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霞
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 南宁 530031
2013 年起广西全面推进1∶5 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已圈定了富硒土壤7.57 万km²[1],位居全国前列,发现的天然富硒农产品比例较高,发展富硒农业前景广阔。水稻在粮食作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发展富硒水稻对人体硒摄入和提升水稻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比研究在相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下,北流市、兴业县、博白县的土壤和水稻籽实的硒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水稻生长过程的富硒能力,为当地富硒水稻向专业化、产业化和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此次研究区为广西玉林地区内的北流市、兴业县、博白县,覆盖面积约为410km2。研究区地处广西东南部,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南接北部湾,经济腹地广阔,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成土母质为第四系沉积物,土壤质地以粘土、亚粘土、砂土、砂砾土为主;土壤类型为水稻土。
笔者在盛收期选择研究区里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采集水稻籽实和根系土壤样品各25 件。采集样品时,视地块的不同情况采用棋盘法、对角线法、梅花点法等进行多点取样,等量混匀组成1 件混合样品。以0.001~0.002 km2为采样单元,在采样单元内选取10~20 个植株的稻穗混合成样,样重约500 g;同时配套采集根系土壤,尽量靠近水稻毛根区,将整株水稻连根拔起后抖落土壤混合成样,样重约1 000 g。
水稻样品经分拣(去除石子等)、混匀,用脱壳机脱壳制备成糙米,用精米机制备成精米,自来水淘洗3 遍,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用带鼓风的专用烘箱在60℃以下烘干,谷物粉碎机加工至规定粒度(约60 目)。根系土壤样品在除去植物残体、石子等非土壤杂质后,将样品充分混匀置于<60℃恒温的干燥箱内充分烘干后取100 g(20 目)样品,采用玛瑙球磨机将样品研磨至200 目。
样品测试由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完成,测试方法如下:采用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水稻籽实硒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根系土壤样硒含量,采用pH 计电极法(ISE)测定土壤pH 值,采用氧化还原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样品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为100%,分析质量可靠,分析数据准确,符合《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 000)》(DZ/T0258-2014)以及《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DD2005-03)的要求。
采用excel 2013 以及spss18.0 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和计算。
北流市、博白县的水稻根系土中硒含量差异不明显,变异系数<50%,呈均匀分布,空间变异性极弱,稳定性较强;两地根系土的硒平均含量<土壤富硒标准(硒含量为0.4~3 mg/kg),低于该地区的表层土壤硒元素背景值(以2016 年记录的数据为基准)[2-3],K1<1(K1=);与全国土壤背景值[4]相比,K2>1.2(K2=),表现为弱富集现象。兴业县水稻根系土中硒平均含量为0.502 mg/kg,比北流市和博白县高,达富硒水平,变异系数介于50%~100%之间,呈较均匀分布,表明其分布均衡性较中等,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差异,高于该地区表层土壤硒元素背景值(以2016年记录的数据为基准)[5];与全国土壤背景值[4]相比,K2>1.5,呈强烈富集状态(见表1)。
表1 研究区水稻根系土中硒含量统计参数表
相关研究表明土壤pH 值主要影响硒的存在形态和有效性[6]。亚硒酸盐主要存在于酸性和中性土壤中(4.5<pH<6.5),为土壤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而硒酸盐主要存在于碱性且通风良好的土壤中,随着土壤碱性增大硒含量则减少,土壤pH 值与硒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6]。研究区中兴业县土壤pH 值最小,这是兴业县土壤硒含量高于北流市和博白县的原因之一。
土壤有机质对硒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当它作为有机—无机复合体的一部分时,可以吸附阴离子,有利于硒的循环;当它作为阴离子的环境物质时,主要表现为吸附固定作用[7]。研究区土壤中的有机质与硒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丰富的有机质含量能够增加土壤的硒含量,兴业县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土壤的硒含量比北流市和博白县的高。
综上所述,在相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下,土壤pH 值 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研究区水稻根系土硒含量的重要因素,pH 值越小,有机质含量越大,越有利于土壤硒元素的富集。
依据《富硒稻谷》(GB/T 22499-2008),水稻中硒含量在0.04~0.3 mg/kg 之间的为富硒水稻,低于该标准下限值的为缺硒,高于该标准上限值的为硒超标。研究区的水稻籽实未出现硒超标的情况,总体富硒率均在70%以上,说明研究区的大部分水稻籽实的硒含量均处于富硒水平(见表2)。
表2 研究区不同硒含量土壤中水稻籽实的硒含量统计参数表
在富硒土壤中,北流市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为0.050 mg/kg,富硒率为70%;兴业县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为0.068 mg/kg,富硒率达94.44%;博白县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为0.061 mg/kg,富硒率为85.71%。表明在土壤硒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兴业县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和富硒率最高,其次为博白县,北流市最低。在非富硒土壤中,北流市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与在富硒土壤中的平均含量一致,均为0.050 mg/kg,但富硒率为73.33%,高于富硒土壤;兴业县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为0.049 mg/kg,富硒率仅为71.43%,明显低于富硒土壤;博白县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和富硒率最高。表明在土壤硒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北流市、兴业县水稻籽实富硒程度相差不大,而博白县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和富硒率比北流市和兴业县高。
笔者对研究区的水稻籽实硒含量与根系土壤硒含量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的水稻籽实硒含量与对应根系土壤硒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决定系数R2,即回归方程可以解释水稻硒含量变化的25%~85%)(见图1)。其中,北流市R2为0.05,兴业县R2为0.18,博白县R2为0.04,表明土壤硒含量对水稻硒含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土壤硒含量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均会促进研究区水稻籽实对硒的吸收,使籽实的硒含量增加。
图1 研究区水稻籽实的硒含量与根系土壤硒含量散点图
土壤的pH 值越小,有机质含量越大,根系土中硒含量越高,则土壤为水稻供硒能力就越强,水稻中硒含量就越高。这也是研究区水稻籽实硒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性的原因。
图2 研究区水稻硒生物富集系数气泡图
(1)北流市、博白县水稻根系土中硒含量差异不明显,硒含量分布稳定,平均值均未达土壤富硒标准且明显低于北流市、博白县表层土壤背景值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呈弱富集状态;兴业县水稻根系土中硒平均值达富硒水平,较北流市和博白县高,高于兴业县表层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平均水平,呈强烈富集状态。
(2)不管土壤是否富硒,北流市、兴业县、博白县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均达富硒水稻标准,但富硒率相差较大。当土壤硒水平较高时,兴业县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和富硒率最高,其次为博白县,北流市最低;当土壤硒水平较低时,北流市、兴业县水稻籽实富硒程度相差不大,而博白县水稻籽实硒平均含量和富硒率高于北流市和兴业县。
(3)在相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下,北流市、兴业县、博白县水稻富硒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性,在富硒土壤(硒含量>0.4 mg/kg),兴业县产出的水稻富硒能力较强;在非富硒土壤(硒含量<0.4 mg/kg),北流市、博白县产出的水稻富硒能力较强。
(4)土壤pH 值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水稻硒含量的重要因素。当土壤的pH 值越小,有机质含量越大,土壤中硒含量越高,土壤为水稻供硒的能力就越强,尤以兴业县表现最为明显。
笔者在研究区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发现,研究区有60%以上的土壤达富硒等级,且覆盖了研究区的各个乡镇。而研究区的富硒水稻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面临生产规模小、打造知名品牌难度大、富硒水稻技术不足等问题,因此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富硒水稻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产业,可以有效推动当地富硒农业发展。
近年来,玉林地区立足当地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大力发展富硒产品种植,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已先后在北流市开展了2 个富硒水稻产业示范区和博白县的“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建议加快兴业县富硒地块的开发和富硒水稻种植,同时加大北流市、博白县发展“全域富硒”水稻产业、富硒大米认证、基地建设等,把握市场“补硒热”的浪潮,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