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重要性研究

2022-03-17 07:09陈珊珊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2年1期

◎陈珊珊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汉字起源于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时期。文学随着文字的起源而向前发展。古时所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实则都是先人哲学家们留给现世的精神财富。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如阅读者想要充分理解这些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内涵和主题,其就需要强化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在文学作品当中,隐喻是一种修辞,它不仅能够细化文学作品的情感,而且能够完善文学作品的语言色彩。基于当代的研究理论,隐喻的含义早就已经不局限在“修辞”层面上,而是扩展到了“思维”和“认知”层面上。文学作品和隐喻之间无法完全相离,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性。所以,隐喻层面的识别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创造性应用能力,指的便是隐喻能力,而依照文学作品和隐喻之间的联系,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价值。

一、概述隐喻和隐喻能力

在西塞罗看来,“隐喻”是明喻的简化样式,它被削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置在一个不适合它的位置上,却又彰显着它的位置。卡西尔把隐喻的含义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狭义层面的解释,另一个是广义层面的解释,狭义层面下的隐喻指的就是有目的地用彼思想内容的称呼代称此思想内容。广义层面下的隐喻指的是基本隐喻,除是一种修辞方式和现象以外,还是一种思维形式,是神话和语言内涵本身得以表述的要求。

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当中,对隐喻进行过定义,认为“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称呼应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能够说是从种到属,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依照类推。”莱克夫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一直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仅在语言表述当中,且还在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当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和思维以及语言,从本质上来讲,都具有一定的隐喻性特征。

从“隐喻”的表层含义进行理解,所谓“隐喻”,其实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也被称作“暗喻。”从功能出发,隐喻的根本就是用某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隐喻除去是语言层面的问题,也是思维层面的问题。从结构出发,隐喻就是两个概念领域之间的映照和投射,也就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映照和投射。对隐喻的理解,实则就是两个概念领域之间的含义转移和潜在类比性的活跃。

关于“隐喻能力”的概念,它是由加德纳和温纳首次提出的理念,在他们看来,隐喻能力是指在适当的语境中理解、解释和使用隐喻的能力,以及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多种隐喻表达的优缺点。即“喻体”通过隐喻性构造和其他认知体系对概念进行映照和投射或者识别和理解的高级语言能力。基于英语层面,对隐喻能力进行理解,其概念的引进者是Danesi(丹尼斯),在他看来,人所具备的隐喻能力,具体可以释义为在讲话过程中和写作过程中,辨认新隐喻的能力以及运用新隐喻的能力。除此外,依照王寅和李弘的观点,所谓“隐喻能力”,指的其实就是人们的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跨概念领域的类比能力和联系能力。经由上述定义可得,隐喻能力不仅仅局限在理解层面上,对隐喻能力的获取,还包含着可以创造性应用隐喻的能力,更深层就是阅读者对于创新思维的运用。从这一层面来看,隐喻能力在文学作品观赏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隐喻能力和文学作品之间的紧密联系

不管是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段还是文学作品中的认知手段,隐喻能力和文学作品之间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由《修辞哲学》中的理念出发,理查德清楚地解释了,隐喻是思想的借助运用。当思维表达者在对隐喻句进行使用的时候,其实就是将不同的两种表达思想联系起来,其思想能够彼此影响,其成效就是隐喻所起到的价值。用具体的话说,抽象的情感和思想是不容易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若是某一个词汇并未完整表述创作者的意念和想法,创作者往往会用另一类词汇来替代这个词汇,而这种替换过程,其实就是创作者对隐喻思维的使用,文学作品也在这样的思维背景下,表述出多元化的语言。由此可得,隐喻性思维、概念、表达都和文学作品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一)修辞和作品之间的联系

很多文学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经常会从个人情感出发,用一些隐喻修辞来完整地表达自身的文学理念。所以,在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隐喻修辞的语言表述。“隐喻能够让文学作品,词汇简约,而意蕴深远。”文章词数虽少,但却隐藏着丰厚的思想理念,如果没能从中理解作者的另一层表述,那么就无法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述的真正内涵。

比如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在他的诗歌当中,他用了许多隐喻修辞的语言表述,像是《计划》《接受》《采叶》《停马在雪夜的林边》等等。单以《停马在雪夜的林边》为例,罗伯特描写了诗中人在一个寂静的雪夜停驻在林边的情景。雪夜的寂静隐喻着现代社会的喧嚣,诗中人驻马的心态,映照了现代人惶恐不安的心理。依托诗歌中的语言内容,从浅层方面进行分析,罗伯特描述的诗中人,没有办法在赶路和赏景之间做出选择,所以内心十分的矛盾。事实上,这首诗歌隐喻了诗中人面对现实和逃避现实的选择。眼前的雪景明明是寂静的,诗中人的内心却是慌乱的。阅读者在分析一首诗歌的时候,常常会去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而在分析这首诗歌的时候,阅读者也会对罗伯特所生活的时代进行分析,读者很轻易就可以发现,诗人表面上是在写雪夜的林边,实则是在写美国20世纪20年代后,现代人内心的不安和惶恐。社会的混乱和无序,让人在被异化的现实中喘不过气,而这片刻的“景色”却让人们找寻到了久违的平静和短暂性的麻痹。借助隐喻修辞的表述,几句诗歌就蕴藏着诗人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理解。如若阅读者带着隐喻修辞的思维去欣赏诗歌,那么阅读者很轻易就能够了解诗人所描写的韵味。

(二)认知和作品之间的联系

根据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能够了解在他们眼中,隐喻思维能力是追随人们的认知所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特征的思维能力。既是高级水平的认知发展,又是人们了解世界,认知未知事物的一种能力。简易进行叙述,隐喻丰富了人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当然,这种认知呈现出的状况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是因为人类所居住的特有环境。在初期认知的过程里,阅读者经常会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之下,认为作者文本环境的不同,是因为他们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基于此分析,作者文本环境的不同,实则还决定了作者心境的不同以及文学作品内涵的不同。

比如在中国的诗歌当中,“月亮”像是曹植在《七哀诗》中所写“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又像是李白在《静夜思》中所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像是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国的文人墨客似乎都很喜欢月亮,他们结合自身的联想,为月亮起了很多的雅称,像是白兔、天境、玉盘、婵娟等等,虽说他们用月亮寄托了多种多样的情感,但诗人最常寄托的,便是思乡之情。

而在外国的诗歌当中,月亮只是一种意象,并没有中国生活环境中所带来的团圆之境。像是休姆的《码头之上》:

静静的码头之上,/半夜时分,/月亮在高高的桅杆和绳索间缠住了身,/挂在那儿,/它望上去不可企即,/其实只是个球,/孩子玩过后忘在那里。

诗人将月亮和被孩子遗弃的气球意象叠印起来,用月亮象征现代人和现代生活,带有修饰含义的气球意象添加之后,以及月亮被萦绕在绳索之间,刹那间高雅不再高雅。现代人的忧郁就在此时诞生。

三、在文学作品鉴赏中运用隐喻能力的重要性

就阅读者而言,他们如果能够识别或者理解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修辞手段和隐喻认知手段,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加全面且深层次地鉴赏文学作品,并发觉作品中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因为隐喻大多数都隐藏在作品的语言表述当中,所以,在文学作品鉴赏中运用隐喻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价值。

(一)可以帮助阅读者识别和理解作品中的隐喻修辞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地区,先哲亚里士多德就在他所写的名著当中把隐喻的概念定义为用另一事物的称呼来代称某一事物的名称。他还在他的概念定义当中提出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隐喻的修辞价值。所以,从他的视角来看,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即便作家只写了一段话,其中的词语和句子都隐藏着浓厚的内涵。像是“人生是一本书籍”,人生是一个相对抽象化的概念,而书籍却能够将这种概念具象化,促使阅读者了解到自己是书写这本书籍的主人。这种表达将“人生”形象化、生动化。类似这样运用隐喻修辞的经典谚语和成语有很多,像“时间就是金钱”“篱笆有眼,隔墙有耳”等等这类的表达。

从这一层面进行分析,阅读者在对文学进行鉴赏的时候,比较容易把握隐喻的修辞。通常来说,隐喻修辞指的就是结合两个类似性比较强的事物特征来进行语句含义层面的暗示。而隐喻和明喻不同,英语的语句大多是不包含“like”、“as”、“seem”等比喻性词汇的。像是“他拥有一个木石之心”。阅读者首要获取的就是隐喻修辞的根本特性。然后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之下,对暗示类的词汇和语句进行分析,借以了解修辞所表述的真正内涵,以及修辞在语句中所表达的积极价值。比如《荆棘鸟》在描述一个高龄妇女外貌的时候,就会用“the stony look”这样的隐喻修辞,这样的词汇运用,就会让一个性格固执且咄咄逼人的形象得以建立。又比如在分析《在地铁上》的语句时,即“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读者在分析的过程里,是无法轻易找寻到隐喻迹象的,而这就属于典型的隐性层面的隐喻。而阅读者要想理解这首诗歌,就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深层表述。而在对其把握之前,阅读者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其进行分析。

(二)可以帮助阅读者识别和理解作品中的隐喻认知

依照莱克夫所描述的理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方式,还是一种思维表达形式。而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一般会用具象化的理念和定义去认知抽象化的理念和定义,而这种思维方式,就从属于隐喻的思维形式。也就是说,阅读者可以从创作者的语言当中,找寻到语言里所隐藏的心理活动,并基于心理活动,内化对应知识。

从这一层面出发,能够看出的是,很多英语词汇的内涵,体现了这种思维。比如和身体部位相关的词汇,像是mouth这个词汇,就可以在“the mouth of a stream(溪口)”当中看到词汇的隐喻。又比如“black”这个词汇,人们就会依照自身的认知,去延展black的含义,像是“凶兆”等等。比如“salt”的词汇,其基础含义是盐,但是“above the salt”的含义是“上席”,之所以会有着这样的词义延展,是因为在中世纪的英国时期,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物品,只有上层人士才能用得起这样的物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盐已经成了现实中的寻常之物,但“above the salt”的含义并没有转变,由此可以看到的是,在当时的语境之下,“above the salt”的语义并不是隐喻的,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above the salt”的含义就成了隐喻义。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如果阅读者可以识别且理解这类因为隐喻认知而延伸出来的隐喻内涵,那么阅读者就能够从深层领域理解这个文学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具备独到的语言风格和与众不同的写作魅力以及浓厚的社会研究意义。且它在文学发展史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文学作品的成功鉴赏,能够帮助研究者发现和探索更多的作者背景和文学资源。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如若阅读者借助隐喻思维去理解文学作品,并通过自身的音乐能力去分析作品,那么阅读者就会对文学作品,拥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简单地说,隐喻能力是与读者增强审美鉴赏能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阅读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应该注重自身隐喻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从而全面且深刻地鉴赏文学作品。