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萌化”现象研究

2022-03-17 00:4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素谐音词语

钟 毅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1 语言“萌化”现象概述

“萌”语言最初是网络流行语的一种。2014年“萌萌哒”被看作中文网络上“萌”系语境建立的标志,这是媒体首次提到“萌”系语境,随后有学者提出“萌”系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并指出“萌系”流行语是指具有“萌”属性、“萌”要素、“萌”倾向,用来表达“可爱”“喜欢”等情感的网络新语体词,包括“萌妹纸”“呆萌”“萌萌哒”等词语。

“萌”系网络词逐步发展,词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仅限于带“萌”字的词,具有“萌”属性和“萌”倾向的词汇和语句也被划分到“萌”的范围,例如“肿么了”“伦家”等。不仅在网络上,现实交流中,人们不自觉地选用带“萌”倾向的词语或语汇,这一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社会文化语境的改变。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为适应年轻一代的语言表达,主流媒体也开始使用“萌化”语言,少了些严肃,多了些轻松与可爱。因此,语言“萌化”现象出现在了大众生活中,对于语言“萌化”现象则需进一步的研究。

2 “萌化”语言分析

通过语料库的搜集,现阶段“萌化”语言形式多为“萌化”词语,少数是固定的句子或句式。“萌化”词语数量多,形式复杂。造词材料主要是汉语固有的,也吸收了部分外来词和方言词。部分造词方式和传统造词法相同,也有在网络上发展出的独特方式。句式是在“萌化”词语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广泛传播、固定成句。本文将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结合“萌化”语言的实际研究。

2.1 “萌化”语言的发展

2.1.1 早期“萌化”语

最初的“萌化”语言由单一的“萌”演变而来,在“萌”之前加上语用部分,形成以“X+萌”形式的“卖萌”“呆萌”等词,后来以“萌萌哒”为代表的网络词语,形成“X+哒”形式的“美美哒”“棒棒哒”等词。可以说早期的“萌化”语言类型单一,多是词根词缀构成“萌化”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出下一代“萌化”语言。如“孩纸”“寄几”“蓝瘦香菇”等词,多以谐音方式构成新词,网民们刻意使用并交流传播。这些词语,迅速传播后又快速消亡,其刻意的“萌化”痕迹,实质上是错字用法的泛滥,使一些词难以辨别原义。

2.1.2 当今“萌化”语

如今大众使用的“萌化”语言更加轻松地被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是以语气助词所构成的“萌化”词语,另外还有拟声词、称呼词等。

(1)语气助词。这类词多以呢、啦、哒、嗒、呦、滴、咩构成。这些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跨越了网络的限制,生活中也会使用。

如:“好哒”“爱你呦”“是滴嘞”“好咩”等词,相较而言,这些语气助词构成的“萌化”语言范围更广,词语更多,适合各种交流情景。

(2)拟声词。这类“萌化”语通过拟声的方式产生,简短又形象,借以表达某种心理。

如“嗷嗷”模拟小狗的叫声,用于应答,同“嗯嗯”,表示明白了;“呜呜”是小孩子的哭声,用来表达难过;“嘤嘤嘤”也是模拟小孩子受委屈的哭声,用来表达委屈。这些模拟声音的“萌化”拟声词在网络交流上具有了现实生活的声音特质,一定程度上利于表达情感。

(3)称呼语。这类词一部分是语音的泛用对书写产生异化,如“伦家”“坏银”等,在规范的书写中,是不提倡的。另外是以叠音的方式“萌化”,如“宝宝”(指本人)“友友”(朋友或网民)等。

2.2 “萌化”词语语音分析

“萌化”语言中“萌化”词以谐音词为主,即利用谐音的方法,故意改变词的发音方式,进而改变原词语的书写形式,转化衍生出新词义,实现其传播效果。从语音情况看,可分为谐音、拟声、儿化和叠音四种类型。我们要认识到,很多新衍生的谐音词组,是对错误生字的滥用,尽管一时流行,但其使用往往是短暂的,在规范书写中应该避免。

2.2.1 谐音类

“萌化”词语可以分为外语谐音和汉语谐音。

(1)外语谐音。通过模拟外语发音而创造出的词语称为外语谐音词。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大量来自非汉语环境的信息涌入汉语网络社区,这时网民就大量利用汉字对此类事物的源语言进行音译,通过使用简单的外语谐音词代替原本的外语词,一方面节省切换输入法的时间,另一方面增加聊天的趣味性。例如:纳尼(什么)、卡哇伊(可爱)、偶巴(哥哥)等。

(2)汉语谐音。以现行的普通话语音为标准,采用与普通话音同或音近的语音形式为新的表现形式。虽然在读音上差别甚微,但是这种微差也正是创造者和使用者所着意的。谐音类“萌化”词语按构成方式可分为同音替代、声调转化、音节转化和缩略音节。①同音替代:指用一个词语去表示另一个同音字的意义。例如:鸡冻(激动)、菇毒(孤独)、蟹蟹(谢谢)等;②声调转化:指用不正确的声调代替普通话中的声调,这种转换是单向的。例如:麻麻(妈妈)、蜀黍(叔叔)、鸭梨山大(亚历山大);③音节转化:第一,唇齿音f与舌根音h的转化。普通话的声母f、h从发音方法上说属于擦音,但在发音部位,分别是唇齿音和舌根音。然而,在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福建的一些地区,f、h是不区分的,因此会出现混用的情况。例如:稀饭(喜欢)、灰机(飞机)、舒胡(舒服)。第二,边音l与鼻音n的转化。普通话中n和l在发音方法上是有区别的,一个是从鼻腔发声,一个是从口腔发声。很多方言中不分n、l。例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菇凉(姑娘)、腻害(厉害)。第三,平舌音与翘舌音的替换。汉语中有些地方的方言平翘舌音不分,例如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等地)就存在这种现象。利用这个特点,网上衍生出一批谐音词。例如:肿么(怎么)、桑心(伤心)、碎觉(睡觉)。第四,舌面音和舌尖音的转化。汉语中有些方言舌面音和舌尖音的区分与普通话不同,经常将舌面音“j、q、s”与舌尖音“z、c、s”“zh、ch、sh”混同。例如:介果(这个)、小公举(小公主)、揍是(就是)。第五,前鼻音—n与后鼻音—ng的替换。现代汉语方言中前后鼻音不分的现象十分普遍,受方言习惯的影响,这些方言区的网民输入拼音时往往会将后鼻音的词打成前鼻音。例如:小盆友(小朋友)、泥萌(你们)、康康(看看)。④缩略音节:指通过减少音节数量,缩略整合发音的方式构成的谐音词,例如:酱紫(这样子)、造(知道)。

2.2.2 拟声类

指通过拟声的方式产生的“萌化”词语,“喵呜”是模拟小猫叫声音产生的,“呜呜”是模拟小孩子的哭声产生的,“啊呜”是模拟小孩子“嗷嗷”的叫声产生的,“哼哼”是模拟小动物或小孩子低吟的声音产生的。由此可见,拟声类“萌化”词语用来模拟的声音原型多是小动物或小孩子,它们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小”,这些声音原型本身就带有可爱的特点。

例如:

(1)呜呜,终于好了谢谢朋友们的推荐。

(2)好久不回来了,冒个泡泡哼哼……

2.2.3 叠音类

这类主要是把词汇中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的最后一个词重叠,构成重叠式,通过叠音方式产生的“萌化”词语,意义通常和其原型是相同的,但词语本身却有了一种可爱的意味。因为叠音词具有儿童语言的特征,表现了孩子的童趣,使语言变得亲昵。因而成年人使用叠音词常常表现其可爱,与“萌”语言的特质暗合,增加了词语的音乐性和形象性。

例如:

(1)最爱吃饭饭了。

(2)好的,蟹蟹大佬答疑。

2.3 “萌化”词语语素分析

从语素的层面对“萌”化词语进行分析,按照语素变化的多少分类研究。

2.3.1 部分语素替代

这类“萌”化词语中只有部分语素被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还有部分语素保持原字形。这类谐音替代所占比例较高,语义理解难度较低。

例如:盆友(朋友)、孩纸(孩子)、桑心(伤心)等。

“萌化”词语在选择谐音对象时没有固定的结构限制,没有明确词语中哪个位置可以或更容易谐音,可见任何一个语素都有可能成为谐音的对象。谐音后的词语有些是汉语中本就存在的,而有的则只是两个毫不相关的字拼合。而且谐音后有些词语结构发生了变化。

2.3.2 全部语素替代

整体语素替代是指整个词语都被同音或音近的语素所替代,这类词相比部分语素替代变化得更为彻底。如果没有相应的语境,两词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其中还有些不符合造词规范的表达形式,如有些谐音形式本身是可以成词的,像“稀饭”“神马”等;还有一些谐音形式本身是不能成词的像“口耐”“泥萌”等,这类词的大量使用极大地增加词语理解的难度,并且给汉语语法造成一定影响。

2.4 “萌化”词语构词分析

2.4.1 加式构词

附加式造词是指用词根与前缀或后缀结合而构成新词的方法。汉语中的词缀较少,且多数要经历了一个从词根泛化成词缀的过程,所以对于汉语词缀这种特殊现象,有研究者提出“准词缀”“类词缀”等说法。

“萌化”词语的发展时间不长,以附加式造词法创造出来的“萌化”词语,通常要经过词根泛化为类词缀的过程,原词根的语义在虚化的过程中逐渐偏离原来的实义,变得抽象。

(1)类前缀+词根。这类“萌”化词语的词头一般是不具有实际意义的,如“小可爱”“小呆瓜”“小甜心”等,这些词语的词头多为“小”字。

(2)词根+类后缀。这类“萌”化词语的类后缀有“呢”“啦”“哒”“嗒”“呦”“滴”“咩”等形式,词尾没有实际意义,其作用相当于语气词,可以相互替换。如“是呢”“好哒”“对啦”“是滴”“好滴”“对咩”等,这一构成方式产生的“萌化”词语多用来回应他人。

2.4.2 重叠式构词

这类“萌”化词语是由重叠语素构成新词。可分为全部重叠和部分重叠两大类,重叠一个词中每个语素,叫做全部重叠式;而重叠全部语素中的一个语素就是部分重叠式,大多数词语都是重叠第二个语素,结构形式为“ABB式”。

(1)部分重叠。部分重叠主要是把汉语中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的最后一个语素重叠,表达可爱的语气,一般来说具有实际意义。如“洗白白”“擦香香”“好怕怕”等。

(2)整体重叠。整体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语素重叠构成的“萌化”词语。例如“可可奈奈”“超爱超爱”等。

3 “萌化”语言的影响

3.1 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表达

“萌化”语言在某种层面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达形式,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新鲜感和趣味性,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现代汉语词汇的范畴,突破了语法的基本限制。另一方面,“萌化”语言又赋予了方言新的传播土壤和活力。方言主要用于特定地域和特定人群,转化成“萌化”语言后,因其在发音、词汇、语法上的鲜明特点,符合人们标新立异、追求个性的表达理念和寻找趣味、幽默巧谐的表达惯性,从而有了广阔的交流场景,超越了地理空间的界限,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语言背后是文化,随着“萌化”语言在网络上的传播和普及,这些“萌化”语言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也得以打破传统的交流方式和地域的局限,依靠网络语言在新的平台产生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3.2 “萌化”语言的消极影响

3.2.1 不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

“萌化”词语本身的构词方式、使用者以及使用场合等原因造成了其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歧义问题、重复问题、不符合汉语构词结构等。“萌”化词语中就有很多存在歧义的词,例如“歪”作为“萌化”词语的意思是“喂”,但其常用义是“歪”,即“不正”。其“萌”义并非常用义,不利于信息的传播以及交流。对于“萌化”语言中不符合语法规范的用法,我们应该加以辨别、剔除,尤其是一些错别字的简便用法,在聊天中无可厚非,但是不应出现在书面文体中。如果任由其发展和蔓延,长此以往,会对现代汉语的规范造成消极影响。

3.2.2 错误词语滥用和习惯的形成

纵观历史,流行语、称谓变迁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像现在这样普遍的“萌化”语言现象却非同寻常。对于“萌化”语言,一部分人趋之若鹜,甚至在规范书写中也滥用网络词语,认为无伤大雅,而且生动有趣。但我们要认识到,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以幽默的方式呈现。面临重大事件时,这些词语显得轻浮和幼稚,尤其为了吸引年轻用户,一些媒体也改变了话语和表达方式,推进了这种错误习惯的形成。

4 结语

“萌化”语言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其衍生、传播而后又快速地被消亡,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展现出时代独有的语言特征,但同时也异化了现代汉语词汇,破坏了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很多人由此形成了错误的语言使用习惯。我们应当对“萌化”语言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并给予必要地关注、规范和引导,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广大网民、社会各界通力合作,规范网络用语,进而使相关受众群体做出正确的判断,自觉形成规范的语言和书写使用习惯。

猜你喜欢
语素谐音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勇闯长龙阵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绝妙的数字灯谜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