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与南昌起义

2022-03-17 01:45周思超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南昌起义瞿秋白中共中央

周思超,孙 伟

(1.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南昌 330008;2.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吉安 3436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1]”瞿秋白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2]。瞿秋白于1935 年6 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年仅36 岁。瞿秋白不羡鲲鹏、不慕雄鹰,只做春燕,用自己短暂的一生铸就了永恒的革命事业。我们试图通过探讨瞿秋白对南昌起义作出的重要贡献,以期更加全面地呈现他在南昌起义前后的历史全貌。

一、与右倾错误作斗争

瞿秋白在《新俄国游记》中写道:“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我愿去,我不得不去。[3]5”“我要求改变环境:去发展个性,求一个‘中国问题’的相当解决,——略尽一分引导中国社会新生路的责任”,“我所以决定到俄国去走一走”[3]8。于是,为了这条光明的道路,瞿秋白在1920 年踏上了北上远方的列车,至此成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路径的探索。武装斗争是瞿秋白较早就注意和认识到的关键问题,他认为中国的革命,就应该将流血的武装斗争与和平的群众斗争相结合起来。他提出要“武装平民”[4]57以及“中国国民革命里极端需要革命的正式军队”[4]59。因此,面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他不留情面,进行斗争。

中共五大于1927 年四五月间在武汉召开,会上陈独秀的发言并未检讨其“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亦未提出紧急措施以从危机中挽救革命,与会代表对此深感忧虑。次日,瞿秋白将他撰写的《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分发给与会的代表们。他在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任务等重大问题之理解,通过检视以往党的政策与工作,对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党内还是首次有人敢如此直接、正面地指出问题。瞿秋白的主张,得到了不少同志的赞同。会上,瞿秋白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继而进入党的核心领导。

此后,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日益猖狂。如5 月21 日许克祥大量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制造“马日事变”。6 月28 日,中共中央决定自行解散工人纠察队。7 月3 日,中央决定:“为了减少冲突,共产党的部长可以暂时离开政府”,“根据国民党的命令,工农纠察队必须置于国民政府的监督之下”[5]等。迎来的却是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正式破裂,大革命宣告失败。短短几个月,上百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倒在了血泊中,党员数量急剧锐减,“中国革命已经进入低潮,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严重危险”[6]。

陈独秀因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不得不再次选择妥协退让,这也导致党内越来越多的不满。中共中央又根据共产国际指示,于1927 年7 月12 日实行改组,成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成员有: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鲍罗廷曾提议让“秋白、和森赴海参崴办党校”[7]。因故未实现,瞿秋白是后来补入临时常务委员会的。瞿秋白事后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武汉的国共分裂之后,独秀就退出中央,那时候没有别人主持,就轮到我主持中央政治局……这样我担负了直接的政治领导有一年光景(一九二七年七月到一九二八年五月)。这期间发生了南昌暴动、广州暴动。[8]”李维汉说道:“由于瞿秋白同志的理论水平比较高,无论是反对戴季陶主义,还是反对陈独秀投降主义,他的旗帜都比较鲜明。所以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被撤销以后,大家很自然地就推选了他。[9]”显然,面对大革命的失败,前路的迷茫与彷徨,在这个革命的转折关头,瞿秋白被历史的巨浪推向了党的领导岗位,担负起带领全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的艰巨任务。

二、酝酿南昌起义

1927 年7 月13 日,中共中央发布对政局之宣言,“决定撤回参加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员”[10]205,并表示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努力奋斗,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随即,瞿秋白陪同鲍罗廷秘密离开武汉前往庐山。准备积蓄革命力量,联合张发奎部,重返广东,二次北伐。

李立三等党员干部于7 月19 日抵达共产党力量较强大的第四军、第十一军的驻地九江一带,组织革命武装力量。然而李立三到九江后发现形势与预计相差甚远。7 月20 日,李立三、邓中夏、聂荣臻等在九江的同志召开会议,对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做出了分析:张发奎在武汉高调拥护汪精卫,并且“有‘在第二方面军之高级军官中的C.P.分子如叶挺等须退出军队或脱离C.P.’之表示”[11]76。张发奎暴露出右倾的本质,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面临着被国民党反动军队包围消灭的危险。认为应该抛弃联合张发奎回粤的政策,进行独立的军事行动,集中部队到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由于当时瞿秋白是中央的实际负责人,他的意见十分重要。会后,李立三和邓中夏立即前往庐山征得了瞿秋白的同意,意见由瞿秋白带回中央决定。为了使中共中央尽快决策,瞿秋白于7 月21 日便启程返回武汉向中央报告并向共产国际代表请示。7 月23 日,来华接替鲍罗廷工作的共产国际代表罗米纳兹抵达武汉。瞿秋白因给马林、维经斯基等人担任过翻译,而早为莫斯科高层所熟知。刚刚来华的罗米纳兹对瞿秋白颇为信任。在罗米纳兹到达武汉的当晚,瞿秋白便向他汇报中国的革命形势,“其中理应包括瞿秋白在庐山时与鲍罗廷共同商谈的内容,即如何尽快制定和落实中央的新路线,召开紧急会议,发动南昌起义等”[12]。

7 月24 日,瞿秋白在武汉参加中共临时中央常委扩大会议,研究他带回的九江同志的建议。鉴于形势需要,赞同九江同志的意见,最后决定在南昌实行武装起义,随后南下,占领广东,取得出海口,再次北上革命;成立由周恩来任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成员还有李立三、恽代英、澎湃。7 月26 日下午四时,中央常委开会,瞿秋白、张国焘、罗迈、加仑等国际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南昌起义相关问题,并着重讨论共产国际复电内容:“如果有成功的把握,我们认为你们的计划是可行的,否则,我们认为更合适的是让共产党人辞去相应的军事工作并利用他们来做政治工作。[13]”这份电报对举行起义的计划作了模棱两可的回复。此时针对共产国际的指示,需要派一个人前往南昌传达精神。瞿秋白和罗迈推荐张国焘作为中央代表前往南昌。张本不愿意去,经瞿劝说前往。然而令瞿秋白所料未及的是,张国焘到达九江后连向南昌发去急电:“暴动宜慎重,无论如何候他到再决定。[11]77”张国焘于7 月30 日上午赶到南昌并参加前委扩大会议,他所带的意见遭前委一致反对。31 日前委再次召开会议,在周恩来、恽代英、李立三等人的坚持下,前委决定于八月一日凌晨举义。

8 月1 日凌晨,酝酿已久的南昌起义终于打响。作为暴动的酝酿者和决策者之一的瞿秋白,他在《中国革命中之武装斗争问题》文中提到的“军事上以正式的革命军队为主体,从事于革命的作战”[4]61的愿望变成现实。

三、受命危难之际

1927 年7 月,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后,中国大革命处于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处于极其困难的处境中。7 月中旬,共产国际发来紧急指示,要求中共召开紧急会议,审查旧政策和旧的指导机关,制定新政策。紧急会议时间定于7 月28 日。为了寻找合适、安全的会场,时任中央秘书处负责人的邓小平可谓颇费了一番功夫。邓小平和李维汉冒着酷暑,走街串巷寻找之后决定将会址定在汉口市区俄租界内的三教街41号。这是一幢西式三层楼公寓,坐西朝东,前临三教街,后连兰陵路和珞珈碑路。一楼是一家绸布商店,是由一位印度人开的,二楼是洛卓莫夫夫妇的住宅,他们是原武汉国民政府农民运动顾问。这一层和第一层是隔断的,可以从临街雨廊直接走楼梯上二楼。邓小平向瞿秋白等人汇报所选会址时,瞿秋白表示十分满意,尤其是这里在俄租界内,万一发生紧急情况,可以从房屋的后街或通过屋顶的凉亭,从邻居家迅速撤离。

与此同时,瞿秋白正积极着手筹备即将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的主要文件《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是罗明纳兹和瞿秋白共同磋商而成,其中许多涉及中国的具体问题,罗并不熟悉,便听取瞿秋白的意见。文件先由罗以俄文起草,然后由瞿秋白翻译成中文。翻译工作十分紧张,直到8 月7 日凌晨,才得以完成。

由于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形势非常复杂危险,交通十分不便;所以原定于7 月28 日的会议不得不推迟举行。直到8 月6 日,到会的中央委员人数依然不足,罗明纳兹和瞿秋白、张太雷商议后决定立即尽数召集代表们参加会议,会议时间定在8 月7 日。

瞿秋白在八七会议上代表中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一点民权性也没有,现在只有我们包办国民党或国民党消灭两条路……现在事实已经证明国民党已与我们分裂了,我们再不能以退让手段来争得民权,是要以革命方法来争得民权的。[14]1”“这次南昌的行动,至少是有意识地走到新的方针”[14]2。八七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功绩,它清算和结束了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挽救了党和革命。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阶段。

瞿秋白在8 月9 日召开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选为常委,担任中央主要领导人。“年仅28 岁的瞿秋白同志受命于危难之际,以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极大的政治勇气毅然担负起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任,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在黑暗中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15]

四、统筹起义军南下方案

南昌起义胜利后,部队按照南下广东,重新建立革命根据地,再举北伐的计划,于8 月3 日到5 日开始分批撤离南昌。事实上,在8 月1 日起义爆发的当天,以瞿秋白为实际领导人的中共中央曾致信给前委指示:“南昌暴动,其主要意义,在广大的发动土地革命的斗争……因在此原则之下,中央曾训令湘粤赣鄂四省立即进行,响应南昌暴动:一方牵制破坏压迫‘南昌’之敌;一方开始秋收斗争。[11]37”8 月3 日,中央发布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将秋收暴动与起义军南下斗争配合起来,以协助起义军南征成功。瞿秋白等中央领导还统筹部署一系列配合的具体行动方案,如8 月3 日(左右)中共中央指示江西省委:“1.马上夺取乡县政权;2.实行中央土地革命政纲;3.尽量杀戮土豪劣绅与反革命派;4.积极参与革命军对反革命派的军事战争。[10]242”同日又指示湖北省委:“党为领导农民响应武汉的工人及革命的南昌的军事暴动,必须派大批同志至乡村中工作……[10]243-244”

中共中央在8 月4 日给广东省委的信中指示,要求广东省委立即全力在东江地区接应南昌起义部队。具体如下:“贺龙、叶挺军队已在八月一日早在南昌发动,已解决了六军、三军一部械。汪等本预备在九江开会,闻信回武汉发令讨伐贺龙、叶挺,并宣布共产党为叛徒,应明正典刑。我们原定计划是攻击朱军后直奔东江,中央昨日会议决令粤省委即刻以全力在东江接应。中央组织前敌委员会,指挥前敌一切事宜,以恩来、立三、代英、澎湃四人组织之,请设法与之互通声气以便进行。我们军事的成败在此一举,请粤省特别注意,并迅速进行为要。[11]39”

中央于8 月5 日指示湖南省委,要求鼓动工农群众响应南昌起义,牵制唐军对南昌的压迫。信中写道:“因此南昌政变给了四省暴动以有力的帮助。在此时四省即应给南昌政变以有力的响应……据上面的意义,中央认为你处应立即开始下面的工作:一、把南昌政变的意义向城市和乡村作极广大的宣传。[11]41”……

中共中央还指示广东省委,要求为叶挺、贺龙做内应,如8 月4 日致南方局转广东省委信——对敌人进攻叶贺军队的估计和对策中指示:“一、叶、贺之师须迅速到达目的地占领东江,迟则恐被李(济深)、张、朱(张发奎、朱培德)等联合围击,如能早拿住东江两个星期,则反客为主可以进击敌军夺取广州……三、为牵制李、黄军队起见,对两(西)江及南路亦须立即有军事的动作和农民暴动。四、省委须立即派出原路交通(步哨)与贺、叶通消息并为之作向导。[11]45”

以瞿秋白为实际领导的中共中央下达了一系列指示和举措,紧紧围绕策动民众武装暴动、实行土地革命、四省联合策应等重点,这对配合南昌起义军南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首先,起义军在南下途中有意识地培养、帮助与联合当地农军开展武装斗争。其次,起义军在南征途中积极宣传《土地革命宣传大纲》,在多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是对土地革命政策的有益尝试。最后,联合四省秋收暴动策应南昌起义军,在一定范围内掀起了武装斗争的风暴,给国民党以沉重一击。然而,虽然中共中央多次指示广东、湖南等省发动暴动配合南昌起义,面对起义中的实际困难,中共中央并未给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措施。更为重要的是,中共中央还没有跳出“城市中心论”的错误思想,导致对南昌起义的指导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是南昌起义军事失败的重要原因。

五、总结起义的经验教训

1927 年10 月3 日下午二时左右,前敌委员会在普宁县流沙镇召开会议,传达中央精神。会后不久,起义部队在乌石地区遭到敌人伏击,指挥机关和第二十四师被打散。几天以后,第二十军一部被缴械。至此,南昌起义部队主力在潮汕地区遭到失败。

10 月15 日,张太雷在南方局省委联席会议上作了《八一事件之经过、失败原因及出路》的报告。此外,李立三也作出 《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 报告。中央临时政治局于10 月24 日发布 《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三号——为叶贺失败事件》,从南昌暴动与南征的意义、南征的经过、主观错误等五个方面全面总结南昌起义:认为“固然,客观上敌人的军力比我军强大,全中国的报纸交通整个儿的权利都在敌人手中。然而失败的因缘之中属于我们主观上的错误的亦是很大”[11]54,从政纲、策略、政权认识、宣传工作以及军事上等五个方面分析所犯的主观错误。

1928 年六七月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座旧式庄园里召开。作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的总负责人,瞿秋白为六大的组织和筹备殚精竭虑。早在4 月12 日,由他亲自执笔的中共六大书面报告——《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完稿。除此之外,瞿秋白围绕六大的文件准备工作,先后起草了十余万字的各类决议报告和总结讲话等。在中共六大上,瞿秋白对自己主持中央工作进行深刻地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大会书面报告《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他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和总结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

客观方面的原因如,“帝国主义的力量强大”“民族资产阶级背叛革命”“地主领导的军队力量很大”“工农发展的不平衡”“小资产阶级的动摇”[16]。

主观方面的原因:一是所举旗帜的错误。“南昌暴动虽然是反对国民党的,但是还举着国民党的旗子。一般民众见国民党已腐败不堪……实际上已没有革命作用。”二是政治纲领的错误。“从南昌到广东的一路上,叶、贺军队第一,没有明确的政纲(表明革命的要求)。……”三是土地革命执行不到位。“没有坚决的执行土地革命,夺地主的土地交给农民耕种。”四是军队没有与农民结合起来。“军队没有与农民联络起来,也没有帮助农民武装,以打反革命的地主、豪绅、军阀。”五是没有发动工农自治。“没有将旧有的政府机关(县公署、乡董会)取消,使劳动的工人农民自己来治理。”“当军队达到了汕头,谭平山更要阻止工人运动,就想收编军阀的军队,更失了群众信仰,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很少农民群众力量的帮助,叶、贺军队便失败了。[17]”

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对南昌起义失败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和总结,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不过,瞿秋白的评价是基于南昌起义“失败了”的前提下的总结,尚未认识到在当时中国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90 余载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顾南昌起义的壮举,不难发现,不能单纯地把南昌起义界定为成功或失败。诚然,南昌起义在潮汕一带遭到了严重军事失利,但朱德率领起义军余部突出重围,经过艰难转战,还带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开辟了井冈山斗争的新面貌,共同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南昌起义无疑是成功与伟大的。

综上所述,1927 年南昌起义前后的瞿秋白是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南昌起义是他决策的几大武装暴动之一。他从反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酝酿南昌起义、主持八七会议、统筹起义军南下、联合四省秋收暴动,再到中共六大上全面总结反思南昌起义的经验和教训。“八七会议”后的“左”倾冒动错误给党造成的较大损失,瞿秋白作为党的掌舵人确实要负一定的责任。但是共产国际照搬苏联经验,武装斗争必须以城市为中心,不符中国国情的指示和决策对瞿秋白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这也是瞿秋白后来又被排除出中共主要领导人的重要原因。毛泽东这样评价道,“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18]”

猜你喜欢
南昌起义瞿秋白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独伊心中的瞿秋白
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是谁?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瞿秋白三次被捕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瞿秋白对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贡献
中共中央对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的判断
南昌起义参战人数考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