在适应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快时代”的同时,促进自身的终生学习与提高,使人人皆能“追求丰富愉快的人生”。

三、国民生活健康教育

胡先骕重视生活教育,提倡教授国民必要之生活知识,以提高人民的幸福尺度。生活是什么?胡先骕认为“所谓生活乃包括人生之一切活动”,提出“求偶生殖与育儿知识之传授”[1]397这一独特思想,主张“为青年人之心理健康及达成民族保育起见,性知识和结婚学必须在高级中学和专门以上学校之男女公开讲授,而在女校与乡村学校中,传播育儿之知识,尤为要图”[1]397。胡先骕强调国家、民族的兴衰,人民生活的幸福与否与“求偶生殖与育儿”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他认为国内教育在婚姻与育儿方面不够重视,缺乏对基本生活知识的教育和引导。当时除仅有的一两所教会大学尝试性地讲授一些婚姻课程外,那些一般的各级国立学校均没敢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亦无合适之教师”。而当时德国、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政府早已颁布实施完善的“优生之法令”,学校也开始公开教授“关于性之知识,亦有讲授结婚学者”。胡先骕指出,如若想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使每个人都能获得“终身之幸福”,那就应当在“求偶生殖与育儿”方面做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积极学习西方这种先进思想,在学校中讲授此类关于生殖与健康、关于婚姻与育儿等的常识性知识,以促进优生优育,促进民众的婚姻家庭生活幸福、和谐。

1932 年,胡先骕曾深刻地指出:“日言社会改革,而为社会基础之家庭先为之破坏,自由恋爱之说流行,而夫妇之道苦,首受其祸者厥为女子。”[1]398在现在看来,胡先骕这种反对自由恋爱的观点显得极为迂腐和保守,然而在那个刚刚被鸦片战争打开国门、封建思想肆虐了几千年之久的时代,儒家文化仍然占据人们思想顶峰的位置。处在这个转型时期的思想家也难免要对文化的选择进行一定的斟酌。胡先骕当时的观点仅仅是一种本能的、基于“卫道主义”的一种坚持,毕竟在传统的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三纲五常”是极为重要的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政治制度的维护,正是在这种模式的教化中实现的。

此外,胡先骕还将“发展健康教育”看得尤为重要,认为此项教育是能够影响国民生存权益与国家盛衰的关键所在。他说“罗马之衰亡,由于疟疾之猖獗,东汉与元末我国之崩溃,则由于世界两次之鼠疫,近世蒙古人之减少,则由于花柳病之蔓延”[1]399。胡先骕认为当时我国依然存在受疾病威胁而“国破家亡”的可能性,所以国家应当“以卫生为地方要政”“认定传播医药卫生知识”。而要更广泛更及时有效地“传播卫生医药之知识于一般民众”,则必要且必须“藉教育之力”。不仅仅在普通学校,“而在其他各级学校,皆须教授生理卫生学,与心理卫生学”;此外,“在女学校尤宜视看护学为一种重要课程,如此始能实现民族之保育政策。”[1]399

四、留学生与侨民传统文化教育

自19 世纪中后期,中国政府就开始有计划地制定一些留学教育政策,组织派遣中国学生到美国、日本等地接受“优秀教育”,目的是希望能“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与中国”。对当时的留学活动、派遣留学政策与方针,胡先骕持支持与肯定的态度。他亦对留学生期许极高,甚至认为留学生是当时唯一能挽救民族文化危亡的得力群体。因为在当时仅靠本国的人力与资源着实难以挽救文化于危亡之际,需要借助外来的理论与思想以填补中国文化的空白与漏洞。因此,胡先骕认为留学生应当勇于做时代的先锋,满怀高度的守护传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敢做“真正的勇士”,努力汲取“营养”补给自己,“温暖祖国”。胡先骕提出:在留学生问题方面,我国可以参照日本,结合各国学术长短及学生留学意愿来进行派遣,且有针对性地派遣一些已有一定学术基础的人出国深造,以最大程度的达到派遣留学之目的[3]18。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留学政策实为摆脱“国内大学仅足教授普通大学课程,而工科、矿科、医科,在国内尚少学习处,至毕业院之研究,则因图书仪器之不备,教师学识经验之不足,一时难期其有成绩”这一境况的“治标之方法”[3]。但在那样的时代及教育条件下,“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乃完全剿袭欧美而仅得其形式者。”殊不知,“欧美教育以及欧美近代文明,久为睿哲思想家所垢病”。其“不知重视人格之修养,不适应近代世界公民之生活需要,不能养成伟大之领袖”。鉴于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且对于欧美国情及教育利弊“亦曾为深切之观察”,胡先骕提出“依傍欧美教育制度之积习而彻底检讨,以远大之眼光,顾及民族复兴之需要,重新改造”[4]。

除留学生外,侨民也是国际化的衔接群体。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政治、经济、战争等原因,我国出现大规模的移民现象,而且移民分布甚为广泛,尤其在南洋,即东南亚一带。这些侨民仍保留中国国籍,因此做好这些侨民的教育工作尤为重要。侨民作为侨居国外的特殊“国民”,言行举止均代表国家与民族。然而,由于长期生活在南洋,侨民很少接触中国的文化与教育。甚至有些侨民还生活在当地社会的最底层,“不易与欧人日人相竞争,而时居劣败之地位”,时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与排挤。有些人虽保有一颗爱国之心,“然因末受近代教育,其思想亦极陈旧,对于吾国固有之文化,固属浅尝,对于半世纪以来国内之改革演进,亦不能追踪并进”[1]399。绝大多数人甚至在接受当地的文化教育之后已经开始慢慢“土化”,进而忘却“吾国固有之文化”。胡先骕认为:“欲救此弊,则惟赖教育与文化之力焉。”[1]399统一侨民之思想,提升其文化理解与传承,改造其社会生活状况,必须做好对海外侨胞及其子女的教育工作,对他们进行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他们不再“居劣败之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热爱,不忘“归宗认祖”。

尽管侨民中的有志之士“热心兴学”,但因当地政府的限制、教育经费不充足、缺少师资与教科书而受到阻碍。对此,胡先骕提出“创立南洋统一之教育与文化之机构”,主张开办侨民学校,专门制定侨民的教育制度与方针,“循一固定之目标”,以完成“侨民思想之统一与进步及其社会之改造”。胡先骕认为,完善的侨民学校应当包含职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级中学、大学、成人补习班等等。侨民学校课程尤其应当注重华文教育,即“以当地语言文化为主、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为辅”,开设国文、国语、本国史、本国地理、三民主义等课程[5]。同时,他强调:“各大学文、理、农、工、法、医、商、师范诸学院皆须具备,尤须注重文、法、师范三院,以养成思想上之领袖。”且“除学校教育外,尚须广办社会教育事业,以匡学校教育之不逮,而用以改进华侨之社会与家庭生活”[6],从而实现“家情怀到国意识”的转化,有效地唤起华侨华人的文化传承与认同,完成华侨教育“归宗认祖”的使命。

以上表明,无论是为改变国家经济文化政治落后和学术匮乏而被派遣出国的留学生,还是为了自身生计而移居国外的侨民,他们均是掌握国家发展命脉、促进国民教育国际化的中流砥柱。胡先骕针对这两个特殊群体所提出的教育观点,体现了其心系国民的“大教育理念”。

五、对当代的启示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国民教育抓紧了、抓牢了、做实了,人民的素质、修养就提升了,人民生活幸福,国家自然可以长治久安。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积极教育思想的汲取迫在眉睫。胡先骕接受过新旧学堂两种教育,曾两次留学美国,归国后投身教育事业四十余年,对中国近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对教育制度的改革有独到的认识。他倡导的“道德救国”“国民教育职业化”“国民生活健康教育”等思想,对当代提升国民素养、实现人才强国具有启示意义。

(一)注重道德修养,提升文化认同

针对国民教育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胡先骕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教育不可以过于标准化”。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科学技术正引领人们从传统走向未来,从不可能走向可能,但人们难免出现价值迷失、信仰危机等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到来,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提升个体品德修养。对于如何提升道德修养,胡先骕认为要“术德兼修”,以德为本。他认为“德”是一个人作为完整个体必须具备的“成分”。改造一个人,必须要以最关键的“德”为核心切入点。作为对个人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德性教育,胡先骕认为它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为养成其治事治学之能力,一为养成其修身之志趣与习惯”[6]21。

胡先骕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及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对国民道德修养的提升特别重视。在《教育之改造》一文的开篇,胡先骕指出:“教育之目的在教人如何增进其知能,修养其德性,以适应一切生活之环境,能达成此目的者为优良教育,不能达成此目的者,为恶劣教育。”[6]21他主张通过教育教授国民“谋生之知能,物质之需要,身体之发达,保健之方法,求偶生殖之本能,求知之欲望,情感之发泄,道德感与美感之满足,宗教伦理之信仰,德性之修养,政治社会之活动等等”,以促进各方面均衡发展,获得美满之人生[1]406。胡先骕的教育理念一直秉承“有术而无德,不得为君子之儒,有德而无术,尚不失笃行之士”[6]21的道德理想,他将德行修养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超过治事、治学。当今时代,人们表现出的道德缺失与民族文化不足的现象值得深思。任何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对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准则、行为习惯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注重人文道德修养、培养国民危机意识、发展民族教育、促进个体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是新时代教育的职责之所在。

(二)拓展职业技能,勾勒理想生活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追求时间效率,追求“短、平、快”,却忽视了生活的品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当今快速、高压的环境下,提升个体适应力及竞争力、减轻生活沉重感势在必行。经历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胡先骕深刻意识到要发展社会助学事业,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资源整合机制,解决教育资源矛盾,拓展教育领域,通过强有力的国民教育“教人如何增进其知,修养其德性,以适应一切生活之环境”[1]406。胡先骕倾心于打造“丰富愉快的人生”,希望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教授民众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从而改善人民生计问题。在普及国民教育的过程中,胡先骕主张增加与工农息息相关的工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这样在提升技能的同时又不影响对他们的文化教育。这种具有实效性的教育可以极大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缓解“国民不悦学”的境况。

为适应职业发展需求,促进技能增长,胡先骕主张开办专门的职业学校,帮助“欲学一专业而不求高深知识者”继续学习深造,拓展职业技能,鼓励人们在从事职业之外发展副业。胡先骕认为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都应积极构建自己的“理想生活”,由单纯的为工作而学习、为生活而学习,变成为更好地活着、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接受教育的催化。这种教育观面向国民的全部现实生活,以民众的现实生活需要为旨归,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圆满生活的构建,通过实用的教育“增进其知能,修养其德性”“使人人皆能在生活之各方面尽量发展其潜能,以达到尽善尽美之域。”[1]406如此培养出的国民才能既懂如何学习,又懂如何生活;既懂如何做事,又懂如何做人;一言一行均彰显职业精神,一举一动皆勾勒理想生活。

(三)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教育终身化

在新时代,可以说,“一次教育定终身”已成为永远的过去式。终身教育是保证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满足国民受教育的愿望,提高个体受教育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及就业形式的变化,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挑战。终身学习型教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而是一种动态的、有生命的、活的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它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首先是个人学习的终身化,这主要表现在个人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念的不断建构。胡先骕提出除教授人民以增进生活之知识外,还要教授大多数人民以最低限度之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与国际情形之知识,并主张培养学生博求社会科学知识及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德性修养,积极引导学生由埋头书斋、苦读诗文转向关心社会、服务社会,进一步融入社会。

目前,积极推行教育改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直接关系到民心、民生及社会变革的潮流趋势。学习型社会是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通过学习发现和发展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目标。提升全民素质,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人才优势,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个人的完善与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都有赖于学习型社会模式的建立。胡先骕始终强调教育对个人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构建全民学习体系,以促进社会个体化。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其所倡导的教育涉及乡村、工厂、学校、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希望通过对“全民”实施“对症下药”之适当教育,构建一个宏大而完整的全民教育体系,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个体催化作用。胡先骕的教育思想将教育设定为突破学校樊篱的广域事业,打破年龄界限,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对于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个体社会化,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人”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国民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直难忘
思想与“剑”
高地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