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及实施路径探索

2022-03-17 02:01周义斌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中医药思政

周义斌

(河南中医药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一 引言

“课程思政”是指在高校的所有课程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技能的传授和教学过程中[1]。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

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程,主要讲授中医英语,内容与中医学知识和文化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英语技能与中医药专业有机结合的特色,但传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主要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如掌握中医学基本术语英语表述和一定的中医英语翻译技巧,提高中医英语相关的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并没有体现出“立德树人”等价值目标。应在充分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学科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形成适合本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3]。专业英语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意义重大,不仅能丰富和创新专业英语和思政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还能提升中医药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四个自信”,激发他们海外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使命担当,促进中华文明“走出去”。下面将从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提炼以及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两大方面来探讨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二 专业英语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提炼

中医学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如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精气神理论等,如何将中医学的文化精髓用英语精确地表达出来,更好地用英语来诠释中医学思想、知识和文化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要想对中医进行准确而深入的英译,需要对中医学的内涵及中国中医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在此教育教学过程中及学生的自我探索过程中,可增强他们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实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通过提炼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得思政教育融合于日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形成课程思政内容有机整体,引人于大道,启人于大智。具体如下:

(一) 中医的哲学基础与中医思维模式相结合

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其中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唯物观和辩证法思想以及中医学的整体观念。通过学习和探索这些理论内涵的英文翻译,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医哲学观念和辩证思维模式,尊重和热爱中医药文化和思想,更好地将中医药思想和文化的精髓准确地表现在中医英译和中医药海外传播实践中。同时,学习和探索这些理论内涵的英译过程也是对中医思维模式深入理解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提升思辨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 医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深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回归传统,回望历史[4]。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涉及到中国医学史及历代医家的杰出贡献。如“神农”“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神医”扁鹊等古代著名医家,当渗透“大医精诚、医者仁术”、勇于开拓、无私奉献和甘于牺牲等医德思想精髓。此外,中医各家学说是历代医家解决问题的实践体悟,是道中有术、术中寓道的学问,学说中渗透着儒家思想,表达着以“仁术”为中心的思想[5],通过拓展 “医家品格”相关的词汇、语句和典故翻译,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自觉承担自身的时代职责和光荣使命,传承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并助力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国际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医医家故事,弘扬中华优秀品格。

(三) “治未病”理念与廉政教育相结合

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涉及治未病”理念相关内容,如:中医“上工治未病”“养心”“养护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等相关“治未病”理念语句的英译探讨,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表的重要论述,以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廉洁文化教育,探讨“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内涵和英译,突出人的身体和思想都需要有正气,保持精神健康,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防微杜渐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 中医养生防疫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医养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创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新冠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病因学中的疠气致病,属于烈性传染病,在治疗中应及时地预防和隔离。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有卓越的表现,对养身保健、增强体质、激发正气奋起抗邪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新冠疫情防范与中医养生结合起来,在探讨疫情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医养生理念、原则、方法的翻译中,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政意义,人类应“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强化“天人相应、协调平衡、正气为本”等思想和“健康中国”使命感。

(五) 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相结合

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涉及到包含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医术语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选择的探讨。以方剂名称为例,如“二至丸”“三子养亲汤”“玉女煎”“华盖散”“泰山磐石散”“状元丸”等,在处理这类翻译时,适当采取民族性原则、异化策略、音译法、直译法或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能更好地或凸显或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启世界了解中国文明的窗口。

三 中医药院校专业英语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 完善教学目标和任务,明确价值和思政目标

以往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主要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缺乏思政教育的配合,教学目标不够全面,价值引领不够突出,教学内容较单调。在进行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后,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教学目标和任务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在知识上,掌握中医学基本术语英语表述和一定的中医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了解医学英语术语学知识,掌握部分医学英语词根、词缀,扩充中医英语及医学英语词汇量,同时通过专业英语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中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在能力上,以提高中医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基础,突出通过学习专业英语中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医术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学生能恰当采取民族性原则、异化策略、音译法、直译法或直译加注释等翻译方法,适时地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更好地或凸显或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医药文化特色,提升学生翻译实践技能和海外传播中医药能力;在价值培养上,通过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哲学思想、医德文化、“治未病”思想和廉政教育、中医养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渗透入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让“立德树人”入脑入心,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文化修养,增强爱国情怀和“四个自信”,激发他们“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热情和使命担当。

(二) 加强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学校给予支持和监督

专业英语教师团队应转变育人理念,充分认识课程思政教学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任课教师在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等思政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定期集体备课,集思广益,通力合作,结合专业英语课程特征和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提炼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价值目标融入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的编写中,尝试构建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库,形成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体系,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学校可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管理服务,加大课程思政师资培训力度,为教师们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分享课程思政经验,提升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学校还可加大力度支持相关课程思政建设的立项工作,帮助打造专业英语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充分挖掘典型案例,形成具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课程。此外,学校或学院可组织对课程思政进行观摩教学,教学督导可采取随机听课方式,将课程思政教学落实情况纳入教师评价和考核中。

(三) 二次开发教材资源,添加价值引领内容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专业英语已有教材基础上,将中医英语知识和中医药思政元素进行融合整理,形成有知识、有逻辑、成体系、有情感的系列内容。也可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校外专家等师资优势,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建设,添加中医文化故事、中医史上的名家医德医术双语典故等,进行精神引领,让教材更有思政价值针对性,符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培养规律,顺应“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发展要求。

(四) 采取多元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和特点,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安排,采用多元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的探索中,将思政教育具体化,让学生通过讨论、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6]。通过统筹线上线下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转变教学形式和课堂结构,使教学手段多元化。如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互联网资源、信息化手段并结合社会热点如《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英对照版,让学生接触更多中医相关英文表达,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阅读“中医四大经典”的英文版,增强学生对中医知识和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英文表达能力。通过多元教学手段将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渗透到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他们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决心。

(五) 开展第二课堂,践行“知行合一”

第二课堂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公益性等方面的活动。它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7]。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育人。利用中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把思政教育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教学楼楼道、文化长廊、图书馆或者教室收集中医名言警句、经典名篇片段、中医文化知识进行翻译研讨或翻译竞赛,收集医学名家仁心仁术医德小故事,进行英文讲述。学生在进行这些英译探索时,能深刻感受到浓郁的中医药医德文化氛围,从而实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六) 完善考核内容,体现课堂思政育人成效

专业英语课程强调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中医英译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考核内容应体现课堂思政对素质的要求。本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可包括小组主题汇报或者中医四诊医患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汇报主题可涉及中医文化简介、具备民族性特征的中医术语英译方法探讨、一名合格的中医翻译者应具备的素质等,医患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中也体现了医患沟通中的人文关怀,评价过程体现素质考核,都纳入形成性考核成绩。

四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中医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西文明对话的窗口[8]。翻译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也应突出德术并重,除了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外,还应培养他们良好的中医人文素养、高尚品德以及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使命担当。对于中医药院校而言,既要强调领导层的引导责任,又要帮助各位教师明确育人理念,树立德育教育的责任,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到教师个人教案都深入发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9]。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在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中提炼思政元素,形成课程思政着力点,并探索和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和素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作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的时代责任和使命,从而为培养出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和中华文明“走出去”的品德高尚且医术精湛的高素质中医药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中医药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