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民族经典歌剧中女性角色的多重文化属性
—— 以歌剧《沂蒙山》中海棠为例

2022-03-17 00:02陈书苑
音乐生活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沂蒙山沂蒙海棠

陈书苑 高 静

中国民族歌剧具有崇高、激昂的时代精神,是中国人心灵深处的集体记忆[1]。中国民族歌剧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淀,民族歌剧发展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顾其发展历程,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歌剧中涌现了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经典女性人物,比如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中的喜儿、《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沂蒙山》中的海棠以及江姐、刘胡兰等,无论在传统戏剧还是在现代民族歌剧中,这类女性人物形象都被大众所接受并认可,这些经典女性角色所表现的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因此在歌剧中所传播的这种革命精神也应被普及并传承。

一、民族歌剧《沂蒙山》与“海棠”的人物形象塑造

《沂蒙山》是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革命历史题材的民族歌剧,以红色历史为背景,以多个故事展现了沂蒙山区广大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与日军浴血奋战,生动再现了沂蒙山区人民抗战的感人故事。整部歌剧的剧本朴实无华却又情节曲折,真实并形象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不仅体现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也展示出沂蒙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历史贡献。《沂蒙山》是当代民族歌剧的优秀作品,也是时代民族精神的写照,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歌剧中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海棠作为女性角色的代表,也是歌剧中剧情串联的核心人物,经历了在战火中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以及曲折的心路历程。开始她只是沂蒙山区一个普通的村民,是刚新婚的一位人妻,但在经历了新婚丈夫参军、舅舅和村民以及好姐妹夏荷的牺牲后,由一名单纯质朴的普通人逐渐成长为一名与敌人英勇奋战、不畏牺牲的革命战士,在面对敌军的突袭时,为了革命后代小沂蒙她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在面对丈夫牺牲时,虽然内心十分悲痛但为了国家大爱也无怨无悔,整部歌剧展现了她从一位普通的女人在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后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了一种典型的女性英雄形象,而且这类女性形象表现出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形象, 而是多重文化形象的复合,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她是战争中的革命者、军民忠诚的战友,也是战斗在前线丈夫的妻子并抚养了革命后代的伟大母亲,是一位女英雄。

二、不同视角下“海棠”艺术形象的多重文化属性体现

在歌剧《沂蒙山》中,海棠作为关键人物,在剧中展现了不同的身份角色,也表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在不同视角下海棠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体现了多重文化属性。

1.革命精神视角

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革命精神,是不可能做出为了中华民族解放挺身而出的英勇壮举的。在剧中海棠的舅舅孙九龙以及村民为了保护八路军伪装成他们走出山洞全部牺牲,经历了失去亲人,目睹了敌人的凶残狠毒,海棠百感交集,绝望中充满着愤怒,看到舅舅和乡亲们舍生取义,海棠在万分悲痛中也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发誓也要像舅舅和乡亲们一样,为了革命挺身而出,这也是她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开始。国难当头,海棠不仅照顾伤员,把仅存的米粥送给受伤的八路军,还和村里的妇女们一起摊煎饼、做军鞋、运送粮食到后方,做人民最坚强的后盾。遇到敌军进攻时,她竟以孕妇之身准备替八路军赴难,誓死保护八路军,此举很难不令人为之动容,这种正义的革命精神在海棠身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使得她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姑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革命精神的革命者。

2.沂蒙精神视角

歌剧对海棠形象的音乐刻画,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位主要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海棠形象的塑造去表达歌剧的主题,那就是新时代的沂蒙精神[2]。纵观全剧,“沂蒙精神”体现在每一位用鲜血守护家园、为抗战胜利而献身的革命者身上,海棠作为剧中女性代表人物,有着艰苦奋斗和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她虽然没有在前线战斗,但在危急时刻能够以大局为重,和村民们一起在后方支援。夏荷在生命垂危之际把刚出生的女儿小沂蒙托付给了海棠,这也是海棠的人物性格走向成熟的转折点,虽然痛心夏荷的牺牲,也可怜小沂蒙刚出生就没了母亲,但仍然选择坚强,抚养着小沂蒙和小山子两个孩子长大,也把小沂蒙当作亲生孩子看待,面对敌军偷袭时,海棠牺牲了自己的儿子,保护了革命后代,这应是全剧最撕心裂肺的一幕了,不仅是海棠与夏荷之间浓浓情义的体现,也是海棠正义感最强烈的体现,而这种艰难的抉择背后体现的是沂蒙人一诺千金、舍生取义的精神。剧中把沂蒙的山山水水以及每一位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沂蒙人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刻画了以海棠为代表的重情重义的人物形象,歌颂了所有为人民付出、无私奉献的沂蒙人民,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为了当时中国的四万万同胞,不得不脚踩荆棘,坚定心中的信念,誓言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作品中所揭示的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社会环境中具有特殊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3]。

3.女性视角下的“海棠”

剧中女主角海棠的经历带有着强烈的悲剧色彩。她确实是一名英勇的革命者、女英雄,但她的本体还是一名女性。从女性视角解读海棠这个人物,首先她是一位妻子,还是军嫂,具有直爽豪迈、果敢的人物性格,这些在剧中都有明确的体现:在婚礼现场海棠自己掀盖头、听到敌人的炮火声后干了封坛酒与众乡亲一同迎战,一同唱着“五子炮,炸雷响,满腔怒火出炮膛”,面对敌人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但面对林生奔赴战场、面对与丈夫的分离的时候,她迟疑了,也是在这个时候海棠第一次感受到,生逢乱世身不由己,对生离死别有了迟疑和胆怯,也让大家想起她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位新婚妻子、新手妈妈,她也想拥有普通人的生活和爱情,但又不得不舍小家保大家。在失去丈夫时,她痛不欲生,誓要等着丈夫回来,这辈子等不到就等到下辈子,强烈体现出了身为妻子对于爱情的忠贞和专一,以及内心深处的柔情;其次海棠作为母亲,抚养并精心照顾着两个孩子长大,但最后失去了自己疼爱的儿子小山子,在危难当头,她让自己的孩子引开了敌人,亲眼看着他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那一刻海棠瞬间跪地痛哭,在《苍天把眼睁一睁》中便有强烈的表现。海棠一开头就演唱了“苍天啊把眼睁一睁,可怜我孩子这样苦命”,哭天喊地般的情绪将她痛失儿子的悲愤之情强烈表达了出来,她恨苍天不公,恨自己无能,内心的纠结与悲痛显而易见,作为一个母亲,谁不想保护自己的孩子,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身处险境,但为了保护革命后代不得不做出牺牲,这种种矛盾冲突都印证了海棠鲜明的人物形象,她是一名伟大的母亲,更是一名内心坚强的革命战士。

三、以海棠为代表的女性人物体现的精神内涵

在中国民族歌剧舞台上有很多像海棠一样的女性人物,她们都身兼多重身份,不仅是普通人,也是妻子、母亲、革命战士。作为妻子和母亲,她们把浓浓的深情和爱意给了丈夫和孩子,在《沂蒙山》中海棠与丈夫分离前的依依不舍、一心一意等待与丈夫重逢、悉心照顾小山子与革命后代小沂蒙的种种情景都把女性最柔情的一面展现了出来,体现出了伟大的母爱精神,也塑造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形象;作为革命战士,她们在后方运送粮草、保护人民子弟兵,是八路军最坚强的后盾,面对冲天响的炮火不露一丝胆怯,面对敌人的进攻也从容不迫,勇往直前,这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在面对敌军偷袭,海棠做出牺牲亲生儿子保护革命后代的举动令无数人动容,这正是牺牲小我、舍生取义的精神,也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在家国大义面前,这类女性人物都化身为将个人生死与情感置之度外的革命女战士,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种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牺牲精神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四、民族歌剧中女性角色的多维性对当代及后世人产生的影响

过去的中国受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女性身份卑微、地位低下,且独立意识不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严重压抑了女性的独立发展,女性被看做是弱势群体,没有用武之地,不受重视。在民国之后女性的地位才得到认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国家对于妇女的解放也给予了高度重视,现已实现了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古往今来巾帼女英雄的事迹也慢慢流传开来:有令金军闻风丧胆,不敢轻易越过长江南侵的抗金女英雄梁红玉;亲率三千“白杆兵”北上镇守山海关的明朝女将秦良玉;一生为伸张女权,为革命建国而奋斗的女烈士秋瑾;临敌大节不辱,为革命献身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在那个充满着血与火的年代里,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女性选择加入抗战队伍,她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永垂不朽。

中国的民族歌剧也与时代所处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并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中国民族歌剧中涌现出的大量女性角色且扮演的多重身份在革命战争年代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她们既是战争中的革命者、忠诚的战友,又是战斗在前线丈夫的妻子和伟大的母亲,她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牺牲和贡献,由此可见在歌剧中这类女性角色的多维性对启蒙女性独立自强的意识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对于当代及后世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能够让大众更深刻地体会到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女性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感悟中国历经的苦难历史和那个时代的女性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无私奉献和生死与共的精神,更体现出女性人物精神在过去抗战年代和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能够激励当代女性更加自立自强,发扬新时代女性精神,对于今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歌剧《沂蒙山》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是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抗战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先辈烈士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应得到大力的发扬和传承。通过对歌剧《沂蒙山》中海棠的人物角色分析,全面总结了女性角色所体现的多重文化属性,从海棠的悲剧经历中体会到其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女性人物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从而启发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以及当代人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伟大革命精神重要性的思考,希望能够让中国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革命精神通过这种途径得到“求实”“求是”的传承。

注释:

[1]王铎霖、陈曦泽:《论中国民族歌剧在高校的实践研究》,《音乐生活》2022年第2期,第79-81页。

[2]曹鹏:《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 民族歌剧〈沂蒙山〉音乐内涵解读》,《中国戏剧》2020年第9期,第39-41页。

[3]乔邦利:《“沂蒙精神”的歌剧化呈现——评民族歌剧〈沂蒙山〉的创作与表演特色》,《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年第1期,第170-174页。

猜你喜欢
沂蒙山沂蒙海棠
沂蒙山小调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沂蒙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海棠酒满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弘扬光大沂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