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孵化器绩效实证研究

2022-03-17 01:37:52郭会斌薛婷婷刘东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年5期
关键词:财力社会效益孵化器

郭会斌,薛婷婷 ,何 苗,刘东华

(1.河北经贸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1;3.河南理工大学 财经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0 引言

2013年11月,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启以“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为中心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工作。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浮出水面,这一国家战略凸显了北京的研究生态位、天津的开发生态位、河北的应用生态位[1]。内环京津的独特地理优势,使得河北省既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又可以引进和应用天津丰富的产品开发成果,充分利用京津两市发展所带来的辐射力和渗透力,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三地协同发展体系有效促进河北省域孵化器朝良性方向发展。自2014年9月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以来,河北省域内孵化器设立明显加速,数量由2013年的42个增加到2019年的251个,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双创”实践中,孵化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Schwartz[2]将371家毕业孵化器生存率与未经孵化企业的生存率进行比较发现,与孵化器之外的企业相比,经过孵化的企业生存率更高。可见,孵化器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摇篮,扮演着助力企业成长、培养成功企业的角色。同时,在京津冀优势互补、互联互通的新局面下,孵化器通过产业布局、政策引导、服务支持实现区域创新资源集聚与整合[3],有助于提升孵化器综合实力,提高企业存活率,还能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据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众创空间、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134.7万人,成为稳就业的重要载体[4]。孵化器为社会创造了一个支持创业的商业环境,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5]。

在多重政策因素的驱动下,本文基于投入过程、产出结果两个视角,对河北省域内孵化器绩效展开实证研究。基于孵化器自生长、自演化等特征[6],探讨河北省域内孵化器如何获取外界资源以促进自身发展。众所周知,随着孵化器的不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项目投资不断完善,如何优化配置这些资源,是孵化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孵化器发展成果最终落脚在河北省域内,本文重点探讨孵化器发展对河北省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文献综述

(1)孵化器功能。作为培育内生增长动力的战略工具[7],孵化器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中小企业茁壮成长,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Deog-seongoh等[8]认为,孵化器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资源交换,最终形成一个交互—成长—反射的动态循环;Sarfraz等[9]关注单个孵化器成长过程,即孵化器从最初给初创企业提供办公空间、资金支持演变为集物理空间、商业咨询、风险投资、创业培训、创业导师、网络服务等为一体的孵化模式;Etzkowit[10]认为,孵化器作为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集聚大学、产业和政府形成多元主体交互的创新社区,孵化器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特定物理空间,而是承担起与多种创新资源要素交互的接口功能,并从横向、纵向上连接着不同层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产出与创新环境等通过交互作用[11],共同推动河北省域内孵化器形成研发—技术应用—衍生的动态循环发展过程。陈诗波等[12]认为,在京津冀两市一省资源要素分布不均衡状态下,区域要素之间的异地流动与合作成为河北省汇集资源的微观基础,为研究河北省域孵化器发展、资源获取及绩效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2)孵化器绩效。当前,学者从不同角度构建了孵化器绩效指标体系。胡海清等[13]、程郁等[14]基于孵化器对创业企业缺乏孵化能力、孵化深度不足等问题,指出孵化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特色增值服务等内部因素及社会网络、税收政策、政府补贴等外部因素影响孵化效率;刘艳莉(2011)基于投入和产出两个视角对孵化器绩效进行研究,指出孵化器绩效影响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外部环境、在孵企业数量、毕业率、税额、基金、从业人员等子维度;宋清等(2014)基于人、财、物3类资源投入,从经济绩效、孵化绩效和创新绩效3个方面对孵化器绩效进行了分析;王敬等[15]通过对27个地区企业孵化器效率进行测算发现,孵化器效率受区域经济、创新水平、公共支出和智力水平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颜振军等[16]对我国内地30个省份孵化器变量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省份存在孵化器人员、场地、资金投入冗余问题;张力等[17]构建孵化器绩效评价模型,指出孵化器在克服新创企业困境、提高企业存活率、创造就业机会及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研究成果看,学者很少将孵化器发展置于特定语境下进行分析,可供借鉴的建议较少。孵化器发展受地域因素的影响,不同省份发展效果不同[16]。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政策力度和政策工具[13-14]、孵化器自身特质(孵化器规模[17]、服务功能[10])均会影响孵化器发展。本文对河北省域内孵化器绩效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特定情境下孵化器理论研究,助推河北省孵化器发展;另外,通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衡量孵化器绩效,能够避免绩效衡量指标与实际孵化器发展出现严重偏差,对孵化器绩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假设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孵化器仅靠自身资源和能力难以实现绩效提升,外部政策、人力、技术和资金是整个京津冀互联互通的关键要素。Amezcua等[18]认为,将政府、风险资本、第三方机构等外部因素或资源组织起来构建孵化器网络,有助于拓展孵化器资源获取通道。京津冀协同发展促使河北省内高新技术企业批量涌现,优秀的创业导师和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技术支持、服务、办公、企业用房等物力资源,以及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财力资源,共同推动企业发展。对孵化器绩效进行分析,一方面要从投入角度考察孵化器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及自身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也要从产出视角衡量孵化器绩效。本文从过程和结果两个视角进行分析,构建孵化器绩效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孵化器绩效研究框架Fig.1 Incubator performance research

1.2.1 经济效益

孵化器绩效研究通常以孵化器总收入衡量孵化活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1)人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经济效益。Li等[19]提出以技术为基础的中小企业缺乏富有管理经验的商业人才和技能人才,这对本文探讨人力资源投入对孵化器经济效益的影响有一定启发;黄攀等[20]认为,孵化器导师和专业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市场化观念,更加注重孵化器收益,上述两类人力资源均有助于孵化器经济效益提升;Lundqvist[21]通过研究16个大学的孵化器绩效发现,来自孵化器外部的企业家导师对孵化器绩效提升具有突出贡献;李梓等(2020)认为孵化器绩效体现在科技成果产出和在孵企业经济效益上。因此,本文认为孵化器管理者/创业导师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储备均有助于实现孵化器效益最大化。

(2)物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经济效益。蒋开东等(2016)认为,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可以获取相应的服务收入,或者通过入股方式获得股权收入,以此拓宽孵化器经济效益获取渠道。再者,孵化器通过提供办公室、实验室等有形服务而收取的费用有助于提高孵化器“造血能力”,不断更新和升级孵化平台基础设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应重视孵化器物力资源投入。吴文清[22]研究发现,规模越大的孵化器越容易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并进行产学研合作,以此降低孵化器运营风险和运营成本,进而提升孵化器经济效益。

(3)财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经济效益。孵化器财力资源是孵化器发展的重要保障。林强等(2003)认为,通过孵化企业增加新业务增长点,能够加速优秀企业成长,并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对于孵化器新的效益增长点,梁云志等[23]用企业获取的现金流能力判断孵化器投入,认为加大财力投入有助于孵化器绩效提升。财力投入作为孵化器经济效益影响因素之一,宋清(2014)证实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财力投入正向影响孵化器经济效益。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人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经济效益正相关;

H1b:物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经济效益正相关;

H1c:财力资源支持与孵化器经济效益正相关。

1.2.2 孵化效益

孵化效益通常以出孵企业或孵化企业毕业率进行测量[16,24,27],通过考察孵化器每年出孵企业数量可以对各种资源投入进行动态调整。

(1)人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孵化效益。McAdam等[24]指出,企业家导师了解资金、投资申请流程,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更多风险资本,进而提高企业毕业率;吴文清等[22]认为,优秀的孵化器管理者能够很好地预测孵化项目应用前景,准确筛选创业项目,降低孵化失败率,提升孵化效益。因此,引进有经验的企业家作为孵化器创业导师,有利于降低创业失败率,提升孵化器孵化效益。

(2)物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孵化效益。围绕孵化器的关键作用,Aerts等[25]认为在孵企业最需要实验室、工作场所和研究设施作为支撑。国家孵化器协会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缺乏可供孵化器租户经营的场所是孵化器面临的障碍之一[26]。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各类场所,能够减少企业租金支出,使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与创新项目上,不断增强自身实力,达到孵化器出孵标准。孵化器基础设施越好,越有利于在孵企业早期成长,越能够提升在孵企业创新能力和孵化企业毕业意愿。Eunice等[26]认为,良好的孵化器至少要有3 000m2的可租赁空间,但孵化器后期需要不断更新基础设施以提升孵化效益。

(3)财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孵化效益。孵化器融资是初创企业早期最需要的外部资金来源。资金是新创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特别是被视为高风险的投资,因此孵化器应积极探索与风险投资、基金、技术投资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梁敏(2004)认为企业孵化伴随着高成本和不确定性,财力投入充足是企业成功孵化的必要条件;Li等[19]认为孵化器可以帮助企业与金融供应商建立联系(商业天使和风险资本家),为企业寻求种子期风险投资,缩短在孵企业新创意-新产品-新市场时间,提高孵化器企业毕业率;李刚等[27]将资金投入视为孵化器企业成长的重要条件,认为资金投入有助于促进企业开发、测试并向市场推出创新产品,最终提升孵化器毕业率。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人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孵化效益正相关;

H2b:物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孵化效益正相关;

H2c:财力资源支持与孵化器孵化效益正相关。

1.2.3 社会效益

当前,学者对社会效益的衡量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孵化器整体就业情况[28];二是考虑到孵化器对社会的财力贡献,税额作为一个宏观经济指标,常被用来衡量社会效益。蒋开东等(2016)指出可以用财政投入额与上缴税收额评价孵化器社会效益;张娇(2010)认为可用能否增加上缴税额(孵化器和企业上缴税额)评价社会效益。

(1)人力资源投入与社会效益。Hanadi等[28]认为孵化器数量增加解决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容纳了更多青年创业家,优化了当地创业环境;黄攀等[20]发现拥有优秀人才的孵化器在经营中更注重追求整体社会效益。当孵化器、孵化企业和就业者均属于一般纳税人时,将会增加当地财政税收[29]。因此,孵化器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优质人力资源,在满足内部管理需求的同时,也要解决区域社会问题。

(2)物力资源投入与社会效益。基于孵化器的外部性特点,刘艳莉(2011)认为孵化器并不只是自身受益,还能解决当地部分就业问题,增加税收来源,且形成对外招商的产业基础。同时,孵化器还能弥补当地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研发和服务场所的需求,通过提供办公、实验和研发场地,为在孵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升孵化企业市场竞争力[18],进一步促进企业转型与新兴企业崛起。

(3)财力资源投入与社会效益。孵化器财力资源投入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Deborah等[30]对孵化器进行效益和成本分析,将孵化器收益定义为收入、创造的就业机会等,认为从孵化器获得的资金可以向其他潜在融资者释放积极信号,减少投资风险,使企业更好地吸引外部资金,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此外,孵化器提供的商业支持,诸如资金支持和孵化基金支持、金融支持、技术投资支持能够孵化许多优质项目,促进初创企业崛起,为更多就业者提供优质岗位,激发中小型企业发展活力,进而促进经济发展[17]。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a:人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社会效益正相关;

H3b:物力资源投入与孵化器社会效益正相关;

H3c:财力资源支持与孵化器社会效益正相关。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保证研究结果准确,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科技部《中国火炬统计年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文所用数据从2013年开始,是因为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河北省域内孵化器发展快速增长。第二,2013-2019年各维度指标均涉及京津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更能反映京津冀协同发展语境下的孵化器绩效。第三,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并对2018年孵化器技术平台投资额缺失值进行补充。

2.2 指标设计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大部分学者从人力、物力、财力3个维度刻画孵化器投入指标。其中,孵化器人力指标包括孵化器管理人员(宋清等,2014);另外,孵化器作为一个帮扶企业成长的组织,创业导师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将创业导师也归为人力资源维度;物力指标主要指孵化器场地面积,包括办公场所、实验服务基地、企业营业基地[31];财力指标主要指孵化基金[32]。宋清(2014)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投资额加入财力指标体系,颜振军[16]证实风险投资对孵化器运行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借鉴上述学者做法,本文将孵化基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投资额和风险投资额同时纳入财力投入指标。

现有研究对孵化器产出维度或评价指标的划分不一致,大多数学者从社会效益、孵化效益、经济效益和创新效益4个方面进行衡量[32]。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关于河北省孵化器创新效益的阐述比较模糊,可能是因为创新效益尚未显现,因此本文从经济效益、孵化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维度进行分析。本文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通用性原则,充分考虑数据可得性,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Tab.1 Incubat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2.3 变量设置

2.3.1 因变量

(1)孵化器经济效益:孵化器总收入。总收入是孵化器收益状况的体现,是维持孵化器持续运行的重要指标。

(2)孵化器孵化效益:入孵企业毕业率。将符合毕业要求并离开孵化器的企业数量作为成功毕业的标志。

(3)孵化器社会效益:纳税额和就业人员数。就业人数反映孵化器对社会就业及创业者的帮扶,纳税额反映孵化器对社会经济所作的贡献。

2.3.2 自变量

(1)人力资源维度:孵化器管理者和创业导师,主要是指孵化器中从事管理、技术等工作的专职人员,用于衡量是否有足够的从业人员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反映孵化器的基础服务能力、专业服务能力以及对不同行业创业企业的包容性。

(2)物力资源维度: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营业场所、办公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在孵企业所需实验室、工作场地和研究设施等,反映孵化器基础设施与规模能否容纳更多企业并为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基地。

(3)财力资源维度:孵化基金、风险投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投资,能够提升孵化器竞争力,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初创企业提供技术研发资金支持和各种共享资源平台。

3 实证检验

3.1 模型构建

以往学者主要运用DEA数据包络法[32]、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孵化器绩效进行评价[22,31],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回归模型对孵化器绩效进行分析,研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3个维度对经济效益、孵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见式(1)。

其中,C1、C2、C3分别为3个子模型的常数项;模型中各变量β11、β12、β13均采用标准化系数,在分析过程中采用进入法进行回归,进而得到如下模型:

三维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和F检验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且拟合优度分别为:(ecef)R2=0.997;(inef)R2=0.994;(soef)R2=0.999。拟合优度系数接近1,说明各模型拟合较好,经济效益、孵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模型拟合方程分别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化的99.7%、99.4%、99.9%;标准化系数反映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强度。此外,数据结果显示VIF值均小于10,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见表2)。

表2 回归系数分析结果Tab.1 Regress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3.2 实证分析

(1)经济效益。由表2结果可知,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对孵化器经济效益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067和0.277,且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假设H1a、H1c成立,说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投入起正向推动作用。河北省2013-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孵化器吸纳有经验的管理者和创业导师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创业导师由2013年的163人增加到2019年的3 151人,满足了创业企业要求,提高了孵化器经济效益,改善了孵化器发展状况。另外,财力资源投入对孵化器经济效益也具有正向影响。本文主要考虑潜在成本,即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孵化基金、技术平台投资和风险投资需要与外界建立紧密联系,加强与技术创新源头和专业融资平台的合作,这对于孵化器来说也是一种引入成本。当入孵资金大于成本时,孵化器仍可获利。物力资源对孵化器经济效益的影响系数为-0.291,假设 H1b不成立。这是因为,孵化器基础设施建设对孵化器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投入,河北省域内孵化器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据数据统计显示,河北省孵化器2019年的物力投入是2013年的5倍。对于孵化器来说,过多的物力资源会对自身经济造成损耗。同时,河北省域内孵化器各类创新创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孵化器的孵化能力较弱,对新创企业的吸引力较小,出现大量闲置资源,未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2)孵化效益。由表2结果可知,孵化效益在2013-2019年整体呈现正增长态势。具体到每个维度,人力资源投入对孵化效益的影响系数为0.581,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2a得以验证。入驻孵化器的大都是创业经验、经营资源匮乏的入孵企业,这对孵化器高水平人才配置提出更高要求。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3-2019年数据显示,孵化器不断吸纳人才,其中包括高技术水平专业人才,以便为在孵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和经营指导,助力入孵企业解决成长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孵化器人才引入量大幅增加,有效提升了在孵企业毕业率。物力资源投入对孵化效益具有正向影响。孵化企业能否顺利毕业取决于孵化器能否满足企业多样性需求并帮助其达到毕业标准。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办公、服务设施和营业场所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若孵化器提供低廉的基础设施资源,将会显著影响入孵企业满意度和毕业意愿,最终导致孵化效率低下。财力资源投入对孵化效益的影响系数为-0.368,假设H2c不成立。风险资本是初创企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京津冀协同发展既给河北省域内孵化器带来利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Li等[19]研究发现,技术服务平台投资对符合毕业标准企业数量的影响在一线、三线城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二线城市无显著影响,因为孵化效益受当地经济优势的影响。河北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加之邻近京津二市,京津两地在资金数量、渠道等方面明显优于河北,导致河北省域内孵化器对于投资、基金的吸引力较小,资金投入规模不大,因此没有出现预期孵化效益。同时,财力资源投入还受风险投资的影响,先进研发项目风险往往较高,这是财力资源投入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因此只有当孵化器项目、产品满足风险资本家投资标准时,其才愿意投入孵化资金。就目前情况看,河北省财力资源未能促进孵化效益显著提升。

(3)社会效益。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对孵化器社会效益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89和1.080,假设H3a、H3b成立。这种正向影响体现在区域就业、税收和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孵化器向从业者提供商业培训和支持,为当地培育优秀就业者;有形基础设施、无形商业服务造就了优秀的科技企业,进一步促进当地科技成果转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下,税收为河北省对外招商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吸收京津优秀企业入驻,有助于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财力资源对孵化器社会效益的影响系数为-0.572,H3c不成立。这是因为,河北省域内孵化器整体上是由政府引导下的多元投资主体投资建设的,近年来虽然涌现出适应各类创新创业主体需要、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孵化器,但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仍然受限,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性较强,基金、投资力度较小,未对孵化器社会效益产生正向显著影响。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孵化器作为当前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既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枢纽,也为创业主体搭建了良好平台,并且还为在孵企业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创业导师+专业孵化人员+资金投资等综合性服务。从孵化器资源要素构成看,资源集聚已形成一定的基础,表现为京津冀三地要素协调配置优化了河北省孵化器资源配置,主要从人力、物力、财力3个方面提升孵化器绩效,推动区域创新创业和经济发展。

(1)人力资源是孵化器发展的重要依托。人力资源对孵化器经济效益、孵化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现阶段人力资源投入对孵化器绩效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孵化器盈利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拥有合适的商业模式,更取决于孵化器内部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应吸引大量科研人才和海外学子入驻孵化器,培养更多从业人员成为管理咨询专家或投资专家,更好地帮助入孵企业和孵化器实现快速发展。

(2)物力资源作为一种流动性较弱的资源,本文发现2013-2018年河北省物力资源投入呈稳步增长态势,表明河北省对于孵化器基础设施投入十分重视,希望孵化器可以容纳更多企业入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近几年牢牢把握毗邻京津的优势,注重环境治理,不断扩充自身容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共享实验、技术设施及场所,孵化效益得以不断提升。但是,也应对共享场地面积适当控制,避免出现规模效应递减。

(3)三维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表明,财力资源投入对孵化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呈负向影响。这是因为,经济基础是孵化器或者在孵企业成长的必备条件,在财力资源维度上,孵化器需要考虑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孵化器内部管理人员将财务援助集中在少数业绩突出的企业上,认为这些企业有可能成为行业领先者;另一方面,受河北省经济政策的影响,政府补贴与社会资助较弱,孵化器资金存在缺口,需要整个外部环境作为支撑,降低孵化器运营成本,聚集更多财力资源,实现孵化基金、技术平台投资与风险投资综合增长。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提高企业存活率是主要任务,更是提升孵化器绩效的必要条件。

4.2 发展启示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启示:

(1)形成人才鲇鱼效应。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丰富河北省域内资源要素,尤其是高水平人才资源。高端人才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及时帮助在孵企业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提高孵化企业毕业率,动态监控孵化器经营绩效,助推孵化器发展;同时,还应对孵化器人员进行重新规划,借助京津两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高端人才,形成人才雁阵,激发孵化器内部创新活力,培育孵化器创新氛围,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落户福利,同时也要避免随着人力资源投入增加而出现挤兑效应,防止一般人员占比过高。

(2)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营造良好的财力资源引入环境。孵化器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更应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帮扶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因此,应借助京津两地的边缘辐射效应,加强孵化器与风险资本家合作;同时,转变仅将孵化器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定位,既要考虑孵化器的利他性,也要考虑收益性,提高其对新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3)正视规模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加快入驻企业早期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对技术支持平台、共享平台进行投资,包括提供共享实验室、研究和技术设施等。但是,由于现实中一方面存在盲目扩大规模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进入门槛较高,这种双向矛盾不利于孵化器效益提升,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规模经济递减效应。

4.3 不足与展望

本文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将孵化器绩效评价置于京津冀特定语境中,考虑到河北省孵化器发展具有一定的情境限制,模型是否适用于长江经济带或大湾区,有待进一步验证;第二,考虑到孵化器的复杂性,依据统计数据很难全面评价省域孵化器现状,因此对于河北省孵化器发展仍需进行深入分析;第三,仅对河北省孵化器进行分析,未来将对京津冀三地的孵化器绩效进行分析,验证协同效应给三地孵化器发展带来的差异化影响。

猜你喜欢
财力社会效益孵化器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好刊社会效益高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20
结算财力
资讯速递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华东科技(2016年5期)2016-03-15 11:50:16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管理现代化(2016年5期)2016-01-23 02:10:11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4:00
孵化器的春天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3:45
浅析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
国外民营孵化器经营模式分析
杭州科技(2013年3期)2013-03-11 16: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