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四精神”推动高等院校的“双创”实践

2022-03-17 00:48可,雷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五四精神五四运动双创

徐 可,雷 斐

(郑州财经学院,郑州 450004)

一、从“救国运动”到“强国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19日在政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将“五四精神”与“创新创造”结合起来,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了解青年优势和弱点,引导广大青年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引导社会各方面关心青年、服务青年,积极做好青年工作,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近期纪实性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使得“五四运动”再次进入全社会的历史审视之中。历史上每逢危机时刻和重大转折,中国青年总是挺身而出。在当前外部形势日趋复杂和抗疫总体战的关键时刻,有必要再次对“五四精神”进行回顾并凸显其当代价值。毛泽东1947年5月3日写道“五四运动所开始的新的文化事业,它为现在的革命战争与将来的革命建设而服务,没有它,革命战争与革命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1]如同接力棒历经不同历史时期传承至今,“五四精神”也凝聚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四个维度。在完成“救国运动”之后,当代社会又以“双创”实践掀起一场“强国运动”。深化改革也需要从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中汲取支援意识,著名世界史学者钱乘旦因此说“改革也是社会变化的可能的方式,不是说否定革命,而是同时也肯定改革。”“不能因为肯定改革的方式就把革命的方式否定”,“改革和革命都可以起到正面作用。”[2]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指挥抗疫“总体战”的同时,加快推出了一系列推动体制创新的文件与政策,这说明以创新驱动恢复经济增长、重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抗疫“总体战”的重要战略。当前,疫情催生了“宅家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这些“新业态”营造了“双创”与变革的社会氛围。“新业态”的背后是“新技术”“新需求”与“新机制”,以往宏观调控的政策重心在于政府投资扩大需求,而“双创”的政策重心在于为新兴产业提供“新动能”,进而促使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各地高等院校应加大对“新要素”的承接,调整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为“新兴产业链”优先做好人力资本与应用技术的准备。同时地方政府结合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对“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也为“新业态”与新兴产业链提供融入环境,加速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的全民创新体系。

在这种体系中,高等院校一方面凭借其知识优势,扮演着创新“策源地”的关键角色;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应将“五四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以自身特有的知识优势,促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

二、高校领域的创新理念与新时期的“精神动员”

“五四精神”在近代中国催生了“新伦理”“新道德”“新思想”“新文学”,呈现出革故鼎新的社会气象,因而具有了近代启蒙的意义。我国2014年推出“双创”政策,则开启了当代又一次“精神动员运动”: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提出“创新发展”的理念。自此,全社会伴随着深化改革又一次呈现革新气象。创新驱动获得了全民共识,因而在新时代具有了理念转变、发展转型、动能转换的时代转折意义。

高等院校已经成为“双创”实践和教育的主要场域。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要求“在全国高校推广创业导师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在实践中,高校大学生群体不仅在各类“双创”比赛和“双创”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而且显著地促进了“创业—就业”之间的转换,涌现了大量“自我谋生—自我雇佣”为一体的“创客”“微商”群体,为“创新创业创造”注入了新鲜活泼的“草根大众”内容。长期以来,高等院校被定位于精英阶层的“象牙塔”,而目前高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与政策环境都与三十年前大不相同。高等院校作为“知识高地”理应发挥“先行尝试”的社会探索功能。高等院校的办学过程本身就是一部创业史,自带“双创”基因,甚至一些民办高校也已经突破预算和编制的体制约束,因其改革的动机强、阻力小、成本低,反而更具“体制竞争”和“弯道超车”的创新动机。

可见,不同层次、不同体制的高校都可以释放“相对优势”“后发优势”和“体制外”的“双创”潜力,能够以“双创”实践破除高教领域“行政化”“同质化”和“体制固化”的弊端。不仅如此,各高校还应以青年学生为主体,肩负新时期的社会责任,继续弘扬科学精神与民主意识,将“双创”实践由校园引向社会和大众。

(一)青年主体:进取精神与创新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五四运动”是一场由爱国青年发起、广大群众参与、早期党员和先进知识分子引领的社会运动,最初“英勇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是数十万学生”[3],青年学生的热情与朝气起到了巨大的社会作用。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到“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见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散发出青春的活力。”[4]青年学生历来是创新力量的主体,当代“双创”实践也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8月15日给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回信中勉励他们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他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又提出“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青年学生之所以在“双创”中走在前列是因为其所拥有的精神特征:一是科学的“好奇心”,这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也是“双创”实践可贵的能动力量;二是社会的“进取心”,即敢于将“好奇心”转化为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两者结合即敢于实验、尝试、挑战、试错等,这既是当年革命运动也是当代“双创”实践的主观要素,革命、改革与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失败的试错与纠错中趋向成功。美国社会经济学家凡勃伦曾经把“(工艺的)好奇心”“(金钱的)进取心”①等人性精神因素引入社会经济的演化分析;陈独秀也曾以“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而非隐退”“实利而非虚文”“科学而非想象”[5]作为“五四”时期“新青年”的标准。可见“进取心”是社会变革所必备的能动性因素。

网络时代的“双创”特征契合了青年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双创”实践也因网络工具的普及与便捷而降低了门槛,不再局限于少数精英阶层的“高端活动”,成为青年学生与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高校青年学生也应继承“五四青年”打破出身门第投身革命的先进观念,一些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民办院校的大学生也应克服办学层次低、录取分数低等自我认知的心理障碍,发挥“好奇心”“进取心”的天性与本能,融入创新驱动的主流队伍,成为“双创”实践的进步主体。

(二)社会责任:“双创”政策与开放办学

“五四运动”的历史经验之一就是:青年学生一旦将个体因素融入社会,就能够生成更为宏大的革命力量。“五四运动”初期,“全国学生会”就呼吁“惟限于学生一部分,主张固为正当,力量终形薄弱,欲冀外交内政为有实力之匡救,务必结合工商各界组成有系统之团体。”②“五四运动”是从校园里发端的社会实践运动,当代的“双创”实践也需要高等院校“开门办学”。

“双创”实践作为高校的内生性改革因素,理应嵌入社会经济大系统当中,通过服务社会来获得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持。当前,“双创”支持政策“政出多门”,来自政府的教育、科技、发改委、工信、税务与工商等方面。对此,应防止政策的“碎片化”,加快整合形成“政策合力”,打破“预算内”“预算外”以及“体制内”“体制外”的障碍,形成“政策共振”。一些高校虽不是“象牙塔”,但也因学科分设而构成了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系统。因此,需要以外部改革压力促进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与信息交换,进而形成开放式的耗散结构,同时也促使高校系统内部组织的改进与完善。反观一些民办高校,其本身就是依靠社会办学力量从无到有快速成长,没有预算拨款的实际情况致使其更多地依赖社会办学资源,因而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双导师制”“顶岗实习”等“开门办学”措施获得社会资本的支持,促进对社会办学资源的汲取和利用,同时也为“双创”实践提供了机遇。近三年来,国务院围绕“双创”密集出台一批社会支持政策,包括“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带动就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教育部自2015年5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至少投入8.8亿元建设了19个高校“双创”示范基地和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6]

当前,“双创”实践已经溢出校园,同时也反过来对高教产生影响。一些地方高校凭借体制内约束少、办学机制灵活,快速动员组织校内外的办学资源,通过“应用型转型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嵌入社会经济系统的改革措施,放大“双创”政策的引领效应以及政策之间的叠加效应,释放出青年学生主体的创新活力,通过各种“逆袭”,反过来也促进了高教领域的深化改革。

(三)科学精神: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

“五四运动”高举“科学”旗帜,树立科学理性,为青年学生带来了“以学报国”的思想。曾有“五四运动”当事人在日记中吐露:“文化运动不是口里讲的,做几篇文章,口上说几句德模克拉西……不是真正的文化运动,定要自己对於各种科学有切实的研究,有了基本学问,才可以说话。”③

同样,当前的“双创”教育也要秉持科学态度,尊重产业规律、市场规律、科研规律以及学科建设和教学规律,将“双创”教育纳入到科学的专业教育体系中。当前高校“双创”实践迅速开展,各种产业园、创业园与孵化器纷纷设置。但是当前要防止冒进和两个“偏差”,一是“双创”的核心活动不应偏离专业知识与技能;二是要注重创新的实质性与内容的新颖性,防止把“双创”政策简单地理解为经营性项目的扶持,防止一哄而上与哗众取宠的“伪创新”现象。全社会都在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实际产业的转化,“双创”的扶持政策倾向于将各种项目产业化与经营化,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从根本上讲,“双创”实践是在专业教育之上的深化实践,理性的科学态度是创新与创业的主观前提,人才培养应遵循“人的发展”的自然规律。因此当前应认识到“专业学习—创新教育—创业实践”的逻辑次序,坚持先打好专业基础再进行创新教育,先进行创新教育再进行真正的创业实践,只有考量到创业过程的艰巨和风险性才能够提高创业成功率。现在高校普遍开设有“创业学院”或“创新学院”,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多年延续规模化快速扩张的发展路径,倾向于“跨越式发展”和“弯道超车”,因此应矫正“拔苗助长”的现象。从另一方面看,一些职业院校和民办院校强调务实办学的文化与作风,学生的承受力与抗挫折能力更强——这也是“双创”实践者的必备素养,因而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更高。“五四运动”开启了近代科学启蒙,而“双创”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引与保障。我们应对“运动式创新”进行反思,认识到“创新”不是形式改变的“花样翻新”,而是在规律中针对“例外”提炼出更高层次的新规律。

当前,应按照人才成长的科学规律,在人的生命周期和自我发展的全过程中培育创新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要求的那样,“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显然,这是一个由“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创新创造”渐次提升和逐级跃迁的漫长教化过程。

(四)民主意识:宽容制度与公平环境

众所周知,“民主和科学是现代价值重建的目标,集中地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7];而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相辅相成,其底线在于对异见的宽容。胡适1925年底在给陈独秀的信中写道:“我们两个老朋友,政治主张上尽管不同,事业上尽管不同,所以仍不失其为老朋友者,正因为你我脑子背后多少总还同有一点容忍异己的态度。……如果连这一点最低限度的相同点都扫除了,我们不但不能做朋友,简直要做仇敌了。”[8]“民主”作为政治概念,非常复杂,但宽容异见的人文精神则是其基础与前提。

在当前日益多变的复杂性巨型社会结构下,构建“评价多元”“鼓励试错”“容错纠错”宽松制度的软环境就是对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的最好传承,因为许多创新思路往往存在于各种偏离标准和正统的“异见”之中。五四时期,反对“独断”“专制”,提倡“多元”“宽容”的民主意识及其社会价值,就蕴含在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治理体系当中;而在当代,学术宽容精神也应该继续弘扬,成为制度变迁的动力。作为“放、管、服”行政改革的组成部分,职称评审改革措施就具有这种“引致变迁”的动力。职称评审权下放以后,一些高校率先打破了僵化的“科研量化”与“工作量积分”办法,突破“五唯”,实施以实际绩效为主的分类考核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自信和发展动力。如果说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那么职称评审就是高等教育的指挥棒,因而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以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为标志,全社会正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构建“不拘一格”的人才评价体系,以此推动各项弹性制度、容错纠错机制与创新软环境,其制度创新的意义不可小觑,其社会效果不可低估。

除了职称评审制度,高教管理体制创新也明显加快。近年来高校招生取消了“二本”“三本”的批次差别,这意味着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可以公平地展开生源竞争。这种“平等”“平权”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教育机会的公平获取,这也是“五四民主”意识的彰显和呈现。

三、在党建保障下将爱国情怀凝聚为历史合力

近代启蒙者梁启超曾经热切地憧憬“少年中国”,而今天“活力中国”“青春中国”“创新中国”新面貌已经涌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座谈会”上提出要“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如果说“五四运动”是一场“救国运动”,那么“双创”实践则是当代的“强国运动”。在当前地缘政治日趋复杂形势下,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借机对我国展开“战略遏制”,因而“双创”实践所具有的强国意义就更加凸显,爱国情怀的精神价值和社会凝聚力也就更加重要和关键。危机意识和应激反应能够催生巨大的革新力量,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变局”,青年学生应对标“五四精神”,将爱国情怀转换为报国之志,将创新潜能转换为创新动能,促使全社会“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的人才队伍”[9]。当前抗疫“总体战”紧急动员了全国资源与人民的意志,也为我国提升治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带来了新的激励。高等院校应以“危机意识”来推动治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措施创新,在“双创”实践过程中不断汇聚各种“小微涨落”④,通过“初始原创—推广放大—社会扩散”三重阶段,从高教深化改革领域不断溢出“改革红利”,助推科研机构、中小企业等一系列的社会制度革新,逐步汇聚成为“历史合力”。

“爱国情怀”不只是抽象符号,在教育领域就是坚持“四个服务”⑤。因此,高等院校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强化党的领导。“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并为党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而党的领导又深化了“五四运动”,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先驱。当前党中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等院校也普遍加强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⑥成为青年学生“爱国情怀”的组织保障,这是一项治理体系的巨大创新,也是凝聚爱国意志、强化创新驱动的制度设计和政治引领。

注释:

①凡伯伦用“竞赛”以说明“进取”.

②参见档案材料:全国学生会开会纪事:1919年8月15日《时报》,第3张.

③参见档案材料:袁玉冰日记:1921年4月4日,载于《袁玉冰专集》,江西党史资料第30辑第140页.

④指系统论的涨落放大原理,将各种微小创新变化持续集聚放大成巨大的创新进步.

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所提出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猜你喜欢
五四精神五四运动双创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养浩然正气 为青春导航
“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95年前的“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